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我为什么反对伊拉克战争,但支持空袭叙利亚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4-21 08:06

德维尔潘

德维尔潘作者

法国前总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春秋资深学者

(文/观察者网 李泠)

“我们需要尊重每个国家彼此的独立性……军事干预不是解决方案,用武力手段而没有强有力的政治战略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发已银灰的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以西装革履的政治精英形象出现在上海钟书阁,在圆形展台上踱着步,持一口法式英语,用激情又坚定的语调推销其新书《论战争与和平》。而此时,离美、英、法“精准打击”叙利亚未满一天,大马士革遭三国巡航导弹袭击的相关报道仍占领着新闻头条的位置。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新书发布会现场(中信出版社 供图)

德维尔潘是一位文学家,曾出版《另一个世界》、《欧洲人》等多部畅销著作,而其更为世人所熟知的角色,是政治家:曾出任法国前总理、外交部部长、内政部部长等职务。2003年,时任法国外交部部长的他在联合国安理会上长篇演说,“以一个古老国家”的名义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那时美国记者对他是又爱又恨:“在这个外交部长大多缺乏棱角、乏味如党棍的时代,德维尔潘突出得好像一个时代的错误。”

而此刻,在上海,在台上论述战争与和平关系的德维尔潘,向我们展示的是延续戴高乐精神的“和平使者”的一面:抨击“选择武力解决是政治扭曲的主要症状”;呼吁在尊重各国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基础上,寻找解决区域问题的实用措施;希望通过重塑政治,构建“新型文明”——即建立一个灵活、全面、持久的新秩序,来适应冲突的变动性,以避免此间的和平成为他地的战争缘由,让和平扎根于人们的思想。

若说新书发布会撞上美英法空袭叙利亚,是一种“偶然”;那么在互动环节,现场观众和德维尔潘围绕这次军事打击的你来我往,可视作“必然”。环形坐席上的中国观众和处于展台中央的法国前总理,从叙利亚问题出发,一问、一答,追问、补充,在一轮轮互动中共同探究战争的本质和弱点,试图达成何为和平的共识。

接下来,观察者网将以对话形式,争取为各位读者还原现场的思想交锋。

1.为何空袭叙利亚

现场互动以一位政治学教授的提问开始:“您曾很反对伊拉克战争,当前您如何看待美、英、法一起轰炸叙利亚的局势?”

德维尔潘在正式回答这一问题前,先解释一番“当今全球面临的挑战”:

叙利亚使用了化学武器。大部分专家都知道阿萨德政府用化学武器残害平民,我们也看到年轻的孩子们和平民百姓在叙利亚被毒气毒死了。法国知道化学武器的厉害,并曾遭受过化学武器的残害,我的一名祖父就是在一战中被化学武器所杀害的。2013年,俄罗斯、美国及全球社会决定收缴所有叙利亚化学武器。很不幸,现在叙利亚仍有这些。国际社会是不可能接受使用化学武器的。我理解当前美、法、英采取的决定,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定向、有限的军事干预限制,销毁所有叙利亚的化学武器。

与德维尔潘的言之凿凿不同,现今国际舆论中,支持叙利亚不同阵营的媒体皆称掌握了对方对无辜平民使用化武的证据,而就目前报道来看,叙利亚政府是否真持有并使用化武,并未出现实锤。相反,一些所谓的西方“人权”组织却丑闻频出,如难撇清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的救援组织“白头盔”因涉嫌摆拍救援场景,屡次被细心的网友戳穿。

泄露出的东古塔“白头盔”组织伪造袭击视频的照片

此外,普京对美国的质疑——“200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拿出了装有不明物质的试管,里面搞不好是洗衣粉”——在中国相关舆论场中,成为一句颇为流行的调侃,更进一步消解了西方国家证据论断的真实性。

因此,会场上有观众紧跟“化学武器”一点,提出质疑:“很多人认为有可能是反政府组织用了化学武器,或者说时间点很重要,我们知道叙利亚政府基本上占据了局势的主动性,为什么还要用化学武器来打内战?我认为特朗普是想把国内的注意力转移到叙利亚,所以有很多令人怀疑的地方。没有进行严肃的调查,如何确保叙利亚政府用了化学武器?

德维尔潘在思考两秒后,搬出了常人难以知晓的“情报牌”:“法国、英国、美国都有收集情报,让我们相信阿萨德政府是使用了化学武器的。信息在当今社会通过社交媒体等不同渠道传播,谈到真实性的话可能就很难确保了;但是政府有自己的渠道、自己的信息,让政府领导确信阿萨德政府有能力生产、使用化学武器。

2.法国为何参与

至下月,马克龙当选总统即满一周年。而回溯过往一年,这位法兰西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却似表现平平:国内多项改革遇阻,几次政治危机后,民意支持率自由落体式下跌,现今社会上更是大大小小示威游行不断;而在国际层面,虽与东西方大国都有频繁交往,但离实现复兴法兰西民族的使命远不止一步之遥。

有观众对马可龙出兵的动机感到好奇:“法国为什么要出兵?是为了‘讨好美国’?为了缓解国内的压力?还是为了向世界展示法国独立外交的地位?”

德维尔潘将主要目的归结为“马可龙要尊重他的承诺”:“一年前他当选成功,他讲得非常清楚,给叙利亚两条红线:第一条红线就是叙利亚政府有必要接受并且开放人道主义通道,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叙利亚内部给难民们援助;第二条红线是在去年第一次化学武器攻击之后,马克龙清楚说过,‘如果叙利亚政府重新部署使用化学武器,法国一定会打击叙利亚政权,这样才能避免这类暴行的再次重演。’作为曾经的外交官、政治领导人,我理解关于化学武器原则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马克龙资料图(图/东方IC)

德维尔潘在回答中似流露出对当前局势的无奈:“我希望并且马克龙总统、法国外交部也讲得很清楚,法国希望能够跟国际社会一道找到新的解决方案,推动政治对话。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政治对话,那么这次打击可能是有效果的。我个人的理念,就是使用武力必须掌握好尺度,仅在有明确目标时谨慎使用,且要有潜力,有相配套的政治策略。

3.除了对峙,大国如何对话

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复杂,陷入混乱内战的叙利亚早已成为美国、俄罗斯等政治、军事大国的角逐之地。因此,德维尔潘在回答为何空袭叙利亚时,也提到了俄罗斯:

这种军事干预能不能帮我们找到政治方案解决叙利亚问题?我想这取决于国际社会的能力、参与这次军事行动国家的能力。我个人的理解是现在在叙利亚没有解决方案,我们必须跟俄罗斯进行强有力的对话,伊朗也是如此。

俄罗斯现在在叙利亚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这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他们在叙利亚当地有很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与此同时他们也有海军基地、陆军基地,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不能独自承担风险,不能和俄罗斯进行对抗,我们要思考如何避免分裂、如何避免与俄罗斯日益严重的误解。怎么让俄罗斯参与到和平对话当中,这是今天最关键的问题。

有观众为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参与作了解释:“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压力太大了,俄罗斯其他的生存路径都被堵死了,所以宁可花那么多钱就是不离开叙利亚,他必须这样做。”德维尔潘对这一观点不置可否。

一位观众也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谈中国人“仇必和而解”的处事之道,进而好奇西方秉持何种战争思维:“……感觉西方战争更多有点功利的、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的状态,或者含有‘仇必仇到底’我恨你就必须消灭你的概念。想听听总理高见。”

德维尔潘在回答中反思了过往西方国家所犯的错误,再次重申了对各方对话的希冀:

过去十年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从美国的布什总统开始,想要通过战争的方法对其他国家施加民主,甚至想通过战争改变另外一个国家的政权。布什发起对阿富汗的战争,包括“9·11”之后2003年也是以同样的目的发起战争,后来西方也干预了利比亚。

我个人认为这些武力干预是非常巨大的错误,因为你不可能通过武力让其他国家获得民主。很多时候武力所带来的政权改变更加糟糕,没有了侯赛因那又怎样?真能给伊拉克人带来更美好的未来?卡扎菲下台之后,利比亚是不是就更稳定?利比亚还是由不同的部落组成,而且相互之间总有冲突。也就是说,你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改变了政权,不可能完全永久地改变,我觉得这是错误,我们应该要吸取教训。我觉得通过武力获得的和平,或者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只能够通过非常有限的精准干预,与此同时必须要有政治上的战略才有可能发挥它的效用。

我们需要国际社会采取合作的方法,通过共识,要比一个分裂的世界来得更好。利比亚战争最初的时候,我们是采取了这样一个姿态。联合国1973年的《决议》是一致投票通过了的,可最后我们都跟《决议》背道而驰,犯了错误。2003年也是同样的情况,我当时还帮助国际社会达成一致意见,大家一致通过了2002年末的《决议》,却被美国阻挠,最后跟英国及它的联盟发起了战争。

我们现在要再次回到合作的方法,首先进行对话要有政治策略,战争并不是获得和平的工具。

德维尔潘在联合国资料图

观众在肯定多方对话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求解叙利亚脱难之道:“我也非常同意您刚才的观点,现在我们必须要强调美国和俄罗斯对话的时机,否则形势非常危险。在离俄罗斯不远的地方已有导弹,如果扔错了目标,有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请问大国间到底应做些什么来开始和平的对话?”

德维尔潘则从各大国现状出发,给出了自己的简要方案:

我对美国的长远战略还是有怀疑的,因为特朗普多次说他可不想美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叙利亚,我真的相信他可能比奥巴马更不相信在海外的军事武力。他在阿富汗增加军队之前就有怀疑,对美国在叙利亚的驻扎也是怀疑态度。而且,他也给欧洲北约组织很大压力,对朝鲜半岛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对于美国到底是什么策略,大家看法不同。

其实我们要更好地让俄罗斯参与进来、要能够回到对话的渠道上,这样似乎才能帮助我们解决叙利亚的困境。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有两方非常重要:

一个是欧盟。我觉得美国本身不知道怎么解决俄罗斯问题,目前自己国内还有众多挑战和危机,如‘通俄门’,这对特朗普来讲已是非常头大的一件事了。欧洲可能相对来说更酷一点,反而能够在这件事上起领头羊的作用,开始跟俄罗斯进行对话。

还有另一个国家可以发挥强大作用,帮助俄罗斯进入到对话当中,那就是中国。中国是俄罗斯很强的盟友,我觉得中国也可以做很多事帮俄罗斯改变它的策略及地位。

我认为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我们可以在中东开国际会议,不仅仅解决叙利亚的问题。关于伊拉克的问题我们也不要忘,伊拉克就算今天情况有所好转,但以后其实还有可能出现问题,在政治进程中还有很多挑战。另外,也门也有内战等军事问题。

把这些问题放在一起看,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到底怎样从国际社会角度给这地区的某一些国家施加更多压力。我觉得这是一种可能性,这件事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大家一起靠自己的努力和想象力帮助解决叙利亚及中东问题。

4.如何看待中国的角色

对于美等三国对叙利亚发动空袭一事,中国外交部有过回应:“中方认为,政治解决是叙利亚问题唯一现实出路。国际社会有关各方应继续支持联合国斡旋主渠道作用,共同为推动叙问题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付出不懈努力。”这一表态与德维尔潘的和平理念一定程度上算是“殊途同归”。

其实不只在本次演讲、互动中,德维尔潘还曾在多个场合提及中国,“致力于推动中欧经济交往及中国‘一带一路’的宣传”。他既肯定了中国过往的成就,但也担忧中国的将来。如其在新书中文版序言中写道:

中国在过去30年走过的历程,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政治与文化方面,都令人叹为观止。所有迹象都标明,中国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并在国际社会中承担日益重大的责任。然而,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荆棘密布。中国的抉择将对全世界产生影响。

德维尔潘认为,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至少面临三个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及“不平衡增长陷阱”。一名观众在互动现场就其中一点描述提出自己的疑问:

您在书中谈道‘中国在民族自豪感高涨之时,应适当控制崛起的步伐,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奠定基础,否则可能会带来全球性风险。’请问该如何理解‘适当控制’一词?您能否举例详细说明?这一整句里似乎嗅到了一点‘中国威胁论’的味道,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误读?

后一点疑问被德维尔潘连番否认:“完全不是,完全不是‘中国威胁论’。”

德维尔潘解释道:“我的关键是,一个国家的稳定,或者说一个地区、一个世界的稳定需要我们各方面力量的平衡,一方面要有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同步有社会的稳定、文化的发展、国际的参与度等等。和谐的发展、前进要以非常平衡的角度出发,利用各方面的能量。

德维尔潘以文化、贸易举例:

我非常强调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中国其实遇到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未来几十年内,艺术、文化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你不可能一天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够只朝一个方向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不同的手段。比如我们需要不同工具和手段发展文化、建博物馆,让年轻一代能够应对新的世界、新的挑战,这是需要很多前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艺术的市场也不是一天就能够形成的,中国现在的收藏家,包括文化发展,已经有非常大的进步,但如果要稳定发展,还需要花时间,比如有更完善的法律法规等。也就是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和谐。

文化是这样,贸易也是如此。在博鳌论坛上,习主席也特别强调了中国下一步的举措,比如讲中国愿意在金融及其他行业有进一步的开放,放弃了51%股份上限的要求,还有外资有更好的进入渠道,这当然都非常重要,但其实也很难做到,需要我们有很好的准备。

中国有近14亿的人口,这么大的国家,我们必须明白组织非常重要,时间表也非常重要。西方有很多国家其实是很没耐心的,希望中国所有的改革都能完成,所有市场完全开放,所有东西都马上变得非常容易获得,但是中国是不可能一天之内完全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我一直跟西方人说你要有耐心,你不能把你的要求放到桌面上,然后要求明天一下子全部都达到,这是不可能的,要明白这过程是有挑战的,而且要能够容忍很多事情慢慢演变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对话。而且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沟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朝什么方向走、我们要以有组织的系统的方式互相合作实现目标。我自己觉得变革是可能的、是需要的,但这需要花时间,我们所有的人都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纵观全程,台上台下的交流更像是中西主流舆论的对碰与融合。现场的往来,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作中国同西方国家就国际局势交流、谈判的缩影。在两方观点的背后,是各自社会形成已久的既有认知,折射出中外大国在国际格局中的不同坐标;而在承认冲突的基础上,双方思维又在一点点靠近,试着达成共识,以共同认可的和平理念解决国际争端。

外交辞令往往含蓄委婉,细中本意常需听者多番揣摩,有多年外交经验的德维尔潘无疑深谙这门“语言的艺术”,而其对最新战事的解读显然有助我们更为准确地理解他对战争与和平的感悟。

因时间有限,德维尔潘未能尽兴阐述其对全球危机、战争与和平,以及“和平使者”角色的理解,而对其理念赞同、质疑或不解的读者,或可试着从其新书《论战争与和平》中寻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论战争与和平》,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4月出版

责任编辑:李泠
法国 叙利亚 空袭 中国崛起 特朗普 读书 俄罗斯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