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瑾:为什么过节总得吃点特别的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9-27 08:10

额尔瑾

额尔瑾作者

历史发烧友

又到一年中秋节,吃月饼了吗?不知看着超市里、大街上到处卖的月饼时,有没有想过为啥一过节我们就得吃点特别的?比如,除了中秋吃月饼,端午还要吃粽子,元宵还要吃汤圆等等,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我们是“吃货帝国”!

咳咳,正经点说,节日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基本都与天文、历法和数学,以及……迷信有密切关系。最初,原始崇拜、迷信才是节日的主题,因此必定有一些巫术、禁忌、敬神、驱邪等等“糟粕”。食物最开始的作用是供奉神灵,人们借以祈愿趋吉避凶。

古代毕竟不发达,祭祀过后的供品一般而言是舍不得扔的,当然得留下来自己吃掉,美其名曰“神灵与凡人共享美食”。

逐渐地,吃东西成为每次节日的高潮部分——这也许是“吃货帝国”属性闪现的地方——对于日常生活食物并不充裕的古代人来说,节日里可以大吃一顿算是一种调剂。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制作饮食的技艺也日益高潮,哦不,高超。加之本来就带有祈愿祝福的心态,因此年节饮食与日常饮食便完全区分开来。

“奉旨过节”

从氏族首领、祭司到皇帝,节日不可能少了统治阶级的影响。统治者也十分重视通过节日食俗来考察民情,体现自己与民同乐。他们如果特别信奉某一神灵,还会将祭祀的日子作为一种节日推广到民间。

汉武帝十分相信神仙方术,为了表示对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的崇拜,在春秋时节社坛祭祀,而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最为隆重,祭祀的灯火基本上通宵达旦。汉武帝还将此祭推广到民间,只是没有马上出现相应的食俗。

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一天增加了祭门户、祀蚕神的内容,还出现了吃豆粥和油膏粥的民俗。这是因为人们把豆视为阳性食物,可以壮阳气祛邪气。据《汜腾之书》记载“大豆保岁易为宜,古所以备凶年也。”可见,豆在古人眼里是趋吉避凶之物,所以古人相信用豆煮粥可以达到消灾祛邪的作用。再后来,民间开始做油膏粥以祭祀蚕神,以期来年蚕丝可以大获丰收。

今人创作的《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图九“宋 蚕卜”,记载的是正月十五时民间欢庆的情形,图上文字是: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隋唐之后,朝廷都会在元宵节举行盛大的宴会,民间便开始“闹元宵”了,食俗也有了新发展。《天宝遗事》记载说长安市民“上元日造面茧”,也就用面粉做成蚕茧状,并且在馅中写上有官名的小纸签,人们相信吃到什么官职将来就能做什么官。

到了明清时期,元宵节就开始流行吃汤圆了。这个时候不管是制作工艺还是用料都已十分考究,吃食物本身的享受已经超过了祭祀和讨吉利的含义。

就像前面提到的,封建君主在将节日推广到民间时,除了因为自己信奉某神灵之外,还会体现体察民情、关心民生的政策。

中和节就是唐代由朝廷颁诏提倡的节日。在每年的二月初一,皇帝给在京的各位大臣赐宴,上司要给下属赠刀或者尺子,表示为政要审慎裁夺;地方官员要向上级献农书,表示不忘农事;而老百姓亲友、邻里之间则要用青袋子装着谷物和瓜果种子互相赠送,表示农业丰收。之所以有这些习俗,是因为二月初一要祭祀勾芒神,以祈祷丰收。中和节的第二天,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后来这两个节日逐渐并成了一个。

这个时间处于惊蛰、春分之间,万物复苏、大地回春,所以节日风俗基本上都与农业活动相关,为了表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与崇拜,也就免不了吃一些应节的食物。唐宋时期主要是谷物与瓜果,而到了明清时期则有枣糕、薰蟲,另外由于二月二跟龙有关,所以这个时节吃的东西也基本与龙有关,比如“龙须面”、“龙鳞饼”。

月饼的进化

中秋吃的月饼最早也是用来祭神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祭祀月神肯定要有特别的供品。月饼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但当时并不是重要的节令食品,仅仅是祭祀用的。有资料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不错,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着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最早将食用月饼与中秋节关联起来的记录。

宋代时期,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还在月饼上设计了各种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此时人们已经将月饼视作跟“十五月圆”一样的大团圆象征,除了祭祀外也会赠送亲友食用。宋朝时,伦理观念加强,人们愈发重视团圆的意义。由于要祭祀,因此都会把家族里的人聚集起来,这也就间接让人们在这一天感受到了团圆。月饼也就自然地成为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

关于月饼,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据说在元朝初年,统治者惧怕民众反抗,每十家派一名士兵监视,而这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百姓们对此敢怒不敢言,便趁着八月十五馈赠月饼的机会,将裹着纸张的蜡丸放入馅中,传递消息。不过这种说法不足信,根本经不起推敲,却至少说明从元朝开始,民间正月十五互赠月饼的习俗已经十分普遍了。这些习俗也传到了之后的明清时期,人们对月饼包含的民俗与内涵基本达成了共识。

清代时有特制的祭月月饼,这种月饼比起普通月饼更圆更大,《燕京岁时记》称:“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这类月饼一般在祭月之后就可以与家人一起分享了。

中秋祭月图《愿月常圆》

“吃货帝国”:吃以明志

应节食物自然会由简朴逐渐向精美转化,在任何一个食俗产生的初期,原料都是比较简单的,一般主要用大米或者面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节食品在花样及原料上越来越繁复;工艺也更为先进,能将祈福的标志刻印在食物上。古时候的人都会相信,给神仙供奉的东西上刻的字,神仙都能看懂,然后实现愿望。

端午节吃粽子,民间大多传说与纪念屈原有关。这种说法最早始于南北朝,南梁吴均《续齐谐记》云: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当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色丝,遗风也。”吴均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自身也经历了南北朝的政权更替,因此对屈原有着感同身受的崇拜,便借由小说的形式抒发情感。这种说法被人们广泛接受,吃粽子的习俗最终固定在了端午,利用原本祭祀灶神的食物来祭祀屈原,表达敬意与怀念之情。

端午节食俗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人们认为五月五日是驱邪避恶的日子,因为端午时节正是五月仲夏,各种蛇虫都出来活动,容易引发疫病。古人在端午节贴上五毒图,挂艾草,系五色绳,同时吃一些防病消毒的食物,而粽子在当时就有这样的作用,所以后来在粽子中加入的众多配料都与祛火败毒有关。明朝时,用芦叶包裹粽子,馅里有豆沙、猪肉、松仁、胡桃、蜜糖、莲子等,既便于携带又能健脾补胃,在炎热的夏日中特别受欢迎。

史料也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有关粽子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屈原投江之后很久的东汉时期。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写道:“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见,吃粽子并不限于端午,兴起的时间也晚,与屈原恐怕并没多少联系。

“吃货帝国”光讲吃就俗了,整点高大上的主题才够范,纪念屈原之说因而能够沉淀下来。

古代端午节风俗:兰汤沐浴

寒食节的食俗也与人物传说有关。寒食节一般是在清明节前的一到三天,它的来历至今也没有定论。不过,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寒食节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文公的臣子介子推。相传介子推忠心追随晋文公,但晋文公重新执政后,介子推就隐居山中,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仍执意不出,不幸遇难,所以在寒食节这一天禁火来纪念他。这个传说的可信度值得商榷,但人们都愿意接受这种说法,介子推几乎成了神话英雄,跟屈原一样。寒食节这天禁火也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结果。

寒食节早期主要的活动就是禁火,因而只能吃冷食,类似于凉粉、凉面、凉糕等晋南地区的民间小吃。后来寒食节发展到全国后,逐渐有了寒食粥、寒食面等食品。魏晋时期,寒食节的主要食品是大麦粥,到了宋朝则更加讲究,将猪肉放水煮熟并冻凝做成姜豉,然后与饼同吃。而且还会用面和枣做成枣锢飞燕,用柳条串起来起名叫“子推燕”。这些食物跟节日恰如其分地结合到了一起,食俗内容基本都是为了迎合节日。及至唐宋,寒食节成为国家的主要节日,又与清明节相近,人们便越来越多地选择在这几天上坟、踏青,渐渐地,寒食节被清明节取代了。

总而言之,节日食俗基本上都与祭祀和崇拜有关,人们也倾向于在食物上寄托心愿,表达信仰,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时代进步,我们仍然愿意保留节日以及节日中的食俗。但另一方面,节日食物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精致,用料越来越繁复,商家挖空心思制造亮点和特色。比如,现在的中秋节食物都已经发展到冰淇淋月饼了,而传统式样的月饼,其馅料也早已五花八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要想想,“吃货帝国”是不是真的只是吃那么简单?吃月饼的时候,与家人团圆,细细体味下月饼上承载的祈求团圆的愿望,那是从古至今无数人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期盼。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节日 节日消费 中秋 月饼 民俗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欧洲战略自主正触底反弹,对华合作能更好认清方向”

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塞空军战机为专机护航

习近平抵达塔布,马克龙总统夫妇机场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