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瑾:中国公厕发展史| 从随地解决到免费如厕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5-25 07:30

额尔瑾

额尔瑾作者

历史发烧友

前几天,一篇文章《千万别憋着,这就带你尿遍欧洲》讲到,在欧洲街头上个公厕是如何“艰难险阻”,许多旅行者甚至为一个厕所东奔西走。这不禁让我感慨中国的公厕是多么的方便整洁,关键是:多数是免费的。

古代中国:为了珍贵的粪便,私人开放厕所

中国古代重视人的排泄问题,特别对于农耕社会来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一粪一溺都浪费不得,要肥自家的田。排泄物最后都要沤了肥田,而且“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果出门在外,把粪便排在外人家,多少都有些心疼,有些人甚至会弄个家什捧回来(是不是觉得很有画面感?)。

当然啦,即便如此,古代中国还是有公厕的。据说公共厕所最早起源于军队的兵营或城池。由于军队聚集大量兵士,解决大小便就不得不采用公厕的办法。《墨子》中详细记载了公共厕所的建筑要求。例如《墨子·备城门》篇中记载:“五十步一井屏,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厕,与下同圂。之厕者不得操。”《墨子·旗帜》篇中还说道:“道广三十步,于城下夹阶者,各二,其井置铁瓮。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为民圂,垣高十二尺以上。”

周朝到秦汉时期实行闾里制度,公厕只能修在闾里之中。至汉代有了都厕,也就是公厕。根据汉代的陶厕还可以看出,汉朝时很有可能已经分男女厕所。

河南南阳杨官寺汉画像石墓所出陶厕平面图,一个厕院内并列着形制各异的两个厕所,应该是男女分用

及至隋唐时期,采用里坊制,公厕也都建立在坊内。宫廷里有专门管理厕所的官员“右校署令和丞”。在唐末到宋朝这段时间,里坊被打破,城市的繁华也达到鼎盛,公共厕所的建立就非常普遍了,出现专业清扫厕所的人员。

此时很多公厕其实是私立的。这些人之所以开放厕所,还找专门的人来打扫,并不是为了公益事业,而是为了大粪这一当时最珍贵的东西。开立厕所的人,会找专门的人收集粪便后卖给需要的农民。

大户人家用马桶或粪桶排泄后,通常是第二天由仆人抬出去给专门收集粪便的人,这些人再卖给农民。皇宫里也是如此,皇帝的粪便都比普通人的值钱,因为油水大,肥田效果好。

但是,一方面这种私人搭建的厕所为了增加利润开始收费,另一方面大多数城市人对粪便重视程度不如有耕地需求的人,如果正好走在街上,内急了,四周又没有公厕,或者没带钱去公厕,就随地解决了。有时,大户人家的下人们没来得及赶在收粪的人走之前,把今天的粪便放在门口,就会随手一泼。后来,许多平民百姓基本也都这样做,墙根与河边是重灾区。北京那会儿的街角墙根到处都是“黄金塔”和“水地图”。

但整个北京城只有一条下水沟,三年才疏通一次。有意思的是,这正是举子进京赶考的时间。于是,有人调侃称:“臭沟开,举子来。”每次一疏通这水沟,万一下个雨,那个味道……黄泥和粪便充分混合,稀里光汤,粪蒸尿熏。路上行人要是没有骡车代步,那可真的欲断魂了。

民国时期:租界内外大不同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文化的强行植入,公厕的文明也在冲击着古老的民族。

1863年新年伊始,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公权机构——“粪秽股”——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内工务委员会名下挂牌设立,其职责就是专管城市粪便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卫生工作。在“粪秽股”下设有卫生稽查员,专门负责清除粪便、清扫垃圾等职责。“粪秽股”设立后,租借内的公厕也开始规划起来。1864年(清同冶三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先声夺人,在南京路虹峦建成上海市区第一座,也是全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的公共厕所。两年后,法租界公董局选择在工人众多的沟渠码头建起公厕,一建就是两座。

之后,各个租界间就似乎干脆拉开建造公共厕所的比赛。

1887年,公董局在十六铺码头、金利源码头等地建造上海首批分设大便坑座和小便槽斗的公厕。

189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就在原提篮桥一带,投资2000多两白银,兴建四座更新式的公共厕所。这批厕所,地铺木栅,顶挂煤气灯,还装了自来水龙头。这些在当时可都称得上是现代化的设施,其卫生水准和整洁程度,也都堪称一流。

次年3月,法租界公董局考虑到公厕内粪便累积,臭气熏人,选择在部分公厕加装冲水装置,还有定时喷洒香水。数月后,法租界内几乎所有公厕内臭气部消除一空。英租界见此,随即把公厕必须附设冲水装置立为规范,此后,租界内新盖的公厕也基本都是水冲式的了。

位于南京路上的公共租界市政厅(清末)

与此同时,公共租界有选择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例如码头或者弄堂、集市、火车站等地建造大批“简易厕所”。19世纪后期,“粪秽股与公厕”与设立菜场、广种牛痘疫苗、建立查访鼠疫制度,成为租界公共卫生体系的四个重要支柱。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租借外的脏乱差,中国公民长期以来的卫生防疫观念比较淡薄,因此常常会爆发大规模的霍乱与瘟疫。就拿当时比较先进的开埠城市天津来说,据二十年代末天津的市政调查,当时天津居民随地便溺、乱倒秽水污物已成顽疾,许多巷口的垃圾箱形同虚设。人民的种种不良卫生习惯和政府管理的疏漏,使天津成为一个臭气熏蒸、秽物脏水狼籍的城市,不合公共卫生之处,不一而足。

租界公厕的干净与舒适,刺激了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有些人出面鼓励地方士绅商贾筹资在租界外建立公厕。1909年,华界建起一座“公坑”。这可说是中国人自己出资、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起的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厕所。只是,这些厕所基本是土堆围个墙,比起租界的豪华差得不止一点。

上海华界的厕所统一交由民营企业出资建造,建成开放后的十年间,除缴纳一定的“清洁捐”外,厕所产权及经营权均归属建造公厕的粪便承包商所有,十年后无条件收归国有。这些公厕的粪便也都是由专门的粪夫挑走。

民国初期,广州有厕所六七百间,但自从开辟马路之后,地价昂贵,厕所锐减一半。并且这些公厕基本是随地而设,由业主与粪便商人自行建筑与维修。1921年,民国政府规定,公厕的建设将以投标的形式招商承建。1928年9月,卫生局规定私有公厕由业主出钱,按照工务局规定的图式进行改建,限一个月内竣工。一个月后业主无钱改建,则粪便商人出钱改建。建筑完工后,从公厕租值中扣除5成作为建筑费,直到扣完为止。自此,算是拉开了改造私建厕所的序幕。

两年后,民国工务局择定中央公园、东堤、西堤二马路联兴街口、永汉南路万福路交叉口等处建筑公有公厕。对私有公厕的改建,则由工务局绘制图式,市政当局令业主修建,限期完工。及至1936年到1938年,广州市内有公厕393间,由裕利公司承办修理,共修理974间次,共用毫券31440元。到日军侵占时期,这些公厕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抗战胜利后,公厕只剩下了200多间,能符合卫生标准的仅有18间。

中国:从脏乱差到干净、普及、免费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里的脏乱差成为首要难题。北平刚解放时,城内积存垃圾多达60余万吨,仅是妨碍交通、急待运除的垃圾就有24万余吨。北平平房、胡同较多,厕所的形式大多是“粪坑”,这一类公厕多是露天的旱式公厕,清理粪便靠的是人力背、挨家挨户掏。当时的劳模还有过掏粪工人,例如时传祥,就是每天背着粪桶走街串巷淘粪,“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面对这种情景,进行一次厕所革命,成为摆在新中国领导人面前的大事。

20世纪60年代中期,北京市政府决定对户厕进行彻底改造,以街坊公厕取而代之,拉开北京市第一次公厕革命的序幕。到60年后期,厕所从平房院内移到胡同里,人工输送的量减少,北京市城区的多数四合院内由旱厕改为水冲式的厕所,也实现了机械抽粪。

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清洁工人开始采用真空自动抽粪车,用皮管代替人工操作清掏窖式厕所的粪窖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的公厕问题又一次显现出来,这次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统一关注。当时北京公厕问题成为国内外舆论批评和抨击的目标。据调查,批评和抨击过北京公厕问题的新闻媒介约有800多家,报道文章在1万篇以上。曾有外国人形容北京的公厕就是“哭、笑、叫、跳”:哭就是说给臭气熏哭了,笑是指厕所四面无遮挡,很滑稽,叫则是被厕所里蠕动的蛆虫吓叫了,跳指的是厕所脏水直流,怕踩着粪便得跳着走。

这时,北京市开始建立一些高档次的公厕。在1985年第一批新建造使用的公厕中,公厕均是独立式的便器,设立厕位隔断板、厕门,装备了红外线台架式洗手盆、洗手液机、干手器等。

2000年以后,公厕的改革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提出了“文明、卫生、方便、适用、节能、环保”的指导思想。在公厕建设密度方面规定:繁华街道300—500m、一般街道700—1000m建设独立或附建式公厕。甚至还举办过公厕设计大赛,一起来探讨如何让人们如厕得更加舒服。

这一阶段的公厕改革更加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取消公厕的收费。在长安街一些繁华地段新建立的公厕开始部分免费,这些免费的公厕对于环境仍然保有高要求,还保证必须配备无障碍设施。景区中的公厕更加是改革的重点,除了更加干净舒适外,最重要的就是逐步实现景区公厕全部免费。从2002年3月1日起,北京所有由各级政府修建的二类以上标准的公厕均取消收费,公厕养护、保洁费用由各区县财政支出。

想必如今的中国人出门在外,找到一处免费干净舒适的厕所也并非难事,反倒是曾经领先于我们许多的欧洲,找个公厕就成了难事,不知何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北海懶農解读:

我算是繞了大半個大陸,廁所是近年來進步很大的項目

過去很怕上廁所,一群人蹲成一排,毫無隱私,糞便堆積到不行,令人作嘔

最近一兩年,除了沙漠等無水地區,已少見這種公廁了。

就以這一年走過的地方來說,寧夏沙坡頭遊樂區的廁所是五星級,還供應報紙

上海交大徐匯校區大門外不遠的公廁,有吊扇,吹乾機,也很讓人刮目相看

大連金石灘遊樂區濱海國家地質公園內廁所,配合景觀以小木屋方式興建,美觀

進去一看,也很整潔,不因遊客多而髒亂。

丹東巿區內公廁也建得很漂亮。


五一假期到哈爾濱松花江畔的史達林公園,原以為遊客多,會臭不可聞

進去小便,卻是很乾淨


整個來說,廁所衛生的進步是大陸近年很讓人刮目相看的

主要是有專人隨時在打掃


目前印象最差的是虹橋高鐵站廁所,男廁

一堆人在那邊吸煙,廁所內煙味濃厚

高鐵站明明禁止吸煙,老煙槍還是找到廁所吸

先進的高鐵站,卻有個這樣的廁所,實在太不搭了


估計禁止吸煙沒徹底執行,高鐵停靠站時,有人就迫不及待到車廂間吸煙,或下去吸兩口

安全檢查是有搜點火器,但顯然是不嚴的,幾乎每列高鐵,都會有人吸煙的。

责任编辑:陈佳静
公厕 中国 基础建设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欧洲战略自主正触底反弹,对华合作能更好认清方向”

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塞空军战机为专机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