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韦恩斯坦:最懂奥斯卡的行家

来源:外滩画报

2012-03-26 16:00

去年春天,当《艺术家》还不名一文的时候,法国制片人托马斯·朗曼百般邀请,花了好大力气才说动哈维·韦恩斯坦从纽约飞到巴黎,看一眼这部法国人向好莱坞致敬的电影。对朗曼来说,韦恩斯坦是不二人选——他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制片人之一,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只要他爱上了某部电影,该影片就有可能出现在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名单上。

尽管外界对韦恩斯坦的描述中不乏“傲慢轻狂,难相处,办事无赖、无情”这样的字眼(冯小刚曾称他为“骗子”),但每年还是会有许多人投送于这个身材魁梧的美国大佬怀抱。韦恩斯坦清楚地记得,这部背景设在1920年代好莱坞的黑白默片几乎在影片伊始就攫住了他的心。

“我坐下来,不超过五分钟,就仿佛能预见它未来成功的样子。”他当即决定买下影片在美国的发行权。其间他的一个助手对老板的这个决定忧心忡忡——毕竟,这是一部在21世纪拍摄的黑白默片。“你确信真的要这样做吗?”“我生命中从未对任何事情如此确信。”韦恩斯坦回答。一个多月后,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大获成功,男主角让·杜雅尔丹成为新晋戛纳影帝。而《艺术家》的腾飞之路也由此开始。

奥斯卡的一张王牌一年之后,《艺术家》成为出自韦恩斯坦之手的又一部奥斯卡得奖影片。2月26日晚,59岁的哈维·韦恩斯坦笃定地迎接又一个属于他的夜晚。他出品的5部电影共得到16个奖项提名,其中《艺术家》包揽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等六项大奖。除此之外,他制片的《铁娘子》让梅丽尔·斯特里普第三度成为影后。而获得最佳纪录片奖的《不可击败》,也出自韦恩斯坦之手。

在好莱坞,没有哪个姓氏比“韦恩斯坦”更闪耀。迄今为止,他已获得303个奥斯卡提名,69次拥抱了奥斯卡小金人。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性、谎言和录像带》起,他领导米拉麦克斯公司(Miramax)成功制作和发行了大量经典电影,为他赢得了“现代电影的挽救者”美誉。《英国病人》、《莎翁情史》、《芝加哥》、《猜火车》、《低俗小说》、《朗读者》、《无耻混蛋》??那些最引人瞩目和脍炙人口的电影,似乎总与韦恩斯坦的名字连在一起。

凭借《国王的演讲》获得去年奥斯卡影帝的科林·费斯评价说,“哈维有超乎常人的直觉。我是指他的判断,他挑选的那些电影。”去年,韦恩斯坦监制的《国王的演讲》一路横扫BAFTAS和奥斯卡,今年他几乎以同样的方式把《艺术家》推上了顶峰。事实上从一开始,韦恩斯坦便毫不怀疑《艺术家》成功的可能性——对平均年龄高达54岁的奥斯卡评委来说,这部电影简直就是量身订做的礼物:黑白、无声、模拟好莱坞经典时代明星的举手投足,逻辑简单且恰到好处的片长(100分钟),都非常适合他进行前期炒作。

更重要的是,韦恩斯坦为《艺术家》争取到了“最长时间的最大曝光率”。自影片在戛纳获得好评如潮后,整个夏天,韦恩斯坦雅尔丹,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和女主角贝瑞妮丝·贝乔——以及那条在电影里出尽风头的小狗Uggie,硬着头皮到处参加放映和新闻发布会,接受记者采访——即便那些问题大多雷同。如此进行到秋末冬初,当《艺术家》连获美国和其他国家电影奖项之时,他们剩下的对手已经只有亚历山大·佩恩导演、乔治·克鲁尼主演的《后裔》了。

人们总以为韦恩斯坦不败的秘诀在于厚脸皮的公关手段——“即便与人交恶,也要把事情搞定”。事实上,韦恩斯坦只是不惜一切血本保证6000名投票人全部看过他推荐的电影——要用到公关“伎俩”的地方,或许就在于全力杜绝有关电影的一切负面消息。他说:“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去赢得奥斯卡,让所有评委去看这部片子,如果他们没看过电影,那他们绝对不可能为你的影片投票。就是这么简单。人们以为我有魔杖,但获奖归根结底还是电影本身。要是你觉得公关是王道的话,那就是侮辱了学院的智商。”

在法国参加完奥斯卡庆功宴后,韦恩斯坦在法国总统府从萨科齐手中接过了象征至高荣誉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Legion of Honor)。萨科齐碰巧也是个不折不扣影迷。据韦恩斯坦回忆,萨科齐甚至在谈话中引用了他与马丁·西科塞斯合作的那部长达五小时的纪录片中的台词,还盛赞了丹麦电影大师卡尔·西奥多·德雷尔(CarlTheodor Dreyer)早年拍摄的默片。 “他几乎每天都会看一部电影??他懂得电影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韦恩斯坦如此评价这位热爱电影的总统。前不久,萨科齐政府刚通过了一项反盗版法案,杜绝网络非法下载。尽管外界对这项法案褒贬不一,但韦恩斯坦赞同萨科齐的做法,认为这项法案加上《艺术家》的成功,将极大地振兴法国电影业。“在全球竞争下,法国的电影业正前所未有地稳健发展。”他对萨科齐预言道,“法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天使与恶魔韦恩斯坦说,《艺术家》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它把我带回过去。那正是《艺术家》优秀的地方——它把所有人带回童年。看的时候你会五味杂陈,就好像突然之间,你经历了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事情。” 而韦恩斯坦的过去几乎勾勒了美国独立电影的大半历史。他的父亲麦克斯是一名二战老兵,曾做过珠宝生意,母亲米拉姆是一名秘书——他们的名字构成了美国最声名卓著的电影制作公司米拉麦克斯。1979年,他与弟弟鲍勃·韦恩斯坦从大学退学,在曼哈顿一个小房间里开设一家物流公司,而它便是米拉麦克斯的前身。 1970年代,美国一些受过电影学院正规训练的“电影小子”们(代表人物有马丁·西科塞斯、弗朗西斯·科波拉、哈尔·阿什比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发起并参与了“新好莱坞运动”(1967-1976),他们历经毒品、欧洲电影、反战运动的影响,穷尽岌岌可危的制片厂体制的所有资源,试图拍摄出20世纪后半叶美国最优秀的电影。同样的情景在1990年代又一次重演。

“那代人一出场就拿出新颖、独特、成熟的作品。美国电影经历了长达10年的平淡无奇之后,在他们手中再次得到复兴。这是自1960年代以来第一个真正的美国新浪潮运动。”演员爱德华·诺顿曾如此评论。这便是独立制片电影现象的起源。其中,罗伯特·雷福德创立的圣丹斯独立电影节和韦恩斯坦兄弟运营的米拉麦克斯公司便是独立电影制作人背后的两个最大的助力引擎。 1989年,米拉麦克斯——当时还是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以100万美元的天价买下史蒂文·索德伯格在圣丹斯电影节上的得奖片《性、谎言和录像带》,上映后投资回报率极佳,从而把米拉麦克斯推上了征服世界的旅程。

后来,韦恩斯坦兄弟发现了赚更多钱的绝招,即买下欧洲导演执导的价格便宜、有深度、甚至带点软色情的艺术类电影,然后再重新包装行销,以迎合美国市场的口味。所谓“重新包装”,在哈维·韦恩斯坦看来便是“剪辑”。他对欧洲电影肆无忌惮的删减让他得了“剪刀手韦恩斯坦”的绰号。在《性、谎言和录像带》获得成功后,米拉麦克斯又相继推出英国导演迈克尔·卡顿·琼斯执导的《丑闻》和爱尔兰导演吉姆·谢里丹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的《我的左脚》,但都在片子上动了不少“刀”。惠勒和卡顿-琼斯——《丑闻》的两位剧作者觉得哈维简直疯了,他们不想剪掉任何一组镜头,感觉就像被迫吞下一颗毒药——之后有许多导演都有类似的感受。

在一些非美国导演眼里,韦恩斯坦就是“恶魔”的代名词。宫崎骏曾在接受《卫报》的访谈时说,《幽灵公主》在美国发行时,他曾邮寄给韦恩斯坦一把武士刀,刀刃上写着赤裸裸的一行字:“不得删减!” “我是一个出生于皇后区的孩子。我可能会喜欢这些影片——特吕弗、费里尼、德·布罗卡、维斯孔蒂(Visconti)——为什么一个来自堪萨斯的小子就不能喜欢这些影片?为什么要搞得那么难呢?”韦恩斯坦说。他永远不会忘记看《现在我的爱》时的情景,这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导演克劳德·列奥奇(Claude Leouch)拍的。但电影院里,一些留着长发的观众不停地嘲笑和尖叫:“他妈的,这是什么电影,妈的??这么多字幕!”从那时起,他便知道,如果他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把外国影片改造得适合美国观众。

“没有人知道普罗菲姆是谁,也没有人知道克莉丝汀·基勒是谁。”他对导演说,“你对付的是美国人!你得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怎么回事。” 在手下员工的眼中,韦恩斯坦兄弟俩性格迥异,但出色的谈判技巧、对电影和权利的控制欲却如出一辙。哈维爱出风头,他聪明,巧舌如簧,翻脸比翻书还快,其商人个性让他在发行和制作领域游刃有余;而鲍勃则更像是幕后军师,他躲在暗处,没人能揣测出他的心思。

据说,米拉麦克斯的员工们常常议论鲍勃和哈维谁更坏,但结论往往是两人不相上下。尽管如此,米拉麦克斯仍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地方。美国资深影评人彼得·毕斯肯德(PeterBiskind)在他的著作《低俗电影》(Down andDirty Pictures)中引用了前米拉麦克斯员工的话:“大家讨厌在那里工作,但都欣赏米拉麦克斯所坚持的理念,他们热爱自己在独立电影界创造的这个奇迹。那是一种非常令人陶醉的感觉。”而对于哈维·韦恩斯坦最中肯的评价,莫过于“哈维这家伙只不过是既真心喜欢电影,又热爱金钱和美名罢了”。他对毕斯肯德说:“鲍勃跟我从来都是在低人一等的环境下长大的,如果说我们的电影有什么主题的话,它就是局外人可以登堂入室,并且改变世界。”

王者回归 1993年,在成功发行一系列独立电影后,初露头角的米拉麦克斯被迪士尼以6000万美元收购。《低俗小说》、《英国病人》、《心灵捕手》等经典影片便是在那时发行的。也正是在那个阶段,独立电影运动真正从边缘走向了奥斯卡领奖台。其中,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以另类黑帮风格席卷戛纳电影节,但在“最佳影片”上输给了同一年的《阿甘正传》。而米拉麦克斯赢得的第一个奥斯卡于1996年来临——《英国病人》在第69届奥斯卡上包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以及最佳女主角提名。然而,我行我素的米拉麦克斯和保守的迪士尼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前者的超前眼光和百无禁忌的选片原则让迪士尼头疼不已。

当米拉麦克斯一意孤行发行了矛头直指美国政府的影片《华氏911》后,韦恩斯坦兄弟知道自己到了离开的时候,转而创办维持至今的韦恩斯坦影业(TheWeinstein Company)。米拉麦克斯的辉煌没有在韦恩斯坦自己的公司得到延续。很快,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兄弟俩负债累累,一度濒临破产。“我已经习惯了20年长盛不衰。在我生命中,从来没有一次不赚钱——大把大把钱的时候。我们曾拥有无与伦比的成功。”韦恩斯坦说。导致韦恩斯坦失败的很大一个原因,是由网络导致的DVD租赁市场萎缩,而另一个原因在于韦恩斯坦自己——“我曾一度对电影制作感到厌倦。”他说。

为了扭转局势,他相继开了几个小公司,包括一个时尚品牌Halston,一个社交网站asmallworld.com,和一个艺术有限网络Ovation,但没有一个逃过失败的命运。“我没有做出任何一个正确的选择。我完全不能胜任,更不用说大规模运营。所以结果是,我的好奇心伤害了整个公司。那是不对的。我想挑战自己的智慧,但事实证明我并不擅长。”韦恩斯坦说。毋庸置疑,韦恩斯坦最擅长的仍然是电影。经历了无数波折后,韦恩斯坦终于在2010年迎来了涅槃。

《国王的演讲》在韦恩斯坦团队的运作下一路击溃《社交网络》,最后获得12项奥斯卡提名,并获得其中四个最重要奖项。加上今年的《艺术家》,一代枭雄哈维·韦恩斯坦近回归了。作为美国电影史上颇受争议的人物,韦恩斯坦60年的人生本身就像一部电影一般传奇。事实上,加拿大导演巴里·阿维里奇(BarryAvrich)的确拍摄了一部名为《未经授权:哈维·韦恩斯坦的事业》(Unauthorized: The Harvey WeinsteinProject),于去年在加拿大HBO电视台上映。“不管爱他或是讨厌他,在某种程度上说,韦恩斯坦确实是以一种少有的方式改变了好莱坞,”阿维里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独立电影有着里程碑般的影响。他是一个男人,也是一张王牌。”

责任编辑:雷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