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观网|“3+3”新高考致物理“遇冷” 81%高校设限专业要求物理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9-11 20:44

【观察者网 文/张雅琦】今天的观网关注了因新高考方案而“遇冷”的物理学科

现已在浙江和上海试点的“3+3”新高考方案中,必考科目为语、数、外。考生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再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

在这样的方案影响下,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占比约27.5%。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仅占总人数的30%。

既然除了语数外,都是选考科目,为什么物理会突然之间被“嫌弃”?

这就不得不提“赋分制”了。

高中物理老师帮忙解释了一下。

一元解读
我是浙江的一名高中物理老师,对于改革后物理学科的遭遇深有体会。我们学校三年来选物理的人越来越少,最新一届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人选物理了。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按等第赋分和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所谓按等第赋分,简单讲就是你最后的分数不是你考出来的卷面分数,而是和你这科成绩在所有选这科的学生中排名相对应。例如你物理考了85分,但是选物理的都是牛人,卷面分都比你高,那么你最后的赋分只有40分(为最低分)。再有就是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这当然是必须的,北大物理系招的学生当然是要选考物理的。问题是只有少数几个利害的高校敢于提出自己的选考科目要求,绝大多数一般高校都没有绝对的选考科目要求。再加上物理本来就难学,导致只有最好的学生有必要(为了考好的学校)且有胆量选考物理。一般的学生或是怕难,或是为了避开那些最好的学生,以期在别的学科取得更高的等第赋分,纷纷放弃物理。接下来就是恶性循环,选考物理的学生一届比一届少。

有同学说得更具体一点。

老饕解读
看样子还是要科普,浙江省的学考赋分体系分21级,没级差3分,决定你这次赋分完全由你在本次考试的总人数排名中的比例,1级赋分100,位置为参考人数0%-1%,占1个百分点;2级赋分97,位置为参考人数1%-3%,占2个百分点;3级赋分94,位置为参考人数3%=6%,占3个百分点;以此查表。
分段表如下:1、2、3、4、5、6、7、8、7、7、7、7、7、7、6、5、4、3、2、1。21级占的百分比相加为100%。
所以假如只有全省排名前10%的学生去考,那么原来接近省排名前5%的学生正常得分是第10级70分,这就尴尬了。
而同样是这个人假如他化学能全省排名前10%,而化学有前60%学生参加考试,他的位置在第6级82分。高考总分就差了12分。
12分足以决定几千名次。

但有同学质疑“赋分制”的影响力。

Chemiholic解读
实际上只要考试难度适中、公平公正、考生数量足够多,考生成绩会自然而然地服从正态分布,赋分制意义不大

图片来源:新华网

可惜,正态分布对选课没用。

乌松解读
很遗憾,并非正态分布。经济学里研究过这类问题,是反向的劣币驱逐良币/柠檬市场/二手车市场。最差的那批同学选了文科;较差的同学就成了倒数,所以知难而退,也转向别的科目;中等生见前两类人离开物理,自己慢慢滑向差生(分数在原先规则下不变没什么影响,现在退出的尾部的人越多,分数下降得越厉害),也会选择退出。这个机制越到后来退出的人越多,且加速退出,直至整个高考物理“市场”崩溃。想出这个计分规则的人对物理下了狠手,要么背后有高人指点。不过,从另一方大学端来看,强制要求报考专业时要招选物理的学生,可以延缓这个趋势,因为大学方面知道:即使大批学生重选科目参加高考,导致各个科目形成了各自的分布(无论是否正态),这两个分布的均值有显著差异。

广东的同学也感同深受。

天朗朗678解读
你说得对极了!!广东0几年就是这样搞的,害死人了!打个简单的比喻,你在一米八以上的人里面排队,你一米65就是矮仔!但如果你在一米65以下的人里排队,你就是第一名!我认识的二人,在重点高中,一人没分科之前全校排队230名,结果选物理后,排队变成了500名;另一个人没分科之前全校排队500多名,选英语后变成200多名!!

更有同学指出,“赋分制”和7选3的“选考制”是冲突的。

honestsky解读
个人觉得国家的“选考制”改革和浙江的“赋分制”改革有着很大的冲突。选考的本质是几次中选优,力争选取学生的最优秀的成绩;赋分目的则是把成绩通过统计方式进行均衡,想让更多的学生得以选拔。前者针对的是个体的卷面成绩,后者针对的是群体的统计成绩,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者叠加,结果导致个体学生的优秀成绩的选择就变成了“学校群体学生”之间平均成绩的博弈,而这次物理被抛弃(间接导致名校物理优秀的选择者陷入自相残杀的困境)则是博弈后的残酷结局。这是双输啊。从某种程度上说,“选考制”+“赋分制”= 学校之间的博弈,那么学生个人的努力和汗水很可能就因此被轻易的抹杀,高中三年的奋斗,明明个人水平一流,但是仅仅因为学校博弈失败就被抹杀,意义何在?这是新的不公平,甚至可能是更大的不公平。

对比之前的高考方案,选物理的人自然就少了。

秀逗的渡渡鸟解读
物理遇冷的核心原因是赋分制
物理和数学一样,只要你脑子够好,教材吃得够透,哪高分并不难
反观文科,就算你是马克思再世,而且把教材一个字不差地背下来了,你最高也就90上下(按满分100算)
这就造成在原来有些省3+2或者小综合制度下,牛人非常愿意学物理,选理科,不愿意背书学文科的学渣也可以跟风学学
所以,一般来说,在原来的体制下,高中文理科班的学生差不多一样多,甚至理科的更多,而且绝大多数男生都在理科班
现在的赋分制就不一样了,你再牛,总有比你牛的
就算你考了90,但万一碰到牛人特多,而报考物理的人特少的情况,你的成绩就会很难看,而学渣们就更没活路了
正是这个制度决定了学物理的,不是天才就是傻子
这世界天才少,而且谁都不愿意当傻子,于是选物理的人就少了

既然“赋分制”有那么多的问题,为什么要用呢?

说到这里,就得回顾一下高考改革了。

老饕解读
我发现大多数人不能理解这个奇葩的赋分制度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招办是怎么想的。其实只要了解高考改革的思路历程也就理解了这个东西是怎么出炉的,聪明的人也就能知道修正方案。
首先,当初改革是想高考少考几门,能把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课程放在前面考掉,免得高考重压下发挥失常。
然后,语数外以外的课程为了能先考而且要保障考出真实水平就得允许考多次,既然考多次的卷子是不一样的你怎么证明这个80分,和那个80分水平差不多呢?于是,招办想了一个不同的坐标系统,就是不以分数为坐标,用排名为坐标,以一次考试为例,考分在前1%的赋分为100分,每隔多少个人头排名百分点赋值一个分数。看起来好像蛮合理。
但是,各科选与不选就有一个问题,自己有木有可能考100分?考100分,不管怎么样都是100。这科的参考人数多不多,说穿了是有多少人垫背?物理的问题就在于垫背人数太少,比如说全省只有10%人参考物理,而这10%的学生又涵盖了原来物理成绩从前向后9%的学生,这时候原来排名在前9%的学生可能赋分就不及格,其实人家物理学的不错的。而不如这些学生的人假如去考化学或者历史啥得,没准就能赋分80,而这个得到赋分80的学生的化学或者历史成绩还不如前面那个选考物理的。这不是冤死了么?

选物理的高中生少了,这让同样从高考挣扎过来的同学们很是心痛啊。

混凝土大笨牛解读
物理实验这么好玩,居然不选物理,你们的良心会不会痛....
hjxaaa解读
有人单纯地把“物理”当成跟一门理科来看待,我觉得其实是不对的,物理是对这个世界很多现象规律的一个总结,它解决问题的思维能让你的大脑思路更条理,它的道理能通用到很多其它的领域,学好物理,能把世界看得更清晰。当然,如果你学了物理没这个感觉,只能说它不适合你

图片来源:新华网

可是,物理的学科难度在这里,现今的高考方案也在这里,学生家长也很难办。

Gavin解读
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选项是人的天性,不能怪学生和家长,除非这个游戏规则有变化,否则几乎没有家长会为了人类的物理学进步而赌上孩子的未来

所以,如果想要改变学生的选择,中学物理教育需要改变。

小小(^_^)学虫解读
弃考物理不是学生的原因,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是物理考试的方向出了问题!孩子从物理学习中体验不到任何快乐!都是难涩的概念,分析。丝毫没有我们学物理时那种新奇,快乐,以及学了以后对生活的帮助。我学了之后就是家里的小电工,现在呢?知识深度有了,但是枯燥了!

当然,更要改的是高考方案。

蛤交Alumni_F1302007解读
毫不客气地说,物理是大学理工科最重要的基础;以我所在的流动和传热方向为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哪个不需要深厚的物理基础?作为一个物理曾经的竞赛参与者,我们在高二就要学完大学普通物理教材,但是到了大学学起专业课来无比轻松,这正是物理竞赛的功劳。高考是一个选拔性考试而不是一个通过性考试,它理应为大学理工科筛选出需要的人才。如果高考要改革,那么如最后几段所说,应该给大学选择的权力,要报考某些专业就要求物理必须达到某一个标准才行。

图片来源:新华网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3个“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这表明,学生选择选考科目必须“根据报考高校要求”。

而在实施“3+3”高考方案的浙沪两地,报考要求被细化为高校“分学科大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学校,学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2018年,拟在浙江招生的全国高校的2.49万个专业(类)里,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5.9%,设限选考科目的占44.1%。不限选考的专业主要是管理、金融、法学、艺术、法律、外语等。

而在设限选考科目的专业中,单科统计选择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其次是化学涉及63.9%;再次是技术涉及36.3%;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分别涉及33.1%、17.7%、14.7%、12.2%。

各大高校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对于物理的要求,但是这就够了吗?

不够啊。

有同学觉得要这样改“赋分制”。

老饕解读
这个就是矛盾所在,也证明这种赋分体系需要做部分修改;要么采用大题库制,比如说每门课储备能出上万份卷子的题目,并不断补充。每次由计算机抽选题目形成考卷,这样可以认为绝对分数就是客观水平。要么采用人数补齐制度,对各科赋分进行修改,比如说在学考之前参考人假如参加的是全员统考他们的大致分布是可预期的,全员统考这份卷子的分数分布也是可以根据历年统考推测的,那么各科按那个推测数据模型赋分就比较合适。从逻辑上讲,题库模式更可靠。而且也不用担心,有人会用穷举法来考高分,会累死的。

还有同学干脆拿出了自己的新高考方案。

友来有趣微博解读
我对高考的观点是不要文理分科,应该考十门: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加上体育。然后大学录取时,可以自主根据本学校/本专业需求,对其中几门课的成绩翻倍计算。哪几门翻倍由各校自己考前就定下来,放在招生简章上。比如清华生物系可以把数理化分数X2,生物分数X3再算总分排名录取。北大中文系呢?可能是语文x4,历史外语x2。等等。
当然很多人会说这样不是增加了学生负担吗?其实高考的压力来源于竞争性,靠减少科目和难度来“减负”纯属缘木求鱼。打个比方:假设高考简单到只考四则运算,但大学录取还是跟现在一样,结果会怎样?高三学生们天天开心地去玩?绝对不可能!高三学生们只会更苦,每天做三千道四则运算题以求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为了从98分增加到99分拼尽全力。
8068司徒丌缘解读

这个“3+3”的新高考方案设置本身就有问题
有的人精于计算逻辑,有的人不擅计算逻辑,所以必然仍需要分科,分科不能废
我的建议是,就像类似某款游戏当中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
而天赋由三类构成:基础项,主要项,辅助项
那么对于高考,
基础项(必选):语文,数学,英语,技术(基础不解释)
主要项+辅助项:先进行分科,然后根据你的倾向爱好决定占分比例(主占七分,辅合计占三分)
十大科目的满分均为150

譬如你选择了理科,而理科中的物理是你的强项,高考中选择物理为主要,其他为辅助
那么你的高考分数组成为:
语数外技+(物理*70%+生物*15%+化学*15%)
譬如你选择了文科,而文科中的历史是你的强项,高考中选历史为主要,其他为辅助
那么你的高考分数组成为:
语数外技+(历史*70%+政治*15+地理*15%)

如果新高考方案是3+7选3的话
那么我这个方案就是4+分科3选1
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案尽管不是最好的,但比这个“3+3”要好

高考之所以那么难改,还不是因为它独一无二的重要性。如何实现符合时代的公平公正是高考这一全国最大的人才选拔制度所面临的挑战。你觉得高考得怎么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张雅琦
高考 物理 高考改革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

急了?韩媒感叹“从中国来的人少了,包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