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宁:别管我——“后现代”精神?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1-24 09:07

房宁

房宁作者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房宁】

近年来所谓“后现代”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后现代”这个好似有点玄妙,说不太清的概念,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挂在嘴边。

其实,后现代现象并不少见,也不那么陌生。现在随处可见的路跑的人们,显示了包括马拉松运动在内的各类极限运动的广泛发展。这些都属于社会进程中的“后现代”现象,我甚至把一个国家参加马拉松运动的人,称为这个国家的“后现代人口”。

一场价值观的革命

后现代并非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后现代是工业化、现代化社会中物质财富增加,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后,逐渐引发的社会价值观改变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场价值观的革命,是一种非物质性的价值取向逐渐成长并逐渐取代物质性价值观的社会进程。

“前现代”、“现代”社会都是以物质产生、物质生活为核心价值的社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类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越来越强,满足人类个体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变得越来越容易和简单。在这一趋势下,开始在部分人群中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传统物质匮乏世代中被约束性形成的以追求和获取物质财富及相应社会地位为主的个体价值观,开始发生了改变。

在不把获取物质财富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地位作为人生的根本追求后,社会价值观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发展趋势。2000多年前,司马迁所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世代,开始发生深刻改变了!人们有了以追求物质财富及相应社会地位以外的其他价值目标,有了非物质性的人生内容和意义。在这当中许多人选择了挑战自身能力,超越自我的极限运动,从中享受的仅仅是超越自我的快乐和满足。这恰似美国人爱说的“Enjoy yourself”(享受自己)。

当这种趋势出现后,大量的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年群体,便不再像老一辈那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甚至也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从事一种工作,终身任职于一个单位,终身精益求精,把职业、事业做到最好。年轻一代更喜欢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被称作自由,换言之,有的时候,能够拥有这种选择的自由本身就成为了真正的价值。

2015年4月,中国河南一位年轻中学女教师的一封一句话辞职信引发了广泛社会关注,关注的焦点是这位年轻教师辞职的理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这么一句看似有些莫名其妙的话,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讨论。显然,这句话已经远远不是个人的一个愿望,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句话仿佛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出笼之鸟的画面,奔向天空的鸟儿象征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也正是这一年,中国开放了马拉松比赛的国家审批。由此,马拉松运动在中国呈现“井喷”式增长。此前一年2014年,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大陆仅有包括半马在内的马拉松赛事50个,也就是说,那时中国大陆大约平均每个周末只有一项马拉松赛事。而短短四年之后,中国大陆的马拉松赛事已经翻了近五番,达到了约1500个大大小小赛事。

人们通过长距离的奔跑放飞自我,在触及生命极限的时刻体验空灵,获得物我两忘的自由。应该说,极限运动是个体最简易的挣脱自我获得自由的方式。

社会公共生活也出现“后现代”

极限运动的大发展是后现代在人类个体身上的社会表现。当然,后现代现象也不会仅仅局限于个体范围。在社会领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我们也日益感受到了后现代的来临。前不久去奥地利、德国做了为期10天的考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后现代因素在欧洲发达国家的存在和表现。

在我们考察的那几天恰逢临近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发生了因加泰罗尼亚分离运动导致的冲突事件,在英国退欧问题搅动着英伦三岛,在法国“黄背心”每周末抗议持续近50周很快就要满一年了,在遥远的南半球原本平静的智利出人意料地发生了大规模骚乱……相形之下,奥地利、德国还算是宁静的地方。

但在这里,我们也感受到了社会表面宁静下的暗流涌动。我们考察的行程安排非常紧张,10天里走访了6座城市。我们在这些城市里几乎都遇到了抗议示威游行集会,只不过所有的抗议活动还都属于“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

在“音乐之城”维也纳的名胜哈布斯堡王宫广场,我们遇到了喧闹的声援库尔德人集会。在德国风景秀丽的大学之城海德堡,我们遇见了声援难民的游行。要知道难民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欧洲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在一些国家引发了政治危机,德国社会也日益感受到了难民潮的压力。但即使如此,在德国人中间同情、力挺难民的群体也还是大有人在。

在调研访谈中,我们与德、奥的学者们探讨了造成当前欧洲各种社会困扰和矛盾纷争的原因。其中我们强烈感受到的就是所谓“后现代”问题。

与传统社会抗议运动有所区别的是,过去社会抗议运动基本原因来自经济社会领域,如经济衰退引发的贫困,贫富分化与分配不公以及由此放射到的社会政治权利、平等问题等等。

简言之,传统社会冲突和抗议议题集中于民生领域,集中于抗议群体自身的问题;但现在我们看到的许多争议并非来自现实中的民生问题,甚至有许多看似与抗议群体自身利益无关,有点“多管闲事”的味道。

比如,在海德堡遇见的抗议活动,是德国本地人抗议政府不开放边界吸纳难民和不优待难民。而实际上德国政府的难民政策在欧洲是最开放最宽容的,德国对难民的优待是我们这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难以理解的。

德国民众游行欢迎难民(资料图)

桑伯格,后现代社会抗议的典型

现在正走红欧洲乃至世界的瑞典女孩桑伯格的故事,也许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后现代社会抗议事件。

2018年,年仅15岁的瑞典女中学生桑伯格发起了全球气候罢课运动,倡导为减排而罢课,居然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响应。前不久桑伯格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接受了大赦国际颁发的良心大使奖。而过去17年里只有像南非纳尔逊·曼德拉这样的反抗种族歧视的英雄人物才获此殊荣。

今年9月,桑伯格来到美国纽约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她严厉指责法国、德国等国用空洞言语偷走了年轻一代的梦想。一个16岁的小女孩的讲话能有如此广泛的号召力和权威性,以至于美国总统、法国总统甚至俄罗斯总统都对这位小姑娘做出了反应,进行了评论。

但是,与“后现代”的价值优先不同的是,主流社会以及上一代人的价值观和现实判断与“后现代”青年还是大相径庭的。

法国总统马克龙认为,与其空谈环境与未来的大叙事,年轻人恐怕更需要脚踏实地。

普京总统对小小年纪就操心人类命运的小姑娘表示了担心,希望她不要负担太重。

特朗普用他惯常的调侃口吻说:“她看起来像一个对光明美好未来充满向往的快乐小女孩,这看起来真好”。

倒是美国的下台总统奥巴马借题发挥了一把,高调接见了桑伯格小姑娘,显示出职业政客的精明。

如果说当下风靡世界的以马拉松为代表的极限运动,如果说当下如火如荼展开的遍及全球的抗议运动,都是反映和代表了后现代的精神现象,那么,后现代精神、后现代价值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体会,后现代价值观具有多元化取向,但多元化价值取向中也透露出了共同特征,这就是绝对的自由偏好,尤其是把自主选择作为最高价值。在现象上,后现代价值观表现为去监管、去中心、去权威的诉求,一句话:别管我。

在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香港社会动荡中,我们也嗅到了那种后现代的气息。

责任编辑:李泠
桑伯格 后现代 马拉松 香港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