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川:基层“造景”,“其实每个街道都一样,看你怎么吹”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6-22 07:31

冯川

冯川作者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冯川】

近年来,基层干部到“典型地区”“示范地区”参观考察,再参加几场由主办方邀请的一些在社会活动中乐此不疲的高校学者们主讲的培训讲座——这一越来越频繁的所谓基层干部培训,似乎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干部们借此出游、学者们借此捞金、示范地区借此扬名,参与者无疑皆有所获,但若论初心,这些安排似乎离干部培训的初衷和宗旨越来越远。

细究其因:“典型”是打造包装出来的,“示范”是特殊条件催生出来的,干部培训学习的经验对象其实是“盆景”,本来就不具有可复制性。

干部学习后的结果是:要么嫁接“盆景”经验,造成有名无实;要么照搬“盆景”经验,浪费治理资源;要么观赏“盆景”经验,培训归来忙于“造景”。

灯光、大屏幕、水泥地面,街道景观千篇一律。资料图

一、基层干部培训学到了什么?

某区组织一批又一批的街道和社区干部,学习某社区治理经验。笔者问参加培训归来的干部们学到了什么,许多街道的干部们表示,“只觉得别人做得太好了”。他们意识到他们所学习的那个“典型社区”,其实是个“盆景”。

干部们同笔者谈道,那个社区在“发动居民、志愿者参与居民自治”方面做得比较好,不过因为那个社区是企业集团开发的,开展“三方联动”自然具有其他社区无法比肩的优势。

“他们相当于都是一体的,跟物业互动的都是自己人,有一个大的业委会,下面都是业主工作委员会。……物业公司毕竟都要盈利,红色物业的力度不大。在老旧小区,红色物业搞不下去,因为费收不上来,跟那个社区的基本架构都不一样。”

观赏之后,他们“领悟”到一点:那个社区应该是有一个团队,专门负责帮助该社区提炼和总结经验,进而“打造品牌”。

到该社区参观培训,一些干部感觉“他们每个人都非常能说,哪怕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社区干事,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来一个领导人,就给他讲个故事,别人喜欢听的都是这些故事类,讲出来就很吸引人”。

除此之外,“他们的居民也非常能讲”。这些参加过培训的干部表示,如果是在他们所在街道,领导来了,基本就是让一个人从头讲到尾;但是在那个社区参观学习时,“每个点位上,都有不同的人讲解,比如到了居家养老中心,就由那里的工作人员讲。”

那个社区已经专门建立了一个“干部培训基地”,街道和社区干部去培训不用交培训费,完全由区里组织——据干部们表示,干部培训也是区里交给那个社区的一项任务。

参加过培训的干部们跟笔者反馈,他们在那里学习了3天,感觉培训形式设计得比较好——有传统的坐在教室里的授课,更多是体验式教学。比如讲授“六步议事”,相当于演练了一遍,他们就知道在工作中如何实操。培训方还邀请了某高校著名教授亲自授课,进行分小组的场景化训练,最后作为评委对干部们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

至于学习到的这些实操方式能否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干部们表示,培训中讲的那些方法对居民的要求太高,并不能学以致用。比如以卡片的形式收集和解决居民的问题,这涉及到书写,而且步骤复杂——“培训的时候都要说好几遍,大家才听明白要干什么。到了居民那边,很多能够参与到社区里面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不一定听得懂、接受得了这种方法。”

总体上看,培训过程中唯一能刺激到干部们工作神经的,就是那个社区非常会“打造品牌”“包装宣传”——只有把做了的事情提炼总结、包装宣传出去,才能获得上面领导的关注,进而获得更多资源。

对于街道而言,辖区内有无“治理景观”对于街道的层次会有影响。区里对街道实行绩效考核,将街道分为“立功单位”“达标单位”和“不达标单位”三类。如果不达标,街道所有工作人员将被扣发工资;而“治理景观”将直接影响街道是否能被评为“立功单位”,获得绩效奖励。

基层干部们不再认为当个只知道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是值得赞赏的,如何在大同小异的普通社区事务中“打造治理景观”就成为各街道、社区绞尽脑汁要完成的任务。

(当然也有例外。社区是否积极,与社区书记的想法密切相关。许多社区书记很有积极性和激情,把社区工作当事业做。但“造景”毕竟只是锦上添花,有的社区书记就觉得只要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转就行,也不想要去打造什么。这与社区书记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二、“造景”宣传:名字、阵地与品牌

现如今大多数社区,在治理重心下移和“造景”任务的压力叠加之下,承担了更繁重的工作。

一方面,虽然社区是一个居民自治组织,但还必须帮助街道科室完成从区里下来的事务性工作,“不可能有很多精力用来服务居民”。

另一方面,“造景”任务还需要让社区把他们平时做的工作说出来甚至写出来,这就要求有一定的文笔功底、宣传技巧、电脑操作能力、摄影技能等等。

如果“造景”只是做台账,台账很容易做,因为可以“做假”;让社区工作人员感到迷茫的,是如何把这些台账内容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还能体现本社区的特色,让社区成为组织部所强调的“特色载体”。

按照街道和社区的理解,归根结底,所谓“打造特色载体”的“造景”工作,就是给常规工作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并且让这个名字能够成为“不是说一下就没了”的“品牌”。

当然,“名字”本身并不能自动成为“品牌”;从“名字”到“品牌”中间还需要“宣传”:

“以前是大家把工作做了就行了,现在就很强调宣传,宣传之后领导可以直接看到。你做了很多工作,如果没有一个东西在展示,光靠你嘴巴说是不行的,必须写很多。”

有的街道和社区因此开始选择在网站或自媒体公众号上发布新闻,宣传一些带有“数字+”特色的对仗工整的“治理经验”。

仅靠这些文案还不够,还需要有“阵地”。

干部们回想他们的培训经历,发现凡是去某地参观学习,都不是让他们一直在一个地方“听”,而是有“阵地”可以看。因此干部们一致认为,在宣传手段当中,打造“阵地”很重要。

“阵地”的构成要素,有两大关键:一是要有一个“橱窗式”的展示空间,比如社区文化馆、长廊、聊天角、议事厅之类;二是要有一个能说会道、懂得公关的人。

只要有一个“阵地”,如果有领导来看,干部们就可以把领导带到“阵地”去,再通过那个能说会道者的讲述,将干部们做过的一系列工作全部串起来。在台账之外,增加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阵地”展示,就可以向领导富有说服力地立体呈现“这个地方做得好”的理由。

然而,找到这样一个“抓手”谈何容易。

在各社区各街道普遍化的日常工作中“造景”,的确需要“合适的想象力”——既不能太离奇,又不能太无奇。街道干部坦言,“其实每个街道都一样,看怎么挖掘,看你怎么说得天花乱坠”。

“抓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社区和街道能否产生几个让上级领导留下深刻印象的“记忆点”,“让领导能够想起你,同时想起推荐你的理由”。一旦挖掘到一个可行的“抓手”,通过行政力量和资源的调度,就有可能将其培育为一个“品牌”。

三、找“抓手”是个难题

当然,上级对行政力量和资源的投放是有选择性的。

行政力量和资源选择将哪一个基层治理的“抓手”培育为“品牌”,首先要看那个“抓手”是否能“抓”领导的“眼球”。因此,基层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抓手”,然后用“名字”、文案和“阵地”的形式,将“抓手”以略微扩张的方式“吹出去”。

有的街道把宣传工作外包给第三方,第三方可以保证对街道中某个“抓手”的宣传文案在媒体上的登载篇数。有的社区比较会“搞噱头”,对政策动向非常敏锐,能够马上捕捉有关“抓手”的新闻点,然后将其报道出去。那些既没有微信公众号也没有抖音和头条号的街道,势必会在宣传上落后于人。

“抓手”并不一定是已经在做的工作,甚至可能只是一个有待落实的想法和方向,但这并不妨碍对它的宣传。

虽然一个“抓手”可能还仅仅停留在文案描绘和阵地设计层次,比如仅仅是找了一块地方装修了一下,但是街道和社区可以承诺“最后一定会有成果展现出来”,同时街道领导也要向区领导宣传这个尚未被塑成形的“抓手”。区领导去看的时候,看到那个稍事装修的地方,“就觉得这个位置有个点了”。

街道干部们都明白,“造景”的精髓在于“夸张”和“粉饰”,往上报的材料,其实就是一篇文章而已。

街道的思路是,先把表面的东西做出来,再往里面堆内容。一旦这个点被竖起来了,后面可以慢慢打造,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甚至于“可能有些话被你讲出去了,你并没有去做,也会有人帮着你做”——先把蓝图绘就,一旦区领导看中了这个点,各种资源都会向它倾斜,推着这个街道和社区去做。

某街道有项工作还没有开展,但是经验材料就已经被“造”出来了。街道干部认为,先把经验材料写出来,再照着这个经验做,做了就是“经验”。

又如某街道就是区委书记代言的。只要是区级领导“下点”的街道和社区,区里就会自动帮街道或社区“造景”,对他们稀松平常的经验进行提炼和推广,“给他们打个样”,让其他街道知道这个街道“做得好、值得效仿”。

总而言之,“造景”绝非仅靠基层便可完成,还必须获得上级政府的认证。“有时候你再埋头苦做,没有领导支持把你往上推的话,你这个东西也出不来。”

“造景”的关键是找到“抓手”,找到一个能够“一炮打响的点”,再靠街道领导去区里“吹一吹”。而不少街道现在正苦恼于寻找能真正“打响”的点——

包装一下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其他街道的社区也都有志愿者队伍,况且本街道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也是故事多于实践,创建材料上登记的志愿者名单和队伍种类也基本停留在纸面上。

包装一下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地化”?这是全市统一的政策,并不算本地的亮点特色。

包装一下“社区养老中心”?其实社会组织并不只运营一家社区养老中心,而且养老中心的“老年人食堂”在运营中也遭遇困难,不得不靠经营外卖维持。

包装一下“红色物业”?红色物业要么被政府包办,要么虚有其表,实在没有什么可夸赞的。

某地举办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分享志愿服务故事、经验(资料图)

为了完成“一社一品一示范”的“造景”任务,一些被区里划定的“重点社区”纷纷编故事、造点子、堆砌对仗工整的辞藻。于是,一个不起眼的社区角落,在设置桌椅、布置墙壁、挂上制度宣传之后,化身“近邻聊天角”;一张石桌,打造一个背景墙,就成了“小苑议事桌”。

在上报区组织部的“社区品牌”中,各社区的“造景”成果越来越大同小异,公共空间多冠上 “小巷议事厅”“红色议事厅”“小院微治理”“邻里客厅”“聚议堂”等“名字”,“红色业委会”等“抓手”也非个例。

毕竟社区说来说去就那些事,“大家做的东西都差不多”,要有真创新、形成真经验,着实不容易。各社区绞尽脑汁上报的品牌方案,还未必能得到区组织部的认可。写文案的干部对笔者诉苦:“写这些东西蛮头疼的,还不如写论文。”

四、基层治理中的“典型”和“示范”到底是什么?

树立典型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治理方式之一,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也就是说,领导人员在做工作时要立足群众,结合现实情况。对在治理过程中出现好做法好结果,要善于总结解剖分析,从其特殊性成功经验中寻找可推广普及的操作经验,实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减少治理试错成本,提高党和国家治理效能。

从治理的角度来看,树立“典型”和“示范”的本意,就在于将特殊经验中的可操作可复制部分推广到其他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成为“典型”和“示范”的案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而不能是特殊个案;对于“典型”和“示范”的运用,关键在于运用其特殊性之外的一般性,而不是全盘照搬照抄。如果干部培训以学习这样的“典型”和“示范”经验为目标,一定可以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

但问题是,在如今的基层政治运作中,“典型”和“示范”又被赋予了“优秀”和“先进”的含义。“优秀”和“先进”就意味着与众不同、出类拔萃,就意味着对其自身特殊性的夸示,带有这样性质的“典型”和“示范”自然只能是一个又一个不具有可复制性的“盆景”。

然而偏偏这种“典型”和“示范”仍然保持着推广到其他地方的雄心。在不可复制和企图被广泛复制的矛盾和张力中,这样的经验一旦推广,其结果必定是学习者仅得其形、未得其神。以学习“盆景”经验为目的干部培训,终将成为制造“制度空转”和基层形式主义的温床。

更成问题的是,打造“典型”和“示范”甚至与绩效考评排名挂上了钩。

在传统概念中,“典型”和“示范”一定是先有其实、后有其名,是实践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并非人为设计、倾力打造的“作品”;然而,如今更多的“典型”和“示范”是先得其名、后造其实,是大量行政资源和行政注意力堆砌在一起、加以人为“打造”的成果。

干部培训学习“典型”和“示范”的经验,学习的不是如何转化运用其一般性,而是学习如何将“造景”打造成撬动政治资本、捞取市场资本的杠杆。如此争先恐后“造景”的后果,就是催生越来越多的“治理泡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是新的形式主义生产机制。

社区治理成了对上不对下的“布景”和“表演”,社区干部和一些社区能够调动的积极分子都是其中的演员;社区治理成了搭建在名号、文案和照片等符号幻影之中的空中楼阁,从区到街道到社区,都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泡沫,谁也不敢将其戳破——

这样的社区治理,与大部分居民有什么关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基层治理 街道 形式主义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洲战略自主正触底反弹,对华合作能更好认清方向”

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塞空军战机为专机护航

习近平抵达塔布,马克龙总统夫妇机场迎接

习近平将抵达塔布,继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