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风:庄生晓梦——聊五毛钱的“元宇宙”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0-30 09:23

枫风

枫风作者

曾经的互联网打灰人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枫风】

背景阅读:据科技媒体The Verge曝光,Facebook计划下个星期将公司改名,新名字将和“元宇宙”(Metaverse)相关。这家拥有Facebook以及Instagram、WhatsApp的社交巨头正在推动转型。公司CEO扎克伯格希望未来更加侧重虚拟世界的开发。本周一,Facebook宣布未来五年将在欧盟国家招聘1万名员工,专门开发“元宇宙”项目。

Facebook为什么要all in元宇宙?“元宇宙”玩什么?

“元宇宙”乍听上去是非常玄妙的一个概念,符合宏大叙事炒概念,行业黑话画大饼的需要。“元”(meta)具有超越性,基本性的意味,比如形而上学(metaphysics),“宇宙”(verse)包含万物,变化无穷。可以说是“平台经济”与“流量生态”恰饭模式在概念构建上达到的最新高度。

爆破行业黑话,费恩曼(Richard Feynman)有一句话颇具启发:“有一件东西,不要问它叫什么名字,先不要灌输一个指称概念,而是看一看,哪里需要它,用来做什么?”之后再无论用什么“概念”和词语定义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Facebook的核心价值在于流量平台和入口,道理和微信类似,具体方式是连接,人与人的连接,人与应用的连接,人与服务的连接。说到“平台”“生态”,一个通俗祛魅化的解构就是,“我们不生产内容和服务,我们只是内容和服务的搬运工”。轻资产运营的流量入口,却控制着下游的所有服务和内容,获取最大的利润分配和权力控制,是Facebook这类公司的理想状态。

流量入口与流量本身从来不是一成不变、静止固定的。从BP机到移动电话到5G,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从Web1.0网媒到社交媒体,从视频网站到UGC和短视频,每一次的入口转换,都会产生“危”与“机”的轮回,传统企业受到冲击,新型模式取而代之,屠龙少年也终成恶龙。

再说流量本身,流量恒流。结合最近的“女儿因生活费纠纷辱骂父亲”社会新闻,这其中不仅折射出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问题,同时还有不易察觉但不容忽视的一件事情是,新的流量个体们具有一种“新人类”的自我身份意识,以及与“非我族类”的紧张对立关系。

一个新的流量个体,当其有了某种新的身份标签和自我认同,会不断自我增强自身“新人类”身份,不断加剧与“非人类”的对立和差异。用通俗的话说,他们与“世界观”“人生观”完全不一样的对立面不断摩擦碰撞,甚至出现用最下流的语言问候自家的长辈双亲,这种在短短几十年前完全突破社会常识和人们想象力的事情。

科技高速发展,社会剧烈转型,文化多元冲击,资本无孔不入,信息瞬间爆炸,消费迫不及待。流量受众的代际更迭与流量入口转换更替呈现加速趋势。所谓“三年隔一代”,也不是一句玩笑。一口气蹿到最后一个英文字母的“Z世代”,十年后可能被“Ω”世代视为考古化石,就如同“Z世代”可能将1兆宽带时代的互联网网民看作上古遗址。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

Facebook这类吃流量饭的资本公司,对流量和流量入口转换异常敏感。失去了流量,它就失去了一切。其近年来收购Whatsapp、Instagram等都是基于扩展流量阵地,挖深流量护城河的考虑。否则,Facebook也迟早成为“可恶的父母”和“非人类”的遗址而被抛弃甚至唾弃。

因此,主动炒作和推动“元宇宙”概念,不断拓展“元宇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质上还是一种商业上的考虑和流量品牌的翻新升级,除了确保Facebook跟上时代,甚至还可能带来新的巨大增量,也无怪乎Facebook这个名字今天都可以抛弃。所以不管“元宇宙”叫什么,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背后支撑它的是资本和商业的逻辑,是流量的逻辑。

其他一些“元宇宙”们在想什么,做什么?

背景阅读:“Roblox是一款兼容了虚拟世界、休闲游戏和自建内容的游戏,游戏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用户自行建立的。从FPS、RPG到竞速、解谜,全由玩家操控这些圆柱和方块形状组成的小人们参与和完成。在游戏中,玩家也可以开发各种形式类别的游戏。”

“Roblox是一个开放的沙盒类游戏,在美国青少年群体间人气极高,已经具备不少元宇宙的核心要素:Roblox玩家拥有一个虚拟身份,在游戏里既可以消费他人开发的游戏,也可以利用Roblox提供的编程平台自己开发游戏,并通过虚拟货币Robux交易,已然形成一个内容创作和消费的经济系统;游戏之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把Roblox当作主要的日常网络社交平台;Roblox基于云平台,各个游戏之间的互动是实时的,支持智能手机、电脑、游戏主机之间的跨平台操作。”

技术和工具的持续进步和去底层化,使创作和自建内容的门槛不断降低。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发布个人制作的视频内容,可以像今天在B站和youtube上如此便捷,两三个人的开发团队,可以用UE4引擎做出非常绚丽的场景和内容。元宇宙的核心目的是获得更具吸引力、垄断性更强的全新流量入口,元宇宙的突出特点,是有更高的沉浸度,以及高互动性、虚拟性、拟真性。

图片来源:21财经

小型创业公司,如Roblox,切入元宇宙“风口”,不同于Facebook的流量护城河模式,往往从轻量级创意性体验作为卖点,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品牌,如果不能自创山头,就百川入海卖身于大平台。小型“元宇宙”往往选择娱乐和媒体场景作为突破,而其他领域,比如工业和生产力领域的技术和资本门槛更高。

Nvidia的Omniverse是另外一种元宇宙模式,主要是统合打通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应用于生产领域。比如工业设计和制造领域的CAD/CAM系统、有限元分析、工业与建筑工程仿真,更沉浸式和高度模拟无疑是发展方向之一。

工业“元宇宙”的目标是打通分立在不同的设计和仿真软件之间的物理鸿沟,打通跨专业协作的流程,相当于创造出一个高即时性的虚拟“世界封装”,屏蔽现实世界中一些繁琐的数据流接口,压缩协作时间轴。

从技术角度,元宇宙融合了什么,技术挑战是什么?

背景阅读: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元宇宙”商标共被申请注册3167件,自2021年9月1日以来,“元宇宙”相关商标被申请2939件,腾讯等公司相继申请QQ元宇宙等商标,此外,小米、字节跳动等公司元宇宙商标还遭到多方抢注,截至目前,我国元宇宙商标申请公司涉及400多家。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到这里再来谈谈“元宇宙”的定义,如果我用“超高保真多模泛沉浸式世界模拟”,那显然是非常的“不说人话”。所以下面以分析的方式来观察“元宇宙”要实现的效果和目标,包括但不限于:

1. 更全面沉浸式(fuller immersive)的人机界面HCI:

这里的“人机界面”,就是受众和平台对象的交互方式,比如早期的纸带、现在的平面显示设备、近未来的头戴式VR眼睛和全息影像、中未来的脑后插管……“元宇宙”虽然不限于某种形式,但形式也影响了内容。再远的未来,可能突破我们的想象力。

2. 超级算力和算法:

超大规模并行计算和超级计算,以及与之相应的多媒体,大数据算法技术是支撑元宇宙的核心基础设施,最终确定了元宇宙在体验和效果上能够达到的上界。可以清晰看到这个趋势,微软、Facebook、小米、腾讯、字节跳动等拥有行业生态、大数据和算法资源的巨擘企业,不会放过元宇宙这样的模式转换,至少是话语叙事上的转换机会。

3. 对“真实世界”深层机制的模拟

这里不是指形象上和视听上的模拟,而是对机制逻辑的模拟。比如,利用区块链和比特币技术,对经济金融和货币体系在虚拟空间上的还原和模拟,实现虚拟世界在生存和生活方式上的真实模拟。例如,Facebook在现实世界中被叫停的天枰币,完全可以在其自己创造的虚拟空间中作为一般等价物。

4. 高可结构化数据世界

将现实世界一切事物和资源都用结构化数据表征和处理,对万物进行数字化重建。

元宇宙——来自未来的诱惑与代价

“虽然他们一无所有,但他们自由了。” ——安吉莉娜·朱莉 2018年于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

永恒和自由的彼岸世界的诱惑是如此强烈,人类精神的一部分对此免疫低下难以抵抗,哪怕一切仅仅是幻象和倒影。比如完美和永恒的象征,神的王国——上帝之城,教徒可以得到永乐,身体可以复活。北欧神话有“瓦尔哈拉”的构想,中国古人也有脱离现实,独立于历史时空的世外桃源的故事。今天的人类,则发展出《我的世界》(Minecraft)游戏、《第二人生》游戏以及当红炸子鸡"Roblox"虚拟社区。

当古代神话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现代的公司组织和资本力量不再仅仅满足物理世界的囹圄果壳,开始妄想无限制的自由,突破物质和能量的世界,走向信息的无穷宇宙,成为无限空间之王,体验造物主般毫无限制的自由和永恒权力。

数字化虚拟空间的造物主就是流量神、平台王,用资本化技术和组织竞争,垄断和控制一切。从这个角度而言,不管是Nvidia公司CEO黄仁勋,还是扎克伯格,他们在推进的“元宇宙”,就不单纯是概念的炒作,而是一种直击人性弱点的诱惑,这里的弱点甚至都不是贬义,而是一种本质。

黄仁勋展示了虚拟的“自己”,或者虚拟的黄仁勋展示的“真实”的自己。

元宇宙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是属于未来网络原生代人类的主流生存方式,这是一个客观的趋势。摆脱“沉重的肉身”,似乎除了基本的吃穿住,人的所有感官、情感、诉求、表达、交往、工作都是以元宇宙中的信息流存在、生成、交换和消亡。未来的他们和今天的我们,必然完全不一样。

这种猜想难免耸人听闻,但对我们对未来人类无法理解甚至是正常的,正如今天的我们无法从历史书的只言片语中具体想象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远古人类也没有办法共情今天人类的种种“迷惑”思维和行为。彼时彼刻就如此时此刻。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前传:卡布里卡》描绘的虚拟世界——意识生命在虚拟数字世界“生活”,同时通过机器与“真实世界”互动,甚至斗争。

此世似乎还不必过早陷入忧郁,但是科幻电影已经提示我们可以进行哪方面的思考。比如《黑客帝国》中矩阵为了尼奥和史密斯的决战,准备了一个瓢泼大雨的环境。新版《西部世界》中,“造物主”本身都对自己的真实性不断怀疑。而早年一部较为小众的科幻剧集《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前传:卡布里卡》中的女主角Zoe更是将所有在真实世界中失去生命的个体,传送到完全凭借一己之力构建的数字化虚拟宇宙之中,从而实现了另外一种似乎永恒的存在。而在“我们”的宇宙中,他们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去中心化网络的一隅,通过对自动化的机器和信息的控制来与“我们”进行交互,甚至斗争。

如果事情最终发展到这一步,网络中的“人”,和网络之外的“人”,几乎就成为完全不同的物种,很难讲会发生些什么,有各种可能。有可能讲不清楚,究竟谁才是庄生,谁又是蝴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阅读 118402
责任编辑:陈轩甫
元宇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58条

带菜刀出门的诗人

2021-10-30 17:50

错了,扎克伯格怎么可能就卖点VR系统眼镜了事。在懂王还在位的时候,抖音登录美国,然后就开始攻城掠地,让推特、Facebook这种传统社交软件感觉到了被降维打击的恐惧,从信息传播能力来说,文字的效果不如图片,图片的效果不如视频,视频的效果又不如这种沉浸式设备。所以扎克伯格搞的实际上是一个比抖音更高阶的,进化版facebook,用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进行社交,对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模式的社交平台进行降维打击。不管是为了营销噱头,还是为了吸引资本,还是掩盖他本身想达成的目的,就搞出一个“元宇宙”的概念,本质实际上就是用更有效的手段,来控制社交平台,诱导和控制人的思维,潜移默化的的植入一些概念,然后卖广告,或者做一些自己和金主想操纵的事情。

13
1

陈经

2021-10-30 15:04

《云球》作者谈Facbook搞“元宇宙”的真相
1. 看过科幻小说《云球》的读者都很容易想到,近期大火的“元宇宙”概念,在书中其实得到了非常具体的描述,很多技术细节和深刻的人文洞察。如果想深入理解什么是“元宇宙”,还不如去买这本科幻小说看。云球世界,就是一个很具体的元宇宙世界。
2. 作者@云球白丁 1024程序员节还受CSDN邀请谈元宇宙。社会各界对于元宇宙确实有一定兴趣。如果是美好的未来,那么是看书就可以;但是Facebook最近猛搞的元宇宙,其实是一种技术大杂烩营销。
3. 现在扎克伯格营销的元宇宙,其实已经有了一个版本,简单说就是两句话。一个是人们用VR在系统里面社交和玩游戏,一个是系统里面有区块链货币体系。这样就把很多流行技术概念搞了个大杂烩。
4. 当年IBM也玩了类似的套路,喊出一个很高的概念然后卖东西。IBM是喊智慧地球卖服务器,FB喊元宇宙卖Oculus。概念引领不是什么坏事,VR/AR确实是下一个看得到的增长点。IBM搞智慧地球也是说得过去的,拉动了一些相关技术。
5. 但是技术障碍很大,VR的视觉本质上是,用视觉替代统合运动。这引起的眩晕感,视觉设备本身没法解决。扎克伯格现在吹的元宇宙和《云球》还很远,云球是自然演化的,元宇宙是人搭出来的。现在这个元宇宙系统和我们看到的游戏社交基本没区别,只是是用AR访问,所以库克说宁愿叫做AR。

8
1

清淡如水

2021-10-30 11:45

记得看过一本科幻小说,一个宇航员历经多年回到地球,发现一片荒芜,只有一排排计算机灯光闪耀,突然他被电线绊了一下。
后来他发现一段记录,原来人类已经全部移民“内世界”,而这个“内世界”已经因为他绊开电源而灭亡了。

29

5plus5

2021-10-30 10:55

风口?还是巨头资本掌握的黑客帝国?

全球贫富分化还没解决,气候问题还须应对,现在就有人鼓吹人类脱实向虚的大跃进,好让资本更加容易的掌权。我们要高度警惕。

26

5plus5

2021-10-30 11:45

5plus5

2021-10-30 10:55

风口?还是巨头资本掌握的黑客帝国?

全球贫富分化还没解决,气候问题还须应对,现在就有人鼓吹人类脱实向虚的大跃进,好让资本更加容易的掌权。我们要高度警惕。

26

和历史上前几次技术革命不同,黑客帝国并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一帮人沉浸在造梦机器里,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只会让社会更加堕落、现实更加破败。

中国人在改造地表、迈向星辰大海。让西方人在资本家的忽悠下睡大觉去吧。

19
1

已注销用户

2021-10-30 13:29

不要跟着他们的概念走,那是他们设定的场。要跳出来,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建立自己的场。

17

打开APP查看58条评论

美国人边囤货边抱怨: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凭什么受罚?

强硬反制!中方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

“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

“苹果遭背叛!之前让迁出中国,现在又整这死出…”

美防长又抹黑,我使馆驳斥

美国人边囤货边抱怨: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凭什么受罚?

强硬反制!中方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