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凯栋:什么塑造了中国工业的内生生命力?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4-26 07:27

封凯栋

封凯栋作者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

作者:封凯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

编者按:

新兴大国力量迅速发展,中美科技竞争加剧,全球化退潮,欧美国家社会动荡和政治冲击频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这样的大变局时刻,强大的实业、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保持我国经济的韧性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从历史视角梳理我国工业内生生命力的源泉,探讨后发国家如何实现工业追赶的成功。本文是封凯栋教授为人大出版社出版的《实业强国:中国制造自强之路》一书所写的序言,现发出,以飨读者。

“不同时期的建设者,都在共同推动着漫长的工业追赶历程。而未来中国的年轻人将继续开启新的征程。他们必将笑着、跳着,跨过我们向前进,继续去创造新的世界!”

——封凯栋

工业追赶需要一系列“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在国家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伟大的时代必然开拓了新的经济结构,并为后续的革新积蓄了势能。

20世纪中叶,格申克龙(当代“经济追赶”学术研究的开拓者)在思考后发展国家的工业道路时敏锐地意识到,在先行者(如英国)成功地开创了现代工业经济霸权之后,追赶者们已经无法再简单地套用英国的工业化道路。

领先者不仅为后来者树立了典范,同时也在通过竞争挤压,甚至通过非经济手段围堵后发者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后发国家的工业追赶无法亦步亦趋地模仿先行者,而是需要不断摸索和开拓新的空间。对于这一点,作为格申克龙的前辈,李斯特(德国)和汉密尔顿(美国)等人早已有了或深或浅的认识,并据此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大西洋两岸的两个新兴经济大国的发展道路。

成功的工业追赶者需要创造符合自身特征的发展路径,这一判断意味着我们需要形成以下三个紧密关联的认识:

首先,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战略和工业发展历程的理解,必须要放到历史情境中去。正如格申克龙的追随者们所归纳的,“每一次成功的追赶都是独特的”,因为后发国家无法通过简单地模仿先发国家的经验而获得增长空间,它的成长历程需要回应其特定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

而在工业陆续发展起来的不同时期,这些条件又会不断地被改写,驱使后发国家持续地自我革新以保证内生的发展动力。由此,只有回到历史情境,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在特定阶段的发展约束和追赶战略。

其次,成功的追赶过程必定是一个不断开拓的过程。只有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积累了势能,创造了在后一阶段开拓新空间的关键条件,持续的工业发展才能成为现实。它必定是一系列典型的熊彼特式“创造性毁灭”的过程:在战略性愿景的指引下,一代代先驱者打破了先前的禁锢,创造了新的结构,解决了特定时期、特定工业体系中的问题,同时又为自己在下一个时期回应后来者挑战积蓄了物质条件。

由此,工业追赶过程必然是由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所驱动的结构性调整,它们不能仅仅由简单的市场合理性来解释,否则,如果人们都屈从于中短期的经济理性,那么为后一阶段开拓新空间的势能积蓄也就无从谈起了。

最后,对于后发者来说,追赶过程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国家与社会层面的整体行动,无法简单地还原为市场上的企业总和。

尽管成功的大企业或企业群往往是特定时代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同时它们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然而新空间的开辟往往需要工业体系的构建、战略性资源的动员、科技能力和劳动力水平的整体提升。这些都大大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能力和活动范畴,需要政治性的战略决策和广泛的社会动员才可能实现。

可以说,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积蓄了力量,但企业发展所依托的体系,却需要由国家和社会来锻造,并推动其持续转型进步。

中国不能也不应该依靠金融手段来获得发展

中国正在贡献着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深刻也最波澜壮阔的工业追赶。

由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栏目组编著的《实业强国:中国制造自强之路》为中国的大众读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历史性的、国家与产业整体性的视角。这本书体现出了作者们对国家发展、本土工业的极大热忱,为读者们提供了从石油、煤炭到粮食,从化工、制药到医疗器械,从轴承、精密仪器到工程机械等20多个产业的故事,更是包括了早已集聚世界关注目光的中国高铁、大飞机、光刻机和稀土产业的发展故事。

全书数据翔实、内容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最难能可贵的是,写作团队不仅分析了实业翔实的发展历程,还能从历史视角来评价中国工业发展各阶段所做出的贡献、所面临的瓶颈和挑战,厘清了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出台的外部约束和执行实践。全书20多个章节的结合很好地为读者编织了中国工业崛起、发展、遇困和突破的整体图景,从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不同工业部门间彼此激发、逐步形成越发强大的内生增长动力的过程,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中国工业经济内在韧性的根源。

科工力量栏目组的工作填补了大部分学术作品留下的空白,即面向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读者深入浅出地介绍和解释中国工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挑战。而且,相比部分晦涩的学术文章,本书采用了平实的语言来直击中国工业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反而能够更好地引发读者的共鸣,帮助读者思考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事实上,社会大众对实业的重新重视,本质上也是中国工业经济动态发展历程的一部分。今时今日,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读者已经认识到,以中国的人口规模和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不复制西方帝国主义模式),脱实向虚是无法支撑中国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全社会可供分配的财富,归根到底来自实业所创造的产品;而中国这样一个秉持社会主义理念的人口大国,既不该也不能依靠金融手段从其他国家、从人民身上攫取财富来获得发展。只有实业才能将广大的中国人民纳入持续咆哮向前的现代经济洪流,也只有实业才能为新科技的不断诞生、新生产力的持续兑现提供平台。

什么塑造了中国工业的内生创造力

对实业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回顾过往,令我们(或许也包括下一代中国青年)惊讶的是,我们竟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未坚信这一点,甚至一度对中国工业的内生创造力存在怀疑。

对实业重要性认识的回归,得益于过去40多年间中国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所重塑的社会心态和发展愿景,得益于中国人民看待世界和世界问题的视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共识扎根于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融入以西方为首的世界经济体系时,通过改革开放和资源动员所积累的工业实力。

在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前,中国通过打破旧的框架,搞活经济,完成人口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庞大转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从而最终结束了短缺经济,成为“世界工厂”,并开启了向自主创新转型的探索。强大的工程能力和制造能力积累了巨大的势能,使得我们在国际经济体系裂变时拥有了博弈能力,也使得我们拥有了通过自我革新打破既有模式、为系统转型创建一个新结构所需要的燃料和战略纵深。

回溯中国工业崛起的脉络可知,中国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时期抓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机遇,则又得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先辈们所构建起来的健全的工业体系、稳步提高的国民素质、远超同等收入国家水平的科研队伍和科研能力,以及高水平的社会组织能力。可以说,是每一代投身于工业实践与发展活动的中国决策者、本土企业、工程师和普通劳动者,为中国随后的转型积蓄了势能,使得中国总能在危机面前通过“创造性毁灭”开拓新的空间、创建新的结构。

而在屡次转型的背后,使得中国有别于同时期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是中国基于朴素的自力更生理念对本土工业体系的重视。这种一以贯之的重视,不论是以正式的自觉还是以潜意识的形态存在,反映的都是国家和社会乃至家庭致力于动员资源来追求工业追赶、实现民族富强的深层共识。它使得中国在全球化体系中依然能够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意识。

而齐全的工业体系,又使得本土不同工业部门的关联效应为中国本土经济的增长扩张提供了内生动力,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塑造了韧性。这种理念和前景的正向反馈,使得在每一次重大转型中,国家和社会都能超越短期经济理性的考量,合力创建新的结构,为本土工业和本土企业营造新的发展平台。

民族工业的生命力再迸发

可以说,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从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关心工业,到新时期观察者网·科工力量等专业分析和传播力量的兴起,正是中国社会这一轮自我批评、自我革命浪潮中的可喜现象。它们推动了当前这种新的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它们也早就孕育在中国追求本土工业自立、追求民族工业生命力的传统中。

当思考实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本土工业技术被卡脖子问题成为大众的热门话题时,社会意识就会更倾向于将追求技术重大突破、发展产业科技双循环作为价值创造的关键,而本土企业就更有可能在新的资源配置结构中迸发出创造力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今天的讨论、我们新的改革实践都镶嵌在新中国70多年的工业发展历程中,我们的思考、质疑、争执、反省,乃至再探索、再革新,都将成为持续向前的历史的一部分;不同时期的建设者,每个产业中不同的企业,中国工业中不同的产业,都在共同推动着这个漫长的工业追赶历程。

当然,历史不会在我们的时代止步。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人结束了对“市场换技术”的迷信,结束了关于是否要自主创新的争论。但这个时代的建设者还需要继续完成他们的伟大任务,即:构建一种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创新经济体制,通过国家与社会协同发力,推动各类本土企业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组织,开拓新市场,从而使得创新竞争成为日常惯例,使得被卡脖子成为历史。

而未来中国的年轻人将继续开启新的征程。他们必将笑着、跳着,跨过我们向前进,继续去创造新的世界!

《实业强国:中国制造自强之路》

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栏目组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2年4月出版

这本书讲述的是我国工业制造领域23个核心产业的故事,既包括粮食、石油这样的基础产业,也包括电动汽车、工程机械、光刻机、航天发动机这样的高端制造产业。书中从历史源头出发,厘清每个产业背后的历史脉络和发展逻辑,分析我们在哪个环节被“卡脖子”、在哪个环节已经领先,梳理在全球背景下我国各产业所处的位置及处境,并寻找出路、提出对策和建议。在23个产业的故事中,既有从一穷二白到全球领先的骄傲,也有仍然在被“卡脖子”的焦灼,本书生动讲述这些细节。书中通过大量的历史细节、关键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我国拼实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帮助每一位关心中国经济的读者理解中国制造从大到强的真相,具有长久的阅读和传播价值。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一鸣
工业化 工业4.0 中国工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