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为什么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无法终结?网上某些言论错在哪里?

来源:观察者网

2023-10-28 09:24

傅正

傅正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傅正】

2006年11月23日,在加沙地区的一座难民营附近,有一队以色列士兵正在巡逻。他们突然看到有个巴勒斯坦人正在向他们靠近,这个巴勒斯坦人腰间的鼓鼓囊囊,引起了以色列士兵的警惕。其中一名以军士兵本能地向这个人扔出了一枚手榴弹,而此时,对方也引爆了自己身上的炸药。“轰”的一声巨响,这位巴勒斯坦人被炸成了碎片,另有两名以色列士兵受伤。

在巴勒斯坦地区,这是无数自杀性爆炸袭击中微不足道的例子。按理说,这样的事件几乎引不起国际新闻媒体的关注。然而这次不一样,因为实施爆炸的巴勒斯坦人是一名70多岁的老妇人,她叫做法蒂玛·纳贾尔。

如果故事进到这一步,也许你会认为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激进武装惨无人道,居然指使这样年迈的妇女进行自杀式袭击;也许你会认为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行动是正义的。

然而事实上,全世界大多数人却在同情另外一方。

法蒂玛来自加沙北部,死亡时72岁,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这样年龄应该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然而法蒂玛却孤苦伶仃,她的老伴死在以色列人的牢房里,七个儿子中,有五个被以色列抓捕入狱。一名外孙在向以军投掷石块时,被以军士兵开枪打死;另一名外孙则身中72枪,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瘫痪在床,不能动弹。

2006年11月1日,以色列发动了代号“秋云”的军事行动。法蒂玛在哈马斯的号召下,跟其他当地妇女一起上街游行抗议以军。结果她家房子被以色列军队推平了,她本人也被推土机撞伤。七天以后,11月8日凌晨,5枚以军的炮弹落在法蒂玛所在的小镇,炸死19位在熟睡中的巴勒斯坦平民,其中17个人都属于邻居阿法内一家。目睹了这一切的法蒂玛再也不能忍受了。

她愤怒地向正在哭泣的妇女说道:“你们为什么眼睁睁看着你们的孩子死去?如果真主安拉允许,我会成为一名烈士。”随后法蒂玛找到了当地的哈马斯组织,请求成为一名自杀式爆炸袭击者。

哈马斯人员于心不忍,说“这种事情我们男人去做就行了,更何况您都这么大年纪了”,不同意这名颤颤巍巍的老妇人充当人肉炸弹。但是法蒂玛说道:“如果你们不给我一条腰带炸弹,我就用自己的方式复仇,如果我被杀了,你们的手上也会沾染我的鲜血。”哈马斯人员同意了。11月23日早晨,法蒂玛换上了一身新衣服,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前哈马斯领导人兰提西,此人在2004年被以军定点清除了。兰提西曾说道:“我们没有F16、阿帕奇、导弹和坦克,我们只有自己的武器。如果我们拥有F16,我们绝不会采用自杀式袭击。如果我们拥有不用牺牲就能够阻止敌人杀死我们的武器,那将是非常非常好的。”

毫无疑问,没有人愿意死去,除非他感到自己已经无法生存下去。这就是许多巴勒斯坦人的现状。

巴勒斯坦的一些地区失业率高达75%,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以色列军队曾在占领区设置180多个检查站,把被占领土地划分成碎块,不经过以色列检查站,人们几乎不能自由流动,正常情况下几分钟就能通过的路程,在这里却要花费几个小时。

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人抢占了水源,霸占了房屋和其他公共设施。尽管许许多多的犹太人批判以色列政府的暴行,并同情巴勒斯坦平民,但他们不能改变巴勒斯坦人的态度,因为荷枪实弹的士兵几乎是大多数巴勒斯坦人对于犹太人的唯一印象。

显然,是以色列人严厉镇压和严密封锁为哈马斯造就了丰厚的土壤。以军的暴行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同情和支持哈马斯。2004年4月25日的《纽约时报》就曾讲过:“以色列的每次定点清除,只是在增加哈马斯在大街上的受欢迎程度。”

一名巴解组织的官员曾说过:“在和平环境中,支持哈马斯的巴勒斯坦人不到5%;但在以色列的镇压下,支持哈马斯的巴勒斯坦人达到95%!”

这么简单的道理,以色列政府难道不知道吗?为什么他们还会采用以暴易暴的方式处理巴勒斯坦问题呢?

而近期发生的巴以冲突,再次加强了我们对以色列政府的疑问。

最近网上有些言论实在逆天,还有某些所谓的知识博主大言不惭地宣称:以色列政府从来都是主张“两国方案”的,而且他们也愿意把土地还给巴勒斯坦人,但哈马斯不愿意谈判,哈马斯就是想彻底消灭以色列人,所以以色列完全是正义的。然后还飞扬跋扈地斥责网友无知,活在信息茧房里。

我不去瞎猜谁是这次巴以冲突的得利者、谁能在这次冲突中赚便宜。这跟掷色子没区别,尽管它很吸引围观群众。

重要的不是什么“内塔尼亚胡是这次事件最大得利者”,这个东西不好说的,今天看,好像他的支持率一下子很高,但这实际上是把他往高处架,哪天他满足不了这种过高的期待,立马就会被人骂死。

重要的是,以色列的诉求和行为逻辑。

巴以局势纷乱如麻,但我们把握一些线索,还是能理出头绪来的。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经多次提到,关于以色列前途,有个“不可能三角”——民主国家、犹太属性、大以色列领土,这三个条件当中,最多只能满足两个。

这个概括是非常到位的。

无非三种情况:

一、如果以色列选择既保持犹太属性,又迎合西方的所谓民主标准,那么它就必须放弃大以色列,从占领地退出。这样做符合国际上公认的“两国方案”,但这可能吗?

二、如果以色列同时选择民主国家和大以色列,那么它就会失去犹太属性。

我们看,以色列人过去的那些所谓“和平”举动只是在方案一和方案二当中摇摆。

举几个显著的例子。

1992年,伊扎克·拉宾出任以色列总理,这标志着以色列对待巴勒斯坦占领区态度的改变,开始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1993年9月,拉宾与阿拉法特签署《奥斯陆协议》,正式承认巴勒斯坦人的政治身份,这是巴以双方最有可能现实和平共处的时候。因此《奥斯陆协议》也可以被我们当做一个理想型。就连理想型都有极大的缺陷和不公,那么其他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请大家注意,就算在拉宾主政期间,以色列人也没有放松过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建立犹太人定居点。你要知道,尽管拉宾荣获了诺贝尔和平奖,尽管他遭到了犹太极端分子暗杀,但他从来都不是一只单纯的鸽子,他是一只“鹰爪鸽”。

以我们中国人的眼光看,这份承载了所谓和平希望的《奥斯陆协议》,是一份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及其附件的规定,巴勒斯坦人不允许拥有军队,只有拥有警察,而且警察的规模、机构、装备和权限都受到了以色列的严格控制。条约还严格保护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境内的部分犹太人定居点,使得以色列的许多非法军事设施合法化了。事实上,以色列只赋予了巴勒斯坦人自治权,而不是主权。

因此这份协议出台以后,许多人认为它是以色列和美国的一个圈套,真正得利者只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官僚,而不是巴勒斯坦人民。其中就包括著名知识分子萨义德,也就是写《东方学》的那位。萨义德曾愤怒地说道:“《奥斯陆协议》是让巴勒斯坦人投降的工具,是巴勒斯坦人的《凡尔赛条约》!”

和平的理想型尚且如此,其他情况更不用讲了。最近网上不是流行三张对比图吗?从1947年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出台,实行巴以分治,到今天,巴勒斯坦领土缩小成什么样了?

事实上,以色列这个小国却面临着“帝国后遗症”,在扩张的过程当中,大量外族人没法解决。

2003年12月,以色列总理沙龙突然宣布,他要撤走以色列在加沙的军队和犹太人定居点,把加沙地区还给巴勒斯坦人。

他本人后来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中就说:“犹太民族对‘以色列地’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漠视这片土地上其他人的权利。巴勒斯坦人永远是我们的邻居。我们尊重他们,并不希望统治他们。他们也有权在自己的国家中享有自由以及民族主权。”

你要知道,沙龙这人绝不是什么和平主义者。他一边宣布要撤军,另一边还在定点清除哈马斯领导人,还在强力镇压巴勒斯坦人的反抗。

为什么他会从加沙撤军呢?最显眼的原因当然是,占领加沙的包袱实在太重,成本实在太高。更长远的考虑,就是以色列的犹太民族属性。

沙龙的继任者奥尔默特就指出:

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人对谈判达成的“两国方案”失去了兴趣,因为他们想把冲突的本质从阿尔及利亚范式转变为南非范式。用他们的话说,是从反对“占领”的斗争,转变成争取一人一票的斗争。当然,这是一种更正派,也更受欢迎的斗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更有力的斗争。而对我们来说,这将意味着犹太国家的终结。

对此,英国学者伊恩·布莱克指出,“奥尔默特的言论表现出了对另一方观点的转变异常透彻的理解。”

通过伊恩·布莱克的著作《敌人与邻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色列名义上是从加沙退出来了,然后把加沙围得水泄不通,让那里变成了一个露天监狱。

以色列政府既不会放弃犹太属性,也不可能真正退出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那就只有放弃“民主国家”。所以摆在以色列面前的只有方案三:同时选择犹太属性和大以色列,而放弃所谓的“民主”。

这相当于什么东西呢?一个变相的、1990年代以前的南非。换句话说,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

所以我们看到,巴以冲突法理上是国与国的冲突,但实质上更像是某个国家内部统治种族与被隔离种族之间的冲突。

正是在这背景之下,许多人提出,索性也别搞“两国方案”了,索性追求把以色列变成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政治权利平等的多民族国家。

你们不是要大以色列吗?可以的,国家名称就叫以色列,国旗就是六芒星旗。但是我巴勒斯坦人追求跟以色列人一样,都是一人一票。

所以奥尔默特会讲,这意味着犹太民族国家的消亡。

其实萨义德晚年就主张“一国方案”的,而且“一国方案”还得到了很多海外犹太裔的支持。

我们不要以为犹太人都是民族主义者或者复国主义者,犹太文化精英当中,白左的比例非常高的。尤其是前几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一国方案”的呼声更加高,以毒攻毒嘛。

事实上,内塔尼亚胡政府这几年的所谓争议举措,恰恰是基本都是为了保证以色列的犹太属性不被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高的阿拉伯人所稀释。

2018年7月19日,以色列出台《犹太民族国家法》,全称《基本法:以色列是犹太人的民族国家》。以色列没有成文宪法,这个法律是具有宪法性质的。

去年以色列搞司法改革,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为什么?

内塔尼亚胡确实名义上是承认“两国方案”的,但是像我刚才提到的那位知识博主那类人,把内塔尼亚胡的“两国方案”当真,那是非蠢即坏!内塔尼亚胡承认的“巴勒斯坦国”是什么呢?是一个领土被以色列分割、放弃一切武装的“巴勒斯坦国”,这种所谓的“巴勒斯坦国”就是变相种族隔离地区!

我就引用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话说,卡特坦承:

“它(加沙)被包围和孤立,上不了天,出不了海,甚至接触不到其他巴勒斯坦人。(约旦河)西岸将来的前景更加黯淡。……阻碍屏障和隔离墙完全建立在巴勒斯坦领土之内,深入(约旦河)西岸,囊括以色列定居点地段以及其他大片巴勒斯坦土地。预计其长度是以色列国际公认边界的3.5倍,现已直接穿过巴勒斯坦的村庄,把民居同其园地和农田隔开,37.5万名巴勒斯坦人被划到隔离墙‘以色列’这边,其中17.5万人被划在耶路撒冷之外。其中一个例子是蜿蜒的隔离墙几乎完全包围了有4.5万人口的巴勒斯坦城卡勒基利亚,大多数居民的土地和三分之一水源供应被以色列充公。耶稣的出生地伯利恒有居民17万人,差不多也是被隔离墙包围。

在建筑隔离墙以前,首先必须用推土机清理出一大片地。除了混凝土和电网建材外,屏障工事包括2米深的壕沟、巡逻车道、地面和障碍屏障传感器、热成像和电视摄影机、狙击手塔台、铁丝网——所有这些设施都建立在巴勒斯坦土地上。”

这番话不是我杜撰的,这是美国前总统在他的著作《牢墙内的巴勒斯坦》一书中的话。我就不知道是谁给了那位秦教授和某些知识博主自信,能让他们说出那些话!

内塔尼亚胡跟特朗普很有共同语言,特朗普在美墨边界建墙,大概率就是跟以色列学的。但内塔尼亚胡在这个问题上跟民主党政府分歧蛮大的。美国民主党政府搞价值观外交,在他们眼里,内塔尼亚胡是相当不政治正确的。

尽管美国人一定会在关键时刻保证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但不代表美国民主党政府喜欢内塔尼亚胡。

抓住这些基本线索,你就能大体上评估出,内塔尼亚胡这次所谓战争的深浅了。

毫无疑问,以色列人会十倍一百倍地报复巴勒斯坦人,但你不能有效占领加沙地区,并对加沙地区实行社会改造,哈马斯就不可能被消灭。要知道,哈马斯承担了加沙地区绝大多数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如果说以色列真的治理加沙地区,那就相当于把当地巴勒斯坦人变成国内某个民族。内塔尼亚胡是不会接受的!

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尤其是以色列这种国家,不可能像当年蒙古人那样,动辄搞屠城,把人清空,这政治压力实在太大了,根本承受不起。那么你以色列就要面临怎么处理与被占领区人民关系的艰巨问题。

可以肯定,这次所谓的战争,不过只是以往哈马斯与以色列冲突的又一次轮回——哈马斯起义或者说袭击,以色列镇压,然后消停一阵,然后哈马斯再次袭击,以色列再次镇压。这种轮回以往经历过多次,只不过这次规模更大而已。

只要国际局势不发生巨大变动,这种轮回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就像西绪福斯,一遍一遍把石头推到山顶,永无止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盟高官:中国提供投资更灵活,我们很难比

“投票显示,美以遭前所未有孤立”

30万平民撤离,“美国为阻止进攻向以提供机密情报”

“以军说那里是安全的,他们照做了,结果呢?”

新战线还是佯攻?俄军南北两线同时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