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见闻:7·23动车事故后 高铁人这样应对抹黑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0-28 16:09

高铁见闻

高铁见闻作者

铁路行业媒体主编,新浪微博高铁科普专家

本文节选自《高铁风云录》,感谢作者及出版社授权观察者网独家首发。

2011年4月份,社会上开始传出中国的高速铁路将要降速运营的消息。6月30日,消息被证实,京沪高铁以时速300公里开通运营。7月1日铁道部大调图,中国高铁降速时代正式来临,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四条高速铁路均降速至时速300公里运营,大批时速250公里的高铁则被降速到时速200公里运营。

但是,祸不单行,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这一幕,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

“7·23事故”影响是巨大的,它远远超出了铁路行业的范畴,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社会事件,像狂风扫落叶一样摧枯拉朽地横扫一切,由对事故的质疑演变成对中国高铁的质疑,最终演变成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质疑。在一些媒体与微博大V的鼓动下,人们已经逐渐失去理智。与此相对比,2008年4月28日胶济铁路事故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2011年“7·23事故”的前一天,7月22日3时43分,京珠高速公路河南省信阳市境内发生一起特别重大卧铺客车燃烧事故,造成41人死亡,但这两次事故都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原因主要是舆论操纵者关心的不仅仅是事故本身,他们更关心的是对中国铁路发展模式的质疑,进而质疑整个中国发展模式。在这其中,微博大V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代表性微博摘录如下……(观察者网注:以下省略部分内容)

毫无疑问,“7·23事故”值得中国高铁人去深深地反思,但反思首先是要建立在理性上的。上面这些微博大V们发布的内容更多像一种发泄,或者是借助事件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其实我们首先要搞明白的就是,7月23日那个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将来该如何去避免。2011年12月28日,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正式发布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报告》全文4万字左右,人们喜欢去编写段子,但是真正耐着性子读完报告去探寻真相的人,却并不多,很多人宁愿相信一条微博,也不愿意去阅读《报告》。下面我将《报告》还原事故发生过程的部分做了一下摘录,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雷击导致信号损害与维修情况;第二部分是动车运行及发生事故的情况。(观察者网注:以下省略报告内容,全文请点击这里

当然,“7·23事故”引发的舆论海啸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勃兴、有些利益群体的有意引导是一方面,当时有关部门的危机公关失策也是重要原因,导致“埋车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等段子在人群中肆意传播。

“7·23事故”给中国高铁带来的后果是致命的,一方面是高速铁路的进一步降速,不但运营线路降速,而且新建高速铁路线标准也进一步降低,如大西高铁、兰新高铁,线下工程都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都是按照时速350公里建设的,但是线上工程却降低标准按照时速250公里进行建设;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银行的进一步限贷,中国高铁线路资金接近枯竭,大量线路停工,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中国高铁几近被扼杀。记得有一年,我去湖南、浙江等地出差,路过几条高铁线路建设现场,工作人员给一一介绍,这是某某条高速铁路,这是某某条高速铁路,让人心情澎湃,但是后面带上来一句话则又让人垂头丧气,那句话就是“目前处于停工状态”。后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企业,联合向高层领导反映情况,关键时刻,有关领导挺身而出,支持了高铁一把,协调银行放一部分资金给铁道部,最终才保住了中国高铁微弱的气息。

与此同时,中国高铁在舆论界也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很多媒体拍了高铁列车上的空座,说高铁建设太过超前,根本没有人坐,高铁的运行就是“运椅子”;有人把“CRH”解释成“耻辱号”或者“吃人号”;有人造谣说高铁有辐射,乘务员会不孕不育,经常有大批的乘务员辞职;还有部分媒体开始系统性报道中国高铁的负面信息,用连续的封面文章来抨击高铁,包括高铁安全性存疑、技术不能自主、存在大量腐败等等,这在前文中已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言。

怎么办?当时的高铁人都很苦恼。难道中国高铁真的就这么完了?既然媒体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否可以发动民间的力量来为中国的高铁发展做一点事情呢?在此期间,我正式注册了微博账号,并慢慢开始以“高铁见闻”的名字与大家在微博上交流高铁方方面面的问题,不断有人问一些与高铁有关的基本问题,如高铁为什么没有安全带、高铁是否安全、高铁辐射对身体有没有害处、高铁与动车有什么区别等等,于是我就写一些科普文章与大家分享,对网络上流行的一些与高铁有关的谣言进行辟谣。后来我意识到只有微博还不行,还要通过一些活动把大家组织起来。于是2011年12月份,在海子铁路网的支持下,以高铁见闻的名义组织了第一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活动。活动是通过微博发起的,在微博上征集志愿者去参观高铁制造工厂,走进了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神秘的动车组制造基地第一次向公众敞开。

活动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年龄最大的则有76岁。8岁的小车迷徐博扬不仅能背出中外列车的型号,连每辆车的功率都倒背如流,每学期他都要求自己的爸爸妈妈参加自己监考的火车知识期末考试,在他充满童趣的图画里,火车也被他塑造为高大俊美的超人形象;还有顽强的澳大利亚留学生车迷“法拉利之神”,他参加完期末考试出了考场后,立马奔上机场,从墨尔本转道新加坡,又转道南京,从南京飞到青岛,在活动已经开始时他赶到中国南车;酷爱视频制作的车迷丁嘉一和何筠则是一路开车从苏州赶到青岛,带着航拍设备,精气神十足地开了七个小时……揭开神秘的面纱,高铁的制造技术以及高铁人的严谨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微博知名博主飞象网项立刚在微博中说:“2月10日去南车四方车辆厂目睹了高铁怎么制造出来的,和很多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感触颇深,中国的强大和发展,不是靠说,靠吹,还是要靠实干,也许我们还会走弯路,也会有问题,但是做总比混好。看到那些实在奋斗着的人们,心中充满了敬意。”

第一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参加活动的车迷们在高铁上合影

微博知名博主王小东评论说:“参观南车,一个亮点是其模型室,里面有的模型外形很逆天,应该是用于速度比现在高得多的机车的……参观南车,另一个亮点是高速滚动综合性能测试台,车在上面可跑600公里/小时,据说为世界最高端。”对于高铁的工程师,飞象网项立刚如此评价,“制造出高速列车的人,朴实、普通、温和、实在。走在街上,他们和任何一个人没有区别,但是他们却用一点点积累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高速列车。对于他们,自己同胞不是支持与鼓励,却用充满敌意态度非议他们的成绩。他们怎么办?他们忍着,只做,不说!这是在中国!”网友我是夜鸣猪则评论说:“我特别佩服的是左上角的这位,女性、高铁、技术、总工程师,当这些标签汇集到一个女人身上时,在这个男性聚集的行业,注定了她背后付出更多超出常人的努力。她大学毕业进入南车,十几年同一个岗位成长。坚持、踏实、使命、平凡,对于太多急功近利要成功的年轻人而言,真实的典范。”

活动大获成功,我顺势把它办成了一个系列活动,以一年一届的频率连续组织了四届,先后走进了南京的浦镇公司,株洲的株机公司、株洲所、电机公司,常州的戚墅堰公司、戚墅堰所,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培养了大量的高铁粉丝,也团结了大批支持高铁发展的人,他们都是高铁的忠实拥趸,他们不但能够影响身边的人,而且还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发表文章,为中国高铁发展摇旗呐喊。民间的高铁支持力量是巨大的,激活这股力量能够为中国高铁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注入巨大的能量。有人认为中国没有火车迷,缺少铁路文化,如日本人姬田小夏有一篇文章叫《中国的铁路的危险在于没有“铁路迷”》,文章认为,还在不久以前对于中国游客来说乘坐日本的新干线是日本旅行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然而最近“新干线中国也有了”,已经逐渐失去了对日本新干线的兴趣。其实“中国没有日本有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日本独特的“铁路文化”。

中国并非没有“铁路迷”,也并非没有“铁路文化”,而是这股力量并没有被激活。如各式各样的火车模型就是火车迷的最爱,他们喜欢搭建各式各样的沙盘,让火车按照自己设计的线路在沙盘上奔跑,并如痴如醉。而国内做火车模型最好的就是百万城中国有限公司(上海静瑞实业有限公司),他们生产的电动仿真火车,是世界一流的艺术精品、智力玩具。百万城的老板李忠也是铁杆的火车迷,热衷参加各种铁路文化活动,也参加过我组织的“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活动。百万城1999年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东风11型准高速内燃机车模型,这已经成为中国火车模型届的经典,现在如果再要收藏这款1999年生产的1:87HO级模型,即便是二手旧货恐怕也要付出几倍于当年售价的金额。2001年他们又推出了一款电力机车模型,模特当然是中国高速电力机车的鼻祖韶山8型高速电力机车,这款模型的运行状态犹如韶山8型真车一样帅气流畅,被火车模型收藏者们誉为中国火车模型第一运行跑车。“7·23事故”之后,百万城模型公司也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高铁发展,我们知道收藏火车模型的人一般都喜欢蒸汽机车,因为有历史感、文化感,但是李忠决定做出最好的高速动车组模型,包括CRH2型动车组模型、CRH3型动车组模型。百万城制作的高速动车组模型非常精细。如CRH3型动车组原型车是德国的ICE列车,但是又有区别,CRH3要比ICE宽了300毫米,多一排纵列车位,百万城制作的模型将这种差别准确地呈现了出来。所以李忠很骄傲地说,火车模型的发展也是中国高铁发展的一种见证。其实这不仅仅是见证中国高铁发展的模型,而是一种“铁路文化”。深厚的“铁路文化”是中国高铁能够茁壮成长的沃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预售请点击这里

责任编辑:隆洋
高铁 高铁列车 7•23甬温线动车事故调查报告 甬温动车事故 动车事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

“美国搞的鬼,针对中国”

福建舰今日首次海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