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三:如果“刽子手约翰”用了《一课一练》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3-02 08:39

根号三

根号三作者

文学传媒资深编辑

每一个笔名都有一篇注定属于它的文章,这一把被我逮到了。

当《一课一练》数学分册即将在英国出版的喜讯传来,根号三瞬间不再孤独,此时此刻,三叔有了为数学而写诗的冲动——

腐国的孩子们,我要穿过大半个地球去折磨你们

我要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折磨你们

我要把无数个三放进一个根号里去折磨你们

…… ……

谁叫你们数学差?

谁叫你们背不出乘法口诀表?

谁叫你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把7×3算成了15?

它们,都是我去折磨你们必不可少的理由

…… ……

孩子们,莫怪三叔脑残,窝捉急啊。当我看到好朋友卡梅伦被“9×8=?”难住(这个问题,犬子7岁时即能秒杀),王顾左右而言他,我终于明白:撒切尔夫人下野以来,英国政府最大的失误或问题,不是君主立宪政体的维系,不是英联邦成员的团结,不是北爱离心苏格兰独立,不是种族宗教文化的冲突,甚至不是菲利普亲王为女王站岗放哨是否心甘情愿,而是教育!数学教育!

苏格兰独立与否,的确是个天大的问题。但苏格兰万一独立了,身为堂堂一国宰相的卡梅伦面对“如果苏格兰独立了,英伦三岛上有几个国家”的提问时,得像如来那样摊开手掌,数手指头,何等佛光普照!

被数学难倒的卡梅伦一定对中国孩子的数学赞不绝口

每念及此,三叔其实痛心疾首。一个曾经诞生过牛顿、培根、罗素和霍金的国度,如今,竟有四分之一成年人(850万)的算术能力仅相当于10岁儿童,我便有了自费为每一位腐国朋友印一本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小学一年级数学分册的冲动。补充一点,前文提及的“10岁儿童”,是英国本地的10岁儿童,而英国孩子的数学水平要落后同年龄的上海孩子三年!想像一下,休·格兰特、韦恩·鲁尼、克里斯·马汀,这些又高又大或者又帅的家伙,算术能力跟刚入小学时的犬子,勉强打了个平手。我哭的心都有。要知道,那时候的犬子,除了会背乘法口诀表,唯一会做的事是对着冲水的马桶说“大便,拜拜”!

请别误会,三叔没有抹黑腐国的意思。我罗列的数据,都援引自公开出版的报章。要论道听途说,我手头倒真有一则,您权且听过。大概十多年前吧,三叔一位在“远望号”测控船上当厨子的朋友从江阴回上海,喝酒时讲了一个段子。“远望号”远航,到了南太,在英国的一个殖民地港口停靠。此处景色宜人,物阜民丰,老百姓跟宗主国的群众一样幽默乐天。厨子奉命去岸上给兄弟们买些水果,他来到自由市场,在一个摊位看中了香蕉。一问价钱,两块八一串。厨子提出要买10串,并习惯性地从钱包里掏出28块钱。但,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那位摊主并未伸手接厨子递来的钞票,而是,用一个树枝在地上做起了算术。厨子感兴趣,凑上前看了看,摊主的方法蛮厚道,公式是这样的:2.8+2.8+2.8+……,一直加到10个,而后,终于,不容易,得出答案:28块。当摊主好一阵忙活之后,发现厨子递上的钞票分毫不差时,那一刻恍若“主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我相信,那一刻,摊主一定认为厨子是整个英联邦的最强大脑。

这事,你信则有,不信则无。我认为应该内部掌握,控制在小范围。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远望号”去的也不是英国本土。如今英国本土,商店收银结算,早就不用树枝了,用计算器:2.8+2.8+2.8+……,一个回车,答案马上出来。

当然,论收银员,在我们这儿,超市里的阿姨,碰上相同的题目,一般来说基本不用计算器,你还在翻钱包,她已经把两块钱找零给你预备好了。人货两清后,她还不忘自我调侃一句:小时候不好好读书,下岗,只能做超市收银员了。

是啊,超市阿姨时运不济,最美好的岁月上山下乡种地去了,没赶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年代,也没赶上《一课一练》的问世。她们的人生轨迹,被一个历史的错误篡改了。

说到历史的错误,我想到另一个人,就是那个拿刀子割人脑袋的“刽子手约翰”(多次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人质斩首视频中现身、被称作“圣战分子约翰”——观察者网注)。最近,“刽子手约翰”的身份已被确认,他真名叫穆罕默德·埃姆瓦兹,今年26岁,出生在科威特,6岁时随父母移居英国。媒体披露了埃姆瓦兹的成长经历,埃姆瓦兹在西伦敦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长大,他刚到伦敦时只会几句简单的英语,但对足球非常感兴趣。据同学回忆,埃姆瓦兹上学时成绩欠佳,在班里处于中下游。儿时目标是“加入一支英超球队,打入一粒进球”。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人质事件中,就有“刽子手约翰”的身影

可一球成名的事,是电影的脚本。踢英超谈何容易?埃姆瓦兹同龄人里能走通这条道的少之又少,譬如沃尔科特。埃姆瓦兹想必没有“小老虎”的足球天分,所以只能给人生找其他出口。像他这种小土豪人家的孩子,生活优渥,衣食无忧,混个本科文凭不成问题。事实上,他考上了威斯敏斯特大学,拿了计算机编程学位。

但是!但是!就像《一课一练》序言《致亲爱的读者》里说的:考试是衡量学习成果的手段,而学习的最终目的却不是为了考试,教育应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

三叔摘录《一课一练》里的名人名言,不是为了泡水,而是为了探寻教育的本质,加黑加粗,Follow me: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依这个标准衡量,埃姆瓦兹的人生错误,恰恰在于他受的教育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且看埃姆瓦兹10岁时在学校纪念册上的留言,他写道,最喜欢的电脑游戏是名为《毁灭公爵》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最爱的书则是《如何杀死一头怪物》……

残酷,冷血,令人恐惧,都是一些什么玩意儿!知道犬子10岁时在干啥?在研究“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在琢磨九宫格里有多少个正方形,在解答9开四次方等于多少?哈哈,答案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根号三!

上述种种,都是《一课一练》里的精华。《一课一练》是1990年,差不多埃姆瓦兹蹒跚学步的年代,由一群华师大的辛勤园丁,在丽娃河畔的斗室,为孩子们精心编纂的。多少年来,它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缔造了上海学生PISA数学成绩全球第一的奇迹。

诚然,《一课一练》解决的只是孩子的数学解题能力,孩子的数学测试成绩不等于数学水平,更何况中国奥数拿了那么多金牌也不等于真正的数学大国。有理!不过,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至少能让生活更加便利吧,至少不必走进便利店时非得带着计算器吧。退一万步,没事做做算术题,总比玩《毁灭公爵》和读《如何杀死一头怪物》要良善吧。

请让我带着《一课一练》来帮你

有句话,叫要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做不到这一条,你起码得做到把生命浪费在无害的事物上啊。声明一点,如果谁说《一课一练》是有害的东西,我跟谁急。真正有害的,是暴力、恐怖和伤及无辜。试想,如果埃姆瓦兹能腾出一半的时间来研究“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不会因为一次失败的坦桑尼亚之旅便变得思想极端。

《环球时报》宏文指出,埃姆瓦兹的堕落,根本原因他们家迁居伦敦后所经历的文化冲突。对此,我持保留意见。我的观点是,数学是一切形而上问题的终极形态。所以,能用加减乘除解决的问题,就不必烦劳亨廷顿、萨伊德和阿伦特了。他们的书垫枕头可以,拿给埃姆瓦兹看了,只会让他下手更狠。

三叔的调调,有点像理工男。其实,三叔不是理工男,埃姆瓦兹才是理工男,他学的是计算机编程。根据技术分析,埃姆瓦兹从小学读到大学这些年,恰恰是英国数学基础教育以及英国人基本算术水平,从差向非常差迈进的时段。一个十进制算术基础没打好的孩子,猛地进入二进制的计算机程序世界,其危险等同于一个观念停留在中世纪早期的人突然拥有了AK47和毒刺防空导弹。

埃姆瓦兹最大的遗憾是,错过了《一课一练》,在一个该解答“龟兔同笼”的年代,把时间浪费在了《毁灭公爵》的射杀游戏里。

看着犬子为“求阴影部分面积与周长”而殚精竭虑,看着他“有一本书每年都要拿出来读一读”的劲头,看着他月亮般柔软的目光。我会做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设:如果埃姆瓦兹也用了《一课一练》,世界将会怎样?也许多年之后,一身戾气的也会感悟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用浓重的伦敦口音说——

他们来的时候,带着《一课一练》,我手里端着AK47;

而如今,当我捧着《一课一练》的时候,他们,又加印了衡水二中的教材,全套。

责任编辑:小婷
英国 上海 数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