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迪:欧洲理应对中美竞争保持中立,但眼下做不到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4-06 07:55

乔治·普罗迪

乔治·普罗迪作者

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

从3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到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中欧之间的互动在这个春天格外频繁。

这背后,是俄乌冲突一年多来,欧洲深陷其中,面临能源、经济等多重危机,急需寻找突破口。

俄乌冲突对欧洲评估同美国、中国的关系会有哪些影响,欧洲认为中国的崛起是挑战还是机遇?对此,观察者网对话了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乔治·普罗迪。

【对话、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观察者网:您如何评价202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以及中意经贸合作的现状?

普罗迪:我认为,中国政府设定的年度增长目标完全可能实现。在解除了新冠防控措施后,预计中国会如欧洲一样,出现经济复苏的趋势。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随即上调了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从去年10月的2.7%到现在的2.9%,他们认为今年下半年中国可能贡献更多的增长。这对中国和世界当然有积极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够惠及其他国家,给全球供应链注入信心。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正视通货膨胀的影响。目前全球通胀水平依然相当高。中国的经济复苏,意味着买入更多大宗商品,能源或原材料,可能会进一步拉高全球通胀水平,如果不处理好这个问题,恐怕会影响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势头。何况许多研究早已证实,通胀对富国与穷国的影响程度完全不同。高通胀可能导致世界上许多地区出现社会不稳定。这不是中国的问题,但是全世界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控制通胀水平。

乔治·普罗迪教授接受观察者网对话

至于意中双边经贸合作,我认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9年3月,意中签署了就“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备忘录,但仅看数字的话,许多项目还没有落地。这当然有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但中国与意大利签署的合作协议,确实低于同法国和德国签署的协议。中意双方当然可以进一步扩大合作。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大约10年前开始,欧洲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变得非常热络,尤其是前5年,当时中方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的投资大增。不过接下来的5年,投资却开始下降了。

新冠疫情只是背后的原因之一。我认为,欧洲对于大量的中国投资涉足其战略支柱产业,存在一定担忧,比如高科技产业。而新冠疫情也向我们展示了保持产业链独立自主的重要性。这些都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目前欧洲仍有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许多项目非常成功,有些出了问题。但那些欧洲国家的地方政府,也并不想叫停中资项目,只是希望能够更加符合欧洲的需求。

观察者网:意大利新总理梅洛尼在当选前,曾发表不少对华“鹰派”言论,但她在去年11月访华期间,又表现出了务实的态度。意大利的对华政策,您认为是受欧盟还是美国的影响更大?

普罗迪:在参加选举期间与正式当选公职后,政治家的言论会有很大变化。我认为应该给梅洛尼的新政府一些时间,观察在他们现实中会怎么做。梅洛尼竞选时有不少“鹰派”言论,但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欧盟。她的政府中有些成员对中国并不友好,也有成员对中国持更积极的看法。事实上这些人在支持俄罗斯还是乌克兰的问题上也有很大分歧。

至于第二个问题,无疑是美国的影响力更大。欧洲目前面临非常困难的处境,战争爆发在我们家门口。在这种时候,我们只能选择与盟友站在一起。从长期层面来说,美国与欧洲显然存在许多分歧与不一致,毕竟欧盟内部有众多国家,他们各有各的历史旧账。但至少眼下,面对俄乌冲突的冲击与缺乏向心力的欧盟,欧洲没有办法真正在战略上独立于美国。战争时期,手上家伙硬的一方才有发言权,在西方,美国就是这样的角色。

我再举一个例子。当欧盟将中国视作“系统性对手”后,许多人迅速改变了中国的看法。意大利北部的的里雅斯特港,一直在寻找愿意接盘的资方,欧洲主流舆论的关切是一定不能卖给中国企业;但其实中国企业对这个项目并没有兴趣,最后是一家德国公司收购了海港。

我们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去年访华前夕,他的政府批准了中企对德国北部汉堡港的股权收购。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件事发生。所以,你就能看出德国与意大利的区别,我认为德国相比意大利来说更为独立,有权自主决定这类问题。

观察者网:去年12月,美国在华盛顿主持召开“美非峰会”,邀请49个非洲国家,并提出要加强美非之间的合作。有观点认为这是在与中国争夺地缘影响力,但美国政府却忙着否认。您如何评价美国的这一举措?

普罗迪:我认为这对非洲国家是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在中美竞争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同时从双方获得好处。美国明显想在非洲这块数十年来都被忽视的大陆上重拾影响力。这是好事,但我认为欧洲理应对非洲事务有最大的发言权,因为非洲离我们更近。每当非洲出什么乱子,欧洲会受到直接波及,比如大规模移民问题,美国不需要操心来自非洲的移民。

全世界尤其是南方国家,非常需要基础设施投资,所以在这一赛道出现更多竞争是件好事。然而,我不能确定欧美是否会为这些投资项目注入新的资金,还是把他们过去的承诺包装一下、换个马甲。至于说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我认为欧美醒悟的太晚了。但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各方开展合作的空间还很大。

在非洲,各种矛盾正变得越来越尖锐。投资也是如此,各国有不同的体制与文化,也许中国能在非洲获得善意,但有些问题是无法被掩盖的。在非洲,有一种声音认为,也许他们的国家过于依赖中国投资,债务偿还可能出问题。当然,我认为中国也在适应非洲不同国家的投资环境,优化其投资结构,就非洲国家面临的债务困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欧洲、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合作是对大家都有利的。

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通胀冲击的影响程度更甚

观察者网:您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全球产业链造成哪些冲击?在中国国内,也存在对部分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的争议。有观点认为这会伤害中国的制造业基础,并导致失业潮;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普罗迪:确实有一些企业把产能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友岸外包”这个概念在西方也被炒得很热。但我认为中国的制造业依然非常重要,那些选择投资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企业,已经投出去的项目,只占他们在中国投资的非常小部分。如果你只看西方媒体的报道,就会误以为外资企业“全部离开中国”,跑到印度去了,这跟现实有很大差距。

考虑到中国用工成本的持续上涨,且明显高于越南等其它东南亚国家,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吸引制造业留在本国这件事上做得非常好。这是因为10多年来,在中国国内形成了成熟、高效的产业链。我认为,考虑到基础设施、供应链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将工厂从中国转移到其它国家没那么容易。

至于人工智能,这对每个国家都构成挑战,全世界会涌现出一批新的企业与行业领袖。就我了解,中国在人工智能研发这一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但面临与美国的激烈竞争。目前我们看到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比如GPT-3,仅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可挖掘潜力的冰山一角。而持续投入研发并领先一步的国家,会在工业尤其是服务业领域取得优势。这一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机会,甚至可能改变全球产业链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可能导致大量失业,尤其是技能不熟练的劳动力,并拉开那些掌握熟练技能的劳动力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差距,加深社会矛盾。

我对人工智能的第二个担忧是,虽然小公司会将AI作为提高生产力的工具,但这些小公司最终会被大型企业所控制,形成强者愈强的局面。目前,人们已经在讨论大型科技企业的垄断问题,比如脸书、谷歌、腾讯等等。这些公司通过技术上积累的优势,获得了巨大权力。西方目前就存在对亚马逊这类平台企业权力过大的担忧,通过掌握数据,他们可以决定许多商铺、小公司的生死。而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向科技公司赋权,未必是我前面说的那几家公司,也可能是新出现的黑马。

所以,虽然当前的中美科技战聚焦于芯片,但我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才是最具决定性的赛道。

观察者网:谢谢您抽时间接受对话。最后一个问题,欧洲如何审视在中美竞争问题上所持的立场?对于中国的发展,欧洲应视作机遇还是威胁? 

普罗迪:我认为欧洲理应在中美竞争中保持中立,但现实是我们做不到。如我之前所说,欧洲与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并不完全匹配,但眼下欧洲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只能与美国同进退。每当爆发战争时,理性的选择就是依靠盟友,尤其是那个军事实力最强的盟友。考虑到俄乌战争对乌克兰、对欧洲造成的灾难,欧洲国家眼下没有多余的精力考虑如何实现“战略自主”。

个人来说,我确实认为中美科技战让欧洲很头痛。中美之间的尖锐对立,对中、美、欧都没有好处。在好几个欧洲国家,他们不得不放弃与中国公司的合作,比如荷兰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他们当然乐意与中国企业做生意,但因为政治原因遭到禁止。欧洲内部也是分裂的。

你问我,如果没有爆发俄乌冲突,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是否会十分不同?我认为,美国试图让全世界分裂,并为此施加了巨大压力。在这个假设下,也许情况不会有多少改善,但至少中欧双方会有机会开展讨论,寻找共同合作的空间。可一旦欧洲进入“战时状态”,这些就很难讲了。如今欧洲人的立场,就是看你“支持俄罗斯还是乌克兰”。而欧洲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明显。

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有余,中方提出的政治解决主张获得广泛关注

事实上,仅仅几年前,大家整天谈论的都是地缘经济合作,而不是出售军火。如今因为战争的爆发,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地缘政治对抗的陈旧思路。战争让我们腾不出心思去考虑其它事。我希望战争能够尽快结束,因为每天都有生命逝去,民众因为战乱而受苦。谁会乐见战争继续下去呢?当然是那些军火商。

看看数字吧,物价、油价尤其是天然气价格。在欧洲,能源价格一度暴涨了10倍。而世界其它地方,受到的冲击相对少一点。欧洲企业要付出的能源成本远高于亚洲企业或美国企业,所以战争也削弱了欧洲的经济竞争力。这就是为什么欧洲比世界上其它国家,更渴望看到战争早日结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郭涵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又签合作大单!巴西:对华贸易已超美欧总和

“袭击将至?”乌克兰全民恐慌…

习近平同卢拉会谈:这是中巴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拜登批了:鲁莽的竟是我自己

这份“反华”报告果然来了,中方严厉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