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创能源上市首年业绩“变脸”:营收净利双降,股价已破发超两成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4-11 18:45
(文/夏峰琳,编辑/徐喆)受行业波动影响,时创能源(688429.SH)在上市首年就遭遇了业绩“变脸”的尴尬。4月9日晚间,时创能源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营收、归属净利润双双两位数下滑,扣非后净利润近乎“腰斩”。
业绩变脸背后,观察者网注意到曾经推高公司业绩的光伏电池业务,如今拖累了业绩。当下正处于电池技术升级的关键时刻,随着行业产能的大规模释放和技术革新的加速推进,时创能源的电池业务弊端重重,盈利能力受到考验。
缺少业绩支撑,在2023年光伏板块二级市场整体走弱背景下,时创能源的股价也显露出疲软之态。截至4月10日收盘,报15.05元,跌幅为2.65%,这一价格已低于发行价。
业绩变脸,营收、净利润双降
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1亿元,同比去年下降27.74%,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去年下降39.66%;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48.72%。
分季度看,时创能源Q1-Q4公司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以及扣非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在第四季度呈断崖式下滑。特别是扣非净利润在前三季度尚能保持盈利,到Q4由盈转亏为-473.5万元。
对于业绩下滑,时创能源表示,主要系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行态势,第四季度电池片价格快速下跌,受此影响,公司电池价格也随之下降,销售收入、利润减少。
公开资料显示,时创能源2023年上市,公司原本是国内光伏湿制程辅助品龙头,但是竞争加剧却让该业务进入下滑通道。而后相继推出光伏设备和光伏电池业务,形成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公司辅助品类产品和设备类产品的主要客户为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已覆盖主流电池企业。公司的半片电池产品采用以边皮料为原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客户为电池组件企业。
在推出光伏电池业务后,时创能源的业绩出现了明显的增长。2022年,公司电池生产线产能利用率持续爬升并在9月实现满产,带动当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236.25%和222.77%。因而,电池业务也成为时创能源收入占比最大业务板块。
然而,回头看,电池业务对业绩的拉动并不具备持续性。2023年,电池业务是时创能源第一大收入来源,也是三大业务中降幅最大的业务板块。数据显示,公司光伏电池板块实现了10.71亿元的营收,同比下降38.74%。
对此,时创能源在年报中解释称,主要原因是2023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的逐步释放,导致终端装机和上游供应走向失衡,使竞争博弈加剧,电池单价下降;特别是在第四季度,全产业链价格的急剧下跌对营收影响较大。
此外,时创能源的光伏设备收入也明显缩水,2023年实现了2.41亿元的营收,同比下降21.08%。
相比之下,此前略有下滑的传统业务光伏湿制程辅助品的表现有些出乎意料。报告期内,该业务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29.54%。然而,光伏湿制程辅助品业务的增长难以抵消光伏设备和光伏电池业务下滑带来的影响。
与上市前的业绩相比,时创能源的业绩上市后“大变脸”。业绩缺乏支撑波及了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时创能源的首发价格为19.2元,上市首日创下33.5元的历史高点后,一路震荡下行。时创能源今年2月6日创下13.11元的低点后有所反弹,但目前仍处于低位。截至4月10日收盘,时创能源报15.05元,跌幅为2.65%,这一价格已低于发行价。
值得一提的是,收入下降的同时,时创能源票据背书支付长期资产购置款增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相应下降,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由于支付2022年开立的票据等原因反而增加,导致时创能源2023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由2022年的6.14亿元降至2023年-1.78亿元。
电池业务存多重弊端
客观地看,时创能源业绩变脸有“生不逢时”的因素。过去两年,因为光伏产业大规模扩产和技术革新的加速推进造成了阶段性、结构性的“供大于求”,使得产业链价格在报告期内出现下行,企业盈利水平下滑和业绩承压。
不过,时创能源电池业务的弊端也十分显著。
首先,公司采取与行业常规不同的边皮料路线,是以硅棒切方过程中产生的边皮料为直接原材料制成光伏半片电池。这是时创能源的创新之处,也是其电池业务暗藏风险之处。
据了解,TCL中环子公司内蒙古中环、宁夏中环系公司主要单晶边皮料供应商。除少量用于研发及中 试线生产的单晶边皮料来源于其他供应商外,公司的单晶边皮料均向TCL中环采购。
这也意味着,时创能源的主要原材料供应高度集中,如果未来公司不能继续从TCL中环或其关联方采购边皮料或TCL中环边皮料供应不足,且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较快地转换到其他替代或补充的边皮料供应商,将对公司的光伏电池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公司边皮料路线与行业常规的硅料或硅片光伏电池制造路线存在差异,由于后道工序较为复杂,生产成本略高于硅料路线。
除了原料供应上的掣肘,时创能源在电池技术路线升级上也存在风险。目前,公司现有2GW产线为传统PERC产线。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采用PERC技术的P型单晶电池行业平均转换效率进一步逼近极限;N型电池凭借相较P型电池具备更高的转换效率以及双面率,更低的温度系数以及衰减率,随着成本的逐步降低,N 型技术技术已确定会成为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报告期内新投产的量产产线也是以N型电池片产线为主。
未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及良率的进一步提升,N型电池将会成为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据InfoLink预计,2024年N型技术路线市占率将达到79%,其中TOPCon电池市占率将达70%左右。PERC电池片市场占比被进一步压缩,随着N型电池在各方面优势的进一步提高,未来可能面临逐步出清。
需要指出的是,年报数据还显示,该公司的电池片产品的库存量为2400.44万片,同比大增374.85%。
不过,时创能源表示,公司2GW电池产能区别于传统的PERC产能,且公司已经预留了技术升级的空间。但如果公司决定对现有PERC产线进行技术升级,将会花费一定时间与成本对2GW产线进行技术升级,可能会存在产能利用率下降的风险。
据了解,时创能源新的半片N型TOPCon电池产线于2024年上半年投产。
尽管拟投建的4GW电池产线采用了新的电池路线与技术,对比市场现有产品有较为明显的竞争力,且公司也已综合考虑了政策、市场、资金、技术方向、客户喜好等众多影响产品推广的限制因素,制定了详细的产品推广规划。
但是近年行业内的众多光伏企业陆续推出了较大规模的N型电池的产能扩张计划,随着行业产能的大规模释放和技术革新的加速推进,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的价格普遍下降,也使得市场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可能会出现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