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中层“换血”:数智化战略下的管理基因重塑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3-05 17:44

【文/王力编辑/张广凯】

近期,浦发银行的一系列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3月4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其第一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实施完成。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自2024年12月19日至2025年3月4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该行普通股9399.9979万股,占总股本的0.32%。

截图来自浦发银行公告

此次增持股份数量已达增持计划上限,增持完成后,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并持有该行普通股占总股本比例为29.99%。

这一增持行动无疑向市场传递出大股东对浦发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此同时,浦发银行内部的中层人事调整同样成为业内焦点。

今年以来,浦发银行的中层人事调整涉及多个关键岗位。据浦发银行发布公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分别核准汪素南公司业务总监、薛宏立金融市场总监的任职资格,自2025年2月21日起履职。

截图来自浦发银行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汪素南此前担任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在浦发银行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他曾在多个重要岗位任职,包括总行稽核部高级IT审计官、总行零售业务总监兼零售业务管理部总经理等。在过往的工作经历中,他在推动零售业务发展、提升信息技术审计水平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薛宏立此前为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他在金融市场领域经验丰富,曾在中国光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任职,在投资交易、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有着深厚的专业背景。

除了总行层面的人事变动,分行中层干部的调整也较为频繁。多家分行行长、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岗位调动。例如,总行科技金融部总经理袁蕊拟任深圳分行行长,她在科技金融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曾任职于总行科技金融中心主任、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等职位,对于推动科技金融业务发展有着深刻见解;福州分行行长黄奕生调任广州分行行长,他此前在深圳分行、福州分行任职,积累了丰富的区域管理经验。

在分行副行长层面,也有诸多变动。海口分行行长龚剑涛拟任总行国际业务管理部总经理,无锡分行行长王怀军任南京分行副行长,珠海分行行长万青任南宁分行副行长等,多位干部就地或跨行升任副行长,体现出该行内部晋升渠道的畅通。

从业绩数据来看,在人事调整前后,浦发银行的业绩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在2023-2024年期间,浦发银行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业务转型压力。2023年,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34.34亿元,同比下降8.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02亿元,同比下降28.28%,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三年负增长,业绩表现不佳。

到了2024年,浦发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加85.55亿元,增长23.31%,净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在资产质量方面,2024年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1.36%,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6.96%,较上年末上升13.45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有所改善。

浦发银行归母净利走势 数据来自浦发银行财报

此次浦发银行中层人事调整并非偶然。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之际,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旨在借数字化、智能化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人事调整正是为契合这一转型。汪素南多岗位历练,利于推动公司业务与金融科技融合;薛宏立丰富的金融市场经验,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场业务的数字化水平。此外,自2023年底,浦发银行聚焦“五大赛道”,新人事架构深刻影响业务布局,如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完善“浦链通”体系。

在去年末全行人才大会上,董事长张为忠表示实施积极开放人才政策,深化改革。今年初工作会议总结去年提到建强干部队伍等,强调2025年加快机构、干部人事等改革,强化考核、干部人才和精细管理支撑,助力经营发展。未来,浦发银行能否凭借此次人事棋局在复杂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实现业绩持续提升与业务的深度变革,市场将持续关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王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果然,中国说对了”

“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果然,中国说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