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答:中国人晒衣服,老外为什么理解不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5-12 15:22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作者

中国关怀,全球视野

中国人喜欢晒衣服、晒被子,节能又环保,可对于很多初来乍到的老外而言,很难理解;同样,中国人到某些国家,没法晒衣服,一时也很不习惯(据说,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就有一种没有正式立法的禁令,叫做“晒衣绳禁令”)。

外国网友提问,为什么中国人不买烘干机:我看到人们用1000刀的手机,但是没有烘干机。由于缺少烘干机,少数提供洗衣服务的酒店所收的费用接近新衣服的价格。

观察者网网友遍天下,就想问问,到底哪些地方的人从来不晒衣服?晒衣服与烘干等其他方法比有优势吗?

“我问你答”,就是完全属于读者的舞台,这是篇“读者订制”的评论。受其他读者欢迎的优秀答案,将在正文页上展现。还不快来码字?

Raffaele解读
法国人晒衣服。
法国的家乐福超市里有款式众多的晾衣架出售。区别在于他们不在室外晒,他们的晾衣架是放在室内的。冬天的衣服放在室外也很难干燥,反而室内强劲的暖气为烘干衣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甚至超市还有卖专门挂在水暖上烘内衣的小架子。至于其他时候为什么也不晾到外面晒,我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住房条件不允许。城市里很多老房子窗口很小,又高又窄的窗口根本不适合用来晾晒衣服,收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旧式的房子改造有很多限制,不是你想装个中式晾衣架就能装的。在法国,烘干机并不是家家都有,但是洗衣店很多,投个币就能把洗好的衣服烘干带走。

寻龙无奇策解读


  加州人获“晒衣服权利”   加州民众现在有了“晒衣服的权利”。2016年,加州州长布朗签署一项法案,限制房主协会禁止使用晾衣绳。在房主协会看来,晾衣绳有碍街区景观。   加州众议员洛佩兹宣布布朗签署了这项由她提出的“晒干”法案,曾经受到物业管理机构限制的居民从此可以晾晒衣服。洛佩兹在一份声明中称,加州人用阳光晒干衣服,一可为环保尽一份力,二可节省电费。在新法律签署后,加州正式加入佛罗里达州、缅因州、犹他州、佛蒙特州、科罗拉多州和夏威夷州的行列,成为支持自然晾晒衣服州中的一员。莱克几年前在制作一部叫《晾得自由》的纪录片,主题是晾衣绳在美国引发的种种争议。
在金将军身后解读
关键就在于,中国人太高估日照紫外线杀菌了。灰尘上有很多菌,早就适应了日照环境,在外面晒不仅不能杀死多少,反而会沾上大量新的菌

胖胖羊解读
国内的有些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常常在宿舍楼下面的公用洗衣机里洗球鞋,被大家骂公德心不够。但那是建立在学校会对公用洗衣机定期消毒,他们就是想自己偷懒而已。你让他把自己的内裤和球鞋放一起洗,他也是不干滴~~~
我还常常看到美国电视剧里男生女生从外面回来,穿着鞋子(并没有换鞋!)就上床(尤其是表现其烦恼啊郁闷啊的时候……),在外面跑了一天的大球鞋就这么完全的放在雪白的床单上甚至踩两脚……我问过不少人,他们都向我保证外国的地面非常干净,鞋底子根本就不脏!!!听得我目瞪口呆,可是这些人里包括我师兄们以及我德高望重的博导老人家,他自己儿女的家庭都在美国……所以我不得不将信将疑………………如果真的国外的地面那么干净,于是大家也就不觉得鞋子很脏,那鞋子袜子和其他衣服一起洗,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本森大叔解读
我们来看两组数据:中国: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59198亿千瓦时,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75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42108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7961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054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总用电量13.6%。
美国:2016年1-12月累计,电力零售量为37107.79亿千瓦时,其中居民零售电量14073.94亿千瓦时,商业零售电量13596.17亿千瓦时,工业零售电量9362.69千瓦时,运输零售电量74.99千瓦时。居民零售电量占总电力零售量37.9%。

中国人口近14亿,美国人口大约3.2亿,平均下来,中国居民年用电量平均580千瓦时,美国人均约4400千瓦时。看出区别来了吗?欧美天天谈绿色环保,事实上是说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人民听的。所以回到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晒,美国人喜欢烘?展开说太累人,简单说就是人家有钱,有资本可以懒散,不止烘衣服,去过欧美的就知道他们生活方方面面浪费能源的情况有多不可思议。中国人即使是有钱人也喜欢晒衣服,可能就是一种生活习惯吧,谁让中国人都比较勤快节俭呢。


李阿土解读
美国原来也是晒衣服的,至少几十年以前吧,旧电影里应该还可以看到。
现在不让晒衣服应该是房地产的规则在作怪,因为晒衣服会拉低整个社区的形象,美国的社区不象中国式的公寓楼,公寓楼肯定是晒在阳台上的,美国社区一般是独栋小楼式的,晒衣服也只能在房前屋后拉绳子晒,家家都这样的话,确实比较乱,有碍观瞻,对小区的档次有影响,间接也会影响小区的房价,房价不好就是资产贬值,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
打酱油的星际菜鸟解读
烘干机这个东西。。。听说过,还真没用过。。。
就我个人理解吧,老外(可能这里得把“老外”的范围缩小到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在工业化环境下生活,产生了“一切问题用工业产品解决”的思维。 喜欢用工业化产品解决问题从而把自己从某些生活琐事中解放出来。比如说在国外普及率相当之高的洗碗机,又比如说本文提到的烘干机。
而咱们中国人吧,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也就最近几十年的事情。而轻工业领域大扩张大发展也就不到20年的时间。在我们的祖辈父辈成长的年代,国家并没有能力像西方国家那样给民众提供那么丰富的家用电器之类的工业制品,因而他们和他们的父辈一样,也养成了一切自己动手的习惯。同样因为习惯的惯性,即使到了相关产品足够丰富也足够廉价的今天,我们的父辈们依然习惯于自己动手,潜意识中对于洗碗机什么的东西仍然有些抵触。毕竟自己动手洗不要钱,洗碗机洗又费水(这还真不一定)又费电(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为啥要用洗碗机嘛。
至于在工业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将来会如何,我觉得我们也会渐渐的习惯于使用工业化产品来解决生活琐事。当然具体产品具体分析,烘干机这个我觉得我是不会用的,毕竟(可预见的将来)个人并不存在需要快速的把大量衣物吹干这种需求。。。直接挂外面晒不挺好的。当然如果我到了某个非常潮湿衣服挂个三天还干不了的地儿,或者我在的城市也折腾出了“晒衣绳禁令”之类的鬼东西,那就没办法喽。。。
至于什么节能减排的,我觉得这个就有点扯了。。。相比起工业用电/用水,生活用电/用水算什么啊。。。你辛辛苦苦节约个几度电可能不够人家机器开10分钟的。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起那点电费的前提下,我觉得花点电费买个方便还是挺好的。
毕竟,洗碗这事情,真的。。。很烦。。。
沒有昵称_8411解读
地标: 美国--不晒衣服也不能晒衣服
1.晒衣服会被邻居或社区抗议甚至罚款,因为影响社区整齐美观,影响房价或租金
2.能源便宜,烘干花钱很少
3.节省时间,挂衣服收衣服真的要花时间
4.雨雪天气等还要折腾
5.衣服不会丢失,洗完衣服立刻进烘干机
6.衬衣,西服等都是送干洗店

责任编辑:陈轩甫
暴晒 我问你答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对话李世默:他们想控制话语权,但我们不能再接受!

瑞士和会上,他忍不住说了实话:他们不来,无法影响俄

又一名校回应!要不要破格录取,到底听谁的?

美俄核潜艇同时现身古巴,“让人想起冷战”

“之前怎么没人去阿勒泰?没必要拍西方感兴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