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四大发明”引发风波,高校老师怎么看这事儿?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8-26 17:05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作者

中国关怀,全球视野

近期,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老师惹上了烦心事。这位老师在课程交流群中就“四大发明”算不算创新的问题与学生产生了争执。随后,学生将其言论截图上传网络,引起舆论哗然。尽管,老师选择平静地接受学校的处理意见,但事件依然在不断发酵。

对于这场“四大发明”引发的风波,在高校工作的教师们怎么看?面对学界的争议,高中老师们上课又会作何处理?对风波背后折射出的校园管理问题,大家又持怎样的观点?观察者网就相关问题对四位教师进行了采访。

网传课程交流群中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论

【受访人|高中历史教师G老师、211高校历史系L老师、985高校辅导员Z老师、985高校历史系F老师】

高中老师怎么讲“四大发明”?

观察者网:现在,在高中的历史课上,老师们是怎么讲解“四大发明”的?

G老师:关于“四大发明”,史学界这几年一直有争议。据我所知,我们这里高考对这一块内容是不考的。不过,在一些省份,比如浙江高考这一块又是要考的。发明人、发明时间、发展历程、西传路线这些全都要考。我们高中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其实更多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上课。因为在我们这儿,高考对这一块知识点要求不高,所以我通常会采用角色扮演之类比较轻松的方法来教学。

观察者网:当学术界的前沿研究成果与课本知识发生冲突时,您会做怎样的处理?

G老师:“四大发明”的提法起源于西方,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在编纂教科书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个提法写进了书里。我看过当时的一些材料,里面讲到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之情。时至今日,我们基础教育的历史学科依然以此为目标。

我们高中老师讲古代史的课,追求三个维度:“知识”、“过程”、“情感”,即培养学生获得基础历史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学者们进行学术争鸣,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这就关涉到“过程”。我注意到江晓原等学者之前也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近大家纷纷挖出来转发。我认为普及型的基础教育和学术研究彼此之间是可以互补的。学者的研究可以成为我备课的素材。在具体讲述的时候,我当然还是会以课本上“四大发明”的内容为本。

类似“四大发明”这种有争议的知识点,还有一些。比如“马踏飞燕”,还有学者认为这个文物是西域来的,并非本土艺术品。对于不同的观点,我们可以作为参考,具体还是以课本为纲。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常识性的知识告诉学生,至多稍作延伸,如果学生有兴趣的话,他们未来有机会也会自己再去探索、思考。过多展开,一方面会让学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有模糊感,另一方面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是非背后是依法治校的问题

观察者网:最近,电子科技大学某老师因发表关于“四大发明”的言论被学生举报的事件在网上引起了争议。对于这种举报行为,作为高校老师,你们怎么看?

L老师:在这桩事情里,我看到的是一个依法治校的问题。鉴于这件事情,老师、学生、校方都有做的有争议的地方,学生的做法争议尤其大,所以我觉得我们真要考察的话,还是不要跳入是非判定的漩涡,而应从法律、教师行为规范的角度进行衡量。在校园生活中,老师、学生、校方三者间的权力义务边界在哪里?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内容。

对于校方而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能只听学生的一面之词就根据片段的信息对老师作出处罚。现在网上有个段子叫“百度治病,知乎治校”,表达的正是公众对于校方行为的不满。所谓的校园举报,是否有具体的处理机制?是否有合理合法的处理流程?是否给予了老师申辩的机会?这方面信息,我们目前为止基本没看到。

对于高校老师而言,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是身为一名教师应该完成的工作。至于具体怎么做,就涉及到了教师行为准则的维度。最底线的一点在于,教师上课不能讲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方针和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言论。

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来讲,在与学生课外交流的时候,和蔼可亲,和学生打成一片固然是好的,但是否也应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师生之间,也需要把握一定的“度”。有些话,朋友同事之间吹牛可以说,但师生之间就未必合适说。与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感,可能会让双方更舒服一些。我认为在学生面前,适度的威严、距离感等等关乎师道尊严的东西还是需要保持的。

至于学生的行为,大家自有公断,我就不多说了。总之,依法治校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Z老师:在我带的学生里,目前还没有出过学生举报老师的事儿。学生找我来吐槽宿舍问题、老师上课的缺点、给分不公平之类的事情,倒是有的,但直接进行举报,这个至少目前没有发生过。

关于老师给分不公平的吐槽,我听到的最多。比如“老师平时比较偏爱某某某,所以他的期末作业即使写得一般也拿到了A”;“老师嘴上说期末作业言之有理即可,不必完全照着他上课的分析框架来。但凡是提出自己意见的文章得分都一般,迎合老师看法的同学都拿到了高分”等等。因为,期末评分关系到奖学金评定,所以学生们对此非常敏感。

观察者网:您身边的老师们,对于这件事情普遍是怎么看的?

Z老师:我的微信里,高校教师占了大半。大家看到这条新闻之后,普遍是抨击学生的做法。当然在这个事件中,老师的做法也有问题。抨击学生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把课程交流群里的比较私人的观点贴到网络公共空间去供人批判,这个行为让很多老师不舒服。毕竟,人在公域和私域中讲话的方式方法总会有所不同。这样搞事情是不道德的。第二,学生这样针锋相对、搬弄是非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这种先例一开,老师们以后都会害怕得罪学生,生怕一言不合、忠言逆耳即遭学生举报。谁还愿意好好搞教育?第三,后续有人爆出了学生几张“构陷老师”的截图。如果内容属实的话,学生这么对待老师真的很恶劣。第四,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常能听到老师们吐槽学生民主评议制度的弊端。所谓的民主评议制度就是由学生给老师打分,以此作为评价老师教学成果的一个指标。要说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这样做也就罢了,在高校这样操作,很颠覆传统的师生伦理,也寒了不少老师的心。

观察者网:那么您对于依法治校有什么看法呢?

Z老师:这是高校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其实围绕这个问题,讨论一直都在进行着。就说举报这事儿吧,这回是老师被处分了。前几年,我知道一个案例恰恰相反。一个学生因为老师在近代史课堂上,讲了一些他认为伤害民族情感的话,举报到辅导员那儿,反而是受到了批评,而被举报老师则没有受到一点儿影响。同样是举报,有时候是老师受伤,有时候是学生受伤。这应该怎么看?相应的规章必须明晰说明类似事件的处理方式。所以,我也觉得这事儿要有个清晰的权责划分,不能只是凭借行政力量最后一锤定音。

不爱四大发明就是“美分”?话语博弈的背后是什么?

观察者网:您一直关注网络舆论的研究,此次事件中,学生利用舆论向老师发起攻势,对于这样的做法,您怎么看?

F老师:其实,从刚开始的师生对话来看,我感到在历史认知上,学生和老师之间有着明晰的代际冲突。

在这位老师主讲的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们以创新为题提交一份作业,并在课程交流群里贴了一段写“四大发明”的文章,表示别强行把高中作文变成论文。学生质疑,这为什么不是创新呢?老师表示“创新别用古代,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的创新”,“都9102了,别总去翻老祖宗编出来的优越感”。这些话一出,师生冲突就来了。学生后来也开始讨伐老师,表示“你这样诋毁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我严重怀疑你是个美分”!

如果从舆情的角度来看,目前舆论已经转向指责学生了。因为从目前我们所知的信息来看,这几个同学对于老师不仅缺乏最起码的尊重,而且怀揣着满满的恶意。

这些学生一直在挖老师的潜台词,他们很明白在网络舆情中,什么样的话是政治不正确的。而通过断章取义,他们把这个老师描摹成了一个污蔑传统文化、毫无民族自信的“公知”、“美分”。但是否靠着一句吐槽就能做这样的判断呢?显然这是武断的。

我估计他们应该经常逛各种平台,所以对现在网络舆论的脉络还是清楚的,于是便想着去利用舆论发动攻势,当然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舆论也有反噬的功能。

常逛网络平台的网友都知道,过去总有一些所谓的“公知”确实是会在某些“常识”上做文章,他们一方面解释着外部世界,发表着“美国文化如何如何先进”、“日本工艺如何如何精湛”、“德国如何如何严谨”之类的言论,另一面呢,又经常会尝试着诠释中国的问题。中国历史也是他们诠释的一个部分。但随着这些带有逆向民族主义色彩的话语渐渐在网络空间中失势,新的公共话语和议题开始崛起,在某些关乎民族利益、民族尊严的问题上,大家甚至可以积极地形成共识。

《长安十二时辰》中对于造纸术的演绎

我们中国人对于自身文明的独特性有着强烈的感知和理解。这些学生之所以会想着用“四大发明”、“中国文化”这些点去发动舆论攻势,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知道现在的主流舆论和共识是什么。

回过头来看,为什么我说这件事情里有知识的代际冲突?主要原因就在于此。老师从他的知识构架出发认为“四大发明”没什么厉害的,要知道“四大发明”这个提法是西方人提的,所以说是“老祖宗编出来的优越感”其实是不对的。而学生听了这话也不买账啊,立刻就怼起来了——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对自己的古史有优越感?你凭什么说“四大发明”不行?双方各执一词,其实就是立场、话语逻辑不同,这样争下去,注定吵不出共识来,只会变成谩骂、互撕。

类似的知识迭代带来的代际冲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譬如,一个60后会说美国是如何如何好,而90后、00后马上就会举各种例子来怼你的观点;再比如,30后和60后在历史认知上也有代际冲突,尤其在讲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的认知也是很不同的。

那么不推崇“四大发明”,是否就意味着你是“公知”、“美分”?这个也不好简单粗暴地划上等号。在我看来,这个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论就像在争论“中国古代有那么多的技术发明,为什么就没能迎来‘工业革命’”一样,其实可能太本质主义了,实际学术意义不是很大。对于这些争论,我只相信一句话: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吴立群
中国高校 高校 发明 中国发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