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哲:中国国防预算到底高不高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3-07 12:06

关哲

关哲作者

政经资讯观察者

中国计划将2014年国防预算提高12.2%,一些国家再次炒作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笔者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的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学院财务教研室陈炳福的论文,以及博主“纳兰容若”、“北海居”往年整理的统计数据,并增补部分新信息,阐述中国国防预算增长“问题”。

中国国防预算的“多”与“少”

中国的GDP不断增长,国防支出自然水涨船高,这一点毋庸置疑。王义桅教授坦言,一些人盯着中国国防费用的增长连续4年超过GDP增幅。在美欧削减国防费的情形下,这就让他们有了借口,甚至指责中国在挑起亚洲军备竞赛。全国政协委员、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3月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表示,过去三年,中国国防预算年均增幅逾10%,超过GDP增幅。看来西方媒体所言不虚?

但王义桅教授认为,相比于印度等亚洲国家,中国的国防预算增幅与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安全挑战仍然是不成比例的。中国内有民族、宗教分裂势力及恐怖主义的威胁,外被多个核国家包围,有14个陆上邻国与6个海上邻国——与日本和一些东盟国家还有海上主权争端。

印度的地缘形势比中国简单得多,但2011年和2012年国防预算增幅为17.6%和11.6%,均高于中国同期水平;2013年国防预算增幅因受经济影响,降至约5%;经济稍稳定,2014年国防临时预算再度逼近10%。

作为负责任政府以及25年来从未对外使用武力的大国,中国必须增加国防费,增加应对危机、威胁和挑战的能力。相比之下,2013年美国国防预算6310亿美元,其中5522亿美元用于基础预算,885亿美元用于正在进行的全球作战。日本作为一个“非正常国家”,同年所谓“自卫队”的预算也高达47500亿日元(522亿美元)。

中国的国防预算、国防开支到底算不算多?先看比例。中国国防费占GDP比例普遍低于美国(4.4%)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国际上2.6%的平均标准。

北约规定,成员国的国防预算须达到GDP的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军事上不结盟,要维护自身安全,国防预算占GDP的比重,常年低于1.5%(去年是1.4%),怎么就成为众矢之的了呢?

1978年至2008年中国国防预算的变化

1988—2008年,中美俄德英法印韩八国军费开支占GDP比重,网友“北海居”整理制作

再看人均国防开支。美国人均国防开支是我们的7.6倍,日本是我们的3.4倍。中国军人人均经费和我国国防现代化水平的发展要求还不适应,所以我们需要适当加速。

王义桅教授指出,中国国防预算多不多,就看如何比较,最关键的是与国家所面临的使命相比。从中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挑战来说,国防费并不算多。要维持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权益,保护中国的战略通道安全,维护海外公民和法人的合法利益,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中国的国防建设还亟待加速。2014年增加的国防经费将重点向武器装备倾斜,训练费用也将相应增长。

从中国的国际责任来说,国防费需要不断提升。梁启超曾界定中国的三重身份:“中国的中国”、“亚洲的中国”、“世界的中国”。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新兴国家,这是中国现在的多重身份。中国的国防费不只是用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还要越来越多地用于中国和平能力建设,使中国在世界维和、抢险救灾、冲突地区的战后重建等方面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更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与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国防预算不透明?

中国国防费不透明,也是我们经常听闻的说辞。日本政客常称“中国军费增长不透明,已成地区威胁”。看这种诘问是否有道理,可以倒过来问,中国不成为地区威胁,只要国防费透明就行?显然其他国家不会跟随日本的逻辑。是否为地区威胁,谁来定义?透明到何种程度算够?有没有国际标准?向谁透明?别有用心,就觉得人家是威胁,你怎么通过每年发布《国防白皮书》等途径实现军事透明化都没用。

国外一些机构,对中国国防开支颇为“好奇”,常年自行测算。有些人一看开支见数据比中国官方数据、或先前公布的预算高,就认定中国军费“不透明”。笔者选取上世纪解放军海军后勤学院财务教研室陈炳福的一篇论文,不妨详细看看,国外机构的测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虽然是上世纪的“旧事”,但那些误解在今日仍具有典型意义。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是 一家对中国国防支出进行长期跟踪测算的国际性机构,其年度出版物"SIPRI YEARBOOK"中对中国国防支出的统计,按现价人民币计算,中国的真实军费应高出中国政府公布开支的60%~80%。

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ACDA)也长期跟踪和测算中国国防支出,他们对中国国防支出的时间数列测算发表在其年度出版物"World Military Expenditures and Transfers"中。按ACDA的测算,以1997年固定美元和不变价格计算,1996年为661亿美元,1997年中国的国防支出应为749亿美元,该数额是我国政府公布数据的7.6倍。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ACDA与中国官方国防支出数据的差异(1991-1997)

数字间的差距显而易见,口径方面的差异是首要原因。西方国家对我国国防支出的估算,采用的是北约的基本定义。按照该定义,他们普遍认为我国政府未将国防科研、核武器研究、空间方面的军事应用研究、武警部队支出等方面的支出包括在国防支出之中。

他们对中国经济及军事经济运行机制的了解也未能与时俱进。由于种种原因,西方国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军事经济运行不甚了解,至今仍套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模式来研究中国目前的军事经济运行,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偏差。在现行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有关部门不可能再为军队订货制定另类价格,国务院更不可能下令无偿调拨国有企业产品以满足军队需要。

西方分析家还认为,中国军事院校的经费,包括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都由教育部负责支付,其他费用如复员费、退休金未包括在国防预算中,甚至认为,军队差旅费也未包括在国防预算中。显然,他们对中国军事体制的运行不甚了解,实际上,这些费用都已经包含在中国国防预算之中。

计算方法和比较方法不同也会造成差异。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国防支出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来说,其国防支出一般要比按市场兑换率计算的以美元为单位的本国国防预算高出许多,而发达国家仅稍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另外,公布的军费预算和开支一般是名义值,公布的GDP增速则是实际增长率,两相比较也会带来观感上的差异,因为中国的名义增速往往高于实际增速。

1995年,以购买力平价法、市场兑换率法计算的部分国家国防支出估计差异

总之,不能用“军费”的老式概念和“中国的中国”或“中国式中国”(即仍以旧机制作分析基础)这种过时眼光看待中国的国防费增长,纠缠于“透不透明”这种无聊话题,必须更新观念,即中国的国防费增长不只是应对中国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是承担中国作为地区乃至世界大国地位的职责所要求。

正如王义桅教授所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国防费多少或增幅,而是为谁用、如何用?恩格斯说过,重要的不是武器,而是使用武器的人。同样,重要的不是中国国防费本身,而是中国奉行的对外政策。作为世界和平的正能量,中国国防费的增加,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威胁而是福音。

附:1950至2000年中国国防预算占财政预算及GDP的比例:

责任编辑:陈轩甫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上万字!中俄联合声明全文发布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

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