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哲:美国人为什么不移民到中国?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9-07 08:39

关哲

关哲作者

政经资讯观察者

【中国富人以及中产阶级为什么哭着喊着要移民美国,而美国人却很少移民中国,甚至华裔美国人也没有这样的欲望?这个问题让很多中国人如鲠在喉,成为心里万万绕不过的坎。

前两天,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刊发《要成为中国人为何如此困难》一文。作者刘柏川(Eric Liu)先做了一场实验,他满以为作为一个熟悉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华裔,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基因,想在中国了此余生,申请中国籍应该属于大受欢迎的行列。谁知,结果不是这样子的。

随后作者就大发慨叹:“在这个所谓中国崛起、美国衰落的时代里……无论中国的GDP变得多么庞大,美国仍然拥有一个深远且持久的竞争优势:美国会让中国人成为美国人,但中国不会让美国人成为中国人。”“中国在21世纪的一个关键维度上落后于美国,那就是包容多样性,并通过组合多种文化“部件”来创造出伟大的事物。”

能如此这般上纲上线,作者可是大有来头,来看看这位华裔作者刘柏川的身份。刘柏川,1968年出生于纽约州,父母是来自台湾的移民,,为前台湾“行政院”院长刘兆玄的侄儿。刘柏川毕业于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法学院,担任过美国参议员助理,曾任总统克林顿的演讲写手(Speech Writer)、总统内政副顾问(Deputy Domestic Policy Adviser),也曾竞选华盛顿州州参议员。1998年,他写了一本书《偶然生为亚裔人》(The Accidental Asian),描述他力求“同化”,真正打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奋斗过程和心路历程。

至此,一个在身份认同上痛苦挣扎的美国华裔形象浮进脑海。坦率地讲,刘柏川对移民目的地国美国的厚爱,和对祖宗国家中国的臧否,这样的情愫在二代移民身上并不罕见。与其说他是在针对两个国家发表议论,不如说是他自己陷入身份认同的焦虑——如果他真的曾打算回国养老的话。

那么究竟为什么“美国会让中国人成为美国人,但中国不会让美国人成为中国人”?答案真是“包容多样性”那么简单?

1979年1月底,邓小平赴美期间,当美国国会议员逼问邓小平中国是否允许自由移民时,邓小平曾回答说,“噢,这事好办!你们想要多少?一千万?一千五百万”,邓小平说的不苟言笑,国会议员们则吓得再也不敢追问下去,“包容多样性”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可见,要回答美国人移民中国这个问题,人口基数的天量悬殊,是首先不得不强调的现实。

其他的原因还有很多,但很明显,这无关文化的“包容多样性”,也无关国运兴衰。

以下为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文章。】

要成为中国人为何如此困难

作者|刘柏川(Eric Liu)

无论我怎么努力,就是无法成为中国人。

一开始它只是一个思想试验:我想知道作为华裔移民的儿子,我怎样才能成为中国公民。于是我打电话给最近的中国领事馆,结果却迷失在了无人接听的语音信箱迷宫里。领事馆的网站说明了签证申请流程,但没有提及入籍问题。 

随后,我明白了为什么要找到一个答案是这么的困难:北京从来没想过会有外国人咨询入中国籍的问题。 

最后结果是,我从中国的《国籍法》里找到了一个入籍程序。但是走了这一程序的人少得出奇:2000年的中国人口普查仅仅算上了941名入籍公民。

但是假设说,我决定习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充实自己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知识,移居中国并且在那里了此余生。就算是这样,就算我身上有传了数千代的中国基因,我仍然不会被接纳为真正的中国人。

所有这一切都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在这个所谓中国崛起、美国衰落的时代里,我们美国人为什么不用太过担心。无论中国的GDP变得多么庞大,美国仍然拥有一个深远且持久的竞争优势:美国会让中国人成为美国人,但中国不会让美国人成为中国人。

中国也并非特别有兴趣让美国人成为中国人。中国这个操作系统并不欢迎、包容移民并向移民赋权,以重新界定“中国性”的意义。这意味着,中国在21世纪的一个关键维度上落后于美国,那就是包容多样性,并通过组合多种文化“部件”来创造出伟大的事物。

刘柏川1998年的著作,《偶然生为亚裔人》,描述了他力求“同化”,真正打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奋斗过程和心路历程。

比如,中国官方媒体今年早些时候把即将离任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Gary Locke)形容为外黄内白的“香蕉人”。这个首位华裔美国驻华大使、前鹰级童军(Eagle Scout)、前州长及商务部部长究竟做了什么而被赠予这样一个绰号?他只不过做了他的本职工作:代表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即便在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与中国的利益和价值观相矛盾时也是如此。

这一事件表明,中国统治阶层的一些精英人士不愿或不能将中国人和华裔美国人区分开来。以“香蕉人”讥刺骆家辉所暗含的前提是,一名华裔,即便是在美国出生长大,也必须在本质上忠于他的祖国中国。这一假定或许可以称之为浪漫,或者说带有种族主义色彩,但它决不是一个具有现代性的观点。

与此同时,就在骆家辉返回美国的几周后,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播出了一部名为《初来乍到》(Fresh Off the Boat)的新情景喜剧,是根据华裔美国厨师黄颐铭(Eddie Huang)的回忆录改编的。许多华裔美国人高兴地表示,这是美国的重要电视节目首次以中国大陆或台湾裔家庭为故事中心,也是自1994年亚裔美国人赵牡丹(Margaret Cho)在黄金时段情景喜剧《美国女孩》(All-American Girl)中担任主角以来的首次。

更令人信服的是这部情景喜剧背后的真实人生。在一个移民家庭长大的黄颐铭叛逆不羁,是一个嘻哈文化的爱好者,也是一位对“香蕉人”等标签不屑一顾(或许是由于他认为自己肤色太黑)的冷漠学生。他一度屈从于父母的期望,成为了一名律师,但随后辞职,并在纽约曼哈顿下东区开了一家餐馆,所卖的食物植根于他童年时期的台湾家庭烹饪。

美国生活的重要一点是接纳许许多多像黄颐铭这样的人,并让他们把说唱歌手、美食家、追逐时尚者以及更多元素的风格融合在一起,从而重新定义“美国人”。这就是美国的巨大优势。但我们的包容性公民生态系统不会自我更新,必须得到持续的培育。

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带来被我称为中美结合的风格:用一点儿集体主义削弱纯粹的个人主义;给植根于权利和自我表达的社会增加一点儿矫正性的责任和礼仪;关注背景和历史,而不只是当下的潮流。

这种融合可能在第二代——在文化交集中长大的中国大陆和台湾移民的孩子——身上有最好的体现。想想看全美家佣联盟(National Domestic Workers Alliance)的创始人、驻纽约的蒲艾真。她无畏地为贫穷的有色人种妇女劳工发声。多么美式。但是她用的是爱的语言、代际关怀和家庭责任来这么做。多么中式。

还有Zappos.com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谢家华(Tony Hsieh)。他把公司搬到了破旧的拉斯维加斯老城区,并且投入了3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来改造这个地方。他的目标是在也许是该国最具个人主义倾向的地方培育社区——美式的大胆,中式的深度。

外国人入中国籍难,就随它去吧。当前的大竞赛并非真正地发生在中美之间,而是发生在死气沉沉的纯的幻觉和有推进力的杂的现实之间。如果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我的国家就仍将胜出。

责任编辑:苏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俄方通缉泽连斯基等乌军政要员,乌方回应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