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哲:长征7号向我们走来的脚步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6-25 21:27

关哲

关哲作者

政经资讯观察者

长征7号运载火箭今晚首发成功,这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在接下来的长征5号火箭发射升空前,长征7号是我国实际发射过的最大运载火箭。随着长征7号的首飞成功,中国航天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伴随着首飞成功的兴奋,我们就通过观察者网自2013年以来的系列报道,回顾一下这段历程。

2013年10月18日,长征7号运载火箭首台助推器组装完成

报道称,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目前研制工作进展顺利。长征七号火箭助推器于今年上半年开始总装,是我国航天火箭领域第一个完全实现三维数字化制造的产品,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运载火箭史上最长的助推器。

2014年2月20日,长征7号芯一级箭体全面总装开始

消息称,长七芯一级箭体包括后级间段、氧箱、箱间段、煤油箱、后过渡段、尾段等部段,直径为3.35米。芯一级采用两台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捆绑有4枚助推器,每枚助推器采用一台YF-100发动机。

去年,长七首次完成2.25米直径助推总装,并进行了两次动力系统试验。与助推器总装工作不同,芯一级箭体在总装工作中,首次装配了双发动机,推力更大;首次在后过渡段安装多个130升的气瓶,产品重量和尺寸更大,总装难度更大;生产周期比长七助推总装周期更短。

作为我国未来中型运载火箭的主力,长征七号火箭在211厂享受着“优先级最高”的特殊待遇,正进行结构产品的集中生产。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消息,位于海南文昌基地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平台主体结构,已于近日安装完成。

2014年3月2日,长征七号研制工作确定将在2016年前后完成

观察者网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当天透露,将承担我国空间站建设任务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和货运飞船“天舟”将于2016年研制完成,并参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任务。预计2015年底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2011年升空的“天宫一号”之后的我国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将为未来的长期性空间站建设做最后准备。

周建平还表示,中国将在2016年前后完成长征七号火箭和天舟货船的研制工作,并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任务期间发射入轨。这一组合将是全新的飞行系统。

货运系统是中国建成空间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以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

周建平指出,载人飞船运输能力有限,货物的单位运输成本高;而货运飞船不用返回,发射和交会对接过程中不需载人,将使得货物运输更加经济和高效。

2014年6月25日,长征七号活动发射平台近日完成与发射场轨道匹配的行走试验任务

观察者网据《中国航天报》报道,长征七号活动发射平台近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了与发射场轨道匹配的行走试验任务,为长七活动发射平台的首次发射场合练提供了有效的行走参数,也意味着长征七号火箭距离进场合练又近了一步,我国的天宫计划也将得以继续顺利进行。

2015年1月27日,长征7号首次完整亮相

观察者网据网络消息报道称,最近,长征7号火箭已经运抵海南文昌发射场,即将进行首次全系统合练,这是明年该火箭首次发射前的重要试验。据悉,长征7号火箭可能在2016年进行首次发射,该型火箭采用了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燃料,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用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和助推器组合成适应不同航天器的发射工具,近地轨道载荷最大为13.5吨以上,同步转移轨道载荷最大7吨,太阳同步轨道最大5.5吨。

据悉,中国长征-7号火箭最初的代号是CZ-2F/H(长征2号F换发型),采用煤油为燃料,无毒无害,且推力更大,造价更低廉,2009年改名为长征7。该火箭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火箭一、二级芯级发动机数量和类型;助推器数量和类型的不同,有十余种不同的构型。目前进行测试并将在2016年首飞的“长征7号”火箭是其中最基本的型号,厂方的型号代号为CZ-724型。其第一级火箭为2台YF-100发动机,还有4个各安装一台同型发动机的液体燃料助推器,单台推力1200千牛;第二级火箭安装4台YF-115发动机,单台推力180千牛。这一构型将可以发射“天舟”货运飞船,未来也可以用于取代现役“长征2F”型火箭执行载人航天任务。

今后中国航天还将在长征7基础上研制用于发射高轨道航天器的同系列火箭。长征7系列火箭是我国新型运载火箭中的核心,可能承担我国未来80%的航天发射任务。

此外,这次合练中长征7号也是首次在海南文昌专为该火箭建造的新发射工位进行试验,并且采用了新型的移动发射平台,与长征2号F火箭采用的移动转运平台垂直转运到固定发射台进行发射的方式相比,移动发射平台的准备时间更短,发射更灵活。

长征7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和美国“德尔塔V”和“猎鹰9”火箭相似,成本较低,不过如果考虑到“猎鹰9”火箭未来可能回收第一级的话,可能成本上“猎鹰9”稍占优势。不过,从航天飞机的历史教训来看,火箭回收技术未必能大幅降低总发射成本。不论如何,长征7号火箭将是未来20年内世界上性能价格比最高的运载火箭之一。

2015年6月17日,长征七号由初样研制转入试样研制阶段

观察者网据航天科技集团网站报道,近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通过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一院联合评审,由初样研制转入试样研制阶段。这标志着长征七号火箭的产品技术状态已经确定,下一阶段的研制重点将转移到火箭的生产、总装和测试上。据悉,长征七号火箭将于2016年首飞。

报道中提到,2010年5月以来,经过5年的初样研制,研制队伍完成了以箭上及地面设备的力热环境条件设计与验证、助推器与芯级发动机联合摇摆控制等为代表的32项关键技术攻关,完成了以发射场合练、3个模块5次动力系统试车、结构静力试验、助推器分离试验等为代表的289项初样大型地面试验,对总体及各分系统初样设计的正确性进行了全面验证。

一院负责人表示,长征七号火箭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代表,是实现我国航天跨越发展的显著标志,关系到我国进入空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中国航天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型号研制队伍将全面贯彻装备质量工作会议精神,严格做好责任追究和技术管理问题的归零;按照评审意见拉条挂账,闭环落实;充分研判风险,全力以赴确保首飞成功。

2015年11月29日,长征七号正在进行首飞前的最后一项大型试验——模态试验

观察者网据航天科技集团报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首飞前的最后一项大型试验——模态试验。在北京完成一级和二级飞行段的模态试验后,今年9月,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来到天津,住进了“亚洲第一高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702所天津全箭振动塔,目前正在开展全箭模态试验。

2015年12月26日,“长七”火箭的8个贮箱焊接工作全部完成

观察者网据航天网报道,近日,用于首飞的长征7号运载火箭最后一个助推贮箱完成焊接下架,实现焊接一次合格。至此,“长七”火箭的8个贮箱焊接工作全部完成。

今年4月,长征7号火箭助推贮箱生产工作启动。之后,该火箭的8个助推贮箱相继完成焊接,创造了长七火箭研制史上的新纪录,为长七火箭成功首飞奠定了基础。

2016年1月23日,长征7号开始总装

观察者网据航天科技集团网站报道,长征7号最后一项重大试验结束,开始总装。

长征七号的全箭模态试验是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702所完成的,前后历时121天。试验先后在北京、天津两地完成试验状态16个,准确获取各阶段模态参数。该试验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前最后一项重要大型地面试验,关系到火箭能否顺利实现首飞。

长征七号火箭总指挥王小军介绍,当前,长七火箭各项大型试验已近尾声,火箭正在天津厂房进行总装。整箭有望在2月底完成总装工作。随后,研制团队将对火箭开展一系列出厂测试以及出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长七火箭的“出海首飞”打下扎实的基础。

2016年2月22日,长征7号总装工作即将完成

观察者网据央广新闻报道,长征7号火箭总装工作即将完成,总装厂房照片首次公开。

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获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目前已经首次完成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一级尾段、发动机、后过渡段的垂直总装工作,并完成了该组合体与芯一级的对接。至此,全箭已完成约75%的总装工作量,火箭首飞进入倒计时阶段,整箭预计将于4月底出厂。

2016年3月8日,周建平长征7号首发的载荷为缩比新一代飞船返回舱

观察者网据新华网报道,两会期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透露了长征7号首发的载荷为缩比新一代飞船返回舱。

我国无毒低污染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将于今年6月首飞。它将搭载一个新型缩小比例的飞船返回舱,这是我国载人航天的创新探索项目。周建平表示,一次发射任务囊括试验火箭和飞船返回舱两个新品,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勇于担当、节约高效、跨越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2017年将发射我国首款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它的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空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这将为我国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添加精彩一笔。

2016年5月17日,长征7号首次发射任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观察者网据《解放军报》报道,5月16日下午,随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最后一批部件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长征七号火箭5月14日下午由远望21号火箭运输船运抵海南文昌清澜港。15日上午开始,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精心组织下,装载火箭部件的集装箱分批卸载,并通过公路运输至航天发射场火箭水平转载准备厂房。

由于箱体超长体积较大,路况复杂,他们在运输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指标和运输速度的要求进行控制。记者看到,所有车辆逐台通过清澜大桥,整个运输过程非常顺利,安全、准确、准时。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易自谦介绍,由于近几天海南文昌气象条件较好,原计划需要3天时间的卸载和运输只用了2天。火箭运抵发射场后,将按照任务计划,陆续展开有关装配和测试工作。

此前,针对首飞任务特点,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建立首飞任务系统间协作机制,统筹推动各系统任务准备。根据任务大纲和火箭对发射场技术要求,他们从提高参试设施设备安全性、可靠性入手,深入开展各项技术准备和岗位训练,全面进行了设备检修检测,扎实进行了各岗位人员考核。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

我国新建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拥有2座多射向运载火箭发射塔架,2009年9月开工建设,2014年11月基本建成,现已圆满完成长征七号、长征五号两枚新型运载火箭发射场合练,具备执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条件。

最后——2016年6月25日:


发射成功!部分设备无法播放请点击这里

翻页是更多运输组装图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隆洋
长征七号 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