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特·舒赫:英国脱欧为何是多数人的暴政、民主的失败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2-22 07:30

冈特·舒赫

冈特·舒赫作者

战略管理咨询公司Debrouillage创始人

离3月29日还有一月,英国脱欧却仍陷于僵局。

原以为一月份英国议会以432:202压倒性否决首相特雷莎·梅和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已是极其糟糕的局面,不想还有其他“突发事件”火上添油:近日有十来位国会议员出走两党,组成“独立团体”(Independent Group),呼吁重新公投。2月21日,梅姨再赴欧盟谈判,但脱欧协议重新谈判的空间有限,“硬脱欧”受到各方警惕,英国评级也遭调降警告。

冈特·舒赫先生此前曾撰文解释,英国脱欧公投为何是“多数人的暴政、民主的失败”。其在文中思考了公投背后掩藏的一些民主制度问题。观察者网获其授权,译文刊载。

【文/冈特·舒赫,翻译/观察者网 马力】

很多人说“民主制度是最不坏的制度”,虽然我基本上是拥护民主制度的,可英国脱欧这个例证还是揭示了民主制度的一些问题。

欧盟内的“不平衡”

在谈问题之前,我想先谈谈欧盟。

在我看来,虽然欧盟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官僚化、低效率、在面对国际事务时不够团结一致等等,不过欧盟的成立的确是欧洲人取得的一个非常巨大的成就。欧盟成立的主旨,至少在最初,是为了和平。

二战结束之后,老对手法国和德国联合在一起(另外还有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一些比较小的国家)建立了商业性的欧洲煤钢共同体。这种最初的试探性联盟关系使得欧洲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期和平。1945年之后,西欧从未爆发过任何战争。可以说,这一宝贵成果值得人们为之付出一切。

今天,人们通常将欧盟视为一个经济性的联盟组织。欧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建立了没有关税的单一市场,21世纪初欧盟发行了欧元。这些进展把欧洲人凝聚在一起,欧洲人之间实现了互相理解,欧洲国家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各国之间的敌意得以大大化解——在1945年之前的几个世纪里,德、法每隔二三十年便会爆发一场战争;而今天,我这个德国人已与一个法国女孩一起建立了家庭。

上面的图表显示的是自1500年到2000年之间欧洲各国每一年的战争情况。从图中你可以看到,英国难得有享受和平的时候,法国和德国也是如此,这些国家常年处于战争状态中。近些年情况已好了很多,冲突主要集中在巴尔干地区(主要是前南斯拉夫的内战)。

在欧盟内部,人们在经济方面的心态是不平衡的。那些付出的多、获得的少的国家(比如德国)心里是不太舒服的,而那些获得了欧盟补贴的国家很排斥新成员的加入,他们对享受补贴额度有可能增加的国家也十分不满(因此东欧国家很排斥难民的涌入)。

在整个欧洲,我发现富裕的国家都不希望与贫穷的国家分享自己的财富。在欧盟内部各国之间如此,在一个国家内部各个地区之间也是如此。

在英国,人们认为自己为欧盟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却很少。

加泰罗尼亚地区正在试图从西班牙分裂出来。加泰罗尼亚人举出历史渊源、民族差异等很多独立依据,他们其实掩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之所以希望独立,完全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加泰罗尼亚向西班牙中央政府上缴的赋税太多,而从中央政府得到的好处则太少。当然,他们绝不会说“我们不希望与其他西班牙人分享自己的财富”,不过这其实正是如今加泰罗尼亚问题的核心。

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一周年,当地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图/东方IC)

在意大利北部,那里的情况与加泰罗尼亚十分相似。

在这些独立分子的内心,他们忽视了两点:

第一,即便从经济角度来看,国家的统一也会使一个国家内部各个地区都得到好处。

即便一个富裕的省份不得不帮助贫穷的省份,那个富裕的省份还是会受益。如果巴伐利亚州因为自己比图林根州更发达就决定脱离德国的话,我不认为这对巴伐利亚州自身会有什么好处。

日益深入的全球化进程将逐渐弱化国家之间的壁垒,而不是相反。如果我们生活在农耕时代,我们会把土地分成小块以便各自耕种。而今天,很多要素都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货物在公路上运输、人口在各国间迁徙、资本以光速在不同账户之间周转。

第二,经济生活只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当今很多问题都不可能在一国范围内得到解决。气候变化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世界和平也是如此,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有组织犯罪、规范金融市场等等。

英国脱欧折射出的民主弊端

那么英国脱欧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正如上面所说的道理,脱欧公投实际上是一场从经济角度考虑进行的公投。

请注意,英国并不是欧元区的一部分。一些保守的英国政客(执政的保守党的部分人士)一直以来都对英国的欧盟成员国身份十分排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比如鲍里斯·约翰逊)以及其他小党派的政客(最有名的比如英国独立党的领袖奈杰尔·法拉奇)根本不相信脱欧提议有任何机会获得通过。他们不过是想通过炒作这个话题发声、获得支持和影响力,他们并不想有任何实际的动作。他们从未想过要真正面对脱欧的境况,他们觉得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为了平息社会上的脱欧声音,当时的英国首相、保守党的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决定就脱欧问题举行一场公投。卡梅伦首相当时十分确定,公投的结果一定是“英国继续留在欧盟”。届时,他就可以借助这一公投结果摆脱保守党内的一些掣肘并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另外,卡梅伦还希望通过举行脱欧公投对布鲁塞尔(也就是欧盟)施加压力,当他觉得时机合适时,他宣布了具体的公投日期。

在公投之前,那些真正支持脱欧的人做出了很多错误的承诺。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项承诺是,脱欧将每周为英国省下3.5亿英镑,这笔钱将会花在“全民医疗服务”(NHS)上。对于参与公投的英国老百姓来说,这个说法太有诱惑力了。

这项事关每周3.5亿英镑的承诺是脱欧运动的核心招牌,鲍里斯·约翰逊和迈克尔·戈夫(Michael Gove)经常乘坐涂有该承诺广告的大巴在全国各地旅行。支持脱欧的人都四处宣传从欧盟手里省下的这笔钱可以用在英国人自己的医疗福利上。

鲍里斯·约翰逊在宣传大巴前(图/东方IC)

然而,当受到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早安不列颠》节目主持人质问是否可以承诺这笔3.5亿英镑巨款每周都会进入全民医疗服务的资金账户时,奈杰尔·法拉奇说:“不,我无法做出这样的承诺,我也从未做出过这样的承诺。那不过是参与脱欧运动的一些人的一种错误说法”。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民主制度的一个问题:选举谎言(election lies)——那些候选人或所属的党派会做出不实的承诺。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所面对的经济现实与政客们所承诺的经济愿景之间是严重不符的。比如说,当政府在很多领域增加开支的时候,政客却承诺减税和减少政府负债。这是不可能的,除非经济增长率像他们所承诺的那样急剧攀升。

选民们听到政客如此承诺当然都是很开心的,因为老百姓内心里真的希望看到这样的愿景成真。谁会喜欢听政客描述令人不悦的残酷现实呢?选民们在投票前并不是在进行理性的思考,他们不过是出于对未来非理性的期待在投票赌一把罢了。

下面我谈一下民主制度的另一个问题:投票率(voter turnout)

我们西方人有一种心理倾向,我们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接受西方民主制度。可是与此同时,很多西方人在自己的国家里却放弃了投票的权利。当我听到德国总理大选的投票率低于85%、一些州选举的投票率只有50%时,我是极为震惊的。在欧盟的选举中,投票率甚至还不到50%。

在我看来,对于一个英国公民来说,参与脱欧公投应该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投票了,这次投票的经历甚至会令他铭记一生。在这一意义上,如果由我来设计脱欧公投规则,我会提出很严格的要求:

首先,获得三分之二多数选票的支持,脱欧才能通过。因为对于修宪来说,这个比例是很正常的,而脱欧公投与修宪公投的重要性是不相上下的;

第二,投票率必须高于75%,公投结果才能有效。如果投票率很低,而且脱欧获得微弱多数支持公投结果便有效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很小比例的英国选民就可以决定整个国家的命运。对于通常的首相选举来说,这还是可以接受的,人们如果对首相不满意,四年后把他选下来即可,而脱欧与选首相是完全不同的。

我认为,那些设计脱欧公投规则的保守党人太过自信了,他们认为脱欧肯定是通不过的。可是猜猜投票率如何?有近乎三成的英国选民认为没必要从家里柔软的沙发上坐起来去参与投票(投票率仅有72%)。最后公投的结果是支持与反对的双方差距不大,当时如果能有更多选民去参与公投的话,相信结果会完全不同。

多年来,令我感到害怕的是,在大选开始前好几天,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各位候选人。这个比例通常有三分之一左右。这个比例之高已经足以扭转一场选举的结果了。如果这些人不了解要投什么,他们会根据什么做出投票决定呢?你会愿意由一个被相当一部分选民拍拍脑袋随便选出来的政治人物来管理自己的国家吗?

脱欧公投那天究竟谁没有参加投票呢?

有三分之二18到24周岁的年轻英国选民并没有出现在投票地点,而公投的结果恰恰对这些人的影响最为长久。他们与欧盟一同长大,看到了英国加入欧盟给自己带来的红利。那些参与公投的年轻人中,有三分之二都支持英国继续留在欧盟。

而那些老年人,那些难以忘记大英帝国昔日荣光的英国老人却是大多对欧盟持否定态度的,这些人的投票参与率非常高。据我推测,这些英国老人也是对那每周转入全民医疗服务账户的3.5亿英镑最感兴趣的人,因为他们有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比其他年龄段更高。

我看到,已经有英国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我早知道脱欧会通过,我就投反对票了”。

下面我再谈谈民主制度的第三个问题:并非每一位选民都会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投票,有的人会进行策略性投票(vote tactically)

很多人参与脱欧公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他们自己在欧盟内部的权利,他们之所以投支持票是希望借此向政府发出一个“强烈信号”,而他们内心其实是不希望英国脱离欧盟的。这个情况与民意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关。

在选举前进行的民意调查会预示选举结果如何。可是在近些年进行的民意调查都非常不准确。在特朗普与希拉里竞选期间进行的民调就是其中一例,此次脱欧公投也是如此。那些投票支持脱欧的人本以为“脱欧肯定不会通过”,所以他们才毫无挂虑地投了支持票以表达自己的态度。

了解了上述情况,读者应该就不会意外,当卡梅伦在脱欧问题上豪赌失败后,新任首相特蕾莎·梅实际上是反对脱欧的。如今,这位新首相不得不为了自己并不支持的脱欧而与欧盟展开协商。然而,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特蕾莎·梅还是愿意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的(很遗憾,这就是我们很多政客的另一面,虽然这个例子有点极端)。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外,就脱欧事宜发表讲话(图/东方IC)

可是,英国选民的态度已经变了。英国已经与欧盟协商了两年,情况已经很清楚,欧盟不可能让英国占尽好处(英国人希望保留所有有利于自己的权利,却要摆脱所有对欧盟的义务,这是英国政客们曾经向选民们承诺过的)。所以如果今天再次进行脱欧公投的话,英国人很可能会决定“留下来”。

不过,大多数英国政客都认为,他们必须尊重“选民的投票结果”,无论选民是否曾受到误导,无论选民是否已经更改了主意,投票结果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认为,“举行多次公投直到看到希望看到的结果”是对民主制度的亵渎。

因此,最有可能的是,欧盟和英国将接受这一不完美的结果:“硬脱欧”的可能性非常大,不签署协议,在贸易问题上一切按照WTO规则处理,英欧双方今后将不再有什么瓜葛。

特蕾莎·梅首相先是花两年时间与欧盟协商出了一个能够把英国和欧盟捆绑在一起的方案,可是这一妥协方案最后还是被反对者以压倒性多数否决了。2018年年底,特蕾莎·梅首相曾推迟了脱欧协议投票,怕的就是遭到否决。

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民主制度的尴尬之处:反对党工党党首科尔宾本人是支持脱欧的,而他所领导的工党成员则大部分愿意英国继续留在欧盟。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科尔宾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拒绝接受脱欧方案或者提议进行新的公投,这样他就可以要求举行大选,这样他就有望成为英国首相。

然而,届时他将如何与欧盟协商出一个比已经花了两年时间才搞出来的方案A更好的方案B呢?这将永远是他的秘密。

英国工党党魁科尔宾就脱欧问题发表讲话(图/东方IC)

特蕾莎·梅首相的脱欧协议被否决不久,科尔宾就提议对特蕾莎·梅首相举行不信任投票。虽然此次投票并没有达成目的,不过科尔宾已经宣称:这绝不会是最后一次。而科尔宾也曾说过,在脱欧问题上,“举行多次公投直到看到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不可接受的。

如今,特蕾莎·梅首相不得不在三天之内拿出替代方案,可是由于任何一种方案都不会获得多数支持,“硬脱欧”将难以避免,3月30日“硬脱欧”的日子正不断逼近。

这一结果对欧盟和英国都是没有好处的,不过欧盟还是比英国损失小一些,因为欧盟坚持了原则,没有让英国“占尽好处”,那样的话其他国家也会受到诱惑去学习英国的做法。

英国将会如何面对这一局面呢?我估计结果不会很好看。的确,他们不会再受到欧盟官僚主义等等问题的困扰,可是从整体上来说,这个结果对于英国是非常糟糕的。其他欧盟国家会注意观察英国人将怎么收场。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结果也许体现了脱欧事件的正面意义:它提醒我们,欧盟存在的意义可不只是规定售卖时鸡蛋的大小和香蕉的弯曲度。

在前不久出版的法国《解放报》上,有文章分析了其中的一项细节:欧盟英国事务部长丹尼斯·麦克夏恩表示,英国有80%的卫生纸需要从欧盟进口,而英国的卫生纸储备仅能满足英国人一天所需。

如果你认为这很可笑的话,这里还有一例:英国政府曾租用卡车模拟多佛港到港货物由于海关程序卸货受到拖延所造成的情景。结果是,在卸货时间从2分钟延长至4分钟的情况下,由货车所组成的长龙将超过25公里。这是不可接受的。

多佛港所在位置(图/谷歌地图)

除了卫生纸,还有一些重要的药品,英国都需要从欧盟进口。因此,英国决定再开放两个常年废弃不用的港口。可是这样的话,英国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货船。英国政府花1.2亿欧元从三家船务公司订购了三艘货船,可最后人们发现,其中一家公司从未拥有或运营过哪怕一艘货船。

在这出脱欧戏码中,上述事件不会是最后的黑色幽默。很显然,英国政府并未就脱欧所引发的很多具体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那些在街头支持脱欧的普通英国人对于脱欧给他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更是知之甚少。

即便政客们个个真实坦诚,即便选民们很努力地搞清楚摆在自己面前的选项,可是在他们去投票时,他们还必须是天才才能明白哪个选项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想了解冈特·舒赫先生更多观点,可阅读其其他回答:https://www.zhihu.com/people/gunter-schoech/activities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泠
英国 脱欧 西方民主 投票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