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特·舒赫:在德国,比病毒扩散更可怕的是媒体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3-12 08:04

冈特·舒赫

冈特·舒赫作者

战略管理咨询公司Debrouillage创始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冈特·舒赫,翻译/观察者网 马力、凯莉】

新冠病毒已经无处不在,欧洲也未能幸免。就这种病毒本身来说,它已经在多个国家传播开来;然而在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已经受到了这一病毒的侵染。

疫情在德国获高度关注

目前,在我的祖国德国,与疫情相关的新闻报道备受关注,即便是与极其不同寻常的德国政局重大变动有关的新闻也未获得如此的关注度。

比如,势力日益壮大的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在图林根州议会选举中引发的风波已经导致了默克尔总理指定的继任者、现任执政党基民盟(CDU)主席卡伦鲍尔的下台。很多人担忧这对民主造成了严重破坏。此外,一起明显针对穆斯林群体的“新纳粹”恐怖袭击也震惊了全德国。

在正常情况下,此类政治事件会成为唯一的热议话题。但随着新冠病毒的扩散,人们的恐慌情绪与日俱增,正常情况已不复存在了。此外,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我个人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

截至3月10日,疫情在德国扩散情况(图/维基百科)

我在中国经营一家小公司,所以武汉疫情的相关报道很早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报道,只是一场不太严重的流行病。

还记得克雅氏病吗?它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疯牛病。疯牛病的病毒会破坏人类的大脑组织,感染者的大量死亡让人恐惧,我们也因此宰杀了欧洲所有的牛。最后,在全世界范围内疑似死于疯牛病的病例不到250人。时至今日,这一切已被遗忘。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对于任何人类个体及其所爱之人而言,生命的逝去都是一场悲剧。不过,我也在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不要陷入过度恐慌当中。

目前,德国确诊病例已破千,也出现2例死亡病例。这些数据当然会不断变化,但就当前数据来看,其规模和每年流感季的病例数据相比还相距甚远。

今年的流感季还没结束,确诊的感染人数就已达98500例,一周内增加了近18000例,161人死亡。如果算上未获确诊的病例,估计感染人数将高达210万。如果按照0.1%的死亡率来计算,最终死亡患者将达到2100人。2017-2018年的流感疫情比这要严重10倍以上,当时死亡人数约为25000人。2019年的情况较之上年仅仅是略有好转。

除此以外,还有人为问题的存在。为了弥补基本卫生条件的不足,抗生素被滥用,这导致医院内多重耐药性细菌毒株逐渐增多。来自著名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数据显示,大约有60万名患者被感染仅仅是因为去了趟医院,这也造成了每年1-2万人的死亡。

目前,德国还存在其他几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但很少有人讨论。然而这些问题仅在德国一个国家引发的死亡人数就比目前新冠病毒在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高出一个数量级。

疫情又被政治化

德国、法国卫生部长早已分别宣布新冠病毒已开始在本国大流行,他们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一项事实:一些感染者从未到访疫情爆发地区,也从未与病毒携带者有过密切接触史。

但是,目前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经济层面来看,人们对疫情的反应带来的间接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病毒本身所造成的直接影响。汽车销量下降、旅游业下滑、全球供应链中断、股市暴跌,所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影响。

就我个人而言,我取消了去中国出差的计划,还好我在中国的员工都可以在家办公。从中国朋友那里,我听到了一些人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过世的消息。比起冰冷的数字,这些真实的例子让我在情感上对这场悲剧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此外,还有另外一点令我深感意外,那就是人们把此次悲剧性瘟疫流行进行政治化操作的速度。在最初几天里,我们的新闻媒体还把报道焦点集中在这场人间悲剧上;可是没过多久,许多媒体就开始把它当作政治话题进行炒作了。

在德国很有名的媒体《明镜》周刊,2月初就对中国的新冠病毒疫情进行了封面报道。苹果手机的确是在中国制造的,如今全球供应链也确实被打乱了。可是封面图片里的手机和防护服都被设计成了红色,标题字母则是黄色的,而且还明明白白地写着“新冠病毒:中国制造”。读完文章,你会觉得封面的设计思路与文章主旨真是保持着高度一致。文章讨论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中国政治制度是如何影响中国对此次疫情采取的应对措施的。

《明镜》周刊封面,写着“新冠病毒:中国制造”

但请让事实来说话。

到目前为止,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从疫情爆发以来,即便不能说中国所有的处理方式都无可指摘,但很多措施的确发挥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而且比起2003年非典疫情的应对更是有了长足进步。作为SARS病毒的发现者之一,柏林夏里特医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克里斯蒂安·德罗斯滕在一次采访中也表达了这一看法,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应对此类疫情。

然而,《明镜周刊》和其他“友媒”很难抵御批评中国给他们带来的诱惑。

他们会同时批评中国的防疫态度过于松懈和防疫措施过于严厉,他们会把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抗疫措施的赞许用另一种有倾向性的话语进行歪曲,进而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坏家伙。当然,他们最热衷于猜测的就是疫情对经济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是否会引起民众对中国政府的不满。此外,还有一些人希望过于依赖中国的供应链今后能被转移出中国。

幸好,无论阴谋论还是种族主义言论,都还不算很普遍的现象。目前的主流报道也没把疫情的爆发归咎于任何人,而是就疫情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在病毒面前,我们面临着同样的威胁。这些悲剧为何会被政治化?很明显,这种病毒在传播时不会顾及你的国籍、种族或政治倾向。没有国家可以让自己的公民免于受到病毒的威胁。

你可以说,中国所采取的措施,其中有的效果比较明显,有的则效果欠佳。我们看到中国对突然爆发的疫情已经处理得很不错了。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在本国疫情爆发之前已经知道病毒出现在本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已经看到,原先被批评为“只可能被极权国家采用”的各项措施已经被欧洲采用,比如封锁城市和地区、进行强制性居家隔离等。

中国在武汉火速建设的“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给许多德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到我们首都柏林的新机场始建于2006年,交付日期一延再延,至今我们都不知道2020年底它能否投入使用。

说到“政治化”,其实我们西方国家内部也搞政治化。

有时是可以理解的、合理的,比如德国卫生部部长延斯·施潘,他并不是个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但因为需要组织抗击疫情,可能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会极为忙碌,所以他选择退出了基民盟党主席的竞选。

有时则是不怀好意的,那些因移民问题反对开放欧洲边境的人似乎从疫情中看到了机会。此外,特朗普的反对者们也认为疫情是一个把他在经济下滑中扳倒的好机会,尽管经济因疫情遇到危机并不能说是特朗普的责任。特朗普已经开始在讲话中“打预防针”了。

结语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科学界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共同协作以拿出新冠病毒的解决方案。毫无疑问,新冠疫情是对全球化的严峻考验:世界范围内的商务旅行和旅游活动已经受限,全球供应链和金融市场等方面的连锁反应也已初露端倪。隔离方案对于已开始爆发疫情的几十个国家而言也许为时已晚,只有医学领域的解决方案才能带来最终的胜利。

新冠病毒与气候变化、大规模移民、相互关联且脆弱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等其他全球性问题有相似之处。在这些问题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或“全身而退”。即便政治对抗仍然存在,我希望阻击新冠病毒的这场战役能够为今后的全球合作提供一个可供效法的模式。

(想了解冈特·舒赫先生更多观点,可阅读其其他回答:https://www.zhihu.com/people/gunter-schoech/activities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新冠肺炎 疫情 新冠病毒 明镜周刊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