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击:股市成这样了,别问专家问“三体”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7-04 13:51

何处击

何处击作者

财经视界多魍魉,挨着何处何处击

击哥是半路出家学习财经知识的,难免功底不够见识浅陋,但多年来牢记经济学最基本的“理性人假设”,未敢或忘。这个假设是市场经济诞生的基础,亦是“看不见的手”博弈“看得见的手”的最有力武器。无他,人类趋利避害择优而处的本能,难道值得怀疑吗?价格脱离价值难道不该回归吗?政府每一次对市场的干预难道不是邪恶吗?

听上去特别有道理的话,往往都是在虚拟的真空环境中才生效的,此正所谓“假设”之义。《经济学原理》的作者曼昆曾经这样描述假设一词,“如果你问一个物理学家,一块大理石从10层楼掉下来需要多久,他会假设大理石在真空中落下来,当然这不现实,但是当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时,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很遗憾,任何涉及大量人群的行为时,这种“理性人假设”就会很苍白。比如说,那块石头从1亿层楼高度掉下呢?要不要考虑空气阻力甚至摩擦生热导致石头烧起来?比如说,5000万“价值投资”的股民和3000万“小道消息投机者”加上1000万“杠杆融资投资人”在一起,各自以各自的“理性人模式”来主导自己的行为,后果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呢?很难说。

个人理性叠加在非真空环境里变成非理性的最好例子,也许就是上海的汽车牌照拍卖。根据规则,每个投标者都可以在两个时间段出价,第一个时间段可以出100元到限价(往往在7万多)之间的数值,这个时间段其实就是报名窗,丝毫不决定最后的中标结果。第二个时间段开始加价,每人可以在第一个时间段报价的基础上每次加300元出价,最多加两次,所以,最后能拍中牌照的幸运儿,理论上就是在最后截止时间上出价的人。

《三体@黑暗森林》里的“猜疑链”正在股市上演……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所有投标人均是理性人,那么,每次的成交价应该是多少?击哥没特别仔细地测算过,大概是不会超过2000元,因为第一时间段大家都填个100元,反正不会有胜负产生,多填也只是多交钱给政府而已,第二时间段300一加也加不了太多。可是,事实上,这个拍卖会的成交结果是,每次都超过70000元!原因无他,因为每个人都很“理性”地猜测,假如别人是傻逼,在第一个时间段就填最高价,我填100,我就肯定失去这次机会了。

这是所有“理性人假设”的困境,因为人类很难相信同类都是理性的,尤其在特别稀缺的资源面前,总是倾向于害怕别人会占便宜,宁可同归于尽也不愿发生这样的事。上海的汽车牌照当然是一种稀缺资源,同样,股灾里逃生的机会更是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

2015年A股的牛熊转换特别快速而暴烈,据说让很多长胜不败的巨头也吃了药,不仅有私募基金清盘,有期货大佬暴亏百亿的传闻,也有公募基金一天净值下跌16%的耸人听闻事件。很多人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误判在于,2007年上证指数开始了从6124点的崩盘,也会在下跌20%左右后有一个10%幅度的反弹,而且有足够多的时间逃生,然而这次即使在政府开始了双降为首的救市行动后,反弹依然乏力,短短10来天,大面积个股腰斩,每天有1000家以上的公司股价跌停。有的投资者买了诸如银行股之类的低市盈率蓝筹,却依然损失惨重,手足无措。

击哥此前用了三篇文章来论述此轮“闷杀式熊市”的罪魁祸首,那就是监管者对待“配资业”始乱终弃的态度。杠杆这种事,你要么在只有几千人使用、资金规模几十亿时就毫不犹豫地切断,一旦待其坐大成势就必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抽丝剥茧慢慢梳理,而发生在我们市场里的景象正好倒过来,在其发端时洋洋得意不屑一顾,开始查了又不公布透明信息数据稳定市场预期,造成谣言满天飞。

他们以为很小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最大的问题,即改变了群体性的假设。我们不难看出,这轮暴跌,哪个群体是最早逃顶的人群?没错,正是从5月份就开始被要求“切断HOMS”的那些配资客,他们被动地在最高点出逃!随后,由于消息的不透明,这个事件在配资群里不断酝酿发酵,终于在6月份形成了配资客集体出逃,他们抛在了次高点!接下去,高杠杆人群被股价下跌带倒爆仓,终于引发了市场的第一次恐慌,因为带着杠杆的人们开始以邻为壑甚至疑邻盗斧,连锁式的股价滚动向下开始形成。荒谬的是,此刻的监管者依然洋洋得意地宣布,下跌是市场行为,IPO更是不减反增,他们完全忽略了,此时市场的跌幅虽然不大,可是人们的“理性假设模型”已经改变!

当救市政策终于出台,新的假设模型已经被私募和公募机构广泛接受,大家就像拍车牌一样,每天借着市场的短暂反弹不遗余力地卖出股票,甚至不惜打出跌停。终于,当悲惨的“跌停翻面”事件发生后,连消息获得最少的散户也明白了,每一次所谓“反弹”只不过是开了一天的出逃通道,此时,所有人的“一致理性”变为两点:我不卖别人也卖,一样会跌停;即使会跌停,我也要抢先卖!

击哥能够想到的最暗黑的场景就是《三体@黑暗森林》里的“猜疑链”发生了,当一个小股民看到电视里几个私募大佬在号召大家买进时,他(她)的内心深处是否会怀疑,正是你想让我接货呢?由于每个人的信息获知程度均是有限的,谁也无法论证市场里大部分人此时是否“友善”,同理,每个人只好以最本能且负能量的方式自保:卖出并观望。极端情况下,甚至会毫不理会任何所谓的“救市措施”。

金融市场实际是个金字塔结构,当4800点时,证监会表个态就能救市,当4500点时,两天出三次政策也白搭,当4000点时形势已经逆转,猜疑链已成。路走到这一步,就绝了后路了。

击哥说了这么多,是想说明一点,资本市场绝不是一个可以“放任”的市场,它的正能量和负能量都绝不是农贸市场可比的,我们国家的事前监管和动态维护手段都太弱,远远达不到一个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应该有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决不能像有些市场派呼吁的那样“放松行政监管”,因为那根本不是一个“理性人市场”。而是应该提高壮大监管力量,将“证监”、“银监”、“保监”的力量混合起来,设立更高级的部门统筹协调。

以这次事件为例,击哥很怀疑,在没有银监部门的支持下,证监会根本都摸不清楚场外配资的真正规模和可能发生的混乱场面,同时,没有有效的资金手段,证监会只能依赖原本就不该属于它的“调节IPO”等手段控制市场节奏。

撰写本文时,击哥看到有些微信群在传新一轮的救市方案,但是显然,群里的大部分人早就没有了上个星期看到政策时的激动。希望这一次的救市能对投资者们有所帮助,然而,在理性假设模型没有发生改变之前,这真的很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股市 中国股市 股市泡沫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获得军援后以色列不会违反国际法?美国多部门:不可信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