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宗:“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香港的实践

来源:作者赐稿

2022-04-04 08:19

何建宗

何建宗作者

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

【导读】 3月23日,中国联合国协会举办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9届会议视频边会,主题为“基于国情的民主模式与中国的实践:尊重各国人民选择民主治理模式模式的权利”。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文/何建宗】

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民主”这个词耳熟能详。香港个别政客多年以来甚至自称是“民主派”,并把不同政见的人士打成“非民主”甚至是“反民主”。然而,我们看近代历史,多少国家因为“民主”之名侵略别国,导致死伤无数;多少罪恶,多少欺凌也是假“民主”之名而行。中国于去年12月公布《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和《“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香港在完善选举制度后也完成了选委会选举和立法会选举,本文讨论“一国两制”在基于中国国情的民主模式下的实践。

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但正如所有崇高价值一样,不同国家因为不同的历史、文化、种族、宗教和意识形态,对同一个价值都会有不同的定义。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近代西方社会普遍把民主局限在选举民主这个狭窄的范围里面,并且以是否直接选举,是否“一人一票”为民主下定义;仿佛民主的定义就只是各级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选举。

但频繁的选举也容易成为金权政治和腐化的温床。以美国为例,虽然是两党制,候选人之间的差异并不大,但在2020年的总统和国会选举,总支出高达140亿美元,是2016年的2倍和2008年的3倍!当中,总统大选的开支就高达66亿美元。

作为选举制度的一个形式,“一人一票”本身没有问题。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人民有着基本的共同信念和民主素质,少数服从多数,“一人一票”每票等值可能是解决争议的有效方式。

但环顾世界各国,尤其是近十年,由意识形态、种族、宗教、政党派别之争引起的撕裂前所未有,从十多年前泰国的红衫军与黄衫军之争,到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引致的国会山暴动,都让我们反思,在一个已经是严重撕裂的社会,“一人一票”的选举究竟是激化还是缓和矛盾?西方选举的全过程,包括酝酿候选人、竞选活动、拉票、投票、以及选举结果的争议,究竟是为人民带来更大的幸福,还是更大的互不信任和对立?

在世界各国选举民主滋生越来越多问题,正当性越来越受到质疑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用的经验总结,与美国日益异化为金钱政治、少数精英政治和否决政治的所谓民主制度相比,更是高下立见。

“全过程人民民主”包含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摆脱了其他国家人民只有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进入休眠期;拉票时受宠,选举后被冷落的普遍现象。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对于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特区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过去香港所谓的民主进程也是以地区直选为基础的议席比例为准则。直选比例越高被视为越民主,而以各界别为基础的功能组别却被批评为“保守”或“不民主”的选举。

令人痛心的是,很多美国政治的弊端和乱象都曾经在香港发生。例如所谓的权力制衡变成“否决政治”,在上一届立法会的运作就充分暴露。尤其是在2019-2020年,大量反中乱港势力肆意扰乱议会秩序,通过所谓“拉布”、制造流会甚至是暴力冲突阻止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后来的所谓“揽炒”,即为了达到夺权目的不惜否决所有包括民生的拨款和议案,就是“否决政治”的极致,为香港市民深恶痛绝。

我过去曾经在特区政府工作。我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特区政府每5年提出一次政改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无可避免难以聚焦民生、经济发展和与内地融合这些更重要的议题。多次推动政改换来的,是社会内部更严重的撕裂,和对于中央政府和内地民众的更大的不信任。

可幸的是,去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完善选举制度方案,落实“爱国者治港”,并把香港选举制度的争议一锤定音,香港从此走上由乱及治的康庄大道。这次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完善候选人审查制度、重新构建选举委员会和规定了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

新设立的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并确认行政长官候选人、立法会议员候选人和选举委员会委员候选人资格,是落实“爱国者治港”的重要制度保障。

新制度将资格审查主体由选举主任提升到资审会,并引入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参选人不符合“拥护”“效忠”要求出具审查意见书制度。其把关的对象是危害国家安全、勾结外部势力的分子,而并非拥有不同政见的人士,在新一届立法会选举中,我们仍能看到非建制派候选人参选,向市民阐述自己的理念。

候选人审查制度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使新一届选举委员会选举和立法会选举得以顺利进行。

新的选委会吸纳了更多来自不同阶层的团体,无论界别的人数多少都有机会参与到选委会中,有利于实现香港社会政治参与的公正性,体现《基本法》中提到的“均衡参与”。选委会具有选举产生行政长官候任人、选举产生立法会议员以及直接参与提名所有立法会议员候选人三项职能,这意味着选委会承担了更大的选贤举能职责,需要广泛听取民意,有利于真正推动良政善治。

2021年12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投票结束;90人当选新一届立法会议员。这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举行的首场立法会选举。

新一届立法会选举则开创了回归以来历次选举的先河,有三个特点。第一,从恶性竞争到君子之争。正如《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中提到,“好的民主,应凝聚社会共识,而不是造成社会撕裂的冲突”。总体来看,虽然选举辩论也很激烈和针锋相对,但像过去歇斯底里的人身攻击已不复见,更多的是讨论具体民生议题。新增的选举委员会界别更是君子之争,由于是全票制且候选人来自不同界别,大家在辩论和交流会都着重提出自己的政纲和主张,几乎没有互相攻击。

第二,从过度政治化回到民生、经济问题。众所周知,过去20多年的选举,最大的争议点都是政治,包括何时和如何实施双普选。这导致民生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社会流动等问题被长期忽视。全国人大为完善选举制度一锤定音后,政治议题就不再成为选举争议的焦点。

第三,体现底线思维和均衡参与的结合。新选举制度首先通过资格审查委员会把关,排除任何反中乱港分子参与,体现了底线思维;同时做到所有议席都有竞争,没有任何自动当选;候选人的背景更多元,包括外籍港人、公车司机、在台湾长大的港人等等。这正是香港社会的缩影,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2月18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由于香港疫情严峻,原定于3月27日举行第六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将延后至5月8日举行;同时,行政长官选举提名期延后至4月3日至4月16日。

作为一名宪法与基本法学者,我很高兴看到香港的新选举制度体现了行政主导、行政与立法既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各方面均衡参与的政治制度设计初衷。这些起草香港《基本法》的重要指导原则,在新制度中得到了维护。

新一届立法会把精力集中在议会事务,一改过去立法会对政府重制衡轻配合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议政效率。就在今年2月,立法会财委会经过4个多小时审议,在全部出席议员赞成下,通过涉款270亿元的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拨款申请,积极迅速地推动政府在疫情下对企业的支援。这与过去很多议员没有认真履职尽责,导致反对派借点人数导致流会的现象截然不同。

香港市民高兴地看到,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对治港者能力提出的“五个善于”:包括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破解香港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为民众办实事、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履职尽责等,在新选举制度下逐步实现。

民主有多种形式,它的优劣只能由当地的人民来判断。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和选举制度的完善,“爱国者治港”的局面将更加稳固。中央是促进香港民主的最重要力量这个历史事实,是不容西方个别人士和媒体歪曲的。这次立法会选举是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之后的第一次,是优质民主的充分体现。我们期待在未来,香港可以继续依循《基本法》订明的普选目标,在中央的支持下制定一个符合全过程人民民主、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选举制度。

总而言之,《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以及《“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的公布,使得中国人民包括香港居民更加认识和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民主制度,对于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不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朱敏洁
香港 民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