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希伯:抗战十大谣言之委员长卫队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8-09 09:58

洪希伯

洪希伯作者

军事观察者,旅港学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艰苦抗战,中国终于取得胜利。然而这一段岁月中的人与事,却在后人的转述中逐步走样。在日本投降69周年之际,观察者网特地推出“抗战十大谣言”系列,以正视听。之前已刊发《抗日战争十大谣言之“名将”张灵甫》、《抗日战争十大谣言之孙立人活埋日军》与《抗战十大谣言:起底“钓鱼帖”》。】

说到国军精锐,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两个“械”——抗日战争时的德械与解放战争中的美械。关于“美械”的记载很详实,与之相比,国军的德械部队却“传奇”得多。

中国特种兵的先驱:委员长卫队?

传统上,国军德械师包括著名的88师、87师、36师与税警总团。而近年来,又有一支所谓“委员长卫队”半路杀出。有关这支部队最初描述已不可考,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类似的小说家言论,署名“谢海云”的作者发表在《文史春秋》2004年第4期的《中国宪兵:600人击退两万日军》被搬上网,则可看做此说法广泛流布的滥觞。此后,伴随着《六十多年过去了,还有谁记得这些事!》的风靡,这一故事流毒甚广。

这支部队的初次登场据称是在“1934年民国政府的国庆阅兵大典”,“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冲锋枪,军容整齐,士气高昂,一举一动都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部队登场后,“英国大使十分惊愕,日本大使则面色阴沉,德国大使则非常自豪,微笑着对法国大使说:‘瞧!这是我们德意志的军官所训练的军队,完全是德国军队的亚洲翻版。’”

至于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文章讲述了“委员长卫队在南京保卫战中以两个营600人兵力对抗日军甲种梅村师团”的血战历程。“平均每个士兵要坚守25米长的阵地,面对50名日军精锐部队的士兵,但胜利者依然是中国人。”梅村师团长在久攻“委员长卫队”阵地不下之后,居然亲自拔刀带队冲锋,导致佩刀被“委员长卫队”缴获。

这段“史实”是如此传奇,直到近年才有抗战神剧“超越”。至于文章的内容更是错漏百出。

首先,文章号称卫队的对手是日军最强的第250梅村师团, 编制有24联队(日军甲种步兵师有4个),在遭到“委员长卫队”的沉重打击后伤亡达两万人。且不说南京会战中日军参战师团(第3、5、6、9、13、16、18、104师团)里没有这个“梅村师团”,二战中整个日军都不存在250师团。对于所有的疑点,文章用了可笑的理由交代——此战过后,“梅村师团”被日军撤编,并且在历史记录中抹去了该师团的全部记录。

按照文章所说,这支部队精锐的原因之一在于全军使用德国冲锋枪,当时中国使用的主要是德制MP18/28冲锋枪,因为MP18/28枪管笼套上开孔很多,又名“花机关”。由于国内兵工厂曾大量仿制此枪,它在中国并不罕见,几乎各路军阀手中几乎都有专门装备这种冲锋枪的“手提机枪连”甚至营、团级部队,用作突击先锋。

不过冲锋枪的一大弱点在于射程仅200米,比不上火炮也赶不上步枪、机枪,靠近突击尚可发挥火力密集的优势,用来防御则力不从心。日军甲种师团拥有超过100门各型火炮,还得到空军的支援,不可能蛮勇到“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翻看史书,国军在抗战中确实有“特种兵”投入战争,但当时的“特种兵”指的是炮兵、汽车兵等技术兵种,与现代“特种部队”全无关系。据孙宅巍《试论南京保卫战研究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刊于《民国档案》1993年第1期)介绍,“投入南京保卫战的特种兵,只有炮兵第8团的15榴炮营, 炮兵第10团的新15榴炮营”。

日本缴获的国军德制I号坦克在东京“游街示众”,为了照顾德国人的面子,被标注为“缴获的苏联坦克”

至于在雨花台抵抗日军进攻的,则是另一支著名的德械师——国军第88师。战斗中朱赤、高致嵩两位将军殉国,全师官兵损失数千人……一些文章所说中国军队600人对战2万日军部队,大获全胜,自己仅损失50多人,似不大可能,查遍所有与南京保卫战有关的军史档案资料,也看不到这样的记录。

历史上,国军宪兵1团和宪兵5团的确参加了南京会战,其中有一个营在龙潭一带抗击日军,归第十军军长徐源泉指挥。另有一个营的宪兵于12月11日奉萧山令之令押送军火开赴中华门外雨花台,并留下增援守军,但仅参战一天便死伤过半,所把守的隆昌寺失守……仔细想来,也许这正是日后“委员长卫队”各类传说的起点吧。

诚如席亚洲在文中所说,谣言是会自我进化的。“委员长卫队”的故事也经过多次修改润色,如最初在阅兵时出现的4000人大方队被改成了400人;各国大使见“委员长卫队”而失色的故事是国民政府秘书邵则明所说;参战的“委员长卫队”不是600人而是800人;梅村师团也被“降格”为战前日军17个甲种师团之一;梅村师团长与蒋委员长决斗赢得宝刀(所以原文将卫队缴获宝刀称为“完璧归赵”)直接被删去。不变的是“委员长卫队”依然神勇。

国军“德械师”除了钢盔和水壶外,装备并未真正“德械化”,图中他们使用的是一战前的“马克沁”机枪

 

 

 

德械师是精锐吗?不是——但穿得好就有人权

“委员长卫队”是个演义故事,但国军德械部队确实是存在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蒋介石违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遗训,屠杀共产党、并以血腥手段消灭国民党内左派,同时驱逐苏联顾问并转投德国。

德意志魏玛共和国向国民革命军派出了军事顾问,但来华军官并不著名,以免引起外交非议。随后德国政局风翻云变,希特勒上台。与网上所传“希特勒对中国青睐有加”的谣言不同,希特勒政权的种族主义政策极度轻视中国人,蒋介石甚至已经开始考虑赶走德国顾问并转向法国。如非1933年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的极力维持,命令德国军官尊重中国军队,中德合作可能早就破灭,“德械师”可能会变成“法械师”。

德械士兵像

在中德合作期间,中国输送了大量钨、锰等德国扩军备战紧缺的矿产资源,以换取德国的武器装备。塞克特向蒋介石提出了以10年时间建立60个德式陆军师的计划,强调要终结中国军队中的“山头主义”,要求军队向蒋介石一人效忠;塞克特建议将长江下游要塞化;此外,塞克特建议蒋介石实行工业化,确保中国的武器自给。

到1937年7月,国军号称有8个师成为了德械师,他们是3师、6师、9师、14师、36师、87师、88师和教导总队,还有一支非军队系统的税警总团。但在淞沪会战爆发时,只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真正彻底实现德式装备与编制,87,88,36三个师虽然整编组建,但是装备、人员不齐整,其他部队得“德国化”进行的并不好,有的部队1个师只有1名德国顾问。即使是完全依造德国的军事思想及操典训练的教导总队,以德军标准也不过是轻装部队,缺乏重炮等支援力量。

这张照片常被“国粉”误当做抗战中的“德械师”,其实这是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初创时期,装备了缴获的德式钢盔而已

那么这些看起来很厉害的德械师表现到底如何?

1937年10月5日至9日,德械师投入到淞沪会战中不到5天就损失过半,几乎丧失战斗力。随后在苏嘉湖防线上一溃千里,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

随后,南京保卫战爆发。12月12日德式部队第88师师长孙元良擅自退却,被德式部队第36师强行“劝返”前线。中午前后,一部日军在炮火掩护下由缺口突入城内,第88师遂即撤走。当日17时,南京卫戍司令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突围,而唐生智在下发撤退命令之后考虑到第88师、第87师、第36师和教导总队是经过德国顾问多年训练出来的中央嫡系部队,惟恐突围损失过大,回去会受蒋介石的责备,口头指示他们也可以渡江北撤。 随后,第71军军长王敬久与该军第87师师长沈发藻等根本未回指挥所。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留参谋长邱清泉处理文件等,自己单独先逃跑。其第2旅旅长胡启儒不等会议结束,即独自逃窜了。南京保卫战后,德式部队除36师大部撤出南京外,其余部队大多覆灭。

国军德械部队戴着M35德式钢盔,很像是二战中横扫欧陆、威镇寰宇的德国军队。然而早在二战以前,德国军队已经着重训练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机械化作战,有的部队虽然不能实现摩托化与机械化,但至少要实现骡马化。德国军队步兵的一切作战围绕坦克兵团和强大的战术航空兵展开。国军的“德械师”一没有机械化,二没有重火力,所谓的德械仅仅是基本的轻武器加上人手一顶的钢盔。区区这样几个轻步兵师又怎么阻挡日本海陆空结合的进攻?

德械师出身于蒋介石的警卫部队,是嫡系中的嫡系,在防御作战中却比不上某些战斗意志坚决的“杂牌军”。至于德械师在网络上大热的原因,除了有人一再渲染,大概是因为在美国《时代》杂志的照片里,M35钢盔很好看,比川军的斗笠洋气,也比华北、长城抗战的英式扁锅盔好看。

正如言兼在第一篇辟谣文中所感叹——张灵甫都能红,这个看脸的世界没救了。笔者也要感叹,穿得好的就是有人权。

《Life》的这张照片是最著名的德械士兵形象之一

 

 

 

白刃作战靠的是大刀队?

M35钢盔也许激发现代人炮制“委员长卫队”谣言,夸大“德械师”的实力,而另一种著名装备——大刀却在抗战年代催生了流传甚广的谬误。笔者从小唱着《大刀进行曲》长大,感情上极不愿捅破“大刀队”给人们留下的偏颇印象,但事实就是事实,不应被埋没。

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29军“大刀队”发起夜袭,一击毙伤日寇800余人,一扫九一八以来“战必亡国”的论调,被世人广为传颂。作曲家麦新闻讯热血沸腾作战歌《大刀进行曲》,在那个艰苦困顿的年代里,振奋了多少人的胸怀。

然而人所不知的是,此次夜袭组织起来的600多名精锐大刀队最终仅有30余人生还。大刀作为抗战精神的象征固然鼓舞了士气,但随后它便被滥用了。当时的媒体经常出现“大刀报国”或“斩首××余”的字眼,使得普通民众甚至士兵对大刀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往往产生不切实际的误解。

29军大刀队,可见他们配用的大刀与今日抗战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大刀样式不同,抗战中的大刀往往是民间铁匠打造,形制差距极大

抗战之初,不少中国军队手执大刀在日军机枪和炮火扫射之下集体冲锋,造成了不少无谓牺牲。正面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使用大刀是在1939年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刘汝明的68军大刀队以肉搏歼灭日军300人,但随后遭到日军毒气袭击,中毒达400余人。

大刀杀敌,是当时中国落后的工业能力所迫。今人也许无法想象,对于那时的中国,虽然可以小规模生产步枪,量产刺刀的能力却远远逊色于此。相比之下,大刀却可由铁匠“私人订制”,产量“可靠”,自然成了抗战军人的基本装备。

冷兵器的战斗比热兵器的战斗距离近得多,战斗人员会目击战争的残酷。以大刀作战需要极大的勇气。如果一支部队能进行白刃格斗,并且在白刃格斗中保持组织性,证明这支部队拥有高昂的战斗精神与强大的战斗能力。令人遗憾的是,更多时候,日军是一支敢打白刃战的军队,而多数中国军队却缺少白刃格斗的组织水平。

相比之下,八路军成为当时中国战场上最敢于打白刃战的部队;而国军前期一味地集中运用大刀白白消耗勇气与生命,后期又作战意志低下不敢白刃战。八路军却是从白刃战中学习白刃战,越打越强。各国军队的操典都规定,拼刺刀前要关闭枪支保险以防止误伤。八路军在屡次的战斗中形成了新的作战条令——直接把枪膛里的子弹打掉。因此在发起白刃作战后,日军会呆板地按照操典关闭三八式步枪保险(因为这个动作需要抬起枪栓,在中国被讹传为退子弹),八路军、新四军冲到日军跟前,先会放一轮排枪,造成日军不小伤亡并打击其士气,顺带在随后的拼刺中就免去了走火的危险。即便如此,八路军的白刃战依然讲求局部以多打少,搭配使用刺刀与大刀破解日军三人一组的白刃战队形。

直到今日,日本仍很重视刺刀

大刀队是中国人勇气与智慧的体现,德械“钢盔师”“水壶师”多少也反映了“现代化”的追求,但它们无疑都是旧中国落后工业的苦涩果实,一味拔高,就难免生发出“抗日神剧”和“委员长卫队”的奇葩故事。

责任编辑:陈轩甫
抗战十大谣言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是中国的非凡机遇,德国和日本远远落后了”

“日产在泰国优势,被中企取代了”

他放话:我们在努力“拆散”中俄

敷衍应付、屡查屡犯!7家医院被国家医保局点名

“决定性胜利”,无限期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