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鑫诚:特朗普又决定参加东亚峰会了,但美国已不是当年的美国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1-06 07:22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洪鑫诚】
美国总统特朗普启动亚洲之行,据白宫官方消息,将相继访问日本、韩国、中国、越南及菲律宾。特朗普不仅将会晤中日韩等各国元首,也预计出席11月10日在越南举办的APEC领导人会议,随后在11月12、13号分别参加东盟(ASEAN)五十周年特别庆典晚宴并在美国—东盟峰会(U.S.-ASEAN Summit)上庆祝美国与东盟建交四十年。
白宫方面在新闻稿中写到:“此次总统出访将强调他对美国长期盟友和伙伴的承诺,并重申美国对促进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领导作用。”
不过,在是否出席此行的最后一站——14日的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的问题上,特朗普又向世人展示了他的不可预测。原先其计划跳过东亚峰会的消息引发巨大争议,并遭到美国主流智库及媒体的轮番批评。而据11月4日法新社援引白宫最新消息,已经在路上的特朗普居然又反悔了,最终决定延长行程,参加峰会。
是什么原因让任性的特朗普打脸自己,美国媒体和智库都说了些什么呢?
白宫官方新闻稿部分截图
此前特朗普将错过东亚峰会的消息一出,《华盛顿邮报》率先指出,特朗普此举将对亚洲国家传达不好的信息,破坏亚洲行的整体目标,动摇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领导地位。也有一些专家和前政府官员认为,在上任的第一年就不参与东亚峰会,显示特朗普对该组织及其计划不感兴趣。
供职于在美国外交政策领域享有盛誉的外交关系协会(CFR)东南亚专家库兰斯基(Joshua Kurlantzick)撰文跟进,标题直指特朗普的“美国第一”时代下的东南亚民主衰退(Southeast Asia’s Democratic Decline in the America First Era)。
民主衰退危机挫伤全球民主支持
这篇文章以几个东南亚国家近年来的民主危机开篇,指出这个区域在1990年代及21世纪初的成功民主化一度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模范,但现在却面临着民主的崩溃。与此同时,公众对于民主的态度似乎也正在发生扭转。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研究表明,在中心调查的38个国家中,有相当数量的民众愿意考虑民主制度之外的其他治理模式。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研究表明,虽然全球民主对代议制及直接民主仍有广泛支持度,但已有相当数量民众对非民主制度——包括专家、强人或军政府治国持开放态度
库兰斯基认为特朗普政府若在即将到来的亚洲之旅中进一步向世人展示美国优先政策,只会给东南亚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独裁者们壮胆。他认为白宫目前对支持民主的漠不关心是一个错误。在他看来,成熟的民主政体能和美国最有效地开展合作,而由强人领导的国家则是不那么值得美国信赖的伙伴。
对于东南亚政局的未来,库兰斯基也不乐观。他提及,许多国家面临高度的社会不平等、产业垄断以及普遍的贪污,使得反精英、民粹主义的情绪弥漫。而这一代东南亚领导人们对民主的兴趣几乎只剩下投票箱,他们看重民主的选举面向,一旦当选,则经常破坏法治和宪法规范。
这不仅仅是东南亚的问题,库兰斯基引用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指标解释,在过去几年内,全球许多国家的民主状况从存在风险(at risk)发展到了被彻底摧毁(outright decimated)。据他的观点,这种全球范围内的民主崩溃与美国主动放开全球领导力有很大关系。
自由之家2017年报告总结过去11年全球民主衰退趋势明显
千禧一代的政治冷漠
而在近年的全球变局之下,不仅越来越多民众相信民主并不总是最好的治国方式,许多富裕民主国还出现了明显的政治冷漠,尤其是对于2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来说,投票日渐失去吸引力。此外,民主政体内部似乎也在悄然生变,由哈佛大学和墨尔本大学联合发起的研究表明,富裕民主国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人口统计学上指1980-2000年出生的一代)日渐厌恶民主政治,对于非民主政体的接受度正趋提升。
在欧洲和美国,认为民主政体是“坏”或“非常坏”的治理方式的民意整体上升,此外还呈现年龄差异,更高比例的年轻人对民主持负面态度
哈佛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研究表明,26%的美国千禧一代认为民选产生领导人是“不重要的”,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先前的世代
库兰斯基总结到,在这种全球民主危机之下,特朗普政府未能持续强调民主的价值,而是把许多过去用于民主促进方面的资源挪用到其他政策方面。正如这一次的东亚峰会本是美国领导人重申民主价值、展示其区域承诺与保证的绝佳场所,而特朗普不仅跳过这一重要多边机制,反倒与近来“人权纪录糟糕”的河内、马尼拉方面深化双边关系。基于库兰斯基的视角,美国优先政策之下对人权议题的漠不关心,只会让华盛顿未来与东南亚进一步疏离。
特朗普的任性和中国的崛起
对于此事,著名国际时事杂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也在显眼位置挂上相关评论,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高级国安顾问辛格(Vikram J. Singh)和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政治与安全事务主任福特(Lindsay Ford)以“中国正盼着特朗普缺席东亚峰会”(China is Looking Forward to Trump’s Truancy at the East Asia Summit)为题,痛陈特朗普缺席东亚峰会无异于给中国献礼。
两位作者指出,东亚峰会为美国总统保留了目前仅剩的一个可以和亚太地区领导人们集体坐下来共商当今世界重大政治和安全议题的机会。前总统奥巴马除了在2013年因美国政府暂时停摆而错过一次之外,每年都要参加这一峰会。
因而基于几点理由,作者希望白宫三思而后行。首先,对于美国的亚洲伙伴来说,能够体现美国承诺的最重要信号就是美方对区域会议和集体活动的积极参与,参与东亚峰会能够展示美国的诚意并弥补目前美国亚洲战略的不足。目前,特朗普政府突然退出TPP等行为已经极大冲击了美国在此地区的公信力,而中国正在更积极地参与区域合作。在这种时候绕过东亚峰会并不明智。
其次,原本亚洲国家期待特朗普此行能够聚焦朝鲜及双边贸易等紧迫议题,尤其对东南亚国家来说,东亚峰会是他们与美国总统面对面磋商领土争端等区域安全问题,并深化共同理念的最好机会。然而一旦特朗普缺席,这些议题将在美国失位的状态下由其他国家讨论,这将弱化美国总统的影响力,并使美国在地区事务上处于不利的谈判位置。
而最令辛格和福特担忧的其实是一种“中美权力转移”的国际观感。他们认为,美国如果在东亚峰会上缺席,不啻进一步向外界传达一种信号:中国日渐主导局面,而美国正在衰弱、并可能根本就不再关心那些由其主导建立的国际价值和规则。
的确,随着美国对TPP、巴黎气候协定等多边协议的疏离,这种对其过去国际承诺的史无前例的弃守,让美国的盟友和伙伴们对于如何维系美国领导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感到迟疑和困惑。与此同时,中国乐于承担国际责任、填补领导力真空,在各种重要国际场合表态支持全球贸易,以及伊朗核问题协议、巴黎协定等重要国际协议。
“中国已经抓住一切机会摆出一个更可靠的全球领导者的姿态”,两位作者有点恨铁不成钢地说到:“习近平在十九大上的权力巩固应该催促美国政府重新考虑让特朗普出席东亚峰会。”在他们看来,中国正在重新定义亚洲事务的游戏规则,而如果特朗普的美国持续为中国让道,蒂勒森所谓的“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战略根本是无稽之谈。
台湾《中国时报》最新社论也抓住这一要点,评论认为,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政策,不似前任奥巴马政府重视政策的稳定性及外交的信誉及承诺,在国际安全与经贸议题上,令亚洲国家惴惴不安。
综上观之,如果特朗普放弃东亚峰会,其意义绝非单纯错过一次和各国元首面谈的机会。恰恰使得原本丰满的亚洲之行暴露其偏爱双边策略、追求美国优先、对美国过去辛苦经营的多边规则及民主价值满不在乎的态度。而此种不完美的句点,在建制派看来,无异于加剧“自由民主”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国际秩序的崩坏。
这一次,在国内已经“通俄门”缠身的特朗普似乎不愿再惹更多麻烦。然而,即使他在压力之下改变主意,此次亚洲之行仍然不被看好。《中国时报》社论最后写到:“特朗普政府还要求亚洲盟国分担安全成本,又要减少对美国贸易顺差,更将引发不满与反弹。因此特朗普在后院失火时出访亚洲,还可能要应对难堪场面,心情想必不轻松。”
11月4日,CNN在官网主页用专题大书特书《为什么中国赢得了2017》,讽刺特朗普帮助中国获得了今天的“权力”,并仍然对其亚洲之行持悲观态度。评论员罗伯特森(Nic Robertson)毫不客气地指出,在他接下来一周的亚洲五国之行中,特朗普将意识到如今美国霸权的脆弱:当特朗普来到亚洲之时,将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展开羽翼的中国——下一个超级大国(superpower-in-waiting)。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