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伟:人类命运共同体化解“修昔底德陷阱”

来源:《大国坚守》

2019-09-08 08:30

黄仁伟

黄仁伟作者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至今,在全世界搅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波。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公布了执政后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给中国带了三顶“恶帽子”,外界敏锐感受到事情发生了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此后中美关系在中美贸易战阴影的笼罩下逐渐转冷。如何看待大国权力转移的变量?新型大国关系出路何在?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员常务副院长黄仁伟就此主讲《大国关系向何处去:“陷阱”或“台阶”?》。】

(文/黄仁伟)

2017年11月下旬,特朗普访华,并与中国签订了价值2500亿美元的订单。12月18日,对中国很不友好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以下简称《战略报告》)出台,咋舌之余让人思量大国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美《战略报告》是最新版“中国威胁论”

《战略报告》是美国国会规定的每届总统向国会报告国家安全形势和战略的相关内容。以往奥巴马、布什和克林顿时期均是在任职两年左右才出台这份报告,而特朗普上台不到一年就出笼了。

《战略报告》提高了“中国威胁论”调门

这份报告是最新版的“中国威胁论”。美方把中国的未来发展视为对美“亮剑”,他们扭曲中国的战略目标:指称中国要成为超越美国的世界最大强国,要搞制度输出,要复兴世界社会主义。于是,他们提高了“中国威胁论”的调门。

《战略报告》是美国的一批强硬派、反华派和本土孤立派人士联合撰写而成。其中,强硬派主要来自美国国防部;本土孤立主义代表就是已经离开白宫的总统顾问班农;反华派也就是意识形态保守派,主要是传统基金会、民主基金会等。

美国还在出台国防报告、核威胁评估报告、导弹威胁评估等一系列报告,这些报告共同构成了新的美国战略体系。

《战略报告》强加给中国三顶“新帽子”

《战略报告》给中国戴了三顶非常重的新帽子,一是“修正主义国家”,指的是中国想要改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与西方秩序。二是“战略竞争者”,指的是美国在各个领域遇到了中国的挑战,这种对峙、竞争状态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三是“经济侵略者”,声称中国开始对美国进行全面经济渗透,进入美国经济核心部门,试图控制美国企业与重要技术。不用十年,中国不仅在总量上超过美国,对美技术差距也会大大缩短。事实如何呢?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是美国的三分之二,2017年底美国经济总量约为20万亿美元,中国约为13万亿美元,但两者在质量上相差较远。

1月26日,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演讲,公开宣布,美国要改变现有的国际经济组织。美国认为,这些机构让中国捡了大便宜,特别是中国加入WTO至今16年变得非常强大。所以,美国想要建立一套新的国际秩序框架。美国指责“中国是改变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真有些倒打一耙的味道。

未来美国战略提出若干对华新概念

《战略报告》还提出了未来美国战略的若干新概念。一是美国要重新思考过去20年对中国的“接触”政策。一些人认为,过去20年美国的对华政策出了问题,最大教训就是帮助中国强大起来了。今后美国要回应来自中国的全球范围挑战,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为主兼及文化等各领域的挑战,即所谓“战略竞争者”。

二是把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美国本土派认为,美国安全战略中最脆弱的领域既不是军事,也不是软实力,而是经济,这却是中国最强的领域。美国将经济作为安全战略的首要目标,那么未来中美经济摩擦就不会少了。

三是美国首次提出“印太战略”,即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美国强硬派的目的一是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区域投放主要军事力量;二是扼住马六甲海峡控制中国能源和贸易通道的咽喉,阻断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主线;三是在南中国海保持所谓“航行自由”。

四是按照美国利益与价值观改造现有的国际组织与多边机构,实际上是针对中国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中日益扩大的参与权、话语权和主导权。美国右翼势力试图以“民主价值观”扩大同盟阵营,将世界划分成专制与民主两大阵营,实质上是要建立反华统一战线。

中美关系是走入还是跳出“修昔底德陷阱”?

《战略报告》的出台,是否会导致中美关系或大国关系走向冲突?是否会掉入“修昔底德陷阱”?老牌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必然对抗甚至战争的规律,这即是所谓“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关系零和博弈的简单思维有害无益

如果依据“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关系必然走向恶化甚至全面冲突,世界前景将非常危险。近代以来崛起大国继承现状大国的成功例子只有一个,就是英国和美国。目前美国战略界后悔压制中国为时已晚,现在只能防备而无法管控中国,如果听任中国进一步提高实力,美国就将沦为“老二”。

这种思维的核心就是零和博弈。中美关系的严峻性和相互依存度之间存在一个非常难解的矛盾。过去我们一直以相互依存为主题,而现在美国强硬派把相互对抗摆在首位,必然导致中美气氛不断恶化。

学术界把新老大国之间的关系称为“权力转移”,其中包含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以此把握权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五角大楼的净评估办公室,专门评估战略对手与美国的得与失。其主要指标就是武器,更核心的则是技术。技术领先程度决定武器领先代际差距。美国战略的基础就是“唯武器论”。

从变量与存量关系看中美公共产品之争

观察大国权力转移要从变量和存量的角度着手。从变量角度看,中国的GDP每年增长6%至7%,美国每年增长2%至3%,到2035年两国GDP达到总量相当。从存量角度看,美国在2035年之前的经济总量与人均产值还是世界第一。如果变量增长快,那么存量就较快消失,反之,存量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经济是一个变量,军事则是一个存量。在军备武器方面,中国与美国差距还很明显。如果中国经济转化为技术优势的速度加快,就会缩小美国军事的存量优势。

影响力也是一个变量。目前中国的影响力不断上升,美国虽有盟国,但有些盟国并不完全听从美国。美国的软实力仍然比中国强大,例如美国可以在WTO等国际组织中随意改变规则,给中国施压。

国际秩序作为变量,其改变有快有慢,有大有小。中国实行“一带一路”是为世界各国提供公共品,而美元、美军则是美国的公共品。中国与美国在国际公共品领域既存在竞争关系,也有合作关系,如国际反恐。

地位转变不适症加大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中国突然成为世界第二,而我们的能力、语言、各方面素质均表现出不适应的状态。一是能力不适应。例如我们在国外创办的孔子学院,本意是传播、分享中国文化,却被美国右翼将其政治化、妖魔化。二是心态不适应。在历史上我国一直受西方列强侵略,长期遭受屈辱与压迫的心态还未完全转变过来。一个崛起大国仍然怀着弱国心态,容易放大对方的敌意。三是体制不适应。例如,中国是否可以大幅度开放金融市场,我们的体制是否已经成熟,一旦完全开放,能否抵御外来的金融风暴?

美国担心自己沦为“老二”的焦虑和中国成为“老二”之后的不适应,两种矛盾心理交织在一起,使中美关系比过去任何时期更为复杂。二战结束时,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0%,美苏冷战结束时也达到了25%,目前,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为18%,中国占12%,且还在上升。虽然美国正在下降,但下降速度很慢,还将在很长时间内对世界经济、文化乃至安全进行操控。美国是处于下降过程中的“老大”。美国下降、中国上升这两种趋势存在着相互交叉的必然性,同时又充满着不确定性。

按大国周期,中美战略关系或将持续一百年

虽然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上升,但在很多领域都没有话语权。目前的国际规则大多是由西方制定的,中国将充当遵守规则的体系维护者。同时,我们要参与那些新兴的空白领域的规则创制,例如北极、南极、太空、深海、网络等新兴领域,其中存在着国际规则的巨大空白。

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国际规则的话语权。在《战略报告》中,美国想尽办法用规则管控中国,但也表示要对过时的规则进行修改。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修改规则的机会。

中美关系到底是走向战略竞争还是战略合作呢?如果是战略竞争,那么就要进入一个长期的中美相持阶段,保守估计也将持续到2050年左右。如果我们在那时实现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那么就能跨过相持阶段。两国的战略竞争关系或许会持续一百年,因为美国自身从崛起到成为世界霸主用了近一百年时间,英国霸权盛衰也是一百多年。一百年是世界大国的发展周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道领先美国战略100年

中国怎么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即使美国提出了《战略报告》,我们还是要坚持这两个目标。美国这个报告的核心就是美国利益高于一切,把“美国利益至上”作为所有的是非、价值判断标准。这是美国所有战略错误产生的根源。

“美国利益至上”,长期是对自身的损耗

一般认为大国竞争取决于实力。美国战略的目标和能力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空白,这是美国能力面临的最大制约。从亚太扩展到“印太”,需把在中东、西欧、地中海的力量都调过来,那么美国还有全球战略吗?

美国要把中美之间所有经济纽带切断更是不可能。如果拒绝中国商品,美国的消费品平均价格要上涨10%,美国人的人均工资上涨就不止10%,就会通货膨胀。如果切断来自中国的投资,美国就会面临更大的资金短缺。特朗普企图靠减税把美国公司吸引回国,这些全球跨国公司就会变成本土公司了。资金的全球流动是有规律的,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可能奏效一时,但是改变不了大趋势。

美国要从“鼓励”中国转变为全面孤立中国,也是做不到的。所谓“鼓励”中国是要和平演变中国,是为了根本改变中国的制度,不然就孤立你。目前美国的盟国都在和中国搞好关系,法国总统、英国首相纷纷访华。菲律宾、韩国和日本、澳大利亚,都不想失去中国市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鹤在达沃斯论坛讲话,宣布中国要进行金融资本市场大开放,这就更具有吸引力。

美国的三张牌:美国利益至上、孤立中国、以经济为核心的安全战略,我们都有破解之道。美国战略现在变成政治挂帅,强调价值观、强调军事优势,这些都是巨大的实力消耗。

“丝路金桥”雕塑装置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之道领先于美国战略100年

大国关系走向取决于大国领导人的战略思维。

首先,中国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就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远远高于美国的“美国利益至上”。

其次,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合作共赢,而非零和思维。这一点我们坚持不懈。有人指责中国在吉布提搞军事基地。但基地本身不是用于军事进攻,它只是后勤保障基地。打海盗、保护航线,是国际社会的需要,也是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品。

再次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几十年后,四条经济走廊、三条陆线、三条海线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虚实结合的市场网络。这是中国给世界提供的一个最大的国际公共品,把世界上处于发展、落后的国家都带到这个网络中来。这是中国版本的2.0版或3.0版全球化,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有实实在在的承载了,新型国际关系就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这三个概念是连成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理念,新型国际关系是战略,“一带一路”是实践,三者缺一不可!

美国的战略思维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一战、二战、冷战时期形成的战略概念,中国是21世纪初全球化时代各种利益汇合而形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否超过、领先美国一百年?谁的战略思维领先谁就占据战略主动权。

以国内的渐进改革思路进行国际秩序改革

中国走入了新时代,世界国际关系也将进入新时代。

我们的思维超越美国的盟国体系,美国的盟国体系用不着我们去拆散,它的离心倾向在不断加深。我们主动构建全方位的、各种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其次用我们国内的改革开放来带动世界的市场网络;第三,我们不搞制度输出,坚持世界是多样化、多极化;第四,我们坚持参与全球治理,并且越来越积极。中国国内改革一直是在渐进过程中进行。如同上海造高架路,半边在修半边在通,新路要修老路不能断,新路修好老路就变新路了。我们对世界秩序的改革也要遵循中国国内改革的经验和模式。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美国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美国,这是一个基本道理!秉承这个道理,我们就能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另外一方面,我们要有“两手对付两手”,只要我们有一手在准备,美国就不会轻易动手,我们就赢得了继续发展的时间。

我们还是继续走这一条发展共同利益的道路!要继续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我到云南瑞丽调研,那里有五万缅甸人在此就业,月薪一千元人民币,高于缅甸国内五倍,我们在中缅边境建医院、建学校,这就叫共享发展机遇,这就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领袖们的三句话奠定了中美关系的基本走向

最后读三句语录。毛主席教导我们“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句话现在依然有用,美国的极右派、反华派也是纸老虎。

邓小平在1990年代初讲“中美关系终究要好起来才行”。1990年那时中国有多少实力?为了保住中美关系大局我们很多东西都让了,最后我们强大起来了。

习近平讲“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这句话也是经典。美国右派要搞坏中美关系,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按照这三句话来判断,我们既不怕事也不惹事,既不害怕美国也不主动挑战美国。五星红旗和星条旗还是要共同飘扬在世界上空!

《大国坚守:中国外交在十字路口的历史抉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2018年1月27日,第119期文汇讲堂邀请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员常务副院长、上海社科院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黄仁伟主讲《大国关系向何处去:“陷阱”或“台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员常务副院长、中央电视台国际问题评论嘉宾阮宗泽担任对话嘉宾。文字整理李念、金梦。本文已收入《大国坚守:中国外交在十字路口的历史抉择》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责任编辑:朱敏洁
中美贸易战 中美关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