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光伏企业再遭欧企反补贴申诉

来源:东方早报等

2012-09-27 09:59

当中国光伏企业仍在为欧盟反倾销调查苦恼之际,9月25日,以德国公司SolarWorld牵头的20多家欧洲光伏企业,又向欧盟委员会提起新的贸易诉讼,指控中国光伏制造商获得“非法”政府补贴,要求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这标志着欧洲制造商针对中国竞争对手的法律行动进一步升级,在反倾销的基础上增加了反补贴。

“这早在我们企业的预料之中。”昨日,英利绿色能源高层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利在随后的声明中称,从未收到任何非法补贴。

目前,中国光伏企业就欧盟反倾销的抽样问卷提交完毕。业内人士分析,欧盟对反补贴调查立案将不可避免。在中国与欧盟一些国家政府愿意通过磋商来寻求妥善处理光伏反倾销调查案之际,反补贴调查的启动为欧盟再次增加了谈判的砝码。

此前的7月24日,向欧盟提起对中国光伏企业反倾销调查申诉的,同样是Solar World。9月6日,欧盟刚刚宣布就反倾销申诉立案调查。

欧盟目前是中国光伏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货量占到中国光伏企业的70%左右。此次中欧贸易摩擦是全球金额最大的光伏行业调查,涉及欧盟从中国进口的价值210亿欧元的商品。

在全行业大亏损的同时,中国光伏企业又接连遭遇海外诉讼。

多家中国光伏企业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称,说中国政府对光伏行业进行补贴是没有依据的。

今年3月份,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初裁结果是:决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2.9%到4.73%的初步反补贴税。在此基础之上,5月份,美国商务部又决定加征至少31%的初步反倾销关税。

对于应对措施,上述中国企业称仍需等待欧盟方面是否立案的最终决定。根据规定,欧盟将在45天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发起调查,欧盟委员会可在九个月内加征临时关税。

英国金融时报引用贸易律师的话表示,相对于反倾销案,反补贴案在欧洲要少见得多,部分原因是反补贴案较难举证。

贸易摩擦升温

由欧洲25家太阳能面板企业组成的EUProSun组织25日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称其已向欧委会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同业从非法补贴中获得不公平优势。这是该组织继之前反倾销指控后的又一次申诉。

EU ProSun的主席是Solar World公司的副总裁米兰·尼茨施克(Milan Nitzschke)。

米兰·尼茨施克在公告中称,“中国的银行给太阳能设备生产商提供低息贷款,如果借款商家无法还贷,它们可能会勾销贷款、无限期延长还款期限,或者让政府控制的其他实体来代还,这样,中国太阳能设备公司就能更容易、更低价地获得资金,风险也大大减少。”

米兰·尼茨施克认为,如果没有无穷无尽的政府补贴,多数中国太阳能制造商早已破产了。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最新数据称,自2010年以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向12家中国太阳能企业共提供了330亿欧元的授信。

此外,该组织还称在出口补贴的帮助下,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欧洲80%的市场份额,致使大量的欧洲太阳能企业申请破产。

根据欧盟法律,欧委会将在45天内就这宗最新诉讼是否应正式立案调查作出决定。上述英利绿色能源高层人士表示,从欧盟的程序看,反倾销与反补贴可以分开进行调查,之前企业已经预料到会有反补贴,而最终立案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此前,欧盟委员会在9月6日决定将对中国光伏生产商涉嫌倾销一事展开调查。有贸易律师表示,相对于反倾销案,反补贴案在欧洲要少见得多,部分原因是较难举证。

现阶段,国内四大光伏行业巨头在欧洲的公关工作主要是联合了近100家美国、欧洲当地的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拟站在欧洲企业的角度对欧盟“双反”的危害性进行阐述。

祸不单行,欧盟对华贸易保护趋势近日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就在昨日,应欧洲自行车生产商协会的申请,欧盟决定对原产于中国,自印尼、马来西亚等国转口的自行车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欧盟从1993年起就一直对中国产自行车征收反倾销关税,并将反倾销税从30.6%提高至48.5%,还在近期发起了反补贴调查。针对欧盟的做法,有些企业便选择绕道出口,而一旦反规避调查成立,中国自行车输欧大门几乎将彻底关闭。这种对同一产品采取“三反”的措施在整个国际贸易市场中都极为罕见。

此外,欧盟近日还拒绝了中国陶瓷企业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申请,法院也驳回了中国企业关于贸易摩擦的上诉。

中企搜集资料应对双反

 

“对于此次Solar World又提出反补贴调查,我们觉得很具讽刺意义。欧盟是对光伏产业补贴最早、力度最大的地区,中国相对而言是刚刚起步。”阿特斯的相关人士对早报记者称。

里昂(CLSA)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分析师Charles Yonts在接受道琼斯采访时称,他认为提出反补贴申诉的做法很可笑,全球所有光伏企业都会以某种形式从本地政府手中获得补贴,欧洲也不例外。

“单单2012年,就有超过20家欧洲大型太阳能制造商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米兰·尼茨施克称,中国政府提供的仅面向本国企业的补贴,促使他们的产量不仅较本土消费需求高出20倍以上,而且是全球需求的近两倍。

事实上,Solar World接受补贴的力度相当之大。一家中国光伏企业的工作人员向早报记者提供了其所在企业为了应对美国“双反”整理出来的材料。

材料显示,Solar World在2003年至2011年期间,共收到直接补贴1.3亿欧元。2009年,其又在美国获得1100万美元的“俄勒冈州商业能源税收减免”(Business Energy Tax Credit in Oregon),并立刻以730万美元的价格转手卖给了沃尔玛。然后它还申请了第二轮税收减免,又获得了额外的1940万美元。

美国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的资料显示,Solar World获得了“清洁能源厂商税收减免”,金额为8220万美元。并且,它将已有的100MW的太阳能光伏制造产能扩大到了500MW。

来自德国的世界可再生能源理事会主席、前欧盟执委会官员沃尔夫冈·帕尔兹(Wolfgang Palz)此前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称,公允地来说,“中国企业下大力气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光伏组件成本和价格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幅降低,目前已达到每瓦5元人民币的水平,从而大大提高了光伏发电与常规电源的竞争力。没有中国企业,就没有世界光伏产业的今天,也就没有80万个就业岗位。”

“大家都同时犯了一个错误,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光伏市场增速,一厢情愿地认为未来世界范围内光伏市场发展速度将永远保持在一个高水平,都迫不及待地扩大产能,致使全球光伏发电设备产能严重过剩。” 帕尔兹以今年的数据为例称,3000万千瓦(30GW)的市场空间背后,有着6000万千瓦(60GW)的生产能力。“大家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增速放缓选择性地失明了,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至2012年年中,几乎所有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

“这不是中国企业一家的错。德国、美国以及中国企业,都是产能过剩的始作俑者,也是其受害者。”帕尔兹说,“出了问题,大家都习惯找个替罪羊,找个自身以外可以指责的对象,这种逻辑是荒谬的。中国企业的生产线主要产自于德国,大家的设备是一样的,技术是相当的,只是中国的企业效率更高,成本效益控制得更好,指责中国是不公平的。”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东方早报消息)

 

最终结果仍存不确定因素

责任编辑:徐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刚有“明显进展”,巴以停火又陷僵局

他在以色列监狱中死亡,联合国官员:极度震惊

俄方通缉泽连斯基等乌军政要员,乌方回应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