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动车组25日在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实验室试验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3-23 22:20

中国标准动车组要开跑了。透露这一讯息的是位于成都的西南交大的停电通知。

据西南交通大学后勤保障处发布的停电通知,因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时速50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经用户超大负荷用电保障申请,学校批准,定于:2015年3月25日23:55—26日04:00;3月26日23:55—27日04:00;九里校区眷诚斋12幢、13幢,15幢、三食堂、游泳池、中达A、齐达、工行、中行、等区域配合停电。

观察者网注意到,通知中提到的实验室是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于1989年,落成于1993年,拥有世界上第二个、亚洲第一个机车车辆(四轴)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它可以模拟时速400公里的机车车辆试验。2003年,新落成的试验台成为规模最大、功能最多、技术最先进、唯一可实现内外轨速差的机车车辆(六轴)滚动振动试验台。

不过据中国日本今日报道,西南交大校办公室称是“后勤挂错了消息”。学校内部的最新停电通知也删除了时速500公里动车组25日试验的字样。 而该校首席教授、中科院院士翟婉明也表示,不清楚有该试验计划。


2010年10月,随着西南交大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正式启用,该试验台的运行模拟速度提升到了600km/h,创造了铁路机车车辆台架运行模拟试验的世界最高速度。从最初时速几十公里,到创造出486.1公里世界铁路运营列车时速纪录的CRH380A动车组,这些车辆要上前线“开工”前,都在这个实验室里进行试验研制。


南车更高速度试验列车,时速将超过500公里

传说中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到底长啥样?

西南交大的停电通知披露了中国500公里动车组试验的消息(网页截图)

据了解,该西南交大轨交实验室是我国拥有的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速列车研究平台,有望成为我国最高级别的“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总体建筑面积为44200平方米,目前有11000平方米基础研究实验平台工程已基本完工。实验室分为三个研究平台:高速列车服役性能研究实验平台、基础研究实验平台、数字仿真平台。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轨道交通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卫华介绍,数字仿真平台将在下一步发展成安全监控中心,预知和确保每次列车的安全运行,这将对我国高速列车的平稳和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通知没有披露将要测试的动车组型号,据分析,应为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位于青岛)生产的“更高速度试验列车”。该型列车于2011年12月25日下线,将为进一步巩固商业运营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试验平台,也标志着中国高速列车前瞻性研究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对于完善中国高速列车技术体系,推动世界高速列车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款“更高速度试验列车”被车迷称之为的“CIT500”。试验列车以“国家973计划项目——时速500公里高速列车关键力学行为研究”为依托,头与尾造型各异。车头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兵器“剑”,突出尖楔形结构,降低了头车的阻力;车尾的造型沿袭了CRH380A的造型,尾车的升力接近零。试验列车为6辆编组,全部为动力车。

张卫华曾介绍,这列最新技术研发而成的列车的试验速度将超越我国目前所有动车组列车速度。

张卫华介绍,在时速500公里开展运营环境下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当今世界高速铁路界尚未深入探索的领域,在此高速下,传统认识的力学现象与行为极限状态如何不得而知。试验列车是基于国家973计划项目——时速500公里高速列车关键力学行为研究,历经两年多科研攻关的结果。它是探索高速列车系统的临界点和极限值,提高我国高速列车基础理论水平的一项重要成果。

“更高速度试验列车”转向架是有西南交大与青岛四方共同研发,其中所有参数由西南交大确定。转向架就像列车的两条腿。列车最重要的,第一步能跑起来,第二步保证安全。“跑”时速超过500公里的高速度,车的两条腿很重要,必须保证稳,如果不稳,就跑不到那么快,这需要很高的动力学性能,实验室的测量工作也将是保证试验列车的高稳定性、高平稳性、高安全性。

去年年初,媒体曾报道,该型列车试验速度达到了605公里/小时。目前世界上最快高铁时速为574.8公里,由法国高速列车TGV在2007年4月3日创造。

不过,有专业人士指出,此次测试的并非CIT500,而是中国标准动车组。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时速350公里,南北车各一列,将在大西线上进行线路试验。历史使命是建立中国高速列车标准体系,要求统一旅客界面,方便乘客;统一操作界面,方便司机;还要统一设备接口,统一修程。

磁悬浮车在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环形轨道上进行实验

责任编辑:梁福龙
成都 西南交大 高铁列车 动车组 轨道交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没有中国技术设备参与,我们已无法实现盈利”

3000亿美元方案通过了,发展中国家怒斥:屈辱

“中欧接近谈妥,即将取消关税”

“这是中国的非凡机遇,德国和日本远远落后了”

“日产在泰国优势,被中企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