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传人: 对越自卫反击战,一把剪刀救治伤兵 如今淘宝收购价过千元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4-06 12:55

【观察者网4月6日消息】张小泉是杭城老字号,从乾隆年间就是御用宫剪,在全国名声都是响当当的。

丁纪灿算是个“剪二代”,父亲是张小泉第一代制剪师傅, 16岁那年, 懵懵懂懂的丁纪灿,子承父业,开启了他一生和剪刀的缘分……

凭借着吃苦耐劳,丁纪灿很快在学徒里崭露头角。老师傅更是将他作为了潜在的接班人,平时那些藏着掖着不给人看的独门手艺,全都暗落落地教给了他。

不多久丁纪灿就将制剪的72道工序学了个遍,开始崭露头角,而让他真正名震江湖的,是一批“军剪”的制作。

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不少战士在前线受伤,血水浸染了绷带,一般剪刀无法剪开。

张小泉剪刀厂再次接到一批军用剪的生产任务,这不是“张小泉”第一次制造军用剪——1969年,“张小泉”已经成功开发生产了一批。

那是1969年3月,珍宝岛战役打响。

珍宝岛地处黑龙江高寒区,3月份天寒地冻,气温低于零下30摄氏度。战斗中,我军伤员流出的血浸湿棉衣,很快冻结成冰,无法脱除,给救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张小泉”临危受命,要求打造一批特制的军用剪刀,送往前线。

接到任务后,“张小泉”的剪刀师傅们,用60号高碳钢制作,把棉衣浸湿放入肉厂冷库,冻结后试剪,未获成功,后用70号钢同样失败。最后,选取了弹簧钢,克服了其难锻打、磨制的困难,最终研制成功。

现在,同样是军用剪,要求却又不同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天气极热,战士血水浸湿了绷带,一层层绷带黏连着血肉,普通剪刀剪起来费力不说,还很容易伤到战士。所以,要打造的军剪,不仅要材质好,够硬,还要够锋利、咬力强。

“我来试试”,就在全厂师傅袖手无策时,是年不过二十出头的丁纪灿挺身而出。

想要咬力大,并不难,只要增加剪刀的斜面就可以做到;而为了配合强咬力,剪刀脚不易弯折,就必须将其加粗加厚,至少要一倍以上。

看似简单,做起却是困难重重。张小泉的剪刀是“镶钢锻制”——就是在铁打的剪刀刃口覆上一层钢,即使剪刀任意成形,又确保刃口锋利,可谓刚柔相济。

那么小一块钢要恰到好处覆在刃口,又要钢铁分明,下锤难度不小。早下一秒,钢要碎,晚下一秒,又恐钢铁无法融合,这本就不是易事。更何况,现在要将铁片加厚,那力道既要大,又要大得巧,还没有经验可循。

连着三天三夜,丁纪灿工位上的打铁声就没停过。第四天一早,双眼红得要滴血的丁纪灿把一把剪刀放在了师傅的桌子上,日光灯下,这把剪刀泛着冷光,锋利无比,一百层细纱布咔嚓一下就剪成了两半。

很快,这一批特制的剪刀紧急运抵前线,挽救了不少年轻战士的生命。丁纪灿也因此一“剪”成名,从此,名震江湖。

现在,丁纪灿像个最普通的老手艺人,坚持在运河边的手工生态馆打造一些手工剪刀。不少人慕名前去收藏,淘宝收购价更是过千元。而对丁纪灿来说,这不仅是一门不能丢的技艺,更是一种相伴半生的情怀,一段不朽的江湖传说......  

责任编辑:谢珊珊
老字号 文化传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