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阿里影业俞永福提“新基础设施”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6-18 18:24

【观察者网TMT报道】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电影老板就更是了。

6月18日上午,阿里影业集团董事长俞永福、光线传媒的创始人总裁王长田、华谊兄弟电影董事总经理叶宁,3个看起来像是同业竞争的对手,却出现在了上海电影节的同一个论坛上。

不过,俞永福只用一句话就机智地给自己解围了。“我挺想把阿里影业的名字改了,改成什么呢?阿里影业基础设施公司。”

俞永福承诺不跟另外两位竞争,而是给他们提供可使用的“新基础设施”。王长田和叶宁也大笑打趣道,“希望俞总坚持他的想法”。

让三位“化干戈为玉帛”的这个想法,是俞永福提出的赋能电影产业的一个新概念——“三大基础设施”。

用户触达(Consumer)

在其他影视剧追逐大IP的时候,阿里影业同时在摸索如何让小成本电影触达用户。

比如,年初阿里投资并发行的《一条狗的使命》。受限于没有大牌明星等各种条件,业内预测其只有5000-8000万票房的体量。但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精准的画像,阿里影业针对宠物用户、年轻女性、亲子家庭进行智能宣发,最终这部片子在中国的票房超过6亿。

“在美国我们有很多方式把小成本做大。” 《被解救的姜戈》制片、美国知名制片人Michael Shamberg表示,“比如一些原创电影,通过Netflix等数字平台进行线上发行。还有手机拍摄电影,让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拍摄者,不是简单模仿过去的从业者,而是运用新技术创造新的拍摄模式,降低电影制片和发行成本。”

商业化(Commerce)

商业化主要是从衍生品和IP授权及植入的角度来看。

中国的整个电影回收票房比例还是非常之高的,但光靠票房,电影市场还是太窄了。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还是要考虑多品类的衍生品和IP授权。

比如,尚未上映的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得益于阿里影业对衍生授权的集中开发,到现在为止,衍生商品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亿人民币,这是一个国产IP,国内IP在衍生授权取得非常重要的新的记录。

内容产业化(Content)

这一部分涉及到好的故事、优秀的人才。俞永福、王长田,包括论坛的主持人李霞,都表达了对国内优秀青年导演的支持。

除了阐述自己“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的想法,俞永福还以局外人的角度谈到电影产业的过度资本化。

俞永福

“今天很多电影项目在中国已经过度资本化了,因为从产业规模的角度来讲没有大家想象的大。虽然去年取得了400多亿的票房,大家从360行的角度讲这可能是非常非常小的产业。”

这也是他为什么承诺不跟光线、华谊等影业竞争的另一个原因。“阿里影业定位成基础设施会一直坚持下去,如果我们不能够通过基础设施把产业做大,我宁可做其他的。”

以下是俞永福发言摘录:

我们不是玩票,希望对产业升级起作用

我接触电影产业之后我就在脑子里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个产业的特征是什么。因为你熟悉了这个产业的特征,再看它的趋势最后要回答两个问题。Who me、Why me。

首先阿里影业要告诉整个产业的同仁,Who me、Why me因为我们不能对这个产业产生增量其实不应该有一家公司叫阿里影业,我们从来不玩票我们是做实业的,所以才会由我这样一个理工男带业务。从阿里影业基础设施公司来讲我们最重要是从基础设施角度如何能够对产业的升级起到作用,同时能跟产业所有参与者形成生态的关系。对于用户触达、商业、内容这三个C也是我们阿里影业做的核心方向。

我们从事这个产业并不是为玩票,其实是出于产业的思考。整个阿里的生态、阿里文娱生态和阿里影业生态就是在这三个层面能够对产业基础设施提供价值。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些数据,第一个数据是阿里的电商平台现在每个月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活跃的消费者,超过了5亿用户。今天是618也是一个大节,我看了一下昨天的数据还是很迅猛的,过去几个小时的数据还是很迅猛的。我们也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跟大家分享,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阿里整个文娱集团就是整个数字媒体活跃度也超过了5个亿,我就想这两个5个亿如何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这两个5个亿有很大的交集对阿里体系来讲有很多的内容,从商品、电商的角度在服务用户。但是有很大没有交集的,意味着对两个业务巨大的新用户来源,所以说这也是阿里巴巴、阿里文娱、阿里影业为什么在这个产业有长期略有巨大投入,就在于它对于整个服务用户我们有一个多维度的能力。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过度资本化,我不是为了竞争

阿里影业定位成基础设施会一直坚持下去,从这个角度我会跟同业的基础设施进行竞争,但是从上游内容的角度来说其实我不会竞争。刚才您提到产业小的问题,这是很关键的,其实今天很多电影项目在中国已经过度资本化了,因为从产业规模的角度来讲没有大家想象的大。虽然去年取得了400多亿的票房,大家从360行的角度讲这可能是非常非常小的产业。第二,如果我们不能够通过基础设施把产业做大,我宁可做其他的。所以说这是我的业务观点。

电影院和线上不对立,但电影院要在创新上花心思

这个产业另外的误区,就是把电影院和线上对立。每个家都能做饭,因为每个家都能做饭就不去饭馆了吗,我们不说内容的问题。这里边实际上是两个场景,家庭的场景和电影院的场景要给用户创造不同的观感和体验。这是场景的问题。我是个吃货,我越爱吃的时候,我在家里吃的,我在外面吃的只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会更挑。让所有用户更爱看电影是它的核心,用户更爱看电影了,电影院的场景和家里的场景是有差异的。所以说两边都会增加。

但现在反过来我看电影院这个场景要考虑一个问题,电影院的场景有多少年没有变了,我们要想一想十年前我们所有人去饭馆的时候对于饭馆那个场景的感知和五年前,和今天是不是不一样了。十年前饭馆的场景,五年前饭馆的场景,今天饭馆的场景,那些提供场景的人是不是不停地在创新。所以说电影院的场景我极其看好,但是我们要在电影院的场景创新上花心思。我觉得这是关键问题。

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让更多的用户爱看电影,两个全是受益的;第二,各自场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但是场景必须进步。

实业心态 今天不是收果子的时候

我觉得多层级人才成长的体系,有传统的经典院校,有新的市场化培养的机制,还有用线上的方法筛。因为我自己认为看结果,其实对一个产业来讲是五年、十年。所以你要在前面干,而不是今天收果子。所以我们对五年后的事情今天做了很多。

最后,我是三句话。实业心态;认真的做实业;用好阿里影业基础设施。

责任编辑:邱荔
电影 阿里巴巴 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电影节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未收到威胁报告,核设施安全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