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路在何方?专家:最大问题是太想明天就成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05-09 09:56

中国的芯片产业该如何发展?如何在科学、技术、工艺、应用和教育等方面推出可行的公共政策,以形成健康的芯片产业及生态?5月6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国内芯片半导体行业顶级专家就此展开讨论。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CPU中心主任汪东升表示,最近网上的一些爆款文章夸大了国产芯片的能力,对今后芯片产业的发展不一定是好事。他认为,“中兴事件”说明我国芯片产业在源头基础上创新不足。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指出,芯片领域的话语权需要深厚的上下游产业基础来支撑,否则就不可能有市场竞争力。而我国目前仍然需要进口高精度的螺帽、弹簧等工业零部件,这说明在很多工业领域,我们的产业水平还不够精细。

“现在对待芯片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太想明天就成功,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事情是明天就能成功的。”刘明说。


这也是本次研讨会上许多专家的共同意见。由于产业链条非常长,且我国起步较晚,在芯片产业的不少核心环节,我国企业并未掌握足够的话语权。

现在把中国说得太厉害了,只看市场份额,我们往往会看淡(被)技术垄断的程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国内芯片产业在核心环节上还是依赖国外企业,例如EDA工具软件(芯片设计辅助软件、可编程芯片辅助设计软件、系统设计辅助软件等三类——记者注)一般都是使用国外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