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美思维不同,注定鸡同鸭讲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0-01 09:30

吉迪恩·拉赫曼

吉迪恩·拉赫曼作者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其实美国总统和中国主席并不知道该如何同对方交谈。他们就像两台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的电脑。”一位多次参与中美峰会的美国官员曾在我面前下过这样一个断言。因此之故,尽管中美两方都强调上周的习奥会极富建设性,我仍对此持保留态度。中美两国看待世界的角度天差地别,我就能指出它们之间存在的五个巨大差异。

1. 周期性和线性:中国历史悠远,美国历史短近。习近平爱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拥有着5000年的历史”。美国却正好相反,从建国到现在,还不到250年。这种视角的远近对两位领袖的世界观有着深刻影响。大体说来,中国人的思维是周期性的——中国历史就是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定义的:治世乱世,兴废交替,同样都能延续几个世纪。而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后,基本上就只是朝着一个方向进发了——其国力日渐增强,其民众日益富裕。所以美国的政治家倾向于以线性思维对待历史,他们相信进步,视其为自然法则。

2. 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美国立国之基为“人人生而平等”,所有人都拥有同样不可剥夺的权利。所以美国人天生信奉自由与民主等普世主义价值观,并认为应当把它们推广到全世界——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中国人正相反,他们是特殊主义者。中国人相信对中国有益的东西未必就对世界有益,反之亦然。正是在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中国和美国在干预国际冲突和保护人权等问题上采取了大相径庭的应对措施。

3. 意识形态与民族观念: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于《人权宣言》和《宪法》之上,亿万美国公民之所以成为美国人,是因为他们在那片土地生活,接受了《人权宣言》与《宪法》的思想。中国不同,它对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判断,更多是依靠民族观念作出的。如果我搬到美国去,我很快就会变成“美国人”,更不必说我的子女;但我要是搬去中国,无论是我还是我的孩子都不会成为“中国人”。结果就是,在国族、公民和外来移民等重要问题上,中国人和美国人各有一套相当不同的观念。

4. 个体与群体:美国领导人强调个体权利,中国领导人则更重视群体的利益。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社群主义之间的差异也体现在对“国家”的态度上。在美国,保护个体不受国家强权之侵害的观念,是宪法与政治辞令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在中国,人们一般认为只有国家强大,“乱世”才能终结——在过去,乱世导致了内战和杀戮。许多美国人认定这种中国式政治辞令不过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派利益,却忽略了它深久的历史根基。美国人可以从18世纪的独立战争里寻找“个人权利”的发端;而为了申明“强力国家(strong state)”的重要性,中国领导人会不自觉地追溯回公元前476年至前221年的战国时期。

5.权利与等级:对国家的不同态度也导致了两国在“如何巩固社会”这一看法上的差异。美国人强调个体权利与法律;虽然中国在当下频繁提及“加强法治”,但中共同时也鼓励儒家传统的复兴——儒家思想强调层级和义务对社会平稳运作的重要性。这种态度也自然会投射到国际关系上,它影响了中国对于大国小国之间正常关系的看法——比如,作为大国的中国应如何对待邻近的小国。

中国广袤的国土面积一直影响着它对周边世界的看法,倒是在这点上,中美两国终于有了共同点:这两个国家都以“中央王国”自视。“中央王国”的概念深植于中国历史,一位历史学家曾如此写道:“中国人怀有一种非同寻常的信念:他们的国家是居于世界正中心的。”1840年以降的“百年屈辱史”稍稍动摇了这种信念,那时的中国在战场上被欧洲和日本帝国主义者蹂躏。如今中国复兴,间或被外界指责抱有“天朝大国”心态——尤其是在对待亚洲各国的态度上。

与此同时,美国倒是已经坐惯了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交椅。美国的外交政策仍然基于以下信念:美国是保证全球秩序“不可或缺的力量”。美国的总统们也像中国古时候的帝王那样,过惯了万国来朝纳贡的日子。

让人欣慰的是,中美之间至少有这么一点还极为相似。但问题在于,如果两个国家都把自己视为“中央王国”,那必定是有一方产生了错觉。

(原文载《金融时报》,观察者网刘旭爽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刘旭爽
习奥会 中美竞争 中美对话 中美互信 中美关系 习近平 奥巴马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