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晋京:核安全峰会幕后的真正博弈是什么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3-24 13:22

贾晋京

贾晋京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

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参加3月24日至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

核安全峰会是干什么的?按照正式说法,会议的目的是探讨核武器、核材料和核设施的安全,防止其被恐怖分子利用。从前两届会议的成果文件来看,也确实是关于这方面的。然而,问题在于:核武器、核材料和核设施的安全主要在于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需要各国领导人会商吗?

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参加第三届核安全峰会。

从此前两届核安全峰会的成果来看,2010年4月在华盛顿举行的首届核安全峰会通过了《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呼吁国际社会在4年内确保所有易流失核材料的安全;2012年3月在首尔举行的第二届核安全峰会通过的《首尔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是防范核恐怖主义、减少高浓缩铀和钚等武器级核物质的使用以及核材料安全管理等。只要看一下成果文件内容,就不难看出,其详细程度要比任何一个国家内部的核安全管理制度粗略得多。难道说,核安全峰会的目的就是让各国领导人凑在一起重新发明轮子,降低既有的核安全管理制度水平吗?

按照核安全峰会官方表述,其缘起是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4月5日在布拉格的“美国致力于建立无核世界”的演说,奥巴马在演讲时承诺将由美国主办一个核安全峰会。实际上,核安全峰会的真正召开与特定背景有关:2010年核安全峰会的召开背景是当年2月伊朗宣布完成新一代离心机试验所引发的伊朗核问题危机;2012年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则主要涉及朝鲜核问题。因此显得比较“自然”,不会面临“核安全峰会为什么召开”的追问。

今年呢?有什么明显的具体背景吗?没有。以至于核安全峰会官方对于会议的意义做出的表述都显得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他们是这么说的: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恐怖分子或组织已经拥有可以制造核恐怖主义事件的核材料与手段,但这并不等于人们因此可以放松警惕。对于这样的开会理由,只能呵呵了。

实际上,核安全峰会,或者外延更大一点:全球核安全议程,有着各国都心知肚明,但不便做出官方说明的目的。也就是说,核安全议程表面上说的跟实际上谈的不是一回事。其实质内容至关重要,是事关人类未来发展权安排的博弈。

核安全峰会不能脱离全球核能合作机制这个大背景去单独看,实际上核安全峰会是全球核能合作机制的一部分。为了说明什么是全球核能合作机制,需要先简单讲一下核产业链。核产业链是人类所有产业链中专业化程度最高、最复杂、链条最长、时间跨度也最长的,复杂到从核原料勘探到铀浓缩、后处理、乏燃料处置、核电站管理等每个产业环节都单独成为学科,都需要专业人士穷尽一生精力。由于核产业链太庞大、周期太漫长,以至于有时连大国都不能单独搞定,比如,从建立核电站到需要进行乏燃料处理,中间的时间可能是几十年,因此有的大国都缺少乏燃料处理能力。全球核能合作机制就是在这样的产业链背景下展开的。

如果一个国家发展核产业链的所有主要环节,实际就意味着它能造原子弹。显然,不能否定一个国家发展核能的权利,但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发展核武器。这就是全球核能合作机制的基本出发点:保障各国享有核能福祉的权利,但与制造核武器相关的环节只许核大国来提供。

2003年9月,时任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总干事巴拉迪提出了“多边核能合作方”(Multilateral Nuclear Approaches,MNA)计划,进入21世纪之后,开国际核能合作机制正式倡议之先河。MNA主张对核产业链最核心的部分即核燃料循环(包括铀浓缩、后处理和乏燃料处置)实行多国合作,在促进世界各国核能发展的同时,强化核不扩散机制。

2006年1月25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欧亚经济联合委员会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了“全球核能基础设施”(Global Nuclear Power Infrastructure,GNPI)倡议即“普京倡议”。GNPI的核心内容是:具有核燃料循环能力(尤其是铀浓缩和后处理等敏感技术)的国家提供此类技术服务,建立若干在IAEA监督下的国际中心,由这些国际中心向承诺放弃核燃料循环活动的国家提供核燃料循环服务。GNPI还要求在俄罗斯境内建立乏燃料处理中心。

不过,MNA和GNPI都没有真正得到推进,真正得到推进的是美国提出的“全球核能合作伙伴”(Global Nuclear Energy Partnership,GNEP)倡议。2006年2月6日,美国能源部发布了GNEP倡议。GNEP倡议包括七大要素:(1)在美国建设新一代核电站;(2)发展并采用新的核燃料再循环技术;(3)为在美国有效管理和最终储存乏燃料开展工作;(4)设计先进的焚烧反应堆,用再循环燃料产能;(5)建立核燃料服务计划,在尽量降低核扩散风险的情况下,使发展中国家获得核燃料并经济地利用核能;(6)为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设计和建设小型反应堆;(7)改进核保障,强化防扩散能力,提高核安全。

2007年5月,以中、美、法、日、俄五国作为共同创始方,GNEP宣布正式建立。正式创建的GNEP工作要点与美国最初发出的倡议有所不同,其目标改为“全球核安全”和“推广两大技术”,至于美国倡议的那些要点,则实际上处在各方博弈中。全球核安全峰会机制的产生,与全球核能合作伙伴计划有关。而“推广两大技术”则是全球核博弈的两大关键点。“两大技术”指先进焚烧反应堆技术和“Urex+”工艺流程。

先进焚烧反应堆(Advanced Burner Reactor)是第四代反应堆,通常简称“快堆”,是可以利用再循环燃料进行发电的快中子反应堆,它能够将超铀元素转化为半衰期更短的同位素,一定意义上起到了“燃料越烧越多”的效果。比广泛使用的反应堆更安全、更高效。

“Urex+”工艺流程的要点在于保证经处理后的核废料难以被用于提炼纯高浓度(93%以上)的“武器级”钚。此外还可以减小核废料的体积与辐射性,有利于贮藏、运输。

实际上,先进焚烧反应堆仍处在各大国比拼研发阶段,实现商用可能还需要二十年。而提前数十年进行全球布局,正是核工业的特点。2010年5月13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钠冷池式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实现首次临界,使中国在这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至于“Urex+”工艺流程,实际上是基于美国的技术路线提出的。美国由于积累了大量的钚废料,因此其今后几十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钚燃料循环快速地消耗钚,而非增殖钚。采用“Urex+”工艺流程,则意味着该国的核电发展需要走美国的技术路线。因此这一方面也处在国际博弈中。

此外,GNEP将全世界的国家划分为“核燃料供应国”和“核能使用国”两类,前者可以发展核电站技术、运行核燃料循环体系,而后者只能运行核电站,其核燃料只能由前者来提供。

显然,被定义为“核燃料供应国”的有核大国具有发展核工业全部产业环节的合法性,而被定义为“核能使用国”的国家则被实质性剥夺了发展核工业的权利,只能依赖核大国提供核电技术与核燃料。

由此,每个国家如何分类,哪些国家可以建立核燃料循环的关键设施,就成了决定未来全球能源权力分布的关键,甚至关乎地缘政治权力分配。而这,就是核安全峰会乃至全球核安全议程幕后的实际争夺。

从上述分析中可见,全球核安全议程中,安全只是一个用以召集会议的理由,幕后的实质则是核产业链的控制权博弈。在漫长的核产业链中,事关燃料循环的关键环节只有大国才有这种技术能力,谁把这些环节置于自己的控制下,谁就掌握了未来人类核产业发展的控制权。

面对国际上“挂羊头卖狗肉”式的博弈,中国需要认清其实质,既要学会吆喝的本事,也要练就实质性博弈的能力。

责任编辑:张苗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