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人民海军历代南昌舰传奇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1-20 09:40

江海

江海作者

中国海军史爱好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江海】

以地名命名主要舰艇,是相对年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项传统,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延安、瑞金、古田、长江、黄河等许多具有独特历史意义的舰名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让人不免心生惋惜。

然而,最近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南昌这个光荣的名字即将伴随着某新型战舰再次出现于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之中。关于新型战舰,笔者只有高喊666的份儿,但是既然难得有这么个机会,不妨先聊聊舰名“南昌”与人民海军的情缘。

1950年4月23日,第一支人民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一周年之际,南京草鞋峡江面上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庆祝典礼和军舰命名授旗仪式。由华东海军拟定并经中央军委批准,原长治军舰(又称八一军舰)被正式命名为南昌军舰。然而,这艘以人民军队诞生地命名的战舰此刻还躺在江南造船所的船坞里正在修复之中。她的故事,则还要从“有海无防”的旧中国讲起......

1950年4月23日,华东海军命名典礼在井冈山号登陆舰上举行

彼时列强都以保护所谓“在华利益”为由派舰船来华,其中常驻中国的又以炮舰居多。炮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吃水较浅的内河炮舰,许多可沿长江一路上溯至重庆,1926年9月参与制造“万县惨案”的英舰“金龟子”(HMSCockchafer)和“野鸭”(HMS Widgeon)即属此类;而另一种则是既能上溯至武汉,又能航行于沿海的航海炮舰,南昌军舰的最前身——宇治军舰则属于此类。

此处的“宇治”是旧日本海军的第二代宇治军舰,属桥立型炮舰。1937年日本在其海军军备“第三次补充计划”中提出建造两艘大型炮舰,用于补充在中国的“嵯峨”(1912年建成,780吨)与“安宅”(1922年建成,820吨)两舰并接替其旗舰地位,这就是后来的桥立型(日军炮舰以日本的名胜地命名)。

此型舰的设计建造正值全面侵华战争和日美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因此扩大了排水量并专门强化了海上的航行和战斗能力。舰长80.5米,水线长78.5米,宽9.7米,吃水2.62米,基准排水量999吨,公试排水量1110吨,满载排水量1350吨;动力系统为两台“ホ”号舰本式重油锅炉配合两台舰本式蒸汽轮机,共4600马力,双桨推进,最大航速20节,续航力2500海里/14节,编制158人;前主炮为十年式120毫米/45倍径双联装高射炮,后主炮为同型单装炮,副炮为九六式25毫米双联高射炮两座,另有7.7毫米刘易斯式机枪两挺。

首舰“桥立”1939年2月20日开工,1940年6月30日入列,主要服役于以广州为基地的“第二遣支舰队”,1944年5月22日在东沙岛东南水域被美海军潜艇击沉。

二号舰“宇治”1940年1月20日于大阪铁工所樱岛工场开工建造,9月26日下水,次年4月30日建成入役,首任舰长铃木正明海军中佐。不久,该舰编入所谓“第一遣支舰队”,1941年12月与“桥立”一同参加了攻占香港的战役,并在战斗中俘获了受伤座礁的英国老式驱逐舰“色雷斯人”号(HMS Thracian)。1942年3月,“宇治”回到长江流域活动。

1944年,日本海上运输线在美军潜艇和航空兵的威胁下更为吃紧,具有海上护航作战能力的“宇治”也投入到了护卫台湾—上海等中国沿海运输线的任务中,并为增强防空火力加装了4门25毫米机关炮。

建成后试航中的宇治炮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该舰仍在上海。9月13日由陈绍宽海军上将主持,国民政府正式接收宇治炮舰并改名长治号,首任舰长邓兆祥海军中校(后调任英赠轻巡洋舰重庆号舰长)。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该舰的命名上,国民党海军既延续了使用具有美好意义的地名命名军舰的惯例,又选择了与原舰名部分相同的舰名以示缴获自敌军,同时接收的安宅炮舰则被重新命名为安东号。

长治舰接收后编入第一舰队(后改称海防舰队、海防第一舰队),并曾担任海防第一舰队旗舰,主要以青岛为基地在北方沿海活动,多次以120毫米主炮轰击解放军陆上阵地。此外,1949年5月23日,长治舰在东海打击日本渔船侵渔行动中,一举抓获侵渔渔轮“第5日东丸”、“第25日东丸”、“第52日东丸”和“第53日东丸”四艘,这些渔船后被国民党军改造为炮艇使用。

国民党军刚刚接收后的长治舰

1949年9月19日凌晨,正在执行封锁长江口任务的长治舰上30余名士兵(多为福建籍)策动起义,击毙反抗起义的舰长胡敬端(曾在1937年8月16日作为艇长指挥“史一〇二”鱼雷艇尝试偷袭日本海军“出云”号巡洋舰)和副长孔祥栋等11人并成功控制了全舰。拂晓,长治舰抵达上海外滩武昌路码头,随即受到上海党政军民的热烈欢迎。此时由华东军区报中央军委申请将长治舰改名为“八一”军舰,并任命郭成森(曾任长治舰副长,1949年4月脱离国民党海军投身革命)为舰长,宋炳南(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副政治委员)为舰政治委员。

起义后长治舰官兵合影

然而,由于尚没有可靠的防空力量,起义后的长治舰虽然加紧进行了伪装,但仍于22日、23日连遭国民党军轰炸,高射炮弹消耗殆尽。华东海军因此决定“舍舰保人”,拆除舰上仪器、舰炮、电台等设备后将舰自沉于南京燕子矶江域。

1949年12月华东海军开始组织力量打捞长治舰,次年2月24日,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长治舰被打捞出水并拖入江南造船所修复。4月23日,长治舰被人民海军正式命名为“南昌”舰。

修复中的长治/南昌舰

这一天,张爱萍将军为华东海军的命名典礼写下了这样一首词——

波滔滔漫大江,

战舰列阵,

彩旗迎风扬。

官兵受命意气昂,

鸣笛一声喜若狂。

海上侵凌任列强,

百年屈辱,

有国无国防。

人民海军庆首创,

蛟龙神威固国疆。

这首词,正为南昌舰的“新生”做了最好的诠释。

修复中的南昌舰暂时编列于华东海军第七舰队,7月完成修复后即为第六舰队(1955年10月,改称“海军东海舰队护航舰第六支队”,1958年9月后又根据海军统一舰艇名称改称“护卫舰第六支队”,1985年改编为驱逐舰支队)接收并接替广州舰担任舰队指挥舰(旗舰),但舷号仍为第七舰队的711。1951年3月华东海军根据舰艇性能、舰型和所担负的任务对所属舰队进行了调整,南昌舰编入第六舰队第一大队。

修复完成后在长江中试航的南昌舰

由于修复时正值苏联武器陆续到货,所以南昌舰最初修复后仍保留了原有的日式舰炮,兵器曾短暂的有过一段“日苏混装”时期,即主炮仍为日制,而副炮已经换做苏制70-К型单管37毫米舰炮。

到1952年,该舰已全面换装苏制Б-13型单管130毫米/50倍径舰炮前后各一座,舰桥四角单37炮各一座,后部甲板室上三座,共计七门副炮,另有机枪数挺;主桅上安装也有搜索雷达。这种主炮有效射程可达17000米,最大射程26000米,超过当时国民党海军装备的日制120毫米、127毫米以及美制76.2毫米、127毫米舰炮。同时作为指挥舰设置有舰队会议室、首长住间和高级交通艇。

混装日制主炮和苏制副炮时期的南昌舰

1947~1949年国民党海军在东海共抓获侵渔日本渔轮29艘,大部分扣为己用,最后却在驻日盟军的干涉下不了了之。而在1950年之后,人民海军再次在东海出击,打击日本侵渔,从1950年12月到1954年4月“中日民间渔业协定”签订,华东海军共拘捕日本侵渔渔船32艘。其中1952年2月南昌舰就配合炮艇部队打击嵊泗渔场侵渔日本渔船,两天内抓获对方渔船7艘;1953年3月,3月22日,南昌、广州、沈阳三舰协同舟山基地战舰大队瑞金、淮阴舰和炮艇数艘,又在南韭山海域执行巡逻抓获8艘侵渔日本渔船。

1953年2月24日,南昌舰迎来了她服役生涯中最为光辉的时刻。这一天,毛泽东主席检阅了华东海军护卫舰南昌、广州、登陆舰黄河和鱼雷快艇101、104号,并在舰上留下了著名的“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题词。

毛泽东为南昌、广州、黄河等舰的题词

1954年5月,南昌舰参加解放东矶列岛的战斗。5月16日中午,南昌、广州、开封、长沙编队在渔山岛以西海域在约60链(约11000米)距离上与国民党海军一艘“太字号”护航驱逐舰交火,至距离93链(约17200米)停止射击,共发射130毫米炮弹149发,100毫米炮弹26发,命中1发。海战中我舰发挥主炮口径大、射程远的优势,对敌造成巨大威慑;但由于编队间通讯不畅、配合不佳,加之为组建驱逐舰部队大量熟练官兵被调出,所以未能创造更大战果。

1955年1月18日一江山岛登陆作战当日,南昌、济南、沈阳、武昌四舰与战舰大队兴国、遵义两艘炮舰在距一江山35~15链(约6500~2800米)距离上以主副炮连续射击敌防御工事和火力点,支援登陆部队上岸。

1955年9月,南昌、开封、武昌、洛阳、沈阳、西安舰与登陆舰艇数十艘及海军陆战队一部航渡至旅顺,参与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并扮演登陆“蓝军”。

1956年6月,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巡洋舰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号、雷击舰智谋号、启蒙号编队访问上海,南昌舰以东海舰队旗舰身份担任陪访舰。同年,南昌舰改舷号为811。

1959年4月至5月,南昌、瑞金、开封、临沂舰又参加了南京军区组织的穿山半岛三军协同登陆演习,担任火力支援任务。

1961年,南昌舰舷号改为210。同时1960年代初,南昌舰再次进行改装,舰桥形制发生变化,部分副炮换为双联37毫米舰炮,舰桥后两侧单37炮取消,此时共计双37炮四座,单37炮一座。

1960年代的南昌舰

1968年2月,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15周年,南昌舰被授予荣誉舷号53-224。

使用荣誉舷号时期的南昌舰

舰员操作南昌舰舰艉的烟雾发生器

1978年,南昌舰退出战斗序列,北上大连转隶旅顺基地某护卫舰大队作练习舰使用。

1980年代初,这艘服役近40年,在三支海军中担任过旗舰的“老功臣”彻底退休了,改作靶船供“海鹰”导弹打靶使用,最终与辽阔的海疆融为了一体。

1986年8月1日,海军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163舰被命名为“南昌”舰。该舰为051型导弹驱逐舰的12号舰,也是广州造船厂承造的第4艘051型驱逐舰,1977年12月28日开工,1979年12月22日下水,1982年11月15日入列服役。2016年9月8日南昌号驱逐舰退役,目前已改作纪念馆在江西南昌展出。第二代南昌舰服役34年,累计航程约17万海里,多次圆满完成战备巡逻、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

退役后运往江西南昌的163舰,此时该舰的舷号短暂地被“南昌舰”三个字所取代

在南昌修复后展出的南昌舰,舷号又恢复为原本的163

不过,多少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第一代南昌军舰魂归海疆之后,并未留下纪念品供公开展出;同时由于海军传统的不同,人民海军舰船的荣誉并不像国外那样随舰名继承,而是随部队继承,因此第二代南昌军舰与其“前辈”除了同名外并没有更多联系。此次的第三代南昌军舰,虽然没能重归东海,却在黄海之滨“意外”的复活了一个颇具意义的舷号——101。

关于鞍山号驱逐舰,各类文章已是汗牛充栋,在此不再赘述。笔者只想谈谈她的舷号。

1954年10月25日,海军驱逐舰大队在青岛正式成立,次日首批两艘07型驱逐舰由苏联海军移交我国,人民海军将其命名为“鞍山”和“抚顺”。其中鞍山舰原名“果敢”(Решительный/音译“列什切里内依”),新舷号定为101。

刚刚入列的鞍山舰

不过这一舷号不久即改为301,1961年又改为201,直到1974年10月才最终回归101舷号。人民海军1974年版舷号中,存在有200潜艇、300潜艇、500护卫舰、700反潜护卫艇、800布雷舰与900快艇母舰,却没有100舰、400艇和600艇,因此101鞍山舰自然成为了人民海军“第一舰”。

07型驱逐舰发射鱼雷

导弹化改装后的鞍山舰

1992年2月21日,鞍山舰正式退役,服役38年间总航程约20万海里。4月24日作为最后一艘退役的07型驱逐舰,海军在青岛为鞍山舰举行了隆重的退役仪式,仪式上鞍山舰第一任舰长,原北海舰队司令员苏军海军中将亲手降下了38年前由他升起的八一军旗,而苏将军的儿子苏海音此时正是鞍山舰副长。不久,鞍山舰驶入青岛海军博物馆,接替长春舰作为海军第一代驱逐舰的代表公开展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鞍山舰升旗与降旗仪式,1954年10月26日与1992年4月24日

过去的故事已经落幕。如今,一艘“名自英雄城、位列一〇一”的新舰即将横空出世,迎接她的是更强大的祖国,而等待她的将是更广阔的海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于宝辰
军史 中国海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