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巨石阵之谜】中国垄断在谁手里
来源:观察者网
2013-09-16 22:34
【按】垄断、GDP、市场、政府……这些被西方经济学熟练操弄的概念,在中国又经过学者们三十多年的各种舞弄,已经变得越来越面目全非。国内关于经济和改革的舆论场内鱼龙混杂,普通民众如陷巨石阵中,难辨方向。这巨石阵哪里是生门,哪里是死门?或者只需要我们以轻松心情赏析?从今日开始,财经专家江南将为读者持续导游,一一点解。
——————————————————————————————————————————
石柱一:哪个算垄断?
9月12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移动执行副总裁李正茂与北大教授张维迎就“移动与微信哪个算垄断”发生争执。两人参加的分论坛主题是“中国向消费型国家转变”。张维迎在讨论中突然“跑题”,向李正茂发难:“要人与你合作,先要打破垄断。”
“现在在电信行业里面,有许多人老是跟我们扣这顶帽子,说我们垄断,其实我们身处电信行业的同仁都知道,现在中国有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其实我们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李正茂回应道,“相反,腾讯微信目前是处在一个垄断地位。在座的有多少人用微信?这个比例比我们三分之二的比例要高得多,因为其它产品没有几个能够跟微信相比。什么叫垄断?这才能叫垄断!”
张维迎几次意图插话。他紧接着李正茂的话说:“垄断的定义是政府在某些行业以某种行政命令法律的办法不允许企业自由进入市场。 如果允许任何人都可以做电信,中国移动是其中一家,这才是竞争。所以腾讯不是垄断的,而你是垄断。你们那几家(运营商之间)不是竞争,而是混战。”
主持人芮成钢试图制止两人的争论。芮成钢说:“我觉得垄断的定义确实可以探讨。张老师你看,很多西方企业也存在垄断,微软的垄断……”张维迎大声打断芮成钢的发言。“所有这些人都被误导了,被一部分经济学家误导了。真正的竞争就是自由准入,比如腾讯,谁都可以做这个东西,而且他们每天都面临着生死存亡,马化腾只要睡半年觉,不进行技术革新,他就肯定完蛋了 ,这才叫竞争。”
点评:
微软算不算垄断,在西方一直争论很激烈,在中国公知界倒是很众口一词:不算。早年南方报系围绕这个话题刊登多篇重磅文章,如张维迎、周其仁等教授都是主力军。因为这算是个自由主义的重要命题。
假如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成为基本经济逻辑,一定会大量出现如洛克菲勒、摩根、比尔盖茨、佩奇这样的企业大亨,也一定会出现该领域的垄断,这个问题不解决,几乎就是个终极性的硬伤。于是自由派知识分子创造了一个理论:垄断有四种,自然资源形成、政府权力造就、科技专利堆砌以及市场竞争结果,其中,真正有害的就是政府权力。
这个逻辑通行多年,成为张维迎的主要思想武器之一。但不用细想也会感觉到两个基本的问题:
首先,能站到垄断位置的企业家肯定是又贪婪(此处并非贬义词)又聪明的,他们站到这个山峰上就会行使高者的权力,维持市场格局打压新生竞争者甚至通过操控政府(或者是选票)来维护统治格局,几乎是必然的本能,这一点,马基雅维利老师在几百年前就下了论断。
其次,按照张老师的逻辑,中移动切成三份了,还是混战,那要切成几份?恐怕切成N份呈肉丝状,只要产权是国有的(实际上它是上市公司公众企业),还是被他骂垄断。那怎么解决?张老师的逻辑下,恐怕要分五份,一份送给马化腾,一份送给马云,一份送给周鸿祎,一份送给李彦宏,一份送给雷军?然后他们分别给自己用户绑上各种通讯软件杀毒管家搜索框打飞机……
这叫竞争不叫混战了对吧,允许我在此用上海方言说句:张老师,侬帮帮忙好伐。
石柱二:乱搞,放开搞!
9月11日,由新浪财经、正和岛、大连广播电视台财经频道共同举办的大连微博之夜•正和岛夜话在大连举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在论坛上作演讲。
张维迎说,“GDP是计划经济的一种遗物。我在想在两百年前英国工业革命、后来美国工业革命,那时候都没有这些统计数字的,我们现在讲的统计都是后来的,经济照样在增长,怎么办呢?现在大家讨论问题都在盯着统计数字在增长,这就是一个奇怪的事儿。更奇怪的包括我们总理,还有在座的人都在想这个月的数字出来了,怎么样怎么样,天天盯着今天的数字,我们应该考虑更长远的问题。”
点评:
按照行文规律,才说完张老师,又说,太没有美感,奈何张老师这么思想奔放语言丰满的经济学家实在太少,我感觉自己有成为他脑残粉的趋势。
GDP和政府公布的其他统计数据,这些一直是张维迎以及很多大嘴的抨击对象。不过,他的逻辑实在是令人发噱。
英国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搞的时候当然没有GDP,但它们搞得好不是因为没有GDP,是因为没有工业之前根本没法统计这些,统计了也没有意义。你不能说当时没有GDP也能革命,于是就认为不该有GDP;就像象你爸爸出生时可能你妈还没出生(倒过来也一样),可是你不该认为他俩缺了一个更好——那就没有你了。
退一步说,张教授指的是不必关注GDP。这既是对的也是错的。GDP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统计数据类别,发明距今快100年了(也压根不是为计划经济发明的)。它本身不是最新的更不是唯一的经济统计概念,现代的经济学统计方法和模型复杂到需要超级计算机才能推演,对普通人、大众传媒和张维迎这样很能说但不会计量经济学的群体学者来说,只能靠一些基本概念来了解经济状态,GDP显然是一个容易理解也相对可靠的数据。
我相信执政的高层不可能仅仅盯着GDP,这基本就是微博上妖魔化中国经济格局的一句咒语。这批经济学者的最大尴尬是,他们对经济学的知识对普通人强不了太多,他们骂GDP,但是也说不出该用其他哪个方法论,说来说去就是万年不变的“某市场,某股份,某政改”。
他们把市场经济想象得就是两个字:乱搞,或者是三个字:放开搞。所以,最好不要任何统计数据。
石柱三:经济学里的中庸之道
林毅夫:“作为学者,我提供的只是一个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必须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已有的产业已经在全世界最前沿了,那只能自己发明新的技术或产品;另一种是现有的产业还没达到前沿水平时,去找更发达国家的产业作为参照来进行技术、产品创新。从历史经验看,成功的追赶国家通常是找现在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来讲是两到三倍、过去二、三十年发展很好的经济体作为参照,他们的产业很可能就是追赶国家的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林毅夫:“现在有人过度强调市场,有人过度强调政府。强调市场万能的就会认为我过度强调政府,强调政府万能的就会认为我过度强调市场。但我觉得成功的国家,实际是两只手都在用。从二战到现在,只有13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达到每年7%或更高,且维持25年以上。他们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市场经济或走向市场经济,二是都有积极有为的政府;从二战到现在,180个经济体长期陷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他们普遍的是,一段时间过度强调政府,一段又过度强调市场,在两者间不能平衡。政府可能好心干坏事,过犹不及,但也可能不及犹过。认为政府都是坏的,最好不要有政府,就像新自由主义,那就是不及犹过。”
点评:
林毅夫讲的是经济学里的中庸之道。中者,不偏,庸者,不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原教旨主义地相信任何定见,摸着石头过河,但是绝不动摇自己过河的心。这种思维方式,是当今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尤其需要的。极端自由市场和极端计划经济显然都是偏执的,偏执之下就会忽略自身的缺陷放大对立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说,从死板的计划经济走出来的第一代经济学者,天然地会去拥抱自由市场,但是第二代第三代的实践者,一定不能再死死地靠在一个维度上,不然就会如林说的“不及犹过”。
围棋国手吴清源推崇“中的精神”,松下幸之助则专门写过《关于中庸之道》一文,认为此中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守此道,循序渐进,既不会有“超英赶美”的大跃进,也不会有“砸碎一切国有企业”的大毁灭——这是前苏联两次毁灭的根源,我们学过第一次,千万勿再学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