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传统武术的窘境和机遇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5-24 09:50

截流

截流作者

体育博主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截流

最近,已经多年不被关注的传统武术(简称传武),成了新闻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居高不下,狂刷存在感。

先是传武中最高深莫测的太极拳,在社交媒体上实力刷屏,一位非著名太极拳师雷公,跟现代综合格斗(MMA)干了一架,惨遭KO。

实战性被质疑的风波刚刚平息,又被大家翻出,另一位著名太极拳师王占海先生,不久前曾在某电视节目中,在橄榄球场上,一人抱球长途奔袭,从容摆脱三位专业运动员的防守堵截,成功达阵,上演了传武大破橄榄球的好戏。从没打过橄榄球的太极大师,一上场就展现出超级跑锋的实力,闪展腾挪,窜蹦跳绕,简直是气死辛普森的节奏。

无独有偶,近日,又有多位传统武术练习者,到格斗拳馆挑战,结果一个比一个输得惨,一个比一个输得快。而让人可笑又可怜,无语又尴尬的同时,不管是太极大师,还是武当门人、八卦高手,面对质疑和失败,都给出了相似的说辞:不是打不过你们,而是我的大招太厉害,使出来我自己都怕,不想伤人……

王占海在橄榄球场以一敌三

面对大师们的“巧舌雄辩”,我深刻地感受到,很多所谓的武术大师“功夫都在嘴上”这个说法。虽然刻薄偏激了些,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调侃挖苦虽然轻松解气,但要想弄清楚传统武术这种“嘴硬”的根源,还真要费一番功夫。

在锵锵三人行上,王老师表示,自己一发力,怕对方胳膊会断

很久以来,在我们的传统武术界,总有一部分“大师”、“高人”,自带一种朴素的、模糊的、毫无道理、无法解释的优越感,具体表现如下:

一、天下无敌、唯我独尊

传武最强,本派最棒,这是传统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论调。每个门派、拳种,都有一部分人,标榜自己无敌的同时,也对拳击、泰拳、柔道等外来格斗技,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和不屑。外国的拳种,要么是从我们这偷学去的,是我们的孙子,比如空手道、柔道;要么是粗浅的玩意儿,哪有我们这么丰富高明的技术,比如拳击,泰拳。

但事实上,国术最强论是民国早期为了凝聚国人、提倡尚武精神而宣扬的民粹主义。除了在晚清、民国这个传武黄金时代,有高手击败过几个实力无从考证的外国大力士之外,我国的武术从来没有在对战外来格斗技时占到过便宜,反而有不少吃大亏的记录。上个世纪早期,我们的国术高手,曾经多次在中泰比武中遭遇惨败,以致30年代之后,连续多年不再组织中泰武术对抗。

二、触类旁通,凡间超人

一部分传武门人和推崇者,总是试图说明或暗示,练过传统武术的人,在任何方面都高人一筹:如果去踢足球,就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如果去打篮球,就能身轻如燕,半场扣篮;如果去打橄榄球,就能以一当十,对手沾衣即倒,超级碗不在话下;运一口气,就能破举重纪录;练好轻功,就能成百米飞人。总之,练过武功,就是超人。

而实际上呢,相信任何对现代体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除了传武自己领域内的比赛,其他所有体育项目,职业的、非职业的,奥运的、非奥运的,好像没有一个世界冠军,是因为练了传统武术,而走向巅峰,为国争光的。在这个远比过去开放自由的年代,国家和社会甚至门派,都不会阻止任何人发光发热,传武超人们,去哪了呢?

三、高深莫测、博大精深

很多传武的推崇者常说,打架,只是传统武术的一小部分,我们的传统武术博大精深,不是外国的那些格斗技能比的。这一点还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我们的传统武术中,确实包括很多格斗技术之外的内容,比如:按摩、正骨、黑红伤、制药、炼丹、营养保健、群体戏法、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表演学、传媒学、公共关系学等等,确实包罗万象,内容丰富。但是,这些内容,是传武的生存、推广过程中自带的一些附加功能,确实有一定的价值,但也说不上有什么先进性。相声中也有心理学的成分,但现代人不管是学习,还是研究心理学,还是会去正规的学术机构,而不是去问郭德纲。

不能否认,大多数传统武术家,还是非常务实的,除了钻研、推广自家的功夫,并不会过分夸张地神化武术的作用。反而是个别传武练习者和崇拜者,为了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用表演性、甚至欺骗性的手段,以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来太高自己,贬低他人。这种手段在过去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但随着科技的发达,和信息的完善,民众的见识日益提高,过于夸张悬乎的吹嘘,不但不能引人崇拜,反而会成为招黑的因素。

那么,这些优越感,这些超级高大上的自我认知,是从何而来呢?

我认为,答案不在传统武术之中,而在其外。明确地说,是我国特有的,看似跟武术相辅相成,其实却各行其道的——武侠文化。

我国自古就有崇拜强者的尚武文化,从上古神话中的夸父、后羿,到志怪小说《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拥有强大武力的神仙、异人,一直是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形象,只是当时还没有武术一说。到了唐宋传奇兴起,《白猿传剑》、《聂隐娘》、《红线女》等名篇,开始有了高人异术的出现,这就是武术概念的雏形。而到了明代话本、清代侠义小说时代,武松、林冲,展昭、白玉堂这等身手超凡的武人形象,彻底在民间流行起来。再加上后来的新派武侠作品,统一构成了我国传统武侠的自我认知脉络。

唐传奇名篇《聂隐娘》

而我国的传统武术,初起于军旅,萌芽于民间,明清两代,渐渐形成体系,晚清时期,才有了较为完整的流派、技法,到了民国,才迎来了高峰。实际上,现存的传统武术,发展历史都不算太长,大多只有百年左右,更早的流派,技术,要么失传,要么在传承断代后,面目全非。

武侠文化,不是武术文化,两者看似相近,却截然不同,前者是我国特有的奇幻文学,后者则是我国独有的格斗技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两者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起。一个个身怀绝技的人物,成了中国特有的武侠传说,又被后人发扬光大。传说中神通广大,“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世外高人,成为民众向往和崇拜的目标,也成了传统武术从业者们自我标榜的祖师爷。从民国开始,武术在传承技法的同时,寻根源、傍大咖、倚靠大IP,成了重中之重。有些以仙人为道统,有些以名将为祖师,总之就是要告诉世人,我们的祖先很牛,我们也很牛。

了解了这些,在看现代某些传武门人的言论,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他们标榜一世的,不仅仅是最能打,而是半神一样的传奇人物,不仅打架要最厉害,干其他的也要比别人厉害,因为他们不是普通人,而是半神半仙的传奇。否定了这些,不仅仅是否定他们自己,而且会否定上百年的宣传基础。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嘴上说着我可以打你十个,但我就是不打。武术不是技术,而是神仙技法,仙传,类似于哈利波特和指环王中的魔法。不是孰强孰弱,而是强大到,根本没有可比性。

以这个理论为基础,一些传统武术的推广者和追随者,自己把自己捧上了神坛,从此以后,再也不愿下来,也不好下来了,直到信息时代的来临。在如今这个视频为王,眼见都未必肯信的时代,传武的老套路老办法越来越不管用了。不管嘴上说的多厉害,理论多么高深,思想多么深刻,那些靠夸张吹嘘推广起来的传武大师们,终将面对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们拿不出任何可见的、有说服力的战绩,找几个外国友人,假装国外高手,被自己摔几个跟头就能糊弄过去的时代,再也回不来了。

当然了,我们的武术也不用妄自菲薄,毕竟百年传承,我们还是保留下来很多有用技术的。而且,客观来说,传统武术,在一百年以前,也许确实有独到之处,毕竟,一百年前,拳击、泰拳,空手道、柔道,这些现代格斗的主流技术流派,也都在刚刚起步的阶段,现在一个三流职业拳击手,如果回到一百年前,绝对是拳坛统治级的存在。

问题是,拳击、泰拳这些项目,在竞技中一步步提高、完善,越来越科学,越来越高效,物理学、生物学、人体力学、解剖学的研究和发展,让他们突飞猛进。而我们的传统武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初的水平,甚至还略有退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没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就是我国特有的传奇文学、武侠文化,给他们带上神秘的光环,本来能打,并不太落后于国外拳种的传统门派,生怕打破了各自的平衡,互相砸了饭碗,于是在互有摩擦,一致对外,和睦相处,共同富裕的原则下,固步自封,自得其乐。虽然偶尔有个别年轻人,进行了实战尝试,但影响力太过有限,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早期的拳击技术也简单粗糙

如今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信息急速爆炸的时代,传统武术的神秘面纱,再也戴不住了,如果老老实实地保持神秘,自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静地存在下去,也没什么,但如果某些大师,还想统治武林,受人膜拜,却再也不可能了。任何一次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傲慢,都会被飞快打脸。

不过,现代的打击技术,和格斗理念,让一些传武神话的遮羞布不复存在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很多时候,有破才能有立。挨打,固然是难看的。但如果传武门人,不管是本就务实的,还是曾经浮夸的,能痛定思痛,摆正心态,潜心研究传统武术在现代格斗比赛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吸收更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技术,结合传统的技法,打不过高水平的搏击选手,可以从低水平慢慢打,边打边摸索,这才是传武发展的真正机会,也是传武摆脱神话的束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好机会。

只有丢掉自己不切实际的神话性、传奇性、超人性,把自己跟其他格斗流派摆在平等、甚至更谦逊的地位,取长补短,潜心探索,传武才能找到存在的真正意义,爬出自己给自己挖的,虚幻荣耀的大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传统 中国武术 泰拳 比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