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若缘:法国处于最高规格安保下,为何恐袭还是发生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7-17 01:45

镜若缘

镜若缘作者

心理学工作者,旅英学人

7月14日,法国的国庆日,这个源于法国大革命中攻占巴士底狱的纪念日,一直以来是法国人引以为傲的精神图腾。然而2016年的7月14日对于整个法国来说怕会是一个异常难忘而又血腥的国庆日:当地时间14日晚间,在法国尼斯市一辆卡车冲进正在国庆日烟花表演的人群,根据当地报纸的消息,卡车司机一边开枪一边碾压密集的人群,截止发稿已经造成逾80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当地政府将此次定性为恐怖袭击,并要求居民待在家中。

虽然现有的消息还不能完全确定这是一场和伊斯兰圣战有关联的恐怖袭击,但是已经确定袭击者是一位有着法国和突尼斯双重国籍的突尼斯人,同时袭击的日期和目标如此有针对性,很难让人不联想起在过去一年里法国人连续遭受的两起恐怖袭击:2015年1月7日查理周刊因讽刺穆斯林先知遭到袭击,数十名工作人员被行刑式处决;2015年11月13日巴黎市中心7个地点同时遭到圣战分子武装袭击造成超过130人死亡。如果算上此次国庆日惨剧,那么这将是18个月以来发生在法国本土的第三次恐怖袭击。

国庆日尼斯恐怖袭击是继查理周刊袭击事件,巴黎系列袭击事件后,法国本土18个月来遭受的第三次恐怖袭击

全世界都已经对中东或者非洲这些动荡战乱地区每天都在发生的恐怖袭击惨剧感到麻木和“习以为常”,然而如此频繁的恐袭发生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却是一件让人十分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要把责任全部归咎于法国安保系统,这显然不能让人信服,在经历了2015年两次总共造成超过150人死亡的恐怖袭击后,法国军警和情报力量几乎全力开动投入到反恐应对中,作为有着超过40年反恐实战经验的法国武装力量,其财力支撑和素质能力都是世界一流,远不是第三世界国家军警力量可以相比的;同时为了应对刚刚举办的欧洲杯,法国更是投入超过9万名军警和各种高科技反恐装备,可以说此时的法兰西正处于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安保系统保护之下,然而惨剧还是发生了。

为何如此严防死守还是防不住恐怖袭击的威胁?这要从近年来恐怖袭击向新模式变化说起。

如果把2001年的911事件当作伊斯兰圣战恐怖袭击的新世纪起点,那么这十五年来恐怖袭击从实施模式上以2011年为界限可以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

2011年以前的伊斯兰圣战的恐怖袭击几乎和911事件一样,“遵循”着严格的三层程序:来自恐怖主义第一层核心(如基地组织)策划并发出指令,恐怖分子骨干力量(恐怖组织的各地分支或骨干人员)作为第二层在核心的财力等支援下依照计划招募训练第三层人员,再由其发动袭击。这就好比恐怖组织是个结构稳定的公司,公司中每一层通过一个网络联系,一个恐怖袭击从构思、策划到实施都是一条完整流水线的产物。在这样的一个流程里,恐怖分子先后发动了西班牙3·11马德里爆炸案和英国7·7伦敦爆炸案等一系列恐怖袭击。这种模式能在欧美国家发动恐怖袭击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依赖基地等恐怖组织几十年来人脉网络资源的构建,然而这种模式最大的软肋也在于此:准备周期长、牵涉范围广、涉及人员众多,线铺的很长,一旦网络中有一处被剪断,不仅“满盘皆输”还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自反恐战争开始以来,对欧美而言摧毁这个网络是反恐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种类型的“斩首行动”直接摧毁了恐怖组织网络的中高层核心;对各种“信使”的抓捕切断了各级恐怖组织的联系,这就好比这个恐怖主义公司里,核心决策层消失,各个“部门”联系中断,没有了高层的布局,也没有了长期的规划和实施,那么这个公司自然无法“产出”恐怖袭击。

也正是这样,在2005年以后,西方反恐机构坚持情报优先的策略,通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打击,那些苦心经营多年的恐怖组织网络节点被挖出,新的节点又无法建立,对恐怖组织而言策划恐怖袭击越来越困难,甚至连恐怖大亨本拉登也因为信使被抓而在2011年5月被特种部队击毙。这一时期也是整个西方反恐战争成果最高的时候:高效的情报系统成了守卫欧美国家免于恐怖袭击最强防线,基于此重新建立的安保系统和危机预防机制把欧美城市打造的如铜墙铁壁一般。虽然在本拉登被击毙前,其所构建的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网络已经名存实亡,然而他的被击毙宣告了那种高层指令、长线策划的恐怖袭击模式彻底终结,所谓的恐怖主义核心已经不存在了,也没有什么恐怖主义情报网或者行动组可以在欧美反恐机构打击下隐蔽活动到实施恐怖袭击,一个又一个的头目被击毙,一次又一次的袭击被提前挫败,所以西方很多舆论当时甚至相信经过10年的努力,反恐战争已经胜利。

情报先行成为西方预防恐怖袭击最主要的手段,正是这种利用恐怖袭击需要长线策划的弊端而进行的顺藤摸瓜式的打击让西方社会一度遏制住了针对本土的恐怖袭击浪潮,在过去10年里欧美反恐电影无数次反映了情报给反恐机构带来的优势

然而就在本拉登被击毙的同一年,一场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改变了一切。虽然现在还无法对“阿拉伯之春”做一个完整而全面的定性,也无法确定西方是否是因为击毙本拉登带来的盲目自信造成的局势误判而急于发动这场铲除意识形态敌人的“革命”,但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阿拉伯之春”催生了ISIS。

ISIS的诞生改变了世界恐怖袭击的模式,这个改变,最大的表现是比起之前的三层模式的恐怖袭击,在新的模式里恐怖组织核心层面对恐怖袭击实际决策的作用被极大弱化了,ISIS的高层一般并不直接参与具体恐怖袭击计划的制定和安排,也并不像911时代的基地组织一样为下一层的骨干分子提供实际的支持,他们的更多的像是一个精神图腾一般的存在来鼓励全世界各地现有的或者潜在的恐怖力量去发动袭击。

ISIS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在于其主体思想与之前的恐怖组织有所。在ISIS之前哪怕是元老级的基地组织,虽然奉行和IS一样的极端思想,然而他们的恐怖袭击更多的是对他们认为的“异教徒”的惩罚和反击,比如在现在可以看到的基地组织头目发表的申明里听到最多的是要求西方军队撤出其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他们把策划恐怖袭击当做是对西方强大武装的不对称反击。然而ISIS的思想就比基地组织“高得多”,ISIS本身的字面意思就是伊斯兰国,该组织的目标是消除二战结束后现代中东的国家边界,并在这一地区创立一个实行伊斯兰教法的政教合一酋长国。2014年ISIS和基地组织分道扬镳后,立刻宣布恢复哈里发制度,显示了其建立全球性伊斯兰国的野心。反击与建国,ISIS对待恐怖袭击的态度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对异教徒的惩罚,这让他们并不愿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西方国家的袭击上而是专注于借着中东乱局扩张势力范围,为“建国”打下基础。

也正是因为这个区别,给新的恐怖袭击模式带来了两个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方面ISIS不需要像基地组织那样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培养和维护恐怖袭击网络,因为ISIS的理念对极端分子来说更具有诱惑性和鼓动性,那么每一个受极端思想影响的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另一方面,ISIS不直接策划具体的袭击,并把袭击的主动权,下放给了之前提到的潜在恐怖分子。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一场恐怖袭击从策划到实施之间的时间和联系成本。原本需要“核心、骨干、行动”三层联系才能完整实施恐怖袭击的模式被极大精简,只需要两层甚至只要单独的一层就可以发动恐怖袭击。

与基地组织等老牌恐怖组织不同ISIS有着“更高”的理想,这让针对西方本土的袭击在他们眼里不再是对西方军队的不对称反击而已一种彰显自己建立全球性哈里发国家的野心

比如2014年12月15日发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马丁广场的伊斯兰极端分子恐怖袭击,袭击者受ISIS伊斯兰建国思想影响以劫持人质为手段发动了这场恐怖袭击,但是袭击者本身与ISIS并无实际关联,甚至在和警方对峙时要求警方给他提供ISIS的旗帜用于宣传,虽然在袭击以3人死亡告终后,澳大利亚政府还固执的坚称这是场恐怖袭击但是和ISIS无关,同样的事件还包括2014年10月22日发生在加拿大渥太华的恐怖袭击。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ISIS组织与其愿意去组织一场恐怖袭击,倒是更愿意去认领一场恐怖袭击,彰显自己在伊斯兰圣战中的地位。比如2005年基地组织实施伦敦7.7爆炸案后两个月才拿到袭击者的宣传视频并以此宣布对爆炸案负责。而到了2015年巴黎11.13恐怖袭击发生后的第二天ISIS就直接在社交网站上直接认领了这个袭击。也许袭击者并不是ISIS直接派遣,也许袭击事件并不是ISIS直接策划实施,但是一切伊斯兰圣战恐怖袭击都是对ISIS号召的响应

如果说前本拉登时代的恐怖袭击是一个公司“独立打拼”的产物,ISIS的恐怖袭击则更像是一场号召“全民参与”的社会运动。

但是显然西方社会并没有做好应对这种恐怖袭击新模式的准备,欧美反恐机构对于恐怖袭击的预防重点在于利用恐怖组织之间长线联系的弊端,达到侦破一点侦破全盘的效果。然而新的恐怖袭击模式已经告别了这种多层策划长线联系的模式,而用一种独狼行动遍地开花的方式来进行。没有来自外国恐怖组织高层的计划指令,也没有会露出马脚的资金转移支持,更没有容易暴露的恐怖分子招聘和培训。反恐情报部门渴望寻找的一切蛛丝马迹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可能只是一个来自本土社区的青年,在被极端思想洗脑后突发奇想独立计划,比如在2015年1月的巴黎《查理周刊》袭击事件里,警方追捕并包围了两名袭击主犯,结果一名事后被证实和袭击《查理周刊》团伙并无关联的枪手突然袭击超市劫持人质,支援呼应袭击主犯,给警方制造压力。而此次的国庆日卡车恐怖袭击,考虑到袭击者孤身一人,很有可能也是这种类型的孤狼行动。

如果说前本拉登时代的恐怖袭击是一个公司“独立打拼”的产物,ISIS的恐怖袭击则更像是一场号召“全民参与”的社会运动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反恐机构就变成了“睁眼瞎”,那些依靠情报支撑起来的预防恐袭的铜墙铁壁没有发现任何来自外部的威胁,却遭受到了来自内部致命的袭击,防不胜防。

这便是法国政府严防死守却依然无法防住恐怖袭击的重要原因,并且随着袭击带来的欧洲社会阶层的割裂和矛盾加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样的恐怖袭击会越来越频繁,如何对这类恐怖袭击做到有效的预防和根治,或许这将远远不是反恐领域可以解决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楚悦
法国 法国尼斯袭击事件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将抵达塔布,继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

习近平同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小范围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