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博尔顿:拜登先生,我们需要“保卫台湾”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1-22 08:09
【文/约翰·博尔顿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在拜登总统就职10个月后,美国仍然没有出台本国的对华战略。拜登和习近平在(上)周一举行的视频会议,不过是令这一缺失更加突显了出来。动听的言词和总统的宏论无法替代明确的政策。北京可能会将白宫强调的“缓和紧张局势”视作是给自己开了绿灯。为什么美国缺乏政策导向?是总统怠政还是政府内部意见不一,亦或是无人决断?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美国都迫切需要明确阐明其对华政策。这不仅因为白宫是美国庞大官僚机构的必然领导者,还因为美国正面临着重大的抉择,需要有识之士展开公开辩论。长期以来,美国的外交和国防政策都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鉴于美国面对主要来自中国的威胁,但也面临来自俄罗斯、较小流氓国家和恐怖组织的威胁,我们不能再浪费时间忽视这些问题了。现在,中国是国家安全辩论中不可回避的主要议题。
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发本文
拜登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可能部分解释了为何国家安全规划不受重视。国务院、五角大楼和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官员与中国领导人打交道的时间全部加在一起,可能都没气候特使约翰•克里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间多。从一开始,本届政府就坚持气候问题将与其它问题“分开”。这从来都不是现实的做法。对无法与北京达成全球变暖协议的担忧已经盖过了现实的国家安全问题。如果拜登先生曾期望在格拉斯哥气候峰会上取得什么突破,那他的这个期望已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其结果,包括中美联合公报在内,都是令人失望的,不过是重申了克里4月份协议中的内容。
制定中国战略并不需要写出一本1000页的著作。这份战略只需要解决两国的核心议题。其中以下两个是重点。
首先是“保卫台湾”这个美国事实上的“盟友”和重要贸易伙伴,这个对日本来说具有重要价值的地区,这个“第一岛链”(隔断中国大陆与太平洋的一条地理防线)上的关键一环。但许多美国人现在却连台湾和泰国都分不清。为了“保卫台湾”,更不用说要保卫范围更大的东亚和东南亚,我们需要美国公众积极并持续地支持政府。但拜登先生周一的表现并没有赢得公众的支持。他只是重复了长期以来的陈词滥调。
如果华盛顿任由北京控制台北,那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所造成的巨大损失还将成倍放大。如果中国领导人认为美国的犹豫不决和软弱可欺意味着华盛顿将会在冲突中让步,那他就会受到鼓励去挑起一场危机,希望可以不战而胜地征服台湾。中国领导人可能会觉得他还有三年的行动时间,此后就要冒险迎来一位不那么无能的继任美国总统。这个问题既复杂又危险,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具有相当强的创造力。而拜登先生却并没有表现出这种宝贵的创造力。
其次,中国斥巨资发展本国战略性武器和其它军事能力,已经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了致命威胁。这可能决定我们已有75年历史的全球核保护伞及它所带来的国际稳定局势能否继续存在下去。这最终还会引发更大范围的核扩散。印度和日本都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去增加本国的核资产和获得核武器,这将对亚洲和世界造成影响。
在冷战中,大型战略武器库受到了审慎的政治管理,中国是否从中吸取了教训尚不清楚,但已显现的迹象却令人忧虑。一个透露真相的行为是:北京在迅速积累此类资产的同时拒绝进行严肃的军控谈判。迄今为止,拜登一直不愿向弗拉基米尔•普京和习近平强调美俄双边核武器条约是冷战遗物。没有任何美国战略家会考虑一边遵守美俄条约,限制美国的核能力,一边允许中国的核能力不受限制地增长。在历史上,多边核谈判从未成功过,但即使成功达成美中俄三边战略武器条约可能也于事无补。
台湾和战略武器都不是热门的竞选话题,而中国甚至还不是公众最关心的议题。尽管如此,类似1958年中国炮击金马和1960年约翰•肯尼迪大声疾呼美苏“导弹差距”这样的议题,会很快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了确保美国的最终战略是可行的,政治领导人需要就这些挑战展开辩论,以便公民们能够知晓他们在未来必须做出某些决策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拜登先生不想利用他的总统讲坛发起这场辩论,那他的潜在竞争对手应该会用。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美国《华尔街日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