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哈佛大学生为何抢着上中国哲学课?

来源:微信公众号“向湾硚”

2017-06-14 13:42

局外人

局外人作者

兴趣翻译小组,关注中美文化

【听洋教授讲中国哲学课是什么体验?观察者网在今年3月简要报道过哈佛教授Michael Puett和他的《中国传统道德与政治理论》,这次“局外人”带来了更详实的描述,观察者网获授权转载,以飨读者。】

有这样一个世界,人际关系濒临崩溃,自私自利者比比皆是。人们争论不休,要怎样才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这听起来就是当今的美国。但这位年方48、戴着一副眼镜、身形高大的哈佛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教授MichaelPuett,向700多名全神贯注的学生所描绘的世界,正是2500年前的中国。

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是哈佛大学中国历史教授

Puett教授的《中国传统道德与政治理论》是哈佛大学第三受欢迎的课程,仅次于《经济学入门》和《计算机概论》之后。当Puett于2007年第二次开办这门课时,前来听课的学生挤满了整个房间,楼梯和讲台上坐满了人,教室外的走廊上也布满了这门课的忠实听众。于是,哈佛大学不得不把这门课安排在了桑德斯剧场——整个校园内最大的室内场地。

为何这么多本科生愿意花一整个学期的时间,研究几千年前的学者所提出的深奥的中国传统哲学呢?原因之一在于,这门课程实现了哈佛学子更具挑战性的核心诉求——道德推理。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也被Puett夸下的海口所吸引:“这门课将会改变你的一生。”

上过课的学生则会告诉你,Puett说的没错。他通过中国哲学,给学生传授了详实的、革命性的、甚至有反常理的观点,告诉他们如何更好地生活。ElizabethMalkin刚上完这门课,她告诉我们:“这门课完全改变了我对自己、对朋友的看法,也改变了我认识世界的方式。”Puett用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回顾了中国学者几十个世纪之前的结论。

他要求上课的学生必须阅读中国古代典籍的原文译本,比如《论语》、《孟子》和《老子》,并将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他的课程将中国理论置于当代美国的背景之下,来帮助十八、九岁的孩子寻找自我定位,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如何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Puett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不仅在于给学生介绍一个全新的文化世界观,也在于给学生提供一套全新的实用思路。他告诉记者,与20年前相比,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一个既定的职业目标而被迫走上一条死板且相似的道路。根据一份最新的报道,在过去的十年内,哈佛就读人文学科的学生数量锐减,这同样也是全国所有文理学院正在面临的趋势。经济行业依然是最受哈佛毕业生欢迎的行业。Puett发现,学生的课程乃至课外活动越来越受到职业导向,越来越现实。

Puett告诉自己的学生,在决定前精确计算和理性思考,恰恰是进行人生选择最错误的方法。中国哲学家告诉他们,过度安排实际上限制了人生其他的可能性,只给自己留下一条活路可走。一个斤斤计较的学生,不会去关注生活中具有振奋意义和启发价值的事物,但这些事物,才是丰富多彩人生的必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口中“对他们最好”的事情与最让他们兴奋的事情不一致,那他就走上了一条歧路,从此过着不完满的人生。Puett希望能打开学生的视野,从人际交往到职业规划,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见微知著

孔孟等中国哲学家教育人们,最寻常的事情也能够引发连锁反应。Puett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去关注为别人留门、对售货员微笑等,生活中最细微的事物对我们情绪的影响。

每日慢跑之后的好心情、好友之间的灵感迸发、被别人插队时心中冒出的愤怒。这些事情中有哪件是人生大事?事实上,全部都是。从一个中国哲学家的角度分析,这些日常琐事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机会、让我们认识自我。当我们注意分析是哪些事情导致我们的举止、反应、开心亦或是愤怒,我们就更能够认识自我,更好地面对新的情况。孟子——公元前4世纪的一位儒学家告诉我们,如果你在小处培养自己优秀的天性,你就会成为一名影响深远的杰出人才,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身边人的命运,直到“将天下运于股掌之中”。

从心所欲

美国人认为人类是理性生物,根据逻辑、通过大脑做出决定。但在中国,“心灵(heart)”就是“意识(mind)”的代名词。Puett说,心灵与意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晚餐吃什么?下学期选什么课?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和谁结婚?无论是鸡毛蒜皮还是人生大事,我们在进行这些决定时,如果能听从心灵和意识,让理性与感性结合,就能做出最佳判断。

道学家庄子,教导我们要修身——通过日常生活调养积极的性情,而非为了所谓的理性思维拒绝自我。同样,就像是弹钢琴必须孜孜不倦以求熟练,我们也需要在日常活动里不断练习,体验各种经历、观察各种现象。这样,正确的反应和抉择才会由心而生,自然而然,无所顾虑。

最近的神经系统科学研究肯定了中国哲学家的理论,扫描大脑后他们发现,决定我们如何选择的并非我们认为的逻辑理性,而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的情感与现象所构成的无意识的意识。耶鲁心灵哲学家Marianne LaFrance表示,如果我们仅仅看到了四分之一秒(准确来说是4毫秒)的笑脸,那也足以产生一次小小的情感高潮。一项研究显示,凡是面前闪过微笑的被观察者,即使速度快到无法察觉,那抹微笑也会使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加积极的认识。

身通则心至

待人和悦,即使你此时并不开心,对人微笑,即使你此时并不愉悦,这些举动总能影响你的感受和行为,并最终改变事情走向。

即使所有这些听起来都像是胡言乱语般的自我安慰,Puett教授的很多理念都被认为是文化智慧——在现代已经消失地无影无踪的智慧。亚里士多德说:“习惯造就自我”,孔子也认同这个观点,“礼”的重要性在于造就一个人的一种感受能力。社会心理学家Amy Cuddy及其同事在《心理学科》上发表的一篇研究中表示,当我们双腿分开站立、双臂伸展时,这个姿势让我们看起来更加自信有力;它实际上引发了一种荷尔蒙的变化,让我们也更加自信。

这门课结束时,Puett让学生们把学到的中国哲学应用到日常生活里。“中国哲学家告诉我们,走向更好地生活始于日常琐事的改变,从而改变你的。我想做的,就是告诉他们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不会给我的学生讲什么大道理,何去何从,我只是想告诉他们,微不足道的细节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

学生们的作业都很简单,比如,观察对陌生人微笑时对方的反应,为身后的人留门,保持一个兴趣爱好。老师让学生们对每次的实践进行记录,每一个行为、动作、甚至词语,是怎样戏剧性地影响了人们的反应。然后,Puett让同学们去寻找更多此类能提升正面情感的举动。在论文写作和讨论课上,学生们会探讨,以这些哲学家的眼光来看,怎样才算生活。

一旦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自己、发现了他们热爱的事情,就能通过大量的修身练习使自己熟能生巧。修身和另一本经典中的中国概念相连——勤能补拙。我们潜力无限,只待开发。你不必执着于你碰巧擅长的事情,只需要关注你热爱的事并由此努力。中国哲学家认为,见微知著,关注细微之处“往往能真正改变我们,”Puett说。

天人合一,关注细节,理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这些都是年轻人在社会中生活的基本理念,促使他们进行广泛的思考并完成自我提升,这或许就是《高等教育年鉴》认为中国哲学浪潮已冲出哈佛、席卷全国的原因。而这对于那些急于摆脱急功近利道路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剂难得的良药。

Puett曾经的学生Adam Mitchell是数学和科学领域的奇才,他希望能在哈佛学习经济。他告诉我,不论是在哈佛还是在整个社会,“人们都期待我们理性思考未来,权衡利弊然后做出决定。这会让你走上一条‘做你最擅长事情’的道路,一条风险和回报都小的道路”,但是在他大学二年级时接触到了中国哲学智慧,这让他意识到规划未来还有更多的思路。

因此,他尝试了自己感兴趣的,而非最擅长的科目,因为他已经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情。他也愈发认识到,他是如何与身边的人互相作用、互相影响。Mitchell投入到对外语的学习当中,对人际关系的感受更加深入,现今正在向着区域研究的硕士学位努力。他告诉我,“我想Puett教授已经实现了他的诺言,这一门课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向湾硚”,ID:xiangwanqiao。本文为局外人Outsiders团队编译,英文原文出自《大西洋月刊》,标题为Why Are Hundreds of Harvard Students Studying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责任编辑:马密坤
中国哲学 孔子 论语 老外 哈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