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中韩抗战主旋律电影,差别咋这么大——《百团大战》PK《暗杀》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0-04 17:55

老周

老周作者

军事影评人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电影中的抗战大片自然少不了。8月底上映的《百团大战》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主旋律影片之一,上映不久就因为票房问题饱受质疑,影片内容更是遭到一片吐槽。半个多月后韩国的抗战主旋律影片《暗杀》在中国上映,却赢得一片叫好,两部都是抗战背景的主旋律影片,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百团大战》海报

细节都是虚构的

《百团大战》一开场就是著名爱国将领张自忠壮烈殉国的场景,老周实在不明白,张自忠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之一,确实值得颂扬,但和百团大战实在是没有多大关系,为什么要用这个来当开场锣呢?就算要表现张自忠将军,也拜托敬业一点,片中张自忠及其部下戴的竟然全都是清一色的德式钢盔!要知道,很多杂牌部队是根本没有钢盔的,张自忠的部队是杂牌西北军中装备比较好的,倒是配发了钢盔,不过那是英国的托尼式钢盔,因为形状像锅形、碟形,而被称为锅盔、碟盔。只要稍微查下有关的资料照片就能知道,可见剧作方的功课实在太马虎了。现在好像只要是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就一定戴的是德式盔。

道具上的问题还不算太离谱,人物设计就有些奇葩了。印小天饰演的姚尚武,原来是张自忠手下的上尉军官,还是黄埔军校毕业生,正牌的科班出身,却在张自忠牺牲后回到家乡,因为家人被日军残害而加入了八路军,这种人物经历的设计完全无视当时的历史情况。而吴越扮演的梁山起初是八路军地方部队县大队的大队长,随后由于县大队升级为主力团,居然成了八路军正规部队的团政委。抗战时期八路军中,女的能在战斗部队当上团级干部的还真没有,而且还和姚尚武有了那么一段小暧昧,不免落入了俗套。日军方面,扫荡队的队长冈崎谦受中佐不过是个中佐副联队长,日军的扫荡队一般就是以一个步兵大队为基干,加强一些炮兵工兵所组成。这样级别的军官居然能受到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的接见?也太能扯了。

片中的部队更是奇怪,百团大战就是因为参战部队有105个团而得名,在这么多部队中自然不乏战功显赫的英雄部队,比如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的十支英模方队里,就有两支是在百团大战中赢得荣誉称号的“血战磨河滩钢铁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可惜放着这样好的素材不用,片中所出现的部队要么是梁山的县大队,要么就是黄之政团。老周虽然也算是比较熟悉抗战历史的,却真是还从未听到过有黄之政团,仔细查了资料还是找不到八路军中还有叫黄之政的团长。老周实在不明白,放着现成的这么多英模部队,却非要虚构这么个黄之政团?

《百团大战》的亮点就是宏大的战争场面,历史上的百团大战也有很多惨烈的战斗,比如娘子关之战就是历史上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最经典的一战。不过影片中的娘子关之战主要就是火车撞装甲列车,为了能让火车和日军的装甲列车在同一条铁路上,还来了场争夺扳道闸的血战,一个个战士前赴后继冲上去扳道闸,煽情是够煽情,可是太假了。

《百团大战》扳道闸

到了第二阶段来了个西营坞之战,老周遍查有关战史,哪里找得到什么西营坞之战。历史上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最著名的是东团堡之战,东团堡西营坞,倒是很对仗。战斗中居然还缴获了日军的坦克,于是黄埔军校炮兵科毕业的姚尚武再度闪亮登场,两个操纵杆往前推然后一踩油门就走了。看来黄埔军校到底是中国近代三大军校之一,炮兵科还学过开坦克,培训的是跨学科人才啊。

还好影片表现的第三阶段选择了关家垴之战,这是八路军战史上最著名的战斗之一,也表现了八路军在战斗中的惨重伤亡,以及刘伯承和彭德怀冲突。但是到了最后,女政委梁山身负重伤,姚尚武背着她一路狂跑,可惜最后还是没救活,这种悲情戏场面实在太老套,又把严肃的历史给低俗化了。

从人物、部队到战斗,细节几乎全是虚构,百团大战这么好的题材就这样给糟蹋了。

虚构的情节也能拍出历史感

就在《百团大战》上映半个多月后,韩国抗战主旋律片《暗杀》也在中国公映。虽然《暗杀》基本是商业片的套路,但依然拍出了主旋律的正能量,而且在很多细节上非常注重还原历史的原貌,使这部并没有直接原型的电影很有几分历史的沧桑感。也正是通过这部电影,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才知道原来韩国也有抗日的经历,也曾和中国那么有渊源,这才是主旋律作品应有的贡献。

韩国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从1919年就已经开始,当年4月在上海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26年迁到今天上海的马当路306弄4号,直到1932年撤离,是韩国临时政府在上海办公时间最长,也是到今天保存最完整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纪念地,是每个韩国旅游者来上海的必到之处。影片将整个暗杀行动的策划安排在上海,也是完全符合历史情形的。

朴槿惠访问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当年,韩国独立运动力量太弱,根本无法和日本正面对抗,所以只好采取暗杀这种成本小影响大的行动,历史上韩国独立运动确实在1932年组织了两次影响巨大的暗杀行动,一是李奉昌在东京刺杀日本天皇,二是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园刺杀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陆军大将。李奉昌没能成功,尹奉吉成功了。这两次暗杀行动被称为韩国独立运动的转折点,两人也因此成为韩国的英雄。

影片中安沃允、“速射炮”和黄德三在行动前一手握枪,一手举着手榴弹,脖子上挂着宣誓文,背后是韩国国旗太极旗拍照留念,就是仿照尹奉吉在行动前这样拍下的纪念照,而这张照片在影片中也出现了。另外吴达庶饰演的“老头”在阻止河正宇饰演的夏威夷·皮斯托以身赴死时,就有这样一句话:“少爷你以为你是李奉昌、尹奉吉吗?”这些都是在向李奉昌、尹奉吉致敬。

影片中的角色,除了金九和金元凤是历史上韩国独立运动著名的领导人,其他都是虚构的,但不是完全虚构,也都有原型。比如现在韩国第一当红女星全智贤所扮演的韩国独立军第三支队狙击手安沃允原型就是被称为“独立军之母” 的南慈贤,南慈贤在1933年庆祝伪满洲国成立的宴会上,就参与了暗杀出席宴会的日本将军的行动。

李政宰饰演的双面间谍廉硕晋原型则是廉东振,廉东振原是金九的部下,后来因为临时政府内部的派系斗争而成为了金九的反对派,并最终离开了临时政府。他曾被怀疑与日军合作,但没有确凿证据,这一点也和影片中的廉硕晋有一些相像。

暗杀团里外号“速射炮”的杀手,是来自新兴武官学校的学员,这所军校是朝鲜独立运动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军校,为抗战输送了2000多名军事人才。片中借助“速射炮”这个角色提到了新兴武官学校,也是表达对这所军校伟大历史功绩的敬意。    

河正宇饰演的雇佣杀手夏威夷·皮斯托,这个名字完全是杀手的花名,夏威夷是演员河正宇喜欢夏威夷才起的,而皮斯托则是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贴身保镖的外号。夏威夷·皮斯托的原型则是金相玉,他曾经在袭击向钟路警察所后与数百名日本警察进行了三个小时的枪战,最后高喊“韩国独立万岁”,用最后一颗子弹自尽身亡。这和片中夏威夷·皮斯托与日军在街头抢战也是如出一辙。

所以虽然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却糅合了不少历史上的真实元素,给人真假难分的感受。

差距咋就这么大

百团大战完全有大量的历史人物、事件可以作为电影的素材,而且这些真实的素材远比“高明”的编剧所设计的情节都要精彩和感人,完全可以像苏联经典战争影片《莫斯科保卫战》那样,以尽可能接近纪录片的模式来拍摄,真实的人物、真实的部队、真实的战斗,最多点缀一两个虚构的人物来编织剧情冲突。作为主旋律影片,拍摄方完全有这个条件去操作,结果整部影片除了八路军的几个高级将领是用了历史人物外,其他部队番号、人物和战斗情节,几乎全部都是虚构,不禁让人大为失望。

而《暗杀》的主要情节是虚构的,但每个人物却都有那么一丝历史上的真实痕迹可以寻觅。特别是制作时,为了还原历史原貌,在服装道具等方面很下了功夫。片中总共使用了4500套服装,全部是手工缝制,因为当时极少有机器缝制的。

影片还为每个角色设计了不同的武器。比如全智贤饰演的狙击手安沃允使用的是俄制莫辛-纳甘步枪,1891年研制成功,1930年出现了狙击型,射程远精度高,是30年代性能优异的狙击步枪,苏联、芬兰和中国三国的最高战绩狙击手都是使用莫辛-纳甘狙击枪;赵震雄饰演的“速射炮”则使用美制汤普森冲锋枪,最早的生产型M1921式20年代就出现了,因为威力强大曾被美国黑社会大量使用,其特点就是威力大射速快,很符合“速射炮”这个外号,再加上配用100发弹鼓,火力相当猛烈;李政宰饰演的廉硕晋使用德制驳壳枪,在中国更是名声显赫,是30年代战斗手枪的首选;河正宇饰演的雇佣杀手夏威夷·皮斯托使用的是德制PPK手枪,1931年研制成功,小巧轻便但杀伤力大,是特工最青睐的自卫武器,当然是雇佣杀手的理想选择;吴达庶饰演的“老头”用的是德制MP-28冲锋枪,也就是中国俗称的花机关枪,绝对的近战利器,唯一不足就是由于口径小,杀伤威力不及汤普森冲锋枪。这些武器都是30年代比较先进的,没有出现年代穿越的硬伤,而且和每个人的身份、个性都很吻合,可见影片的道具师还是很用心的。

《暗杀》主角们的道具

正是这样的认真和用心,才把宣扬主旋律的影片拍得好像动作大片,丝毫没有刻板的教条,却在扣人心弦的情节推进中让人受到感染,影片结尾廉硕晋因为缺乏证据逃过了战后的审判,但是最终还是被安沃允用私刑处决,为死难的战友报了仇,也给影片画上了恶有恶报的句号。

顺带说一句,《百团大战》的票房宣称超过4亿,但却饱受质疑。《暗杀》在韩国本土的高票房却是真金白银,而且韩国也没有公费电影这一说。至少以老周的亲身体验,《暗杀》的上座率明显胜过了《百团大战》。说到底,主旋律影片真要拍得好,高票房完全是有可能的。

两部影片再次说明了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一个是有着真实的大背景,但是虚构的情节和粗糙的处理招来了一片吐槽;另一个则是通过尽可能逼真的细节处理,把虚构的故事却拍得像是真有那么回事情。同样两部抗战题材的大片,折射出中韩两国在主旋律影片制作上的巨大差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中国电影 主旋律 暗杀 抗战 影评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