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欧洲面临“沦陷”,中美在这场世界抗疫战中至关重要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3-17 11:17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波】
截止巴黎时间3月14日20时,欧洲累积确诊45848例,欧洲已经成为人类新冠状病毒疫情抗击战斗中下一个关键战场。网上开始把遏制本次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斗争形象比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和二次大战开始的情形不同的是,欧洲这回是意大利奋勇冲杀在抗击疫情一线,东方大国也从苏联换为中国。与当初英法联军被困在敦克尔顿黑暗时刻还有一点不同的是(也是更加糟糕的!),当下欧洲缺乏一位类似丘吉尔这样挺身而出的政治领袖人物,围绕着是严厉控制蔓延还是绥靖政策的“诱敌深入”,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已经在分化为二个阵营。这次欧洲黑暗时刻的后果也会很严重,一些国家的“准自杀”行为将造成病毒持续扩散源给全人类健康管理带来威胁,也会给已经步履蹒跚的欧洲一体化致命一击。
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恰好是三个天主教国家)选择了强化国家干预社会生活、强调集体主义传统、全力阻隔病毒扩散的积极控制阵营立场,这个立场也接近中国、韩国在出现社区爆发之后还是把病毒彻底“闷死”的理念。为此意大利3月10日实施了封闭全国的最强烈措施。法国总统马克龙在3月12日电视讲话中宣布关闭幼儿园和全国的所有学校,接着在13日晚下令关闭全部娱乐活动场地,包括法国人珍爱的酒吧与电影院。西班牙紧接着在14日宣布封城15天。
英国、德国和瑞典这三个传统新教国家则都处于第二个阵营,采纳“拖延delay”防疫路线(即中国网民群众批评的“躺倒政策”“放水政策”)。该消极Delay防疫策略的核心是:放弃严防死守,容忍疫情缓慢进展(实际上做不到),期待大部分人在若干次病毒浪潮的袭击(比如2年之内)感染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之后,使得这部分人群获得一种免疫力,用群体免疫力(herd immunity)产生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的责任首先是提醒社会个人做好自我保护,让经济和日常生活保持按部就班,同时储备战略物资渡过难关。在具体计划上,英国和德国一方面在加大医院ICU床位数量,提高呼吸机数量,为即将快速增加的重症患者做储备,另外一方面也希望民众行为的自觉配合,特别是加强老年人隔离保护,尽可能延缓大流行峰值的到来。即把达到峰值那个月患者的数量平滑延缓为3个月甚至更长,随着夏天到来发病率自然下降,减少医院压力,这样,delay一方面没有“封城”那样的极端社会管理的后果,另一方面能够保护与依靠现有医疗资源来对付重症患者的冲击浪潮。
3月12日英国首相鲍里斯在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英国进入抗疫第二阶段——“拖延”阶段,会上他强调,目前既不需要关闭学校,也不必取消大型公众活动。3月10日默克尔语出惊人:德国可能有60-70%的人口会感染该病毒,公开了Herd immunity策略实施的最终结果。德国联邦政府因为位置靠近意大利,疫情落后意大利7天左右,宣布禁止规模为一千人以上的活动;地方卫生局仍然因为没有额外的资金预算,无法对1000人以下活动有效劝阻并关闭;面对关闭学校和幼儿园的呼声,联邦扔给各州自行决定(最新消息,德国有些州开始宣布延长春假)。更有甚者,英国和瑞典都决定,不再给轻症患者做确诊测试,也就是根本上放弃对疑似患者的追踪和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的有效“阻击”防疫手段。
如果英国和德国的消极“Delay”战略不改弦更张,根据测算,到了五月底,英国会出现潜在病毒携带者10-20万人(因为轻症病人不再测试记录在案),德国将出现潜在病毒携带者超过100万以上的局面,因为有分析说,达到10万确诊之后,德国也会采取放弃测试确诊做法。而此时,积极阵营中的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几个国家,很可能到了开始打扫战场阶段。这将是欧洲“分裂时刻”的到来:欧盟不得不在生物安全、人员流动、经济活动、边境管理方面,做出重大的调整,也意味着全球抗击新冠病毒阵地和卫生安全合作体系的碎片化。
围绕“拖延策略”和herd immunity是否有效,这些国家内部其实就有不同的观点。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爵士,有德国钟南山之称的国家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德洛斯腾(Drosten)教授积极为这种“消极防控”政策辩护,理由是:1. 全球大流行一旦开始,在继续保持与世界连接的开放经济体前提下,病毒的“海外输入者”将永远存在,一国哪怕再竭尽全力,国土之内的病毒传播也是封阻不的,就连中国也做不到,有些好心的德国病毒学专家建议国内恢复和新建半永久性的方舱医院,做好打持久仗的准备;2. 在没有疫苗出现的时候,唯一可以使新冠状病毒和人群共存的方法,就是产生“群体免疫力”(herd immunity),这就需要大约60-70 %的国民通过感染暴露来获得;好消息是这次获得人群免疫力的社会成本会比较低,因为中青年龄组别患者的致死率类似普通流感。
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则直言不讳批评英国政府这样的决策是在拿公众安危玩“轮盘赌”。他表示:“这是一个错误。正如一位英国流行病学家告诉我的那样,他们的决定非常令人失望——英国本应立即采取更积极的社会疏远(social distancing)措施。”
笔者总结了许多病毒学者反对“群体免疫力”作为公共防疫策略的主要理由,一、这种通过暴露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性”的理论过去从没有在任何人类公共卫生实践中被验证过(对于天花的群体免疫力是人类几百年反复接种获得的)。特别是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变异快,和接种疫苗不同,通过感染获得的“个人免疫力”是否持续有效(6个月还是12个月有效)?是否对之后的变异病毒后代有效?都是未知数。
二、这种大面积的主动感染传播,还会激发病毒基因新的变异,使得病毒更加难以控制。
三、即使对于老年人加强保护,在感染的人群中一旦重症率达到5-10%(目前的统计重症率在15%-20%左右)的话,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恰恰会击穿“拖延战略”旨在要保护的医疗系统。
还是霍顿说得好,英国应该从中国和意大利抗击疫情中的规律与数据中学习,把自己的决策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之上。
3月13日晚上,Timothy Gowers——英国的天才数学家,也是这次负责为英国首相府“拖延战略”搭建数学计算模型团队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自己推特账号上宣称,经过进一步的思考他得出了新结论,在实行所谓的herd-immunity strategy(群体免疫力战略)的过程中,必然会牺牲掉英国现有的医疗系统(他使用的是overwhelming the hospital system)。
德国资深病毒学家Alexander Kekulé也在推特上发声大批德国政府“无知”。他写道:“确诊感染人数远低于德国的奥地利已宣布全国停课。而联邦政府对待疫情的无知无畏,最终会让新冠病毒疫情在德国大爆发。”
就Gowers的最新反思,笔者询问德国一位华人病毒学教授,他很不以为然,认为德国的医疗资源条件各方面比英国要好得多,这几个月又在不停顿的储备战略资源(大家明白为何瑞士的口罩和手套要被扣下了),应该能够比英国更有条件实施“delay strategy”、从容应对重症患者浪潮冲击。
和大家一样,我很容易在网上查到以下对比数据:8000多万人口的德国的确富豪,拥有45万张病床,10万多的护士,而6600万人口的英国只有15万张病床,5万左右的护士。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德国医院带呼吸机的重症病床有28000张,超出英国ICU病床总数的5倍多。但和英国一样,德国ICU床位的80%冬春季节是被占用的,资源平衡很脆弱。就算按照联邦卫生部要求执行Pandemieplan(德语:大流行应急计划)能够抓紧腾出10000个重症床位,也才刚刚能够应对45天-60天之后消极政策实施期待的后果:即面临50-60万患者中,那些重症病人的出现。
面临每月新增60万以上患者的现实局面,来自柏林技术大学一个专家团队的预测,有研究团队也说德国的医院应该可以应对这样的局面,不过笔者看了那个测算,其中有一个极其不靠谱的假设:中重症病人在医院的平均治疗时间是3天。
按照现在每7天增加4倍的指数规律来测算,4周之后德国达到6万以上患者的水平,预计届时进一步社会隔离措施发生,可以减缓感染增速50%(7天增加2倍),5月中旬则可达到50万级别,月底达到60万毫无问题。若其中5-10%为重症患者,平均入住8-10天(武汉的数据是接近20天),则需要征用10000到20000个ICU床位,在这样的高负荷下,要连续运转6-8个月到冬季的来临,届时每月新感染浪潮和其它基础病患者发病的冬季高峰将可能击垮德国医院体系。欧洲国家都在积极动员刚刚退休的医护人员返回岗位,但有专家指出,人力资源紧张的瓶颈会是把德国整个医疗体系拖下水的“阿喀琉斯之踵”。
下表是各国家每千人的床位数,医生数,护士数量
上面还是一些理论上对德国“拖延”政策实施8周后,医疗体系极限应对能力估算。笔者认为实际上2周后,类似武汉早期的压力考验会在德国“重灾区”北威州首先来临,北威州人口为1770万,目前患者数超过2000多人,在3月7日还坚持举办了一场5万多人的德甲赛事,一周后将达到1万患者,二周后形成2-4万感染者的潜在池子,将超过今天意大利确诊数!对应的5%重症患者就是2000人涌现,这个规模会不会把北威州地区的医疗资源能力突破,这是真正第一轮压力测试。按照意大利和武汉的经验,产生该点医护人员大面积传染(10-20%的感染率)概率很高,救治死亡率也会增加。
虽说各国都有根据自身国情来决定采取何种抗疫方略的决策自主权,但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尽早实现遏制新冠病毒大流行、挽救生命的人类共同胜利,各主要国家之间的卫生安全政策协调是必须的。按照德国放任感染5800万人(人口的70%),英国放任感染4000万人的话,欧洲的“黑暗时刻”将持续若干年,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抗击将陷于被动“僵局”。对于其它通过严格防控取得“闷死”病毒效果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几年之内要持续面对源源不断来自大型病毒“培养与储存罐”国家的溢出风险,要时刻强化自己防控“输入性”病毒的能力。同时,英国德国两个中大型国家与全球各国经济与人文交流也被病毒所“分裂”,并不能够独善其身。因此,“群体性免疫”消极战略,实属害人害己。
笔者认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形类似,要克服欧洲的“黑暗时刻”,美国态度关键。事实上已经可以看见白宫对英德两国“放水”政策后果的担心,3月12日,特朗普总统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形下,单方面宣布了对欧盟区域-美国间航班为期30天的禁止命令,3月14日又宣布对于英国和爱尔兰的“禁航”,首先泼了英国和德国“群体免疫派”人士一瓢冷水。3月13日下午,特朗普宣布美国因新冠疫情而进入紧急状态,14日夜里美国议会通过了包括使用500亿美元的紧急状态援助法案细则。
3月1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
由于特朗普总统的认知变化,目前美国的官方立场已经转到“积极有为”的轨道上,较为接近中国和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积极战“疫”阵营,美国的钟南山也站出来宣布不排除采取“封城”的措施,而在这之前德国、英国的政府顾问们自信和美国疾控界专业领导关于“群体性免疫”策略是有着高度共识与行动协调的。中国应该抓住这一建立全球战“疫”统一战线的良机,从各个方面支持美国积极遏制新冠病毒蔓延的共同立场,通过中国和美国发挥大国作用,共同努力,从外部促进英国和德国转变消极战“疫”方针,避免出现大型“病毒存储罐”的坏结果。
欧洲要走出“黑暗时刻”,今后的2-3周显得十分关键!能够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欧洲内部人民的压力和欧洲有识之士的呼吁,以及英国和德国最高领导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反思的能力与调整决策的决心。
昨天(3月15日),网上流传一份包括前欧洲议会议长、欧盟委员、成员国部长在内,四百多名来自欧洲学界、商界、政界的知识分子联名签署的给欧洲议会的抗疫请愿书。请愿书要求结束目前欧洲各国各自为政、政治短视、自私自利的机会主义政策乱象,在欧盟的统一协调与领导下,以坚决的信心与切实的积极措施,结束新冠状病毒的流行,同时,变危机为欧洲价值观认同机遇,打造一个新的欧洲社会、经济与卫生健康共同体。
3月14日英国有超过十万的民众联署,要求议会审议政府的“群体性免疫力”方略,多名知名人士出声反对,英国卫生大臣在15日已经表示政府在重新考虑之前的方案并承诺多购置呼吸机。
在德国,人们也开始发声质疑,今天(3月16日)的《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署名文章“政治家为何需要科学家(的辩护)”,质疑过去二个月德国政府对于“德国钟南山”Drosten等专家科学意见是理解了还是误解利用,文章显示德国政府中也有人把之前决策立场的摇摆不定“甩锅”给科学家。为德国政策辩解的那篇《每片雪花都在勇闯天涯》流传不到2天,德国就宣布关闭边境措施,宣布关闭学校措施,有些打脸。
眼前的这场病毒防疫世界大战格局错综复杂,剧情不断反转。欧洲当下面临“沦陷”的黑暗时刻,面临是继续坚决打下去还是放弃抵抗的关键抉择。和上次大战一样,人类夺取这场战斗的最终胜利,即离不开大西洋彼岸美国的决心,也离不开另外一个东方大国的力量与强大,这次,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同时也意识到中国人肩上的更大责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