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我们村有wifi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2-04 08:05

李婷

李婷作者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婷】

今年回家,似乎家家户户都装上了WiFi。

作为一个离县城四十分钟车程的远郊农村,普遍装上WiFi,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最早的一家大概是在5年前。一开始只是有青年常年在家的家庭安装了WiFi,之后陆陆续续一些只有中老年人常年在家的家庭也开始装上了。

WiFi之所以这么快在村里流行开来,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原来家家户户都有电话线。

其次,WiFi并不贵,一年600多元。而且大部分WiFi和手机套餐绑定,原本每个手机一年也大概要消费400元左右的样子。

再者,也更为重要的是,一大批在村的中老年人开始用智能手机。

中老年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一开始是一些在外打工时间较长的、村庄中的“新人类”——主要以男性为主,之后一些中年女性,甚至是中老年人也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比如我60岁的姑妈是去年开始使用的。

智能手机的使用,与非智能手机不同。后者门槛较低,只需知道手机的几个按钮,记得几个人的名字即可;前者有一定的门槛,要么会用手机手写,要么会拼音等其他输入法,越多功能开发,难度越大。不过一些基本的功能,只要有小学文化,只要学会如何打开视频和发语音微信,基本上也可以顺利成为智能手机一族。

智能手机和WiFi的使用,正一点点改变农民的生活。

资料图:视觉中国

一、个体闲暇生活的变革

智能手机和WiFi的普遍使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民闲暇时间剧增,但是却找不到一种较好的休闲方式。

农业生产的技术化及家电的使用使男性和女性都从农业生产和家内劳动中解放出来,农民开始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因此如何打发闲暇时间成为一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打麻将是村内中老年人打发闲暇的主要手段,此外就是看电视、串门聊天。但最近一两年,凑一桌麻将愈发“艰难”了。最大原因是村庄中人们的闲暇生活安排不再同步,或者说不在同一个空间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

一部分在家务农或从事养殖的中年男性开始上镇里打麻将,

还有一部分时间较为碎片化的男性,开始用手机打麻将(农村最近开始流行一种本地在线麻将群,在手机软件上开房间打麻将,这种方式很容易凑桌,时间灵活)。

少数女性也会去镇上打麻将,但只是少数,因为一些女性不会骑摩托车,且女性经常去镇上打麻将,也要听一些口舌。大部分女性基本上还是在村庄中消遣时间。

在丘陵地区居住并不集中,一个20户左右规模的自然村,仅依靠中老年女性凑成一桌麻将,并不简单。其中还有一些因新仇旧怨不愿在一起打的,有时还要从邻村叫人才能勉强凑一桌。

此外,打麻将也是一种容易产生矛盾的休闲方式,且产生矛盾的概率逐渐增大。打麻将金额越来越大,是主要原因。

打麻将(资料图/视觉中国)

麻将桌上现金流逐渐增大,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一个子1元、2元、5元不等,5毛的已经没人打了。以一个子1元,一把来算,最大的可以输80元,胡的人可以赢200元-300元。一个半天输100多元较为平常,有时“手气”不好,输两三百甚至更多也有可能。

由于金额太大,赢的人的得意变大,输的人的失意也变大,在同一桌上坐着,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可能激发矛盾。村里因打麻将闹矛盾的,不是少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怕“麻烦”的人参与打麻将的频率降低,尤其是一些50岁以下的中年女性。这些人更容易找到一种替代性休闲方式,即智能手机。她们比60岁左右的中老年女性受过更多教育,对智能手机的驾驭能力更强。在家人的指导下,她们开始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之后又在姐妹、妯娌之间推广,一些中老年女性也逐渐被手把手地教会用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将一个新世界呈现给个体。

一开始是微信群的建立。从小的家庭到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再到大的家族。建群加好友,语音、视频成为常规操作。作为移民村,更是如此,原来大家族的联系都因微信群的建立而日益紧密。

此外,全民K歌也是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爱唱歌的人录歌后分享给大家听,点赞、送花、分享到群里,发红包祝贺,成为大部分人的常规操作。

再者,就是“追剧”。三五集电视,一个上午就打发了,对于不爱社交的人而言还可以借此回避复杂的人情世故。

WiFi和智能手机使用日益频繁,使得原来村庄现实世界社会性的闲暇生活逐渐萎缩,个体化的休闲方式逐渐盛行。

二、家庭生活秩序的变革

WiFi和智能手机不仅改变了个体的生活方式,还改变了核心家庭的交往方式。

这首先体现在夫妻之间,对于在村夫妻和异地夫妻的影响不同。

对于在村夫妻来说,日常生活中并没什么“大事”,生活中的矛盾“细小琐碎”,“循环往复”,常是些争了也没什么结果的问题。原来忙于解决温饱时,没时间想这些问题;现在闲暇时间多了,有闲心了,但如果没想开,一直揪着这些问题不放,就容易造成“事小矛盾大”的状况。

智能手机的存在,填补了人们生活的缝隙,使得农民独处时不再纠结于这些小事。“忙完了,就各看各的手机,还吵什么。”从这层面上说,智能手机和WiFi实际上缓解了家内矛盾,尤其是在地夫妻。

对于异地夫妻来说,问题不同,智能手机和WiFi的功能也不同。视频和拍照的重要性尤其明显。视频和拍照功能,使得异地的生活和人变得“可视”,这给在村的女性提供了安全感和在场感。夫妻之间的可视化交谈不仅缓解了思念之苦,还增进异地夫妻的情感。智能手机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伴侣在打发闲暇时间上的“缺位”。

其次,智能手机和WiFi同样会影响代际关系。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尤其明显。

视频和图片的存在,实现了父母在留守儿童生活世界的在场化,留守儿童对于父母亦是如此。在视频的过程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陪伴,父母也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消解了双方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同时也让父母更安心在外打工。对于子女外出和父母在家留守的年轻家庭来说,也有同样的功能。

湖北恩施,姐弟二人借用老师的手机与在外打工的爸爸视频聊天。(图/东方IC)

此外,智能手机和WiFi对于大家庭的影响也不小。

宗亲家庭逐步解体,姻亲家庭日益团结,成为了一种普遍趋势。

一方面,在村庄原子化,竞争日益激烈,宗亲家庭往往在同一个村庄,处于一种在场的竞争关系中,而姻亲家庭因为女儿外嫁,分散在各地,竞争性不明显。

另一方面,女性在婚姻市场的优势明显,女性当家并主导家庭社会交往秩序的趋势日益明显。在女性的主导下,家庭获取的帮助越来越多来自于姻亲家庭,家庭资源也更多的在姻亲家庭之间流动。

姻亲关系的建构原来受限于地域分离,智能手机和WiFi的运用,使得这不再是问题。微信群的建立,在视频和语音过程中,彼此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为明显地得到解决,感情日益被强化。而宗亲家庭之间因竞争性日益明显,互助性日益弱化,而逐渐解体;姻亲关系的日益紧密也导致宗亲关系的解体变得更为迅速。

三、村庄公共性的重新塑造

智能手机和WiFi不仅重塑了农民的家庭生活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农村社会的公共秩序。

2018年,笔者所在的村庄发生了一件“大事”,村里要建统一的自来水了。这对于大多数村庄来说,或许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是对于我们这个长期没有办法达成集体决策和集体行动村来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笔者所在的村,之所以长期没办法达成集体决策和集体行动,原因极为复杂。从表面上看,一般呈现为两个问题:

第一,凑不到钱。很多公共事务虽有国家项目经费资助,但有些也需要集体配套一部分。然而作为一个典型的中西部远郊农村,村里集体收入极少,仅依靠水库流转,一年也就几千元钱。除去发工资和订报纸以外,所剩不多。

第二,有钱花不了。村内有一些公共事务的完成,钱往往又不是问题,自来水工程一般不需要配套,而且即使有配套,我们是移民村,在经费上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本的问题在于村庄公共性的缺失。

一方面,公共性的经济基础缺失。农民之间利益的个体化、碎片化、利益固化,公共利益实现成本过高。

拿自来水来说,在十几年前,由于集体没有办法组织起来弄自来水,村内农民三五户,甚至有的一两户自己筹钱,从山上引水。村民的生产、生活都是相对个体化的,唯一的集体行动仅停留在丧葬仪式方面。再加上一些制度方面的原因,如土地确权等,使得利益固化,公共利益实现的成本上升。

公共利益实现变得愈发艰难,农民对公共利益实现的预期就越低,对公共利益的认同也越低,个体的行动愈发容易个体化——仅从个体利益出发,而不是集体利益出发。这样一来,公共利益实现的成本进一步提升,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集体调解矛盾能力弱化,私人矛盾消解村庄公共性。

土地确权、利益固化,以及集体经济收入不足的情况下,集体没有办法在利益调解和整合的过程中,积累矛盾消解的能力,由此导致新仇旧怨在村庄中积累,无法化解。在集体进行公共决策和集体行动的过程中,一些人借公事报私仇,集体行动难以达成。在自来水问题上,有一段时间即是如此,少数一些人借私事对自来水问题提出反对意见,每次一开会便争执不休,集体决策无从谈起。

那么,WiFi和智能手机后来是如何重塑村庄的公共性,达成集体决策和集体行动的?

WiFi和智能手机的使用,使得大部分村民都参与到集体决策中,不管男女老少,只是不同人群参与的方式不同。在村的中老年人依然是集体决策的主导者,但大部分年轻人成为了围观者,少数中青年替代中老年(没有用手机的)成为了表决意见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集体决策的格局。

第一,私人恩怨虽然也有一定程度卷入,但是卷入程度较低——因为泄私愤者的行动会被展示在群里老老少少的面前。这样一来,村里更容易就一些明显的公共利益达成共识,为村内一些支持公共事务的中老年人提供支持。

第二,现代知识的分享和现代技术的运用。一些年轻人在群里分享村民自治规则方面的知识,比如“三分之二的人同意”原则,将这些规则显化,并且转为群里众人的共识,致使少数个体胡搅蛮缠的合法性弱化。此外,还有年轻人通过制作表格,将每家每户的意见写在表格上,谁同意,谁不同意,一目了然,多数人同意被显化,少数不同意者也被显化。最终,只有一两户没有同意,自来水项目成功落地。现在,村庄中的自来水已经在建。

WiFi、智能手机的使用,尤其是微信群的建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再造了一个集体决策的公共空间,这种公共空间与隐藏在村庄内——在村长家或在某个农户家的,单一由村内的中老年人组成的集体决策队伍所形塑——的公共空间有很大的不同。

资料图:东方IC

虽然一开始,这一公共空间中也会出现表达秩序失控的情况,但经过逐渐摸索,也摸索出了一种有序表达意见的方式。因此,现代技术,使得村庄社会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公共秩序的生产方式。这是现代技术带给农村社会的意外惊喜。

现代技术正重塑农民的生活世界,改造农民所处的家庭和村庄社会秩序。整体上来说,现代技术的进入,给农民社会带来了很多正向的力量。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家普遍讨论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一问题往往会因中年人和老年人沉迷网络而进一步恶化。

农民以开放的态度拥抱现代技术,汲取了现代技术的营养,同时也拥抱了现代技术带来的问题。如何引导农民应对发展中的问题,在拥抱技术的过程中,和现代技术“和谐共处”,是未来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泠
WiFi 智能手机 农村 集体行动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