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鹏飞:金马奖照顾大陆电影了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1-29 08:50

梁鹏飞

梁鹏飞作者

影评人

16日晚上,今年华语电影最后一个电影节金马奖闭幕,来自内地的电影人几乎包揽本届主要奖项,引来不少台媒纷纷吐酸水,抨击金马奖照顾大陆电影。台媒的立场多少可以理解,毕竟香港金像奖就堕入固步自封、自娱自乐的境地。

但俯瞰如今台湾的电影产业,与其说是大陆电影垄断奖项,不如说是台湾电影产业没落已久,今年更是没有一个摆得上台面。近年来,华语电影的中心早已转移到了大陆。内地电影市场虽然商业烂片频出,但在金马奖素来青睐的文艺片方面近年来颇有一些佳作。金马奖敢于直面这个惨淡局面,以艺术为标准,用冯小刚的话说“有胸怀”,这一点上值得肯定。

金马奖照顾大陆电影了吗?

第53届金马奖闭幕,包括最近电影、导演和男女主角的主要奖项全部花落内地电影人,在金马奖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引发了台媒的一片愤懑——“金马奖拿给大陆办好了”。

台湾媒体似乎觉得金马奖特别偏爱大陆电影,但回顾往届金马奖,对台湾电影还是照顾有加的。除了今年以外,内地电影人征战金马奖的战绩并不是特别辉煌。他们在金马奖上有所斩获,要追溯到1996年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当时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影帝三项大奖。但此后内地电影人征战金马奖的历程并不太顺利,有的只是偶尔获奖而已。

翻看近十年来金马奖主要奖项的获奖名单,获奖比例最高的自然是台湾电影,次之的是香港电影,大陆电影是近年来才异军突起。

查看近十年金马奖获奖记录,实际上还是台湾电影人比例最高,其次是香港电影。

实际上,在提携本地电影人这件事上,金马奖算得上是仁至义尽。只要当年台湾电影人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肯定不缺一座金马。侯孝贤、蔡明亮这样的名家就不用说了,就算那些质量并不太出众的台湾电影,金马奖也是想方设法表扬一下。比如台湾电影人出品的《百日告别》和《回光奏鸣曲》,很多观众大概都没听过,市场的评价也不是很高,即使是在以逼格著称偏好文艺片的豆瓣上,也是应者寥寥。却在2015年、2014年连续两年的金马奖上,斩获影后奖座。

 获得2014、2015金马奖影后的两部电影看起来并非实至名归

可以说,金马奖总会尽力挑选台湾电影加以表彰,如果连一个点缀都评不出来了,那台湾媒体反思的应该是自己。

台湾电影产业缘何没落多年

台湾影视也曾有过辉煌历史,在上世纪7、80年代,台湾电影产业和电视剧制作都诞生过无数精品,在大陆也是风靡一时。《包青天》、《新白娘子传奇》、《一代女皇武则天》现在说起来还能引起一票80后的共鸣。

《包青天》《一代女皇武则天》等当年在大陆播出万人空巷

《新白娘子传奇》是80后一代回忆,今年的小戏骨版也受到追捧

台湾影视业的没落,要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说起。

在长达20多年的“去中国化”政策下,展现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题材的影视剧,逐渐消失。像《包青天》、《武则天》这样的影视剧受到打压,取而代之的是台湾当局鼓励拍摄的当代台湾题材。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台湾年轻一代逐渐疏离“中国”。随着一代人逐渐老去,台湾的社会思潮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家最熟悉的“小清新”和“小确幸”,是台湾文化环境的缩影。台湾影视格局也日趋变小,眼界狭窄。台湾电影大多是《那些年》、《我的少女时代》这样的小清新,电视剧也成了偶像剧的天下。

2008年国民党马英九执政之后,情况有所好转。涌现了《艋舺》、《赛德克巴莱》等一批有风骨的电影。但好景不长,如今台湾舆论政治化有增无减。今天的环境下,魏德圣导演心心念念的抗日大戏能不能拍得出来,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除了政治化,是台湾电影市场一味对外开放也要为产业没落背锅。90年代末期香港和台湾逐步全面向好莱坞电影开放,丧失了市场的主动权。除了不再限制好莱坞电影引进数量,还让好莱坞片方完全掌握了发行权。结果,每年只有一两部本土电影挤进年度前十,且忝陪末座——这基本是香港、台湾电影市场十年来的常态了。去年,台湾、香港票房最高的华语片都是《我的少女时代》,但都没有挤入年度前五。今年更是连《我的少女时代》这样的本土佳作也没有了。

台湾在影视创作上自废武功,极大限制了台湾电影的拍摄题材,又彻底让台湾电影失去了根本的生存基础。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内地电影开启市场化道路之后,逐渐成为华语电影新中心,台湾电影人只好北上大陆赚钱,但凡你能想到的有点名气的台湾演员,无论是老牌的李立群、还是中青年一代的苏有朋、霍建华、林心如等人,哪一个不是在内地拍片?

讽刺的是,台湾演员出演的大陆电影,却根本得不到在台湾上映的机会。台湾地区对大陆电影实行的是配额制,每年只有10部大陆电影可在台湾发行。2016年在大陆拿下32亿票房总冠军的《美人鱼》,即便台湾演员罗志祥是主演之一,也没能让他“脱敏”——竟然没有机会在台湾上映。

罗志祥《美人鱼》剧照

金马奖的智慧

即便台湾如此不“争气”,金马奖还是护犊子的。近些年,面对大陆电影逐渐显示出的垄断优势,金马奖或多或少是抗拒的。

2007年,金马奖宣布进一步开放入围影片的报名范围,只要符合有中文对白、华语电影人参与等条件,都可以入围。2013年获得最佳影片的《爸妈不在家》,其导演陈哲艺是新加坡人。今年金马奖上获得多项重要提名的《再见瓦城》,导演赵德胤是缅甸华侨。

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金马奖早已洞见大陆电影未来不可阻挡之势,所以才扩大评选范围,找出更多能和大陆电影竞争的华语电影。

不得不说,这个方式十分巧妙,不仅保证了奖项的均衡性,也没有牺牲电影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在侯孝贤担任主席以来的这些年,金马奖一直坚持文艺路线,维持了电影评选的权威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则执着于纯正港片的念头,抱残守缺。2007年-2015年一直担任香港电影金像奖董事局主席的陈嘉上曾说“金像奖是为香港电影打拼的,如果没有香港电影,金像奖也就没有意义了。如果说香港电影在走下坡,那金像奖就是如实反应香港电影现状,并继续为香港电影打拼”。换句话说“我弱我自豪”。

在这样狭隘的评选标准下,今年的金像奖俨然成了一场笑话。由于可以提名的纯正港片质量参差不齐,最终出现《踏雪寻梅》获得13项提名,斩落包括影帝、影后7项大奖的结果。

颁奖前,金像奖轮值主席尔冬升曾说“很怕有人利用政治绑架了金像奖”,但结果让他措手不及。最佳影片,还是让政治意味压过了电影艺术性。

这样一个满足于“一个服务香港电影工业的小奖”,靠着在狭小的港片市场周旋,能撑几年不得而知,但低艺术价值必然让它失去话语权。

毕竟,电影奖项要是失去了权威性和认同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有开放和包容才能赢得同行的尊重,就这一点而言,金马奖聪明得多,实在难能可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钟晓雯
台湾 金像奖 金马奖 中国电影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结束

习近平将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三方会晤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美国首次暂停,以色列深感担忧”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