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鹏飞:中国人“抵制”《沙丘》3D版,怎么闹出这么大动静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1-11 07:54

梁鹏飞

梁鹏飞作者

影评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梁鹏飞】

10月下旬,号称制作预算高达1.65亿美元的好莱坞科幻巨作《沙丘》登陆中国大陆院线。

不想上映至今,电影票房才过2亿关口,口碑也相对平淡,其进入大众视角,反倒靠一则负面消息:3D版本被抵制——部分影迷呼吁观影者观看iMax 2D版本的《沙丘》,不要去看3D版本。

其实,在“抵制《沙丘》3D版本”成为热搜话题之前,微博和豆瓣等平台就早已有很多专业影迷在呼吁这个事儿了。

《沙丘》也不是第一部引发3D和2D版本争议的电影,之前就有好几部好莱坞科幻大片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比如:2017年上映的《银翼杀手2049》,就被很多观众吐槽3D版本观影体验很差;再往前1年的《谍影重重5》,3D版本被戏称为“叠影重重”;更早之前的《变形金刚》等好莱坞大片的3D体验,更是让中国观众吐槽无力……

因此,《沙丘》的问题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之所以这次动静闹得这么大,以至于国内的时光网和美国的专业电影杂志Variety(《综艺》)都发了专题报道,估计是大陆观众前期被坑体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的火山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沙丘》之后上映的《007:无暇赴死》也因3D问题遭遇同样抵制,按一些媒体的描述,这两部俨然已成“难兄难弟”。

这个情况很有意思。因为在不少中国观众心中,大片标配就是3D版本,3D是电影高大上的代名词,2D版本怎么会比3D更好呢?!

但实际上,3D并非就代表了电影技术的唯一发展方向,事实上过去10年来电影界业内对最新画面技术的探索有众多争论。

今天借着这个话题,咱就来聊聊2D与3D之争。

被《阿凡达》惯坏的中国观众

要讨论3D电影这个话题,肯定绕不开《阿凡达》。

2010年《阿凡达》的横空出世,早已跨越了电影层面,成为了当年的文化事件。《阿凡达》的电影画面震撼了太多观众,甚至被很多人视作“重新定义了电影”。

《阿凡达》对国内电影市场的影响更甚于国外,可以说很多中国观众潜移默化形成的大片必须看3D版本这种心理,都源于《阿凡达》的引入。

这就要谈点历史了。众所周知,中国电影市场在1990年代陷入低迷,持续了10多年,那段时期盗版横行,观众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

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国内电影票房逐步提高,到2010年中国电影总体票房破100亿,但电影院数量依然很少,银幕数量仅6000块。10年之后,根据电影总局的最新数据,国内银幕数量已突破8万块。

可以说国内院线基本上都是在2010年之后重新建立的。而促使观众开始培养去电影院看大片的观影习惯,《阿凡达》在其中可谓功不可没。正是借着《阿凡达》这股东风,国内各地电影院建设开始突飞猛进,而且新建的电影院必须可以看3D。

相比于欧美电影院的硬件设施,中国电影院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美国电影院改造比较缓慢,能够观看3D版本的银幕数量基本上一直落后于中国,所以美国观众不大有非要看3D大片的“执念”。

这也是中国电影市场频频出现《银翼杀手2049》和《谍影重重5》这种伪3D糟糕观影体验的关键所在。

在美国市场,大多数观众看的就是2D版本——事实上这几部电影本身就是用iMax 2D摄影机拍摄而成,原本就不适合3D版本,但因为中国不少观众特别“迷信”3D版本,3D电影更吃香,电影院和发行方当然更偏向3D。

当然,经济效益也是重要原因,毕竟3D电影票价高点,电影院和发行方都更有利可图。

被忽视已久的3D缺陷

很多中国观众误以为3D技术更加高大上,却不了解3D技术的缺陷。

首先要强调一点,我们看到的电影画面,并非真实场景再现,而只是一种模拟。

电影之所以能让观众认为画面在移动,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正如最初的动画就是把图片翻得快一点,就有了动起来的感觉,说白了这其实是对眼睛的一种“欺骗”,或者说是我们的眼睛自动脑补出来的效果。

3D画面也无非是一种模拟和“欺骗”。3D效果是用2个摄影机分别拍摄,来模拟人的左右眼看到的影像,放映也是用2个机头,再用专门的3D眼镜来还原这个效果。所以3D技术,可以说是一种更加高明的模拟和“欺骗”手段而已。

凡事有利必有弊。和2D电影相比,3D画面的景深要有突出的主体以造成空间错落感,就要因此牺牲亮度和画面细节,尤其是在景深背景跨度较大的场景变换时,3D电影容易让人疲劳。

所以3D电影的缺陷,一是怕夜景背景的镜头,二是怕动作幅度过大的镜头。

正如网上这个《沙丘》3D版和2D版效果对比图,差异非常明显,3D版本更暗淡,细节缺失更严重。

而之前《银翼杀手2049》被诟病之处主要集中在夜景镜头,《谍影重重5》主要问题当然就是动作场面了。这都是3D电影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换句话说,3D电影和2D电影各有其长,部分中国观众长期形成的“看大片必须看3D”的观念未必科学。

完美的3D电影难求

很多观众不知道,《阿凡达》的超强3D效果,其实是建立在超高预算和精心设计的基础之上。

预算先不谈,单就精心设计这一点,卡梅隆在拍摄《阿凡达》的每一个镜头之前,都会认真考虑空间感和画面纵深,使用专门定制的拥有一左一右两个镜头的摄影机拍摄,再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变焦手段,模拟我们眼睛见到的画面。

估计只有卡梅隆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和疯子一般的执念,才能保证《阿凡达》的完美效果。

除此之外,至今来看,也只有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少数几部电影接近了《阿凡达》的画面效果。

而且《阿凡达》和《少年派》也都是在尽量避免3D电影的缺陷,比如都刻意避免了黑夜场景;如果无法避免黑夜场景,就都尽量做成了动画电影的虚拟效果,这样的场景足够梦幻,却早已不是实景镜头了。

《阿凡达》的娜美星场景

《少年派》里面的星空夜景

至于动作场面,《阿凡达》就尽量避免晃动镜头和幅度过大的动作。还好《阿凡达》的动作场面总体偏少,但其它动作大片就不好处理了。所以即使“卖拷贝”使用了和卡梅隆同样的拍摄模式来制作《变形金刚5》,最后的效果依然差强人意。

总之,3D电影并不能包打一切,它在某些场景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在另一些场景方面有缺陷,这才是真相。

还有制作经费的问题。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很多3D电影只有在拍摄特效镜头的时候才使用iMax 3D摄影机,其它一般场景使用普通摄影机,再后期通过技术转制,这也使得3D效果大打折扣。

电影业内的其它探索

如果说普通观众对3D电影的缺陷不甚了然,其实在业内早就有了不同的声音。

比如诺兰就一直对3D拍摄模式不感冒。他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用更宽的画幅来提升电影画面质感,用更大幅的画面来震撼观众。为此,诺兰还要求厂商开发了专门的IMAX 70mm胶片摄影机来满足他的拍摄需求。

事实也证明,iMax 2D版本的《星际穿越》照样给观众带来了非常好的观影体验。

此后,有更多型号的iMax摄影机被开发出来,用以拍摄不同的电影场景,有3D也有2D,或者二者兼有。比如漫威和复联系列使用Arri Alexa 65 IMAX特调版摄影机进行拍摄。

除了往更宽幅方向努力,还有一些电影人在尝试其它方向。比如李安一直在实验120帧的镜头,其最新作品《双子杀手》就具有强烈的实验性。

不夸张地说,当时我在电影院里观看这部电影,再次体会到了当年看《阿凡达》的某种新奇感受,电影院的银幕里面真的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更加真实,更加清晰,透过这个窗口,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某种梦幻。

所以说,电影拍摄技术一直在革新,3D并非代表了唯一方向。而且目前业内像诺兰这样比较反对滥用3D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比如《银翼杀手2049》的摄影师就曾经公开回应观众,宣称他不喜欢3D转制技术。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说《阿凡达》的3D效果如同超新星爆发一般给观众带来极大震撼,之后人们逐渐发现,3D电影并非万能。在新鲜感过去之后,观众势必对3D电影技术出现审美疲劳,这也促使业内开始反思并探索其它路径。

目前来看,谁也不敢确定哪个方向才是电影的未来。

结语

纵观电影历史,从最初的黑白默片,到有声电影,再到彩色电影,技术上每一次大的飞跃,在为观众带来新奇观影体验的同时,也积极影响着电影内容的传达。换言之,电影技术的进步和艺术表达的拓展相辅相成。

3D拍摄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确实让观众获得了更仿真的感官体验,不过现下来看,技术的不成熟,使得其对新一层观影体验的作用相对有限,遑论对内容的赋能。

回到开头的话题,因部分观众对3D电影的迷信及电影票价差距的存在,类似事件以后仍有在中国市场出现的可能。在技术不成熟的当下,希望院线能多考虑观众的不同诉求,同时提供多个版本供影迷选择,而非以“特供”为名将贡献票房的消费者视作“人傻钱多”的韭菜。否则,相信将来其损失的不只是这一两部电影的口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中国 好莱坞 电影 3D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指控好比说中餐菜单能监视食客,笑话”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