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友:菲律宾每每走到重大历史关头时,暗杀就会出现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2-02 07:21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林书友】
前几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前往菲律宾南部省份视察,其负责先导的总统府卫队车队遭到炸弹袭击,9人受伤。虽然杜特尔特本人逃过一劫,但是他上台以来特立独行的风格,尤其是他表现出在中美夹缝中更靠拢中国的“豹变”风向,令外界对他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忧。而这种担忧有着足够的历史依据:菲律宾每每遇到重大历史关头,都伴随着血腥的暗杀。
菲律宾独立战争时期的两次著名暗杀
自15世纪以来,菲律宾就成为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之后遭受了长达将近500年的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而到19世纪末,随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菲律宾国内民族意识的觉醒,菲律宾的独立战争运动达到了一个新高潮,当时城市平民出身的博尼法西奥成立了秘密革命组织“卡蒂普南”。之后“卡蒂普南”走了全民化的路线,吸纳了诸如阿吉纳尔多等当地望族出身的领导人。
到1898年西班牙殖民者军事上步步紧逼的时候,革命阵营内部发生了分裂,这分裂是由于“卡蒂普南”内部争夺革命最高领导权引起的,斗争的焦点是要不要另组革命政府取代“卡蒂普南”的领导。一方是出身望族的阿吉纳尔多代表的反殖民“士族”派,另一派则是出身城市平民的博尼法西奥等反殖民“寒族”派,这时,阿吉纳尔多已经开始密谋改组“卡蒂普南”。
1897年,更换了总督的西班牙殖民者对波拉别哈和甲米地发起了更加猛烈地攻击,西班牙将领拉查布雷敏锐地发现了阿吉纳尔多和博尼法西奥的龃龉,他送出了劝降信,并且只发送给了阿吉纳尔多。
博尼法西奥作为菲律宾的民族英雄,头像印在了纸币上
在对抗殖民者的生死关头,原本同仇敌忾的菲律宾民族解放势力内部却更加地分化,在讨论应对糟糕局势的特赫罗斯会议上,阿吉纳尔多和博尼法西奥就劝降信的真实问题上,以及是否要成立新政府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争吵,其结果是血腥的:1897年4月,手握兵权的阿吉纳尔多依靠他的秘密卫队将博尼法西奥秘密逮捕,一个月后,博尼法西奥被秘密枪决。
迫于美西战争的大环境,在古巴和波多黎各节节败退的西班牙殖民者,虽然依然能对菲律宾当地的反抗者呈压倒性优势,但1898年5月1日的一声炮响,为他们敲响了丧钟。美国舰队在亚洲分舰队总司令乔治杜威的带领下杀入了马尼拉。
这场战争对西班牙殖民者只能最多算是郁闷,但对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则是悲怆的。才脱狼群,又入虎口,刚刚建立的菲律宾第一共和国面临着夭折的危险,他们五次“迁都”,历时两年多的独立战争,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和西班牙硬桥硬马地和菲律宾民族主义者互怼不同,深受实用主义和新教伦理浸淫的美国人吞并菲律宾的行为显然更加高明,他们以台面上的“条约体系”和台下的武力威胁相结合,避免了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四处受敌。而且胡萝卜和大棒双下并用,拉拢了民族主义者中的既得利益者阿吉纳尔多,暗杀了受过西班牙精英教育,但在军队毫无根基的另一位独立运动领导人卢纳。当时反美态度坚决的卢纳为妥协派所不容,1899年6月4日,他接到了阿吉纳尔多一份召见的电报,他只带了两名保卫人员前往赴约。当他来到总统府的女修道院时,他把随军的军官留在了广场上,只身前往总统府。接下来的情节犹如水浒传里的“白虎节堂”,卢纳没有见到阿吉纳尔多,却遭到总统卫队长汉诺力诺拔刀迎面劈来,头部受伤的卢纳急奔至总统府门口寻求救援,不料早就埋伏的卫队士兵向他连开数枪,他倒在了血泊中。
卢纳(左)和他的同胞兄弟
很显然,菲律宾共和国自从“孵化”阶段开始,就沾染了不少暗杀的鲜血,两位出身低微的高层领导博尼法西奥和卢纳的接连被暗杀,为二战后菲律宾真正摆脱殖民统治的过程中埋下了“先天不良”的种子。
冷战前期的菲律宾:暗杀事件层出不穷
将历史的镜头拉向二战后重建的菲律宾。在“宪政民主”和“经济建设”的摇摆纠结之中,菲律宾在美国的庇护下走过了前20年,经济的暂时繁荣无法掩盖政治生态的混乱无序。
作为冷战的前沿地带,菲律宾的政党轮替和所谓的宪政民主暴露出脆弱而虚伪的一面。以“反共产主义”作掩护,1965年上台的马科斯在新一届总统大选中准备放手一搏。
在1969年的总统选举中,暗杀事件创下新记录,1971年与中期选举有关的暗杀达到了243宗,而且政客的私人武装在迅速增加。到1971年初,有80 个政客拥有自己的武装,其中包括6个参议员和37个众议员。
1971年5月初,制宪会议的全体代表按照“制宪会议法案”规定的事件机会于马尼拉饭店,着手进行修改宪法的工作。制宪会议以158票对120票通过决议,将总统制改为议会制,以便将来能更加有效地控制行政当局的权力。
1971年夏末,在进行8名参议员补缺选举期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相继发生,给1年后宣布军事管制预先投下了阴影。8月21日晚,自由党人在米兰达(Miranda)广场集会,党的高级领导人和8名参议员候选人都出席。会议正在进行时,突然爆炸了两枚炸弹,造成了9人死亡和几十人受伤,受伤者包括两名自由党领导人和几名参议员候选人。在1972年整个的中期选举期间,因为暗杀造成的各党派中高层领导人的死亡就多达30多人,投票日当天被暗杀的知识分子和高校学生有40多人。
老阿基诺倒在机场的血泊中:菲律宾旧时代的终结
而这些都是序幕,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头。在这个恐怖而混沌的政治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政客就有贝尼尼奥·阿基诺。
阿基诺是自由党的领袖,是马科斯总统的主要政治对手,一直被认为是总统职位的有利竞争者。阿基诺出身于打拉省的著名家族,父亲也曾任参议员。50年代,他当过“马尼拉时报”的记者,22岁那年他当上了他的家乡康塞普西翁市市长。后来,他又先后任打拉省省长、自由党秘书长。1967年他当选为参议员,是政坛上的活跃人物。
1972年颁布军管法,他被政府逮捕监禁,几经审讯,终于在1977年被军事法庭以从事颠覆、谋杀和非法拥有武器等罪名判处死刑。后来由于菲律宾国内外的呼吁,马科斯总统下令重审此案,但一直未作最后定案。1980年5月,阿基诺获准假释出狱,赴美国做心脏手术。但他在手术后,却留在美国继续从事反马科斯政府的政治活动,在那里度过了近3年的流亡生涯。
1983年,他宣称要回国时,据说马科斯总统等人曾经警告他“不要急于回来,因为政府已经获悉国内有人要谋杀你,而保卫工作尚未就绪。”
但是,1983年8月21日,菲律宾反对党领袖、前参议员贝尼尼奥·阿基诺结束了在美国的流亡生活,搭乘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班机回到马尼拉。当民航班机在国际机场停稳以后,走上来几名军警,围拥着他走下舷梯被人从背后开枪打死。当场有两具尸体,一具是阿基诺本人的,另一具尸体身穿蓝衣,被认为是“保卫部”打死的刺杀枪手,名字叫加尔曼,据说是一位有着菲律宾共产党背景的职业杀手。
阿基诺被暗杀现场
那么凶手是这位蓝衣男子吗?种种证据却指向阿基诺的政敌,当时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而他的亲密政坛伙伴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贝尔与这起暗杀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谋杀案发生后,马科斯总统一方面断然否认与该案子有任何牵连,另一方面在国外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被迫下令成立了以退休的最高法院法官阿格拉瓦女士为首的案件调查委员会。
整整一年里经过了大量调查,举行了138次公开或秘密的听证会,出席作证的有193人,最后汇集的证词和证据材料达2万多页。到1984年11月,该调查委员会内部意见不一,居然同时发布了两份调查报告。阿格拉瓦法官为首的报告认为政府对这起谋杀案没有任何责任,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贝尔将军没有参与此事。
阿基诺被暗杀时候的“血衣”
而另一份报告则认为政府事先一直在监视阿基诺的行踪,贝尔等人与谋杀案有牵连。但两份报告的共同点是,一致认为当时躺在现场的蓝衣尸体加尔曼不可能是凶手。
1985年1月,菲律宾国家检察院向法院正式控告贝尔将军等25名军人和1名商人与谋杀案有关。马科斯只好让贝尔“离职休假”。离奇的是,这一年的12月2日,法庭作出最终审判,宣布贝尔将军等26名嫌犯无罪释放,确认枪杀阿基诺的凶手是加尔曼,因为他与菲律宾共产党的新人民解放军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天,马科斯总统就下令恢复了贝尔总参谋长的职务。
这一次的暗杀事件将民众对马科斯统治的不满情绪推向了顶峰。烈火般的街头民众运动和国际上众“列强”对马科斯政权的抛弃,让统治菲律宾20年的政治强人马科斯和夫人“铁蝴蝶”伊尔梅达流亡夏威夷,一个时代结束了。
结语
那个被刺杀的阿基诺正是阿基诺三世的父亲,而今年上任的杜特尔特恰好接的是阿基诺三世的班。不得不说当年阿基诺三世的粉墨登场,得益于他的母亲科拉松·阿基诺:菲律宾第11任总统。
笔者承认,在某些政治领域菲律宾确实走在全亚洲的前面,比如科拉松·阿基诺是全亚洲第一个女性总统,但遗憾的是在政坛暗杀数量方面,菲律宾也几乎之执全亚洲之牛耳。
不久前逝世的另一位政治强人卡斯特罗,他躲过了美国中情局超过600次的暗杀,寿满天年。虽然杜特尔特在政坛打拼中积累了丰富的对抗暗杀的经验,但过去主要对付地方势力就行,现在被触犯的各路豪强,可能从全国范围内雇佣“暗杀高手”来行刺他。
甚至万一哪天美国中情局(CIA)出身,杜特尔特面临的挑战更是不小。别看CIA在老卡身上折戟沉沙,但毕竟是暗杀行业的老江湖了:其暗杀史至少始于1947年,几乎和杜特尔特本人的年纪相当(杜特尔特生于1945年)。
虽然他的执政环境不像以往的卡斯特罗那样险恶,但是在先天不足、早期发育不全的菲律宾“自由民主”政治体系之下,除了担心政敌对他的肉体暗杀之外,杜特尔特还有更重要的问题值得外界关心:虽然他表现出了对中国的足够的亲近感,但毕竟美军在菲律宾有多处军事基地,有着深层次的利益。一旦华盛顿方面长袖善舞,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其就范,调头重新回到美国怀抱,这无异于对他是一种施政理念的 “暗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