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松:丝路基金首个项目放在“巴铁”别有深意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5-26 07:08

刘劲松

刘劲松作者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丝路基金有限公司董事

【古代丝绸之路曾是中国与中亚、西亚、非洲及欧洲沟通的桥梁,但逐渐没落。一千多年后,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现在,这条丝绸带重绽光芒,各界评价热烈。那么,“一带一路”战略第一线的运作者和参与者又如何看待这一举世瞩目的庞大计划呢?

5月23日,丝路基金有限公司董事刘劲松在“上海论坛2015”发表主题致辞。刘劲松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包含四个应有之义,可用四个“IN”概括: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Industrialization(工业化)、Internet(互联网)和Inclusiveness(包容性),既包括需求端管理,也包括供应端管理;既体现市场决定作用,又需要政府积极作为;既强调各国的自主改革与创新,更离不开国际合作。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丝路基金有限公司董事刘劲松

此前媒体报道,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于2014年12月29日在北京注册成立并开始运行,现任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为9人董事之一。刘劲松告诉观察者网,丝路基金以Silk Road为名并顺利启动,第一个投资项目为水电站,选择在中国的铁杆朋友巴基斯坦,别有深意,也有示范价值。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今年4月底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期间,媒体披露丝路基金宣布入股三峡南亚公司,与长江三峡集团等机构联合开发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

刘劲松的另一个身份为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作为外交部最年轻的一个司,国际经济司成立于2012年10月9日。当时,外界普遍解读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外交在整体外交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中国外交部需要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从事经济外交。时任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指出,成立国际经济司的目的,主要是根据新形势下加强经济外交工作、服务国家科学发展的要求,从政治和外交角度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经济治理。

刘劲松副司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后获取美国塔夫茨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进入外交部工作后经历丰富,历任中国驻泰国使馆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驻日本使馆政务参赞、驻英国使馆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研究局副局长、外交部港澳台司副司长、政策规划司副司长。

刘劲松副司长在“上海论坛2015”的致辞中还提到,发达国家存在严重的公共设施老化问题。美国有6万座桥梁需要大修,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缘于路况不佳。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14年对外投资约4400亿美元,首次超过北美和欧洲,这些投资相当多用于基础设施,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刘劲松副司长引用毛泽东主席的话呼吁,各方要有长远眼光(Insight)和立马投入(Input),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青春,重振世界经济,建设命运共同体!】

以下为演讲全文,作者有补充,授权观察者网刊发: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中国和国际经济界、外交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一带一路”,它与在座的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意大利等国朋友都有密切的关联,谁又能说与墨西哥没有关系呢,因为有专家讲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达美洲。

“一带一路”译文争鸣

“一带一路”,坊间很多将它翻译成“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其实是不准确的。中国官方的英文翻译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这不仅是英文译法的问题,而是“一带一路”并非只有一条经济带或者一条海上道路,也不是一元化的平台,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和多元化的网络。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先生建议在英文翻译中保留“Silk Road”这个关键词,因为这个词很有历史感和感召力。他的建议值得重视,好在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个“丝路基金”,我是董事之一。丝路基金以Silk Road为名并顺利启动,第一个投资项目在巴基斯坦,是一个当地急需的水电站项目,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杆朋友,也是古今丝绸之路的重要走廊,丝路基金的首个项目放在那里别有深意,也有示范价值。

4月20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丝路基金、三峡集团与巴基斯坦私营电力和基础设施委员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价值百亿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项目为“一带一路”开了个好局

有关翻译的学术争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问题需要在探索中完善,需要更多考虑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接。

东西方有很多差异,但也有共性,除了对Silk Road这个词的美好印象外,也包括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应对思路。

我想用“IN”概括这种应对:Infrastructure, Industrialization, Internet和Inclusiveness。从经济学角度讲,既包括需求端管理,也包括供应端管理;既体现市场决定作用,又需要政府积极作为;既强调各国的自主改革与创新,更离不开国际合作。

基础设施:缺口巨大

世行测算,亚洲每年基础设施资金需求达8000亿美元,而世行和亚行每年在亚洲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投资只有300亿美元,各国自筹资金只有2000至3000亿美元左右,缺口巨大。

发达国家也存在严重的公共设施老化问题。美国有6万座桥梁需要大修,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缘于路况不佳。

专家测算,1单位基建产出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推动下游相关产业3.05个单位的供给扩张。这很说明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14年对外投资约4400亿美元,首次超过北美和欧洲,这些投资相当多用于基础设施,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上海总有好消息,迪士尼商店旗舰店热闹开张,迪士尼乐园年内将基本建成。也就在前两天,金砖五国倡导设立的金砖银行敲定了总部地址,也就是上海的浦东世博园区。英国的吉姆•奥尼尔先生应该很高兴,因为他发明的“金砖”一词不再是学术和股市概念,而成为扎扎实实的投融资计划,他本人也出任英国的工商大臣,“金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的金砖银行秘书处临时办公点

筹建亚投行的第五次谈判代表会议刚刚在新加坡结束,向年内如期运营又迈出坚实一步。各国以及各个国际组织规划中的融资平台,包括PPP等投融资新模式,都在助力亚洲的基建热潮。

工业化:防止过早“去工业化”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要始终重视实体经济,防止过早“去工业化”。刚刚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文件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工业发展与就业率、生产率的提高呈正相关关系,工业企业也不是拼不过新兴服务业。今年3月上海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73%的在沪美企实现了营收增长,其中制造业是最赢利的领域。

新型工业化合作,特别是国际产能合作,是当前中国经济外交的重头戏。中国国务院刚刚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国家领导人亲自推动,各部委和地方都已行动起来。外交 部将之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外交部长亲自为地方省市站台。我们强调,中国拿出来开展国际合作的产能是先进、绿色、低碳和实用的。我们希望亚洲40亿人口共同 实现工业化,这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引擎。

互联网:网上丝绸之路前途无限

世界上未来十多年可望出现30亿新网民,其中90%来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亚洲地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超过1/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业态方兴未艾。中国将 在未来三年投资近2000亿美元发展宽带。专家估计,2013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 0.3至1个百分点。

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物流成本的GDP占比在15%以上,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制约了竞争力,而电子商务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大幅提升物流水平,“网上丝绸之 路”前途无限。我看到最近中外一些知名财经和时事杂志,封面标题不约而同都是关于互联网的,大家借互联网促进增长的心情是一样的。

去年“双 十一”也就是中国的“光棍节”,苏宁电器的一位顾客从下单到收到商品只等了22分钟,近乎物流业的极限。那几天,淘宝网卖出了近百亿美元的商品,一位快递 员晚上气喘吁吁地敲开我家的门送货,我一问,这是他当天送的第50家。你不能不感叹,当互联网与中国人的勤劳结合之时,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生产力,什么样的 奇迹都可能创造出来!

包容性:不是任何国家的地缘战略工具

中国政府刚刚发布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主张推动包容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消除各种形式的不平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种包容性也充分体现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之中,体现在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政策与项目对接中。“一带一路”不针对任何国家,不是任何国家的地缘战略工具,与其他地区机制及建设性倡议互补共生,相得益彰。

所有四个“In”,都是“一带一路”的应有之义!中国有句古话“无欲则刚,有容乃大”,毛泽东主席曾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现在,我们需要继续讨论“一带一路”翻译问题,但更需要有长远眼光(Insight)和立马投入(Input),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青春,重振世界经济,建设命运共同体!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关文平
一带一路 丝路基金 中国外交 外交部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继续升级!威胁停学、惊现“狙击手”、学生占领行政楼

“中国制造2025已实现86%,证明美国制裁无效”

“不管枪支教育,却禁掉我谋生工具,这就是我的国家”

外交部回应布林肯:中方从来没有兴趣,不要疑神疑鬼

护栏被冲破!美国校园两派“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