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谋深算巴罗佐 一厢情愿欧委会

来源:观察者网

2013-06-07 09:12

鲁宁

鲁宁作者

资深媒体人

6月4日,在大多数成员国投票反对的情况下,欧盟委员会宣布了一项初裁结果:从6月6日起开始将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平均11.8%的临时性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5日表示,中国已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光伏对葡萄酒”,看上去这是一场不对等的贸易战。

但是,这其实并不是一场单一的贸易战,而是一场复杂的两个不同市场体系的博弈,牵涉到中国是否过早向欧盟开放关乎中国经济安全的诸多“核心市场”这一原则问题。

先把上述基本判断撂那儿,笔者再来分析中欧光伏之战远远超越光伏本身的深层次算计和博弈的后续走向。

由巴罗佐任主席的欧委会,在这场中欧光伏之战中的精心算计是:第一步先拿中国的光伏产品捆绑中国的通讯产品,扬言对二者皆要进行“双反”调查;第二步再以“双反”作为要挟之武器,逼迫中国政府同意对欧盟深度开放中国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市场(主要是提高欧资的股权比例,扩大欧资的经营范围和业务种类);第三步适当降低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税率及减短执行时间,逼迫中国放松针对欧盟的出口信贷监管,逼迫中国在“中欧投资协定”、“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等关键的市场开放领域向欧盟作出重大让步。

所以,中国每年200多亿欧元的输欧光伏产品之命运,以及中国光伏产品上游之欧盟设备制造商、多晶硅原料生产商,以及下游的欧盟经销商之利益,乃至率先向欧盟告刁状的与中国企业形成直接竞争的欧盟光伏产品生产企业之利益,究竟“护谁弃谁”,巴罗佐皆要围绕欧盟的大目标来做出调整和取舍。简言之,上述各方皆系中欧市场开放博弈的棋子和“群众演员”罢了。

有了上文作铺垫,再分别分析中欧双方在这场“超级博弈”中如何你来我往之过招。

先看中方的战术:

李克强总理首访安排瑞士和德国,前者系老牌国际金融中心,后者乃老牌工业强国。造访瑞士,中瑞签署自贸协定。中方向欧盟释放的信号是,只要自由贸易的条件是公平的,中欧之间没有什么不能谈的,瞧!中国与瑞士不就谈成了么?造访德国,中方再度签下采购“德国制造”的大单,换取德国喊出反对欧盟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实施“双反”的“强音”。

政协主席俞正声访芬兰等北欧三国,经过一系列的友好“勾兑”,最终三国皆在欧盟内投票反对巴罗佐的制裁方案。

在李克强首访瑞士和德国期间,商务部副部长钟山率队的工作组与欧委会官员就化解光伏危机展开了多轮讨价还价。有意思的是,欧盟谈判官员对谈光伏危机普遍心不在焉,可谈到“欧中投资及市场开放政策”及共同主持“中欧贸易投资政策对话会”,欧盟谈判官员立即劲头十足、扯高气扬。这个细节特耐人寻味,人们可由此品味出“欧盟之意不在光伏”形同醉翁之意不在酒,欧委会主席巴罗佐及他的工作班子,既老谋深算亦一厢情愿。

5月27日,在欧盟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作出“双反”初裁的前夜,李克强与巴罗佐通了电话。首先一个大国总理与一个洲际政经联盟的CEO直接通电话,在国际外交事务中极少有此先例。对比研读“李巴通话”后新华社所发新闻通稿和欧委会新闻发言人的声明,巴罗佐的立场明显有所松动,可视为向李克强“退了半步”。既保全了欧盟的面子,又为进一步的谈判留了足够余地。

我们可从多个角度分析“退了半步”系客观事实:

其一、“李巴通话”第二天,27个欧盟成员国就“双反”初裁进行表决。投票结果是德国等18个国家反对,法国等4个国家赞同,西班牙等5个国家弃权。早在投票前半个月,也即“李巴通话”连动议都还无从谈起前,通过对所有成员国事先摸底,巴罗佐已经知晓半个月后的投票结果。根据欧盟的内部规矩,“双反”初裁,即使全体成员国皆反对,欧委会依然可我行我素。但“李巴通话”后,巴罗佐显然对游戏规则作了有意思的若干“修改”:譬如欧盟官员声称,若投反对票国家达到15个(明显系巴罗佐要自找台阶下)初裁将自动终止,“双反”调查则自动撤销。

其二、欧盟最初商定的“双反”初裁税率是47.6%(即惩罚一步到位),从6月6日起实施,今年元旦起生效(中方企业还须须补缴今年元月到6月5日的“双反”税款),然后到今年12月6日进行终裁。“李巴通话”后,巴罗佐在初裁前面加上了“临时”这一定语,并决定两个月后(8月6日)由全体成员国进行正式的初裁投票,如果此轮投票的反对票继续多于赞成票,那么欧盟将放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双反”税款,并就此终止“双反”调查,同时向中国企业退还今年元月1日到8月5日所征缴的“双反”税款。

其三、“李巴通话”还令巴罗佐将“双方”初裁税率大幅下调至11.8%而不是先前一步到位的47.6%。

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在巴罗佐看来,以上三点让步已给足了李克强面子。就巴罗佐个人而言,他无疑是个对欧盟忠心耿耿又善于在关键时刻作出妥协的“职业经理人”。但对于中欧双方以光伏作道具的两大市场体系间的博弈,旋即进入了更加惊心动魄的第二幕。

第二幕由中国的“反击”拉开帷幕:中方宣布启动对欧盟进口葡萄酒实施“双反”调查。欧盟输入中国的葡萄酒每年约10亿欧元,主要产自法国。法国恰是积极鼓动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双反”的带头大哥,4张赞成票,法国份量最重。但听闻中方要拿葡萄酒下刀,法国第一个提前喊痛……

闻欧盟拿210亿欧元的中国光伏产品开刀,中国仅拿十亿欧元级的葡萄酒还击,国内不少网民立即痛斥商务部“卖国”。其实,这叫典型的知其一不知其二。第一、若在欧盟内部说话份量很重的法国能够为“葡萄酒损失”而“回心转意”,那么,中方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立案很可能只是一说而已;第二、万一出现目前的“反对国家”倒戈为“赞同国家”,中方的第二张牌是启动对欧盟输华汽车的“双反”调查立案;第三、如果“两立”还不足以震慑欧盟,中国将实施对欧盟输华太阳能级多晶硅(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原料)的“双反”初裁。简言之,仅双方博弈之第二幕,中方就有“一裁两立”三张牌可打。

万一中国运气不好,两个月后初裁再次失利,那么中国还可在欧盟终裁(今年12月6日)前再博一把。至于那时中方打什么牌,目前尚无法预判。可一般情形下,这场中欧“光伏争端”极有可能在第二幕达成双方皆认可的妥协方案而悄然结束。

 

图片为观察者网编辑添加

责任编辑:梁哲浩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