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宁:“入乡随俗”论难为葛兰素史克开脱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5-15 10:38

鲁宁

鲁宁作者

资深媒体人

在全球医药市场劣迹斑斑、臭名昭著的全球最大跨国药业巨头之一葛兰素史克(简称GSK),在中国大陆的“贿赂门”丑闻去年7月被引爆。至此后,此大要案之后续消息一度在中国大陆沉寂。按照惯常的潜规则,笔者曾担心国内有关方面有可能综合虑及“各种因素”,包括“一系列国内因素”,而使该案“轻轻放下”,最后以“适度处罚”对该案实施“软着落”。

时隔9个月后的5月14日,中国警方宣布,此案的刑事侦查已基本终结,案卷已移交检方审查起诉。从警方通过国内官媒披露的GSK(中国)在中国大陆涉嫌的犯罪事实(依笔者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判断),尽管足以让中国民众尤其是广大患者目瞪口呆,但恐怕仍系冰山一角而已。

观察者网一直在第一时间对“葛案”进行跟踪报道,对已披露的触目惊心之案情,笔者在本短文中不作赘述。本短文只着重概括和评论围绕“葛案”揭露过程所出现的、国内某些极不正常的“奇谈怪论”及“葛案”所暴露的种种监管渎职行为,希望引起国内媒体同行尤其及监管当局深思、反思,以利于亡羊补牢。

“入乡随俗”论是某些国内媒体人报道“葛案”的预设立场

第一,拿“入乡随俗”论变相为GSK(中国)之劣迹变相开脱。“入乡随俗”论的逻辑前提是跨国药企原本是能守住从良底线的(GSK总部亦是这么辩解的,声称在中国的恶劣做法不符合GSK一惯秉持的价值观),无奈中国是个不行贿就无从正常开展商业营销的大染缸……仿佛GSK(中国)在中国大陆涉嫌犯罪情有可原,中国大陆畸型的商业生态才是诱使GSK(中国)铤而走险的最大原因。

可是,事实就是事实,按“入乡随俗”论贩卖者的逻辑,就无法解释GSK这些年在全球范围内的劣迹斑斑。美国的商业生态号称全球“最干净”,是一方坏人都能变好人的乐土和净土。可偏偏在美国,还是这个大名鼎鼎的、一向极为傲慢的GSK,却因大体性质相同的相似劣迹,被一次性罚款30亿美元,才换取了美国司法当局对其“免于刑事指控”的从宽处置。

本文从监管的“集体渎职”纵容GSK肆无忌惮切题。之所以先拿“入乡随俗”论开刀,在于首先“入乡随俗”论是某些国内媒体人报道“葛案”的预设立场,也有国内媒体自身倒没有公开鼓吹“入乡随俗”论,但为社会上的鼓吹者提供了贩卖此歪论的发声平台;其次,说到监管,从来不是政府部门独家的行政职责,同样是国内媒体必须通过舆论引导,组织和实施舆论监督所必须承担的媒体社会责任。翻翻某些国内报刊,却很少能担负起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责任来。

第二,拿“中国医疗体制扭曲”论变相为GSK的劣迹开脱。“中国医疗体制扭曲”论的前提是逼良为娼论的翻板,其逻辑理路是,GSK(中国)本来是想从良的,只因为掉进了中国这只“大染缸”,才被迫沦为了“娼”。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意大利、欧盟诸国等医疗体制,被某些中国大陆人盲目吹捧为是最完美无缺的,可GSK在这些号称“完美无缺”的国家又干了些什么?!

第三,税务监管集体渎职。在此仅举一例,通过所谓免费赠予或低价提供的“冷链扶持”项目,GSK(中国)在中国大陆的疫苗销售从2007年的3亿多人民币暴增到2010年的12.6亿元人民币,可GSK(中国)同期在中国大陆的纳税又递增了多少?这个数字,民众也许不可能知晓,但中国税务机关尤其是GSK(中国)注册地的税务机关,不可能对葛氏中国区疫苗销售的暴增丝毫没有所闻?中国税务系统内部已形成统一的实时监管数据链,拿信息采集和监管不畅作推脱根本说不通。

第四,工商监管集体渎职。一个“小小的中国区”,GSK(中国)雇佣的销售人员居然高达匪夷所思的5000余人,导致GSK(中国)形同一个超级传销机构,在长长的数年间,若说中国工商部门对其近乎疯狂的行贿行径全然没有察觉,这说得过去吗?已披露出来的案情之冰山一角有工商部门的公职人员亦被GSK“钱弹”率先击中的事实,已替民众的疑虑作了最具说服力的解答。何况,从所披露的案情看,工商部门事先接到的对GSK(中国)的举报不计其数,可在中国警方插手前,你们都有哪些作为,能不能公布出来让民众作个评价?

第五,药监集体渎职。中国药监队伍庞大,机构布局早已实现中国大陆全境覆盖,每年所花费的公帑不菲。长长的数年间,就算普遍“耳聋眼花”,面对GSK(中国)近乎疯狂的“行贿竞争”,若说中国药业同行从来没有作过举报,有谁相信?

第六,医生受赂是公开秘密,亦是当今中国的一大公害。作为医卫行政主管机构,在刑法、职业医师法、医师执业道德操守行政规范一应俱全的中国,你们何时真正拿起过法律武器,动用行政执法及执罚手段,对普遍的医生受贿作过真打和严打?!你们的存在太让中国民众失望了,你们的不作为至少是少作为,难道仅仅是所谓的法难责众乎?

第六,药价监管集体渎职。随着机构改革深化和绝大部分药价定价权回归市场和企业,正部级的国家物价总局虽已寿终正寝,但各级发改委旗下的物价监督机构和队伍依然得到保留并有所强化。当GSK(中国)输入中国大陆的药品价格,最高可卖到国外同剂量、同疗效同一药品的七倍时,笔者难以相信中国的药业同行会不向你们提出异议?

第七,各类医学会助纣为虐。仅一个被GSK(中国)包装成“公益资助”的所谓疫苗贮藏、流通、分销、保管的“冷链项目”,你们就敢心安理得收取5%的红包分成(有集体受贿之嫌),你们还配担当政府旗下的公益社团组织么?!从早前臭名昭著的全国性“牙防组”再到眼下依然名目繁多的医学会,圈钱敛财的游戏还要上演到何时?

往事不可追,教训要汲取,追责不可少,漏洞尤其是监管环节的一系列漏洞犹当赶紧补牢。希望随着“葛案”进入起诉阶段,有关方面能够向民众公开更多“葛案”细节,希望“葛案”届时能全程公开直播审理,越是公开,虽必然导致有关各方、上下左右都非常难堪,但要铲除包括GSK(中国)在内的在华跨国公司的种种见不得阳光的斑斑劣迹,最有效的第一步,就是先把它们的斑斑劣迹置于阳光下“曝晒”!

责任编辑:小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