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伯特兰·施华:“中国的新承诺将改变人类的未来图景”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0-14 14:28

马凯硕

马凯硕作者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春秋高级研究员

伯特兰·施华

伯特兰·施华作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马凯硕 伯特兰·施华】

一位加拿大政界人士在参加英国广播公司的电台节目时说,加拿大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不会取得很大成效,因为该国的碳排放量仅占当前全球碳排放量的1.5%,他的这一说法真是令人感到震惊。

此外,她还说能否拯救世界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中印这两个最大的新排放国怎么做。

表面上看,这位政界人士的说法似乎是有道理的。事实上,许多新加坡人很可能会信了西方这种极其不公平和不公正的说法。

因此,在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于11月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召开之际,尤其有必要让新加坡人了解到气候变化的真相。

马凯硕在《海峡时报》发表本文

借用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话说,新加坡人应该了解三个“铁的事实”。

第一个铁的事实是,之所以出现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由于中印等新兴发展中国家新排放了“增量”的温室气体,也是由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包括加拿大)在工业革命开始以来的两个世纪中排放了海量的“存量”气体。

英国广播公司的评论员经常称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只计算“增量"的情况下,这的确是事实,但如果把“存量”也加进来,按累计排放量计算的话,那么全世界最大的气体排放国就是美国。二氧化碳“存量”排放量的数据如下:美国排放了25%,欧盟为22%,中国为13%,印度为3%。加拿大的历史排放量是2%。

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建立在以下重要基础之上:发达国家集体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建立一套帮助各国有效减排的机制,包括发展清洁能源,展开碳交易和共同履行条约。不幸的是,小布什政府作出决定退出了《京都议定书》。既然全世界迄今为止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都已不再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那么新排放国(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也就有理由退出国际气候协议。

第二个铁的事实也为它们拒绝加入国际协议提供了理由——按人均计算,中印两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比发达国家少得多。全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是:美国(15.5吨)、德国(9.4吨)、中国(7.4吨)、印度(1.9吨)、澳大利亚(17.1吨)、加拿大(18.6吨)。说明一下,只有欧洲国家在减少人均碳排放量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平均为6.4吨。

在小布什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后,中印重返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并接受了全新的气候协议。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负责任行为。其结果是各国在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会议上达成了著名的《巴黎协定》。与中国和印度等国没有承担任何义务的《京都议定书》不同,《巴黎协定》呼吁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携手作出贡献。具体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同意进一步减排,但也要求淡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

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1月上台后退出了《巴黎协定》。在对抗气候变化的战斗中,人类又损失了四年。特朗普政府拒绝遵守美国在签署《巴黎协定》时所作的承诺,此时,许多人开始担心中国、印度、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会趁机采取同样的做法。

但事实却正相反,中国和印度以及许多其他国家再次作出了负责任的壮举,恪守了它们作出的承诺。这为美国在乔·拜登担任总统后重回气候协定敞开了大门。

这里真正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不仅履行了自己已经作出的承诺,而且还给出了更多的承诺。当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知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当·图泽(Adam Toose)说,中国的新承诺有可能拯救地球。图泽教授写道:“中国领导人可能改变了人类的未来图景……就在人们被他的这番讲话所震撼时,气候模型专家做出计算并得出结论:如果中国全面落实承诺,这一新承诺就能把全球气温的预期升幅减少0.2-0.3摄氏度。这是自模型出现以来最大幅度的向好变化。”

加拿大很大一部分碳排放源自于艾伯塔省极具破坏力的油砂压裂项目。因此,还有最后一个严酷的事实:富裕国家会为了拯救地球而放弃不负责任的项目吗,比如破坏环境的油砂压裂项目?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地球的未来。

(本文发表于新加坡《海峡时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由冠群
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

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等发起301调查,商务部:一错再错

“令人鼓舞!无法想象没有中国的全球供应链”

德最大反对党也来华:德国危机,中国紧盯

“我们坚持自由贸易和竞争,没感到中国车企的威胁”